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四、要弘二門之分判

       分科表:

 

 

       細判:

 

 

引文

       1.要弘分判

       以上三師難易二道、聖淨二門、二藏二教之教判,皆是立於淨土宗之立場對整個一代佛教之大判。除此之外,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又有針對淨土門內之細判: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細判就是更加詳細的判釋。大判是粗略、籠統的判釋,把整個佛教一分為二,像聖淨、難易。在淨土門之內,曇鸞大師、道綽大師都沒有判,而善導大師判為要門和弘願。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大家如果瞭解《觀經》,就明白「娑婆化主」是指釋迦牟尼佛,因為韋提希夫人的請求。韋提希夫人請求了什麼呢?「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佛告訴我怎麼修行、怎麼觀」。因為她所請,釋迦佛就「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指安樂世界能教化的教主阿彌陀佛,「顯彰別意之弘願」。

 

       這是要門、弘願的來歷。要門的法門主是釋迦牟尼佛,弘願的法門主是阿彌陀佛。

 

       二佛有二教。下面解釋:「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定」是息慮凝心,很好明白;散善不必息慮凝心,而是廢惡修善:這就是定善和散善。那為什麼稱其為要門呢?「要」就是重要、關鍵。在《觀經》最後,阿難又問釋迦牟尼佛:

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釋迦牟尼佛說:

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然後又對阿難講: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此法之要」就是指「專稱彌陀佛名」。要門就是說:你想專稱彌陀佛名,就要有一個門進來,那就通過定散二善迴向,進入一向專稱佛名。所以這個「要」是有特別所指的,所謂「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這是指要門,就是入要之門,要門是進入要點的一個門戶。要點是指什麼呢?就是指弘願,「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要」是指無量壽佛名,定善、散善是通入專持無量壽佛名的門戶,所以稱為要門。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這是弘願,弘願就屬於阿彌陀佛。所以,解釋《觀經》的時候,善導大師很明確地是以《大經》彌陀的弘願來看待《觀經》的,同時也是以《觀經》的下輩三品來解釋《大經》的,是《大經》《觀經》《阿彌陀經》互相對照來解釋的。《大經》經文「乃至十念」應該怎麼解釋,各人說法不一樣;善導大師是參考《觀經》下輩三品來解釋的。

 

       這段文就稱為「要弘分判」,把整個淨土門分判為要門和弘願。要門就是修行定散二善迴向求生:定善就是息慮凝心,禪宗參禪、天台止觀等,不管修哪種都可以,只要是修定,都屬於定善;散善就是廢惡修善,持戒、佈施、誦經、拜懺,這些不需要入定修行,屬於散善,這樣散善迴向求生。定善、散善合在一起,屬於要門。這一對照,就知道了,某人在修行,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門的。他雖然屬於淨土門,在淨土門裡屬於什麼呢?他在修要門。弘願呢?一切善惡凡夫得生,都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一向專稱彌陀名號,靠佛願力,這是弘願。這就是「要弘分判」,在淨土門裡分出兩個類型。

 

       2.要弘廢立

       又,《觀經疏·散善義》最後結論: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為「要弘廢立」。「廢立」意同取捨。

 

       這需要更多的解釋。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就是《觀經》解釋到最後了,前面這麼長,十六定觀都說完了,裡面有十三定觀,是定善,九品當中的上六品是散善,定善、散善迴向求生極樂:這是「兩門之益」。

 

       但是到最後,佛說「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說「持無量壽佛名」呢?因為「望佛本願」,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釋迦牟尼佛講「定散兩門之益」,他內心有個目標。他是看著哪個目標?他是看著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以此為目標來講,慢慢引過來,佛意是引導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把「要弘廢立」這段文和前面「要弘分判」文對比的話,「定散兩門之益」的「定散兩門」不就是要門嗎?「望佛本願」不就是前面說的弘願嗎?弘願是要弘分判時講一個理則,「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裡講具體行法,怎麼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呢?「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裡說「意在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就是上面那段說的「一切善惡凡夫」。這一對比就非常清晰了。

 

       在要弘分判的時候,沒有明確取捨,有那個意思,但沒有明確地表達出來,因為還沒到時候。慢慢地,就像圖窮匕見一樣,整張圖慢慢地展開來,到最後圖打開匕首就現出來了。「持無量壽佛名」「利劍即是彌陀號」,弘願顯現出來了。所以,「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不過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進入弘願。這一點需要大家細細地思維。

 

       我佈置一道作業題,大家回去想一想「廢立」這個詞。不少人對這個「廢」字很不認同,覺得「廢」這個字不好,「佛法說了又廢,那幹嗎還要說?不說不就完了嗎?說了還要廢啊?」

 

       「廢立」是專用的佛教術語,「廢立」的名相,最早出現在天台宗,智者大師詮釋得很好,所以淨土宗把它引用過來。「廢立」,大家好好想一想,怎麼來說明它,思維它。十三定觀是佛明確講的,怎麼能說是「廢」呢?

