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讲演

  1. 2024龙年新春讲话
  2. 皈依开示(2023年11月11日新营)
  3. 庆祝弥陀圣诞暨净嵩法师往生二十周年纪念讲话
  4. 2023中元开示
  5. 剃度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开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三)
  8.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下)
  9.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10. 2022中元开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为净土宗志工干部讲话
  14. 清明节慎终追远与念佛(2022年清明节开示)
  15. 念佛超度之胜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二)
  18.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一)
  19.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必得超绝去
  20.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24.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弥陀诞开示
  27. 2020中元法会开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无常三根本
  31. 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32. 剃度开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节开示(2019)
  34. 剃度开示(2019年5月12日)
  35. 猪年话猪
  36. 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37. 净土宗──往生净土成佛宗
  38. 受戒与持戒
  39. 趋向净土的关键密码
  40. 剃度开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种成佛法
  42. 横超的净土法门
  43. 往生与预知时至
  44. 剃度及皈依开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
  46. 剃度开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极乐的条件(中)
  48. 往生极乐的条件(上)
  49.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愿分类归结
  51. 弥陀愿心的根源
  52. 净土宗的结论──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点
  54. 慈心法门
  55. 念佛不妄语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脱离轮回之上
  57. 净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托父母於阿弥陀佛
  59. 为何吃素?
  60. 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61.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62. 爱与佛命
  63. 不请之友
  64. 岁末聚餐对僧众的谈话
  65. 学佛的目的
  66. 说爱(二)
  67. 说爱(一)
  68. 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69.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涂众生
  71. 澳门净土宗学会 赞颂辞
  72. 「以诚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届净土宗志工研习会勉言
  74. 慧净法师除夕团拜电话致辞
  75. 在心、在缘、在决定
  76. 佛教点灯的意义
  77. 念佛的方法与要领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处?
  80.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81. 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莲
  84. 三涂众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弥陀救度
  86. 为新戒比丘开示
  87. 归依劝嘱
  88. 念佛的音调与心态
  89.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90.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略讲
  91.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
  92. 初机念佛群疑问答
  93. 简介净土宗专纯念佛的道风及心态
  94.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95. 初学净土法门应有的认识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98. 念佛即圆满悲智功德
  99. 〈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一文的启发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
  102. 万行不凭凭念佛(二)
  103. 万行不凭凭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终直入涅盘城
  105. 弥陀名号 不可思议
  106. 守愚念佛 弥陀住顶
  107. 阿弥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业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为念 以净为归
  113.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114. 乘本愿船 登涅盘岸
  115.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116. 世间虚假 唯佛独真
  117. 一心念佛 无疑无杂

法义开示

  1.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三)
  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二)
  3.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一)
  4.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
  5.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九)
  6.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八)
  7.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8.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六)
  9.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五)
  10.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11.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三)
  12.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二)
  13.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14.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15. 弥陀净土的特色-超
  16. 《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17. 《观无量寿经》概说(八)
  18. 《观无量寿经》概说(七)
  19. 《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20. 《观无量寿经》概说(五)
  21. 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
  22. 净土宗带三法数
  23. 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24.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25.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五)
  26.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四)
  27.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三)
  28.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二)
  2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一)
  30. 《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31. 《观无量寿经》概说(三)
  3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33. 《观无量寿经》概说(一)
  3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七)
  3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3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五)
  3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四)
  3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3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二)
  4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4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
  42.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九)
  43.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八)
  4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七)
  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六)
  4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五)
  4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四)
  4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三)
  4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5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礼开示
  54. 「弥陀三约定」
  55. 为新戒弟子开示
  56. 净土宗「四不」
  57. 《无量寿经》大意(九)
  58. 《无量寿经》大意(八)
  59. 《无量寿经》大意(七)
  60. 《无量寿经》大意(六)
  61. 《无量寿经》大意(五)
  62. 《无量寿经》大意(四)
  63. 《无量寿经》大意(三)
  64. 《无量寿经》大意(二)
  65. 《无量寿经》大意(一)
  66. 《无量寿经》概说(续)
  67. 《无量寿经》概说
  68. 净土宗特色略说
  69. 净土宗宗旨略说
  70. 略说净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礼开示
  72.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
  73. 成佛何时、极乐何处、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75. 略说弥陀名号之义
  76. 为什麽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77.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78. 娑婆众生 无不是业
  79. 龙树菩萨往生安乐国
  80. 华光出佛
  81.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场的灵魂
  83.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84. 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85. 弥陀诞辰念弥陀(一)
  86. 「名号的功德」与「念佛的利益」
  87. 「《大经》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极乐安身实是精
  89.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90. 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略讲
  92. 口称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94. 净土法门的大根大本
  95. 何谓「一心不乱」?
  96. 略谈念佛方式与庄严道场
  97. 极乐无为涅盘界
  98. 如何真正纪念「弥陀圣诞」
  99.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
  100. 为回龙寺常住僧众开示
  101. 净宗宗旨与敦伦尽分
  102.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略讲
  103.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问答)
  104.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开示)
  105. 净土宗的几个名词略释
  106. 成佛如林的法门
  107. 善导大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
  108. 善导大师-略说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109.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110.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四)
  111.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三)
  112.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113.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一)
  114.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四)
  115.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116.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二)
  117.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118.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119.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三)
  120.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121.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说
  123.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124.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125.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三)
  126.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127.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一)

