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問答

  1. 如何確定親人是否往生
  2. 既然講念佛往生,為何有人只是聽到佛號還沒念出來,也能往生
  3. 怎樣增強學佛念佛的信心
  4. 如何根本的改善社會物欲之風?
  5.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正能量
  6. 求福報與求解脫是否矛盾
  7. 為何定善比散善殊勝
  8. 如何平衡生活與念佛?
  9. 念佛滅罪與因果矛盾嗎?
  10. 受苦便能消業嗎?
  11. 雖念佛仍然貪瞋重,是否沒有機法深信?
  12. 念佛人福德具足,為何會福報不夠
  13. 為什麼有時念佛不如念別的經咒有效
  14. 念佛了,為什麼大部分時間高興不起來?
  15. 名號自然具足三心,為什麼有人念佛卻沒有往生?
  16. 為什麼經中說還有世界比極樂世界更殊勝
  17. 如何面對臨終的孤獨
  18. 為什麼我們往生稱為「回家」?
  19. 如何看待往生咒?
  20. 極樂世界也是緣起空性嗎?
  21. 如何理解「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22. 《大經》「五德瑞現」文略解
  23. 念佛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
  24. 只要願往生不稱名也能往生嗎?
  25. 機法深信應側重從機還是從法來入手
  26. 善導大師有提倡「睡前發願見佛文」嗎?
  27. 身體不柔軟也能往生是否有違觸光柔軟的經文
  28. 臨終往生不往生之確證
  29. 念佛人怎樣積極利世
  30. 適應無常的秘訣
  31. 在世間生活很迷茫壓力大,該如何面對
  32. 一個寺院的帶頭人如何讓寺院正行興盛
  33. 六道輪迴是否實有存在?
  34. 怎麼看待佛系人生?
  35. 極樂報土與實報莊嚴土是一回事嗎?
  36. 往生極樂世界再來還要還報嗎?
  37. 佛弟子如何過農曆新年?
  38. 信心深淺不一樣,念佛功德是不是一樣?
  39. 應該怎麼用彌陀的慈悲來對治誹謗正法之人?
  40. 五種正行任修一種都能往生嗎?
  41. 淨土法門如何看待阿彌陀佛心咒
  42. 為什麼他人念佛靈,我念佛祈求就不靈
  43. 為何一句阿彌陀佛包含一切諸佛
  44. 怎樣在這個娑婆世間獲得真實的快樂
  45. 什麼是功德、福德?能否互換
  46. 如何理解「佛有三不能」
  47. 念佛能否轉換現世因果
  48. 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間福報
  49. 至誠念佛與佛願感應道交
  50. 富貴貧賤也是因果報應嗎?
  51. 念佛人如何人眾場合不加入閒話
  52. 次如泥洹
  53. 念佛每天一聲與一萬聲的區別
  54. 如何保持願生心不退直到臨終
  55. 臨終助念懺悔滅罪往生
  56. 為什麼天天念佛,還會生病
  57. 念佛念睡著了沒迴向,有用嗎
  58. 平時具足信願只念十聲佛,臨終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59. 如何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60. 怎樣才算老實念佛?
  61. 十念往生是別時意嗎?
  62. 雜行、三心與報土的關係
  63. 佛教認為女性卑劣嗎
  64. 既然不問罪福,為何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
  65. 只要信了就不必多念佛嗎?
  66. 多倫多大學講法現場答疑(中英對照)
  67. 施食就念佛號可以嗎?
  68. 為樂願生,能不能往生
  69. 眾生念佛平等之問
  70. 「念佛往生的前提是求生心切?」
  71. 懷孕時念佛、聽經
  72. 人真的有命運嗎?
  73. 念佛只會變好,不會變壞
  74. 善導大師為何以《觀經》開宗?
  75. 淨土答問
  76. 有關「藏傳淨土法」之答問
  77. 宗祖初祖之問
  78. 答蓮友二問
  79. 淨土宗經釋問答
  80. 佛堂應該怎樣佈置?
  81. 念佛人應該怎樣對待妄想雜念?
  82. 於「弘願寺」答蓮友問
  83. 答王子九問
  84. 「念佛」與「懺悔」 ——兼答觀生蓮友問
  85. 論「三福」與「念佛」 ——兼答觀生蓮友問
  86. 答「功課、吃素」等問
  87. 答「錯寫牌位」等三問
  88. 答「為他念佛」等五問
  89. 答某人舉某大德有關本願之疑難
  90. 一向專稱與諸行迴向
  91. 《觀經疏》二處眼目問答
  92. 「願生」與「往生」義
  93. 答蓮友「報土化土」之問(一)
  94. 關於三生果遂
  95. 是消業還是帶業往生?
  96. 往生淨土品位之事
  97. 答蓮友問(一)
  98. 金州念佛問答
  99. 王佛臣佛問答
  100. 十念記數問答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念佛問答
top

念佛問答

金州念佛問答

1問:金州法會心開意解,多年來的苦悶、束縛一掃而光,生死大事之成辦、如此容易,真的是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不知宿世善根成熟之表面的背後,真實的功德從何而來?

