經證.祖傳

  1. 《阿彌陀經》以十方眾生為對象
  2. 必得超絕去之義
  3. 《小經》要文三譯對照
  4. 人身難得之喻
  5. 聖淨二門判
  6. 《往生論註》要點
  7. 《小經》要文善導釋
  8. 法然上人釋「第二十願」的屬性
  9. 皈依即是求救護
  10. 彌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樂果
  12.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讚》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 的經證與祖傳
  14. 彌陀「本願」二字之根據(抄要)

淨土宗教理

  1. 機法深信淺說( 五 )
  2. 機法深信淺說( 四 )
  3. 機法深信淺說( 三 )
  4. 機法深信淺說( 二 )
  5. 機法深信淺說( 一 )
  6. 曇鸞大師之彌陀佛身觀
  7. 淨土宗義略說(下)
  8. 淨土宗義略說(上)
  9. 淨宗原理:二願和合
  10.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1. 南無阿彌陀佛之簡釋
  12. 「南無阿彌陀佛」略解
  13. 淨土宗是彌陀之迴向
  14. 往生極樂的條件
  15. 彌陀名號
  16. 彌陀淨土之相
  17. 本願稱名,非定非散
  18.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
  19. 阿彌陀佛 名體一如
  20. 「憶念」之義
  21. 「念」之義
  22.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23. 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性
  24. 《往生論註》「讚歎門」解釋
  25. 彌陀願心的根源——《無量壽經》「讚佛偈」
  26. 四十八願分類
  27. 念佛四德
  28. 佛教的核心教理與往生淨土
  29. 「見佛」論
  30. 認真去做時
  31. 大慈悲五要點
  32. 淨土起信
  33. 彌陀夢中顯明攝取之義(唯蓮房典故)
  34. 乘佛願力 凡夫入報
  35. 往生要關
  36. 彌陀.本願.淨土
  37. 譬喻
  38. 本願之念佛

規約 

  1. 手機的規範
  2. 善待老人
  3. 淨土宗教團僧眾共住規約
  4. 僧眾外出弘法共勉事項
  5. 杜氏家廟念佛超薦儀軌
  6. 僧誡
  7. 淨土宗念佛會共修須知
  8. 念佛超薦儀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編述
top

編述

手機的規範

       手機是雙面刃,有利有弊,善用則利,不善用則弊。我們應該恰到好處地善用它利的一面,避免它不利的一面。

       凡事要有限度、有節制、能自律、能自制。

       用手機,更要自律、自制,不可無限度、無節制的使用。

       保持克制,決不可沉迷,不隨意用手機,不被手機控制我們的生活,干擾我們的作息,困擾我們的心情;要讓它服務於我們,不使我們陷溺在裡面。

       如果不善於自律自制,會在手機上浪費太多生命光陰,戕害自己身心健康。

       尤其是,我們是個出家人,是個修行人,遠離紅塵的污染,避開人事的紛擾,防範無謂的惱亂,常保內心的寂靜,不讓手機的干擾。因此,對於手機,能不用則不用。

       有幾點規範,希望教團僧眾,盡量遵守:

       一、除非相關職事,晚上10點到翌日7、8點,關機,不使用。

       二、白天能不使用,也盡量關機不使用。

       三、若非同門,不親不近,不加其賴(line),不加其群組。

       四、雖是同門,非其必要,或知見不正,也不加賴,不加群。

       五、有訊息來,「已讀」便可,若需回應,扼要簡短。

       六、不輕易發文。不多話,不好事,不攀緣。

       七、修行人,生活簡樸不繁華,交往單純不複雜。

       八、古人說: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九、世間虛假,唯佛是真。沒事,關機,息心,念佛。

       十、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23年6月22日端午節 慧淨 立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