 

釋義

       要弘二門之分判,主要引用了善導大師兩段文,接下來解釋。

 

       這兩段文特別重要。一段是要弘分判,一段是要弘廢立。要門、弘願是善導大師特別義立的名目。什麼叫「義立」呢?就是在經典裡沒有這樣的字句,而是根據經典的意思所立。這樣特別所立的名相,叫義立的名目。我們學習善導大師的法脈傳承思想,對「要門」「弘願」比較熟悉,而且知道它們的重要性和其中的智慧、善巧方便。一般修學淨土的行人對「要門」「弘願」兩個名相很陌生。在中國,一千多年來,很多大德法師在解釋淨土的時候很少引用這種名相,因為善導大師著作沒有流傳下來,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組淨土概念。

 

       要弘分判文是在《觀經疏·玄義分》開頭,就在「開宗明義」的地方;要弘廢立文是在《觀經疏》結尾,在解釋流通分的地方。一個是開頭,開宗明義;一個是結尾,作為總結、定論:兩段文前後呼應,首尾一貫,就成了一條線索。善導大師解釋《觀經》,就是以「要門」「弘願」開頭,最後收結到一個點,好像人的脊樑骨一樣,整部《觀經》脈絡、主線就非常清晰。善導大師的解釋,如果會讀,就會覺得非常暢快。慧淨上人把這兩段文稱為《觀經疏》的「兩處眼目」,非常重要。「眼目」就是眼睛,這兩段文能夠理解,看《觀經》就有眼睛了,就能夠明瞭、通達,所以叫「眼目」。如果這兩段文根本不瞭解,那就沒有眼睛了,就不能理解《觀經》玄義、宗旨。

 

       1.要弘分判

       接下來先解釋「要弘分判」。

 

       善導大師將淨土一門又別分為要門與弘願兩種,以《觀經》所說「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為要門,以《大經》所說「一向專念彌陀佛名」為弘願。

 

       善導大師將淨土別分為要門與弘願兩種,這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來。這是解釋「要弘分判」。

 

       2.要弘廢立

       下面解釋「要弘廢立」。

 

       先雖開定散之要門,後還捨之,而獨取弘願之念佛一行。故知要門為方便,弘願為真實。以要門引導諸機歸入一向專念,是釋迦開說定散二善之意。


       文句都很簡略,但是意義很充實。「先雖開定散之要門」,指《觀經》先講十三定觀;然後講散善的三福九品,前六品講大乘善、小乘善和世間善:這是定散二善。「後還捨之」是指到了《觀經》流通分,阿難問佛「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釋迦牟尼佛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時,十三定觀也不提了,三福、諸善也不提了,這就是捨;只說下輩三品之念佛,《觀經》流通分付囑阿難說「持無量壽佛名」,這是「弘願念佛之一行」。前面雖然開了要門,後面又捨了,這叫「廢立」。

 

       這就知道:「要門為方便」,「方便」的意思是不究竟,是權巧,是一時的施設;「弘願為真實」,弘願才是釋迦牟尼佛要講的真實本意,究竟義理在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觀經》,前面講的要門是一時性的。為什麼還要講呢?因為眾生根機沒有成熟,必須從要門慢慢引導,慢慢牽過來。

 

       「以要門引導諸機」,「諸機」就是定善機、散善機,也就是六度萬行、自力修行的種種根機的眾生,引導他們進入弘願一向專稱。這是釋迦牟尼佛開說定散二善的本意,不然為什麼要講呢?意義就在此。前面說到「圖窮匕見」,這個比喻很巧妙,就是很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說:「趙國要獻城池給秦王。」秦王很高興:「在哪個地方?」就打開地圖看,展開圖卷,到後來匕首現出來了——荊軻的本意在這裡。

 