 答:念佛法門也講宿善,在《無量壽經》裏講:「若人無善本,不能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從這個角度講,就是來自於過去的宿善;可是推功歸本,我們這個善根是由阿彌陀佛和十方諸佛所培養出來的,所以本質上功德來源於佛陀的慈悲。

 

2問:眾生偶聞極樂之名、彌陀之名,一直到死再也沒有第二次聽聞,這樣的眾生也可於今生決定往生嗎?

 答:這個不一定。在《往生論註》上,曇鸞祖師是這樣說的,說:極樂世界國土名字可以做佛事,若人但聞極樂之名,剋念願生,便得往生彼清淨之土,這是國土名字做佛事,焉可思議!那麼,這裏有「剋念願生」四個字,那就不是簡單地聽到一句就能往生的,不是的。
同時在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裏是這樣解釋的,在〈玄義分〉裏面破斥「別時意趣」的時候說:別時意趣的人是唯願無行——你願生極樂,可是沒有什麼修行,這樣你光發願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這種唯願無行的相狀,怎麼樣叫做唯願無行呢?聽人家說極樂世界快樂不可思議,然後說我也願意去往生。說完之後呢?「道此語已,更不相續」。說完這句話,他在心裏根本就不再有什麼往生不往生,念佛不念佛。那這樣的人稱為唯願無行,他是個空願,因此來說今生不得往生。你剛才所問的應該就是這種狀況。
當然一種機緣他聽到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了極樂國土的名字,阿彌陀佛的名字是金剛種子,在他的心識當中會種下這麼一個種子,那將來從長遠究竟來講,還是依靠這個名號可以度脫;所以從究竟來講,還是聞名即得往生,只是今生不定。說不定,就是說也可能往生,那是哪一種狀況呢?他聽到了六字名號,聽到了極樂淨土,他雖然暫時忘記了,可是在某種情況下,或是死苦來逼,或是臨終的時候有善友來啟發他,這個時候再發起願生之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也能往生。這是另當別論的。

 

3問:祖師告訴別人「乃至一念」、「起信即生」,而自己即日誦佛號幾萬聲;現在有人偏取「信則乃至一念」,而較少談及「行則上盡一形」,是否有所偏頗?

 答:首先「乃至一念」的經文來自於《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付囑彌勒文說:「乃至一念,為得大利,無上功德。」這個乃至一念和第十八願的願文「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一個意思;「乃至一念」和「乃至十念」是一樣的意思,不過呢,這裏說一念,那裏說十念,一念是顯示一聲,十念是顯示十聲,所以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往往連貫而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裏的「乃至一念」不是停留在一念當中,它還有前面兩個字叫「乃至」,所以「一念」是指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去做第二聲的念佛,這樣的眾生就成「一念」之機。法然上人在《文鈔》中說:我等非一念、十念之機,我等是乃至之機。一念、十念之機是指臨終之人來不及多念的,乃至之機就是指平生念佛的人,他有時間,不限在一聲十聲,而是上盡一形的念佛。所以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往往並列地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在《觀經疏》裏面有這樣一段文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或從一聲十聲,多到一日七日一輩子的念佛。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就是說對淨土宗的修行時間來講,你一旦發心,認定阿彌陀佛的本願: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佛願不虛。這個心一旦發起來就一輩子的自然念佛啦,盡此一生不改變。這樣就是我們淨土宗所謂的修行時節。善導大師就說啦「安心、起行、作業」,作業四修就是長時修、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根本是在長時修,就是一輩子的念佛,在《觀經疏》裏說「念念不捨」;所以「一念」和「乃至」它是含在一起的,「乃至」就是「上盡一形」,「一念」就是「下至十聲一聲等」。
法然上人對此有精闢的開示:「信取一念往生,行盡一生稱念」。若論信心,是一念也必然往生,信要信這個,並不是說我這一念不足以往生。行是盡一輩子的念佛。因為往往我們人呢,都存在兩個極端。一種是:既然一念就能往生,何必要一輩子的念佛呢?法然上人稱此為「以信廢行」,但取一念往生,我念啦,一念有啦!這是不對的。另一種是:既然念念不捨,要一輩子的念佛,那豈不是一念往生不定嗎?法然上人稱此為「以行廢信」。本願的念佛是信行不離的,一聲一念必然往生,而知道我們這樣的罪惡之機以彌陀無礙的慈悲,一聲一念都必然往生,他自然怎麼可能第二念就不再念佛呢?他必然會相續念佛,所以一聲一念必然往生,而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相續念佛,念念不捨,一輩子的念佛。如果有人在兩邊,要麼執著於信一念,要麼執著於行一生的話,那肯定是不瞭解這個法門,也沒有和這個法門相應。
善導、法然兩祖,他們的行持和教化方法,都是以強調和引導大家安心起行,雖知道一聲一念必然往生,而在起行要一輩子的念佛。善導法然兩祖是我們這個法門頂尖級的祖師,他們的地位、證悟、來歷都是其他人不能相提並論的。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觀經疏》稱為楷定古今,整個淨土門由善導大師完整的確立起來。同時兩祖都示現今生親證三昧,往生瑞相都非常卓著。
至於現在有的人偏離了祖師的教法,有這樣的一個傾向:往往比較偏向於取一念的信心,獲得信心的一念,信心決定啦!一種感動、體驗、感覺,認為既然如此就是信心決定了,信心決定了就是往生決定了,既然往生決定了,念佛就是可念可不念。依凡夫的習性特點,那自然就是不念的多了,或者根本就不念了。這樣從根本上講是以信廢行,全部廢掉了。這不是本願之信,完全把稱名之行廢捨了,這不是我們本願正確的宗義。所以,如果學這個法門,要以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的思想作為標準,才不會出偏差。