宗风

  1. 宗风学习(七)
  2. 宗风学习(六)
  3. 宗风学习一~五

临终开示

  1. 临终的殷切劝导叮嘱
  2. 娑婆旅程尽,辞别归莲乡
  3. 信顺弥陀救度

访问篇

  1. 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慧净法师记
  2. 传承的路_与越南团法师谈话

问答

  1. 为善导寺干部莲友开示(问答)
  2. 他力与因果,有矛盾吗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随缘的念佛?
  4. 如何从自觉愚恶契入弥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莲友问
  6. 於弘愿寺答僧众问

第十八愿善导释

  1.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十)
  2.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3.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
  4.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
  5.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六)
  6.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7.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四)
  8.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三)
  9.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10.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一)
  11.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
  12. 第十八愿善导释(九)
  13. 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14. 第十八愿善导释(七)
  15. 第十八愿善导释(六)
  16. 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17. 第十八愿善导释(四)
  18. 第十八愿善导释(三)
  19.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20. 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净土法门的核心

  1.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十)
  2.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九)
  3.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八)
  4.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七)
  5.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六)
  6.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五)
  7.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四)
  8.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三)
  9.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二)
  10.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一)
  11.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12. 净土法门的核心(九)
  13. 净土法门的核心(八)
  14. 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15. 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16. 净土法门的核心(五)
  17. 净土法门的核心(四)
  18. 净土法门的核心(三)
  19.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
  20. 净土法门的核心(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四、忆与念
  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着不能忘
  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二、闭关念佛的苦恼者
  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一、念佛先要认识佛
  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现往东方的佛
  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令众成佛的佛
  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使凡入报的佛
  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报身报土的佛
  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诸佛证诚的佛
  1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亲近增上的佛
  1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身心无碍的佛
  1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息三涂的佛
  1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无碍的佛
  1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唯摄念佛的佛
  1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名号的佛
  1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
  1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下)
  2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中)
  2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上)
  2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为作大安的佛
  2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召唤众生的佛
  2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不摈众生的佛
  2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代众受苦的佛
  2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以身为质的佛
  3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主动救度的佛
  3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狱的佛
  3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
  3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3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八)
  3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七)
  4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六)
  4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五)
  4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四)
  4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三)
  4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二)
  4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4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
  4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九)
  4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八)
  4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七)
  5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六)
  5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五)
  5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
  5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5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
  5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一)
  5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慧净法师2015年10月8日於台北净土讲堂为住众开示

 

 

一、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二、真谛与俗谛

     (一)真谛

     (二)俗谛

                 1.时刻反观自省

                 2.俗谛规范

                     (1)生活方面

                     (2)言语方面

                     (3)行为方面

                 3.无我的爱

三、《小怪李群仙》

四、总结

 

 

 

       很久没有跟大家聚会,一方面是没什麽事,一方面也是看大家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安分守己、尽心尽力地做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可以说,大家都做得很辛苦,令人很感动。

 

一、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净土宗教团是只讲付出、奉献而不求回报的教团,所谓「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所以,我们为大众所做的,都不是要人家来添油香,也不讲价钱,更不暗示人家捐献,跟一般经忏道场论工、论价是不一样的。不过,凡是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人,当他体会到弥陀的慈悲爱心,就会自自然然这样去做。所以,我们虽然是小小的教团,没有什麽名气,但所做的一切却是真正对大众有利益的。

 

       生而为人,如果不学佛,便失去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佛如果没有获得解脱,也只不过是结一个佛缘,往後还有生死轮回,那就太可惜了。而在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中,只有我们这个法门、这个宗派,能够让所有遇到的人都能在今生获得解脱,而达到为人与学佛的目的。所以,我们不论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一切所做的都是最值得的,再怎麽辛苦都值得,都不是白做工,都功不唐捐。