       這些文如果詳細展開要解釋很多,希望大家可以參照《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這本書或者光碟來學習、瞭解這兩段;也包括聖淨二門判、難易二道判,都有專門章節講解。

 

       3.要門的作用

       接下來說要門的作用。

 

       定散二善攝盡六度萬行,本來是聖道門自力難行之法,以之迴向求生極樂,即轉入淨土之要門;再轉即入弘願,專修念佛。

 

       作為聖道門根機的人,本來就在修行六度萬行,沒有求生極樂。靠自力修行,如果沒有六度萬行,憑什麼往生極樂?現在修行六度萬行來迴向,就很善巧,就可以轉入淨土要門。這是一轉。

 

       第二轉:「再轉即入弘願,專修念佛」。

 

       所以,要門的施設有很方便的地方。

 

       下面詳細解釋。

 

       此要弘二門之分判,有雙重作用及目的:一為方便聖道行人轉入淨土,二為方便要門行人歸入弘願一向專念。

 

       「此定散二門之分判,有雙重作用及目的」,有哪些雙重作用和目的呢?這就好像一個開關一樣,對內對外,開合轉動自如,在淨土門之內一開,可以轉入弘願;對外一開,可以攝受、接引聖道門眾生根機,非常方便。不然聖道門和淨土門之間好像有一條鴻溝:一個自力修行,一個他力救度;一個六度萬行,一個專念這句佛號,差距特別大,坎兒特別高,可能一步跨不過去。中間有要門一墊,上去了。

 

       就好像高速公路,本來是兩條道,聖道門就是聖道修行,「我就要在這個世界成佛」,這是一條道;淨土門,專門念佛到西方淨土:這是兩條道。這兩條道之間怎樣才能有一個連接呢?開車能從這條道飛到那條道上嗎?可能有開飛車的,但很少。善導大師的要門就非常方便,他根據《觀經》的教理,在聖道門和淨土門之間加一個連接道、小岔道,從聖道門開出來,經要門一轉彎,就進入淨土門,進了弘願專修,這是非常方便的一條連接道,最終還是去成佛這個目的地。

 

       所以,善導大師的教理建設,發前人所未發,對行人修持的方便,對整個法門教理框架結構的完善,是非常有意義的。之所以稱為「祖師」「楷定古今」,不是自封的,一看就非常清晰。

 

       這兩重作用和目的,一為方便聖道行人轉入淨土,二為方便要門行人歸入弘願一向專念。這是先標出定散這兩種方便。

 

       下面是解釋。

 

       聖道門行人本期此土成佛,但此是難行道,若能迴向往生淨土,即自然成佛,即是易行道。成佛目標與行法雖相同,卻有難易之別,故能捨難取易,一轉而入淨土之門(要門)。既願生淨土,彼土是無為涅槃界,凡夫有漏福善不能往生,必須稱佛名號、乘佛願力方能往生,故再轉而入弘願專修,以佛果地一句萬德洪名,總攝一切因中六度萬行,即是捨劣取勝。

 

       聖道門的行人本來是期望在此土成佛,修行六度萬行,證入佛性,得無生法忍,成佛,但這是難行道。以成佛為目標,發大菩提心,這是諸佛菩薩都嘉許、護念、肯定的,可是這很難。我們當初發心的時候很勇猛,往往人都是這樣,一開始覺得行,但走到一半就覺得不行了。

 

       我有個親身經歷,中學的時候放寒假回家,那時候不通車,要走四十里路,還下著大雪,沒辦法,只能走。開始走覺得很有勁,不知道有多困難,下雪下得很厚,路都封了。那時我也才十幾歲,個子很矮,感覺雪都快沒到一半了,根本就走不動,再走一段就非常累了。那時候就左顧右盼,最希望有車來,能搭個便車多好啊!自己沒有力量了,就盼望他力了。

 

       聖道門的修行,修啊修,修了一段時間就覺得:這時候有他力多好啊!心態自然就是這樣的。如果能夠迴向往生淨土,到了淨土就方便了,自然成佛。成佛目標跟聖道門一樣,同時還比較容易,是易行道。他本來也在修行六度萬行,目標也是為了成佛;可是,一個求生淨土,一個在此土成佛,就有難易之別。一比較,當然捨難取易,為了達成目標,越容易達到的,越要選擇它,這是自然的。比如做生意賺錢,同樣兩筆買賣,一筆很容易賺一百萬,一筆也是賺一百萬,但非常難賺,你願意選哪一個?毫無疑問,肯定選容易的。學習也一樣,要拿一個學位,一個兩年很容易拿到,一個還要二十年,那你修哪一個?