 

4問:就行立信,就扯到信願行的問題(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既知極樂名,又知念佛可往生,並有厭離心及欣慕心,那麼何必要每天念佛幾萬聲呢?隨緣輕鬆自在地念佛,如高興時念幾句,煩惱時念幾句,沒事時念幾句,做事空閒時念幾句,走路時再唱幾句,這種念佛最終會有不往生的危險嗎?

 答:不會。如果說這個人確實像你說的那樣念佛,他真有願往生心那當然肯定往生,毫無疑問。至於說何必天天幾萬聲,這就是問題,問的不太恰當。不是何必不何必,如果講何必也有所必要。如果真心地念佛,那根機各有不等,有的根機或者時間比較閑,比較輕鬆,他本身也是比較精進地、勇猛地,對他而言就不是何必不何必,他會說那你何必去玩呢?何必把這個時間拿去打麻將、看電視呢?何必不把這個時間拿來念佛呢?他會這樣來回答你,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空了沒有別的事了,本來我們念佛的人就是心中嚮往著清淨,嚮往著淨土,不是嚮往著污染。你看世間的事情都是給我們增加煩惱,增加污染,我們之所以念佛要往生淨土,我們的大目標,整個思想的方向就要嚮往著淨土,嚮往著光明,嚮往著清淨,嚮往著真實。可是我們這個無常的世間,難道不是時時刻刻和我們這樣的心是背道而馳嗎?他不是真實是虛假,他不是光明是黑暗,他不是清淨是煩惱。所以一個真心的念佛人,他會說何必把我的思想浪費在世間五欲六塵這樣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我還不如拿來念佛。這個就是觸境逢緣來念佛了。這也是所謂信心紮根在內心,自然發射在外,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除非晚上睡覺了不能念了,或者說為了生計奔忙確實要去操勞一些事情,或者作些特別用心的事情,這個就另當別論了。
當然另外一方面有的人根機習性各有不同,他雖然知道這是煩惱,雖然知道煩惱不應當,我應當去念佛,可是一時又不能克制,或許我還要去做這些事情,但是他內心裏面也柔軟,他也慚愧,也迴光返照,你看我今天又這個樣子了。那麼時間長了,慢慢的會逐漸逐漸地改善,這是個總體的趨向。
如果有人說既然是這樣就可以往生,我就不需要來念這麼多的佛,就可以隨隨便便幹一些事,這樣的思想見解和佛法的知見即有偏差,這是非常危險的。在行為上,大家萬人不等,有的出家人就很精進勇猛,善導大師念佛冬天都要念出汗來,法然上人一天都六萬,道綽大師一天也是七萬,這是祖師的根機。祖師一念佛,口中都出一道光明,我們都做不到,善導大師都不抬眼看女人,走路也不跟人家在一起,也不和人講閒話。他難道不知道這些不是往生之因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個是祖師有祖師的根機,同時呢在佛法當中只要我們能做到,對我們必然有好處的,可是因為我們的根機做不到,更應感到慚愧,更感到像我這樣的根機只有念佛了。如果有人反過來錯誤地理解,阿彌陀佛這樣慈悲,一聲十聲必然往生,我何必多念佛。五逆重罪都不妨礙往生,那我何必謹慎,不犯小罪。像這些想法,都是知見上的錯誤,他也沒有體會這個法門的尊貴,他首先就沒有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機,就像孩子與父母,如果這孩子知道自己在外面是一個流浪兒,對父母忤逆不孝,應該孝順父母了,所謂浪子回頭。他絕不會說我媽媽慈悲,所以無所謂,仍然像以前那樣流浪,幹一些讓父母不喜歡的事情。或許有些朋友會讓他像過去那樣做,但他既然已經浪子回頭了,他就會知道,這麼做真正是對不起父母,下次不應當再這樣了。在父母的薰陶下,自然而然地心就會向著父母這一邊,而不會向著過去的壞朋友那一邊。我們念佛人大致可以這樣來觀察自己。就是見解上是一致的,而起行上是有差別的。

