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生意義

  1. 生活教育
  2. 護生與素食
  3. 出離與輪迴
  4. 諸行無常
  5. 醒世箴言
  6. 人生目的

第二篇 淨土信仰

  1. 皈命彌陀
  2. 念佛警策
  3. 機法深信
  4. 佛法知見
  5. 眾善奉行
  6. 深信因果
  7. 淨土信仰

第三篇 淨宗教判

  1. 正雜二行判
  2. 要弘二門判
  3. 聖淨二門判
  4. 自他二力判
  5. 難易二道判
  6. 總顯其義

第四篇 正依經論

  1. 往生論註
  2. 佛說阿彌陀經
  3. 佛說觀無量壽經
  4. 佛說無量壽經
  5. 總顯其義

第五篇 淨土宗旨

  1. 廣度十方眾生
  2. 願生彌陀淨土
  3. 專稱彌陀佛名
  4. 信受彌陀救度
  5. 總顯其義

第六篇 淨宗特色

  1. 現生不退
  2. 平生業成
  3. 凡夫入報
  4. 本願稱名
  5. 總顯其義

第七篇 淨宗宗風

  1. 淨土宗宗風(三)
  2. 淨土宗宗風(二)
  3. 淨土宗宗風(一)

第八篇 淨宗傳承

  1. 善導大師
  2. 道綽大師
  3. 曇鸞大師
  4. 天親菩薩
  5. 龍樹菩薩
  6. 第十八願
  7. 總顯其義

第九篇 淨宗弘傳

  1. 念佛度亡
  2. 念佛利益
  3. 念佛方法

第十篇 淨土述懷

  1. 淨土述懷

【法  語 二】

  1. 淨土短文(十一)
  2. 淨土短文(十)
  3. 淨土短文(九)
  4. 淨土短文(八)
  5. 淨土短文(七)
  6. 淨土短文(六)
  7. 淨土短文(五)
  8. 淨土短文(四)
  9. 淨土短文(三)
  10. 淨土短文(二)
  11. 淨土短文(一)
  12. 唯稱名
  13. 信 心
  14. 救 恩(二)
  15. 救 恩(一)
  16. 二河白道呼喚聲
  17. 死的恐怖
  18. 人生之實相
  19. 人生像什麼
  20. 無常法語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語
top

法語

淨土短文(一)

  1. 淨土宗創立在隋唐時代,創立之時才是最圓滿的,後世宋明清不可能超越之。如長江源頭的水很清淨,是可以直接喝的,越到後面,旁系污水越匯越多,到長江口的水還能直接喝嗎?


  2. 祖師選擇之標準有三:(一)著作之有無,(二)所說之了否,(三)開顯之釋功。 二道鴻判龍樹功,宣布一心天親功,顯示他力曇鸞功,二門廢立道綽功,古今楷定善導功。 本師龍樹摩訶薩,伏承尊語歡喜地;歸阿彌陀生安樂。 此土入聖難,二由一證。


  3. 善導《觀經疏》:(一)九品唯凡,(二)是報非化,(三)念佛往生報土,(四)名號具足願行。主張凡夫入報以楷定古今。
    善導大師思想體系:二教,二藏,二門,二信,二行,正行,正定業,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正:守一而止為正,止於所應止之處而不動為正。行:行業,修行。
    雜:五色相交。種種物混雜一處之狀態為雜,雜沓、混雜。
    前三後一行,意直念佛恩,亦不名為助業也。
    總通五念,稱念為眼。偏標念佛最為親。
    乃至一念:(一)善導以上盡一形,下至一念(一聲)之稱名念佛。(二)真宗學者解釋為獲得往生心行時刻之一念,亦即信心之一心。


  4. 失念稱名:因造惡之報而臨終苦逼,遇善知識之教,苦逼心亂之當下稱名念佛,謂之失念稱名。
    如《觀經》「下品下生」言:「或有眾生……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因此,具足十念之稱名,一生造惡之人,亦得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而往生極樂淨土。