 

       從聖道門轉入淨土門了,那怎麼還叫淨土要門呢?因為還是以萬行迴向,這就是要門。既然願生淨土,就進入淨土門了,進入要門之後有一個陶煉的過程,一開始肯定還抱定自己的定散萬善修行,這是凡夫的習性,或者是慣性的作用。「彼土是無為涅槃界」,西方淨土是無為涅槃界,是不生不滅的境界,「凡夫有漏福善」和它因果不相應,所以就不能往生。但他未必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不能往生,或者說很難往生,或者說即使能夠往生也往生得不殊勝,在邊地、疑城、蓮花胎當中,有種種不足。進入要門之後,經過《觀經》的陶冶、陶煉,懂得了必須要稱佛名號、乘佛願力才能夠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

 

       這樣,他根機就成熟了:既然求生淨土成佛,那何不再一轉?於是就順彼佛願,既殊勝又容易。所以這樣再轉就轉入了弘願專修,以佛果地一句萬德洪名,總攝一切因中六度萬行。怎麼能捨得放下六度萬行,來念這句名號呢?原來,這句名號已經含攝所有六度萬行,並沒有減少;不僅沒有減少,還提高了。為什麼?因為自己的六度萬行是因地的,還是不清淨的、沒有成就的;而這句名號是果地的,是成就的、圓滿的、清淨的。這樣,他也不會覺得有所不足。

 

       「捨劣取勝」,就是以六度萬行為劣,以稱佛名號為勝。

 

       也是「捨自歸他」。所謂的修行,到這裡才算大功告成,天下太平。如果沒有捨自歸他,都還算不上,都是在外面繞圈子。「捨自」就是捨了自力修行的種種觀念,自力的心態捨掉了,歸入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中,整個生活在阿彌陀佛的生命中。

 

       這就是要門的兩重作用。

 

總結

       下面我們來看三張圖表。先看下面這張圖表。

 

 

       這張表很清晰。佛法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淨土門之內又分為要門和弘願。

 

       要門有定善,息慮凝心;散善,廢惡修善。這只是行法,怎麼會成為「門」呢?「回斯二行,求願往生」,就成為要門。這是自力迴向,靠自力修行功德,來迴向求生,夾雜自力。

 

       弘願以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大願業力指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裡把「大願業力」分開了:

 

       「大願」是因中五劫思惟之本願,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的時候為誰發的大願?為我們發的,為我發的。為什麼用「我」字?經文雖然說為「十方眾生」所發,但如果這樣讀過去,就和我們沒有交涉;要知道這條願就是為我發的,才感到親切。學佛就是這樣,我們念阿彌陀佛是一對一的,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別把自己漏掉了,阿彌陀佛救我就行,十方眾生救不救是阿彌陀佛的責任,能把我救出來才實在、親切。

 

       「大業」是指兆載永劫之萬行,有願有行。修行為誰修的?每個人都要理解是為我修的。

 

       「大力」又分為兩種:無礙光明攝取力,無為無漏名號力。「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指光明攝取。名號本身是無為無漏法,它有力量來救度眾生,這大力已成就。為誰成就的?為我成就的。所有因中誓願、本願萬行都在果上的名號之中,都攝在這六字當中,一向專念就可蒙受彌陀大願業力增上緣的作用;所以一向專念,依佛力得以往生。

 

       這是他力迴向,就是阿彌陀佛把他因中誓願、萬行的功德,果上名號攝取所有功德力量,迴向給我們,讓我們往生。自力迴向是迴向自己所修功德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看夠不夠?可以了吧?我應該可以往生了」。

 

       這是兩個概念、兩種心態:

 

       「自力迴向」的心態是祈求、擔心性質的,「我什麼時候夠格呢?」不知道;而且是修行的人主動,佛好像是被動的,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他力迴向」不一樣,是佛主動成就好給我們的,只要我們接受就是我們的,沒有任何遺漏。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表。

 

 

       六度萬行是此土成佛,是聖道門。

 

       六度萬行、願生淨土是淨土門,是淨土門的要門,還是六度萬行,行法一樣,目標改了,這是一個台階。

 

       再接下來,願生淨土的目標確定下來了,到一向專念就進入了弘願。

 

       這也比較清晰。


(待續)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