 

5問:求福求壽之念佛也是口稱佛號,也有日誦佛號幾萬聲的,一年前我在買計數器的時候,賣的人就告訴我,有人說他的師父讓他每天必須念三萬聲,要不然不好用。從「自然之所牽」的角度而言,也應決定往生,因為這是六字名號的真實功德,為什麼說不一定呢?

 答:這個是不一定的。為什麼不一定呢?佛法都是因緣法,總是要與我們的心相應的。像這樣雖然念南無阿彌陀佛,甚至每天三萬,可是他不求往生淨土,他是求福求壽呀,這樣就障礙了彌陀的光明。他自己的心是這樣的,不願意求生淨土就沒有辦法了。不過他一天能念幾萬聲佛號,說明他與阿彌陀佛是非常有緣的,只要他這樣念下去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就有這樣的功能、作用和效果,會調化他。或許有一天他會說既然名號能滿足我世間的求福求壽,可是世間是無常的,或者看到自己的親人死亡了,或者自己得重病了,這個時候他自己就會覺悟了,我念這句名號幹什麼?求往生呀!如果平時不這樣念佛的話,他很難有這個覺悟的機會,所以能這樣堅持念佛的人,應該說往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且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求福求壽來念佛,來拜佛,進寺院燒香磕頭,慢慢地不就求往生了,來專門念佛了。當然有一點就是《佛祖統記》裏記載一個故事:斯里蘭卡一個島上阿彌陀魚這個故事,島上的漁民都念佛,可是他們念佛也不是為了求往生,是為了打魚,有飯吃。可以說他們沒有因果輪回這樣的觀念,也沒有對後生一事作一個安排,只是為滿足日常生活而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本身對後世的安排沒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沒有一個固定執著的見解,所以能夠順著名號這樣的作用。如果你本身念著佛,也知道三世因果,而為了下輩子做大官,你已經把念佛的方向定在下輩子做大官,島上漁民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這個觀念,所以念著佛就往生了。

 

6問:一向專稱彌陀名號,一向的要意?每天念佛都要想一想念佛的目的嗎?

 答:一向的含義,確實是很微妙的。一就是唯一,向就是方向,一心向著阿彌陀佛。一向本身也可以說是一個安心,就是這個信心的意思。不雜就是一向,如果落實在念佛當中,比如說我們正在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心中說:唉呀!像我這樣的人,罪過這麼重,還能往生嗎?有這個念頭一起,那就不叫一向了,因為這個念頭一起的時候,就又回到自己這一邊來了,不是向著佛那一邊了。一向向著佛,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他的名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我們心中就是向著佛這一邊,是佛的誓願,名號為我們安心的。同時也有人講了,我念佛因為我信心已決定了,所以我能夠往生;如果我信心沒有決定的話,念佛也不能往生。像這樣的想法就不是一向了,就是兩向了。一方面向著念佛,另一方面向著你的信心,是用你的信心來決定往生不往生,這個心就落在自己的一邊了,所以一向就是把自己的一邊全部放捨。凡夫的起心動念,一切不論。他的是非、功過,他的淨穢、信疑等等,這一切統統放下。以稱名故,必然往生,這就是一向。
每天都要想一想念佛的目的,不必如此,真正一向的人,反而他一天根本不會想這個問題。這是畫蛇添足,如果每天念佛都要想一想念佛的目的,就是初機念佛的人了。一向念佛的人這個就不會存在腦子裏了。

 

7問:已經接受本願念佛的人(指初機念佛人)在沒有火車來現的特定情況下,由於人的懶惰、散亂,他會覺得日誦幾萬聲佛號好辛苦,如果硬逼自己也能做,有此必要嗎?