  5. 《往生論註》是一本組織他力思想的書,也是給淨土法門帶來一個很大轉機的著述。
    淨土法門有否依據《往生論註》,其思想會有很大的差異。


  6. 《大阿彌陀經》第十七願:使某作佛時,令我洞視徹聽飛行,十倍勝於諸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八願:使某作佛時,令我智慧說經行道,十倍勝於諸佛。……
    第二十四願:……令我頂中光明……絕勝諸佛。
    《平等覺經》:我作佛時,令我光明,勝於日月諸佛之明,百億千倍。
    《如來會》:彼二十一俱胝佛剎,法處比丘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7. 佛住何處?常寂光中。常寂光何處?整個虛空。
    成佛之後,其精神皆融入大化之中,與法界同在。
    佛之法身,等於虛空,充滿法界,橫遍豎窮。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有障礙。
    在我前,在我心,隨順世間,救度眾生。


  8. 佛經說:「二乘之悲,如割肌膚;菩薩悲心,如割脂肉;如來大悲,深徹骨髓。」
    古人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我們偶爾處境遇緣生起惻隱之心,也是因為在內心深處的深處與對方是一體的,
    比如看對方疼,自己心也跟著疼。


  9. 名號是事理無礙法界。
    佛能以功德成名號,凡夫即不能,此是「事理無礙法界」。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以名號為凡夫的信心,名體一如,事理無礙。
    十法界眾生,法界即境界,十種境界之眾生。界:差別、分別,十種眾生境界的差別。
    佛之境界可以「四無礙法界」解釋,名號是事理無礙法界,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法界身」:非法身,法身無形無相,法界身有,是九法界之身。即眾生界,佛要度眾生的境界。佛自動來找我。
    法界身者,無礙之佛智也,身遍、心遍、無礙遍。離佛智豈有法界!
    佛的法界身都能入一切眾生的心想中,故是「事理無礙法界」,故言「不可思議功德」。
    如念一句佛名,佛已入此人心中。眾生三業皆不出佛之見聞知,佛度眾生皆無礙。
    凡夫如影,是假相,佛常真,真的要度假的是完全無礙,名號是救度的「法」。
    名即體,理施事,事即理。電是體,光明是用。佛於真諦無住,俗諦無礙。


  10. 「報身」指由於過去的願力和經歷不同,因而成佛的時間、因緣、度眾的情形也有所差異。
    阿彌陀佛(無礙光如來)─事佛─報身:
    體—實相身—自利圓滿—大智門—大智證實相—義—光明 光明實相—光明攝法身—設我得佛。
    用—為物身—利他圓滿—大悲門—大悲利眾生—名—名號 名號為物—名號攝眾生—若不生者。
    光明名號,一體不二。
    一切諸佛中,「是實相身」「是為物身」之自利利他圓滿之佛,除彌陀外,別無。
    雖愚鈍下智凡夫,知是救我之彌陀,決定信順,即是知實相身、為物身,是如實修行。


  11. 極樂世界雖云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蹟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性,含虛空世界,故無所不在。
    是以一切眾生,舉意動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懇切,無不應驗。(龍舒淨土文卷八)
    往生極樂,即不生不滅之謂也。極樂是超越相對性,不生不滅,自性本具之樂,自性所生之樂,涅槃真性之樂,無明盡除,真如自性全現之無為樂,無作、無為、無生。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往生彌陀淨土之生是無生無滅之生,是無量壽,是絕對非相對,即時得無量壽。
    佛心、佛身、佛土皆以真如自性為體,真如自性廣大無邊。
    一法身,「一」是平等無差別。
    彌陀真實報土是涅槃境界,遍一切處,故即諸佛亦從極樂界中出。
    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既是正覺所生,故亦成正覺,因同果同。
    在彌陀慈光攝受下,終於享受到大解脫、大自在。


  12. 往生彌陀淨土之後,都是清淨、不退轉,一生補處的菩薩。
    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不可唯以下劣的善為根本的。
    執持名號,願聞其聞,願憶念,……心不迷亂,願憶念。(梵文小經)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