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真實功德之垂救

       曇鸞大師本來是著名的論學者,極其崇仰於龍樹菩薩,對於真俗、空有等佛教哲學概念玄心獨悟,至其注解《往生論》時亦嫺熟運用龍樹菩薩真俗二諦之理論。通觀《論註》,往往引用兩兩對應之概念闡述其理,姑且稱為「對式釋義法」。疏理這些成雙成對之概念,究明其內在聯繫,對於我們理解《論註》前後一貫之思想很有助益。

 

       《論註》中雙對之概念大分二類:一、相非相奪。二、相輔相成。

 

一、相非相奪。如:難行與易行、自力與他力、凡夫與菩薩、不實功德與真實功德、顛倒與不顛倒、虛偽與不虛偽、輪轉與不輪轉、無窮與不無窮、有生與無生、三界與安樂。這是第一階粗顯的概念,為非此即彼式。此組概念皆為類似,只是側重不同,其核心在「不實功德與真實功德」一對。

 

       凡夫自力難行,唯有不實功德,所以顛倒虛偽,輪轉無窮,止於三界,妄有生死。欲出三界,生淨土,必須仰憑彌陀之他力易行,獲得真實功德。

 

不實功德 凡夫 自力 難行 顛倒 虛偽 輪轉 無窮 有生 三界
真實功德 菩薩 他力 易行 不顛倒 不虛偽 不輪轉 不無窮 無生 安樂

 

二、相輔相成。如:不顛倒與不虛偽、清淨功德與不虛作功德、實相身與為物身、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廣與略、自利與利他。此為第二階精微的概念,為非一非異式。此組概念也為類似而側重不同,其核心在「清淨功德與不虛作功德」一對。

 

       真實功德釋為「不顛倒」、「不虛偽」,此在阿彌陀如來及其淨土即是「清淨功德」(實相身、法性法身、略、自利)與「不虛作住持功德」(為物身、方便法身、廣、利他)。

 

       由觀清淨功德,知彼佛土為實相;由知實相故,則知三界眾生虛妄相;知眾生虛妄,則生真實慈悲;真實慈悲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成迴向門,明利他菩提心。

 

       由觀不虛作功德,知彼佛為物方便法身;知為物方便法身故,則知真實法身;知真實法身,則起真實歸依;真實歸依者,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成禮拜、讚歎、作願三門,明自利願生心。

 

       由佛功德真實故,行者觀此二種功德即得真實功德,真實功德故能生清淨佛國土。依此而說「起觀生信」,即:觀彼佛國土莊嚴成就,能生真實淨信,必定得生彼安樂佛土。

 

       由名即法故,此二種功德極略收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乘佛願力即得往生;彼土是無生界故,見生之為自然而滅,即轉生見為無生智。故《論》雖說「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佛國。」終歸於稱名一行,蓋由佛本願力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故,雖下品愚劣凡夫,同得「遇無空過、速滿功德大寶海」之利益。

 

       故知《論註》之論證理路乃是緊扣「真實功德相」一句,由真實功德而對立性地解釋出「真實功德」與「不實功德」一對概念,貶斥凡夫之顛倒、虛偽,三界之輪轉、無窮、破壞、染污;如此凡夫,必待來自真實功德之垂救,才有可能出於三界流轉之暗宅,生於清淨安樂之淨土。

 

       如何垂救?先釋真實功德為「依法性、順二諦」之不顛倒,及「攝眾生入畢竟淨」之不虛偽,從理論上說明真實功德之所以為真實在於其有救度顛倒虛偽凡夫之德。不顛倒即一法句之清淨功德,不虛偽即願心莊嚴之不虛作功德,此二種功德總攝彼佛國土三嚴二十九種功德;此即顯明彼佛國土真實功德相之救度凡夫之力。然而如此的解釋過於廣泛,且為靜止性、理論化,愚劣凡夫或難相契,所以大師在〈上卷〉釋如來身業功德時,特別引用《觀經》「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句,以木火不離之喻釋此如來普遍地活動於一切眾生心想(觀佛、念佛)之中;又於〈下卷〉解釋「如實稱名相應」時,釋此二德為實相身、為物身;解釋「一法句」時,釋此二德為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是即將清淨、不虛作二德統一於人格化的佛身而顯明其活動之救度。

 

       這樣阿彌陀如來自利住於「如」(實相身、法性法身)之境界,然當眾生若稱彼佛名號、或觀佛土莊嚴,則利他「來」而活動於眾生之心,與眾生成為一體,佛之真實功德成為眾生所有,攝救此眾生歸於淨土。如而來、來而如、自利利他之阿彌陀如來,依其本願力故,其救度眾生之原理至為簡明。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