 答: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是前面的問題回答涉及到而沒有講完的。我是覺得有這個必要。念佛還是要帶點勉強的,我說是稍帶點勉強,也不是說一下子勉強到自己接受不了的程度。因為我們凡夫的習性往往是處於墮落和下流的,如果我們懈怠於念佛,好像說我已接受本願念佛了,對多數人而言是個觀念,就像你講的,他是一個初級的觀念上的認識,並沒有徹入心髓,徹入心髓的人那就不用說了,他自然就經常念佛了。
對於這樣的人來講,善導大師也講了,五行相續助三心,五行就是五念門,五正行能夠助成我們的信心,助成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一方面本身對這個教理不是很透徹,信心沒有深入;另一方面對念佛又很懈怠,很放鬆,會產生什麼效果呢?往往是自我安慰,一種欺騙式的自我安慰。啊!因為這樣了,所以我當然也可以往生了。但是心裏邊還是覺得懸懸的,這樣就危險了。如果我們經常念佛,內心自然就很充實。所以說凡夫除了稱名之外,可以說內心毫無著落,毫無把握。有的人卻高談闊論,說這樣的信心,那樣的信心,說得很玄妙,都已離開了這個法門的本質,所以這個法門就是以我們凡夫做得到的,也不要你怎樣深刻地理解,而是說像我這樣的凡夫,自己解脫不了生死,知道淨土是我願往生的目標,念阿彌陀佛名號能救我。就以這樣的根機來念佛,就具足了機法兩種深信,聲聲稱名當中,機法都在裏邊,如果把稱名撇在一邊,因為我信了,因為我如何如何,那就非常危險了!

 

8問:有人說口稱耳聽可以攝心,可以把散亂的心慢慢收回來,既然是凡夫,必然是散亂心,「五十步和一百步甚至一步半步」又有什麼差別呢?往生靠的是念佛,又不是靠攝心攝得如何進步?

 答:對!口稱耳聽能夠攝心,確實有這樣的效果。至於說五十步笑百步何必要攝心呢?都是散亂心,攝也攝不住,何必攝呢?一方面可能是我們自己的根機,因為雖然都是凡夫,凡夫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另一方面或許是我們未能實踐過,我們去實踐一下就會知道他的好處。這個可以和前面的問題結合起來看。因為我們落在五欲裏面,本來大家都過著在家的日子,這個社會很複雜,可以說煩惱很重,妄念很多。工作一個星期很累了,到星期天他們會到一個清淨的公園去玩一玩。做老闆很辛苦,賺錢賺得很累了,他會找一個海邊花園別墅買一套,一年當中不時地去住上幾天。人們心中都嚮往著清淨,那我們來念佛,經常多念佛,妄念自然就息止。雖然我們初念佛時不習慣,妄念紛飛,你只要多念,自然而然的妄念就會淡很多,這時候你會覺得身心都比較安定,比較清淨,這時你會覺得念佛真的是很有味道,念的越多你就越想念,你就不會說「哎呀!我念幾聲太累了」不是的。恰恰相反,你會說今天念佛念得太少了很不舒服,這很自然的。一個人從很清淨的環境來到熱鬧的環境就覺得精神上不愉快。初學佛念佛的人對世間熱鬧的電視呀,報紙呀,新聞呀,互相之間的家常呀,煩煩惱惱這些很熟悉,往往這樣的話題談起來,二、三個小時過去都不覺得,恰恰我們的心對這個名號很陌生,念上半個小時就覺得時間很長了,要是念上一、二個小時,他會覺得很累了,這樣的根機更有必要多念佛,要和名號多親近。

 

9問:為什麼總是在講念佛決定往生,而不是念佛立即往生,總是有決定二個字?

 答決定往生是相對於不定來講的。因為很多人念佛雖然在念,但心裏還會有我到底能不能往生這樣一個疑問。念佛決定往生是相對 於諸行來講的,諸行以修行迴向往生則是不定的。以我們這樣的根機去修諸行往生怎麼能定呢?念佛之所以決定往生,是因為他是正定之業。既然決定往生,它就不是一個時間上的觀念,現在死了就現在往生,到臨終時,就臨終往生。如果講念佛立即往生,當然也可以。可是有的人不善於理解,講立即往生就是一個時間觀念了,可是佛法裏面進入念佛了,就不在時間上去考慮了。如講立即往生,那就有人說我已經往生了,等於說我已經成聖人了,等於往生乘願再來了,容易有這樣的誤解,那我臨終還有一次往生嗎?反而很糊塗。

 

10問:本願需要臨終助念嗎?

   答:兩個角度。一個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當然不需要助念,他的本願是說任何眾生稱念我的名號,若不往生,我不成佛。那麼這個苦惱的眾生臨命終時,我則與觀音勢至諸大菩薩現在其前,當然就談不上要我們凡夫助念了。
第二個就是我們本願念佛的行者需不需要助念,當然也不需要助念,本願念佛的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阿彌陀經》講的很清楚。有幾個次第:「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就是本願念佛的行者了。「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還沒有命終,佛就來了。這個來不是說現在才來,而是顯現在我們面前。平生時是光明攝取我們不捨,現在這樣攝取不捨的光明就顯現出阿彌陀佛的本體和極樂的聖眾、聖境和景象。因為彌陀聖眾現在其前,佛光慈悲加佑的緣故,這個人就心住於正念。所以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這個時候他命終了,這個命終是心不顛倒的。所以我們本願念佛的行者,專念彌陀名號的人,任何人都是心不顛倒往生的。因為在我們命終之前,阿彌陀佛一定是先來到我們這裏的,他是不會違約的。彌陀一來,我們就住於正念,即使人家看你好像昏迷了,好像不清楚了,那個是我們凡夫假體大腦意識等器官的障礙,不是我們的心識昏迷或者顛倒,不是的。都是住於正念當中往生的。
雖然這樣說,可是我們還是提倡助念。我們提倡助念,不是說為自己安心不足來助念。因為念佛的人很多,哪一位怎樣的狀況,我們不清楚。人到了臨終,這是一個升沉的關鍵。這時候我們來念佛,如果他是一個久習念佛的,一生仰憑彌陀本願自然而然他會往生。我們來念佛,也是很歡喜地歡送他。如果他是一個雜行者,或雖念佛,但疑心較重,這時候更需要一個善知識來提醒他、協助他。某某,你一生念佛,功不唐捐,阿彌陀佛誓願一念十念必然往生,何況你一生多念;彌陀誓願造罪之人都能念佛往生,何況你皈依三寶,奉獻三寶,廣行佈施,那你肯定往生。種種善言安慰鼓勵他,讓他知道我決定往生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他是非常容易往生的,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

 

11問:以凡夫心計度,凡夫必然是散心念佛的,凡夫的信是不真實的,凡夫的願也是不真實的,凡夫的行也是不真實的。這種說法對嗎?

   答:這種說法也對。但要看他所站的角度。關於散心、定心也有所區別,散心裏面也相對有比較清淨一些,比較定一些的。如果說禪定根機的,因為一切根機有定和散,雖然凡夫也有散心的機、定心的機,定心的機就少,達到深入三昧的就更少。定心的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亂那就成聖人了,那才是阿羅漢、登地菩薩。對於凡夫我們自己也能比較出來,比如說有的缺鹽缺米,跟老婆吵嘴,心就散亂;如萬事不缺不憂,天氣很好,情緒很好的來念佛,雖然都是散心,畢竟還是有所差別啊。往上推一點,如果你經常多念佛,雖然沒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亂,那還是有相續念佛的那樣清靜的心理。
至於凡夫的信願行都是不是真實的,這個不能就念佛來講。如果就凡夫的雜行雜修來講,凡夫的信願行是不真實的;如果以念佛來講,因為我們所念的六字名號是真實的,他能夠把一切不真實的轉化為真實的。所以藕益大師也說了這一句名號能圓轉五濁成極樂報土!何況就是轉不真實的凡夫成為真實的菩薩,我們才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論註》中說六字名號是真實、清淨、功德寶珠名號。名號象寶珠一樣,我們凡夫的心自然是混濁的、不清淨的,寶珠進了這個水,自然就清淨下來了。我們的信雖然不真,可是信了彌陀就真了。我們的願雖然不真,可是順了彌陀的願就真了。我們的行雖然不真,可是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還能不真嗎?所以南無者即是皈命,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還能說我們凡夫的行不真嗎?因為這不是凡夫的行,是彌陀的行成為凡夫的行。彌陀既然是真實行,凡夫稱念彌陀名號就是真實之行。如果落在凡夫這一邊,那一切都不真實了。這也是一向專念啊!

 

12問:有人說念佛的「念」字從心不從口,是否正確?

   答:「從心不從口」以我們這個法門來講是有所偏差的。我們這個法門叫做口稱三昧。從心來講,聖道門的修行叫做「依心起行」。是依這個心建立起來的,十法界不出我心之外,悟得真心,然後起行,這樣來解脫,來斷惑證真。我們淨土門行者是不能悟得真心的根機,落在妄心當中,把這樣的妄心全部打死掉了,那麼真心在哪 裡呢?就在六字名號本身。我們凡夫是以六字名號,以佛的誓願以名號而往生淨土。所以這個角度就不一樣了。彌陀的本願恰恰是很簡單的,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口稱六字名號必然來到我的淨土。以這個法門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在解釋「乃至十念」的時候,就解釋為下至十聲。一般解釋「想念」、「憶念」、「觀念」、開悟者的「悟念」,一般都在心裏。善導大師恰恰解釋為「下至十聲」。就是出口發聲。為什麼這樣解釋呢?「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把稱念和憶念分得很清楚。依據來自於《觀經》下下品,下下品中往生的眾生是五逆之機,臨終時五逆重罪必然墮入地獄,受苦無窮。此時地獄眾火一時來現,恐怖萬狀,這時有善友來種種安慰他,為說妙法,教他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這個念就是指心念的念。此人被地獄種種恐怖景象,四大分離的痛苦,身心催逼的狀況,無法以心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善導大師《觀經疏》說:「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就是說他的心連佛號都不能憶念了,這個善友對他說,「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你心中不能憶念(因為這個時候很慌張,很恐怖怎麼能憶念呢?)「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個念就是指心念,「應稱無量壽佛」,那就從心念轉為口稱了。「如是至心,稱南無阿彌陀佛,其足十念,稱佛名故,於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他轉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十聲念佛往生淨土。善導大師這裏說的下至十聲,淨土法門著重點就落在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而不是落在心的這一方面。
當然這樣的口稱是具有信願的。這個信願不是用心來憶念的功夫的念,是信願包含在裏邊的。如果有願往生心,可是要憶念的話,這個起行就比較難。大家知道平時為某些事情煩惱時,妄想紛飛,象開了鍋的水一樣,心中要去憶念是很難的,甚至根本做不到。如果出聲念出來,那就不一樣了,你一聲聲念出來,妄想就慢慢沒有了,大家這樣一比較,就會發現口稱容易,口稱力量大。所以彌陀誓願慈悲至極,是以我們這樣的凡夫根機也能做得到的,口稱佛名就能往生,顯示這名號本身法體具足。

 

13問:日誦幾萬也很難體會到六字名號的真實功德,因為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答:至於說真實體會到六字名號功德,可以說每一聲都能體會到,也可以說一點也體會不到。因為六字名號以凡夫心來體會他,落到凡夫這一邊你肯定是不知道的。為什麼說能知道他的功德呢?即以我這樣的凡夫,沒有什麼智慧,也沒有怎樣深刻地理解,煩惱妄想不斷,對六字名號糊裏糊塗,模糊一片,但是這樣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必然往生。他知道這一點,那六字名號的功能和功德就在這裏邊了,「我念佛能往生了」,豈不是聲聲念念都包含著六字名號的真實功德嗎?畢竟六字名號的功德在於:能令一個本來不能往生的凡夫,造罪造業只有墮落這樣一個眾生往生淨土成佛!就是這樣簡單、容易,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這是不可思議的。

 

14問:初機人腦子裏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比喻形象——登上大願船,我上船以後幹什麼,當然是觀光、睡大覺,反正是宿世善根遇到本願,登上願船,生死大事業已成辦。馬上會碰到另一些問題,日誦佛號幾萬聲的問題,一向的問題,就行立信的問題,相續念佛等一系列問題,怎樣協調統一?

   答:這只是停留在觀念上,並沒有上大願船,停留在一種感動,感受上面。比如坐船過海去看雙親,上船後我們也會看看海,觀觀光,睡一覺,但在我們心中觀光看海並不是主要的,目的是要通過坐船去看父母,這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不會說反正船會把我送到彼岸,我可以盡可能在海上多留幾天,好好地看海浪,這不可能吧!因為不是此行的目的,真正上願船的人不是這樣想。
什麼叫做上了願船?就是口稱南無佛必然往生。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上願船。那種人的想法是因為缺少引導,落在觀念上,初機的人往往有這種誤解。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因為我聽到這個法門了,我歡喜了,阿彌陀佛必然救度我了,所以在感動的那個時候我已經上了願船了,他不知道,所謂的願船就是六字名號的本身。上了願船幹什麼?當然是念佛了。法然上人也有乘本願和下本願的比喻。當然有從心和從行。從心是說我這樣凡夫,口稱必往生不懷疑,這樣心是乘上願船。行是所謂,「誠 於內必然發於外」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不會說我已經上願船,大事已決定了,我幹什麼?就好像一個參禪的人說我已經開悟了,我幹什麼?開悟的人會這樣說嗎?我已大徹大悟,那我幹什麼?阿羅漢也會說,我已成阿羅漢了,我幹什麼?這些問題問的挺好,很有典型性。

 

15問:念佛唱著念和數著念數量差別很大,這樣有沒有問題?

   答:這兩種人念佛都是念佛。以這兩個人來比就不能以數位來比,數位是自己跟自己比,你今天唱五百聲,昨天唱四百聲,今天就比昨天多,不能去和別人比。這個法門記數的目的,法然上人在文鈔裏說;「課數之要,畢竟在令心相續耳。」我們之所以念佛計數,是要讓我們的心相續來念佛。那麼唱也一樣,只要達到這個效果就對了。它固然不是在數字上作文章,你唱佛今天跟昨天比,明天跟今天比,這樣一樣能達到相續呀!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往生是一樣的,功德也是不差的。
另外,念佛記數有的人是這樣的:比如我今天定一萬,早上一鼓氣念五千,晚上一鼓氣念五千,好像定的任務完成了,那其他時間幹什麼?就把念佛的事情推到一邊去了。另一個人每天也定一萬聲,但他是把這一萬聲比較均勻地分散在這一天當中,這種安排是符合相續念佛的。法然上人也說到,一萬聲不是讓你一口氣念完後,毫無所忌,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念佛了,不是這樣的。是慢慢相續地念,這是很有道理的。往往有人說:哎呀!師父,我定的這個數沒有時間去完成。多數是因為他有一個觀念,是要抽出一個整塊時間坐在那裏,板板正正地念佛才算數,不是這樣的。我們計數,定數是根據忙閑,比如早晨有半小時,走路有半小時,坐車,上衛生間,整塊或零散的時間都要念出來,都要算在定數當中,如果非要在佛堂裏算,那路上的時間東張西望就浪費掉了,心就跟五欲六塵跑掉了,甚至你上個衛生間也可念四圈、五圈、七圈、八圈,甚至去拿個什麼東西,也是一圈佛號,這樣計下來,一天兩萬聲佛號是很好念的。(種地的比方)如果真有心,可以把時間積散為整,積少成多,你就會發現念佛時間不是很少,這才達到相續念佛。
有的人一天念幾萬聲佛,煩惱還是那麼大,減少的效果不明顯;有的一天念一、二萬聲反而效果明顯。道理在哪裡?就看他會不會用心,那種人就是擠一個時間一鼓勁念,念完後煩惱隨它去飄,當然就差了嘛!而另一種人心裏好像挺覺醒的,一有時間就在念,雖然忙時沒念,但心裏好 像有一根線在串著似的,那就不一樣了。他是觸境逢緣,遇人打個招呼過後腦子裏不留「雁過深潭不留影」真是那個樣子。那種人就不一樣了。我早上念過五千聲,晚上再念五千聲,任務完成了,白天來人講閒話就講半天,人家走後腦子裏還轉半天。你想想看這兩種人怎麼會一樣?所以有人說計數念佛沒時間,那是沒找到方法,也不知道計數目的在哪 裡?還有拿念珠和不拿念珠,當然各人感覺不一樣,不拿珠散念也是念,拿念珠好像有一條線串起來,它能使心中有一個相續感。如不拿念珠,隨便念,隨便撥,好像念的一句句要被風吹跑了一樣。大家可以自己去體會,當然不方便的時候或公共場合另當別論。可以的情況下,還是計數念佛對初機很有效果。

 

16問:決定往生是念佛數位或時間決定的,還是宿世善根成熟度決定的,還是念佛的精純程度決定的?

   答:三種答案都不夠圓滿。決定往生是因為阿彌陀佛誓願不虛決定的。善導大師說:「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因為阿彌陀佛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決定的。這是從法這一方面講的。落實在機這一面,你剛才提到數字多少,念佛的精純宿世善根成熟度,多少都有一些關係。宿世善根不成熟,他遇不到這個法門,遇到了也不相信,當然就不行了。宿世善根如果成熟,遇到這個法門就能相信,能信就會念佛,也會念的多。剛才講了,念的多少不是橫向地比,跟人家比,怎麼比呢?我們可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今年跟去年比,總是慢慢成熟,總數會累計增加,每天念佛也會增加。信的精純一樣的,善根成熟他就能深信不雜,善根不成熟不夠厚他就不能相信,或雖信而不純,不純就是有雜了,這樣來念佛就少了。
專修念佛和一個雜修念佛,自己來比當然專門念佛就多,雜了就少,你必須把時間拿去修別的法門,所以提倡專。再一個我們今天與昨天比,總是要在昨天基礎上再加上今天的念佛數,同時今天也是昨天的相續,短時間之內或許有一個曲線波動,昨天三萬,今天二萬五,但長期會有一個穩定上升,也會越來越多,趨向就是如此。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