 

       当然,也很惭愧,我真的是无德无能,没能把这个法门普遍地宣扬出去。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我们这个法门。而有人的地方很广,地球五大洲,七十亿人口,都需要我们这个法门。但这个法门却很少有人知道,所以,我们知道了如果还不能弘传,扪心自问是非常惭愧、非常歉疚的。

 

 

二、真谛与俗谛

       我们是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我们修行的是真谛与俗谛。

 

(一)真谛

       真谛,大家都在深入掌握。真谛,归根究底就在於我们《宗风》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及净土宗的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所谓「真传几句话,假传万卷书」「大道不过三两句,说破不值一文钱」,净土宗念佛法门,正依经典是净土三经,旁依经典很多,谈到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相关经典就有两百多部。净土行持,古来各宗行人各有解读,且往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为轻,以世间福善、自我修行为贵,这是由於没有找到净土宗传承的缘故。

 

       净土宗祖师的传承就是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五部九卷,这是最根本的净土宗法脉传承。

 

       对於法脉传承的佛说祖论,我们只能老实地、毫无条件地信受。祖师怎麽讲,我们就怎麽信。如果我们心中疑惑,「祖师所讲的,我认为不对哦,我觉得应该要怎麽样」,当这种念头产生时,我们就要立刻把它舍弃掉。也就是说,要依净土三经,同时要站在祖师的传承上来解释净土三经,来解释这个法门。绝对不在祖师解释的范围之外去作自我发挥。我们要用这种谦卑、谦逊的态度来研究、探讨。

 

       有关真谛方面,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认知。

 

 

(二)俗谛

1.时刻反观自省

       俗谛方面,我们要时刻温习《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反观自省。为什麽?因为真谛是不变的,它就在那里,只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了解,去深入;而俗谛方面是规范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相对比较繁复。

 

       人其实是很复杂的,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习性、个性,可以说十个人就有十种个性。我们尽管现出家相,被尊称为「人天师范」,但毕竟还是凡夫,充满贪瞋痴妄想烦恼,习气也很深重。因此,我们要常常在俗谛方面加强学习,要时刻观照自己,所谓「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就像《触光柔软》附录《修心八诵》第三所讲的:

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

 

       其实也不是什麽观照,对我们来讲,无事就念佛,不管是在大众共修当中的出声念佛,还是自己独处时的出声或默念,都是以佛号存心,倒不是另外再以什麽来观心。

 

       若以圣道法门来讲,观心主要就是「观空」。也就是把这个心处在空相中,就像《金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因此就必须: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就圣道门来讲,就是要「无住生心」。

 

       那既然无住了,还再生心,岂不是有住?所谓「心」,是什麽?心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就不讲心不心了。「生心」是要生什麽心?生无住心。「无住」是指空性。所以,凡是起心动念都是为众生,无我地为众生,这叫「无住生心」。

 

       如果不是为众生之时,心是处於清净、无念的状态,没有六根可以跟六尘相对待。因为心不起则已,一旦起了,就一定有一个境来相对待。所以,有心必然有境,没有境就没有心,没有心也就没有境。

 

《金刚经》又说: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无住」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生心」就是修一切善法。以无住相修善法,即是「无住生心」。

 

       这是圣道门的观心。

 

       以净土门来讲,就是念念称念这句弥陀名号。可是,我们即使寂静地念佛,都会有妄想杂念,何况面对问题、面对人事?我们遇事逢缘往往会起情绪,以往的习气、情绪就会浮现出来。如果没有面对人事,处在寂静无事的状态,这颗心会感觉是平和的,即使有妄想杂念,也不会那麽激动或激烈。

 

       因此,我们为人处世,也就是俗谛方面,必须警惕自己,无事的时候就念佛,有事的时候不论对人、对事,都要稳当得体。

 

       四书《中庸》第一章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也就是不起心动念之时,就是中。中的状态是很平稳的,是处於寂然不动念、寂静、清净的状态,如果超过或不及,那就不是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的发露都合乎节度,都很得体,这样就能带来和谐,不会因喜怒哀乐的发露而起对立、争端乃至结怨结仇、相互伤害。

 

 

2.俗谛规范

       人生在世,在生活、言语、威仪乃至外表的容貌、内在的心态上,我们《宗风·俗谛》都有规范。

 

(1)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宗风·俗谛》说:

 

       生活——简单,朴素。

 

       在生活上要简单、朴素。譬如饮食,我们要怎麽饮食呢?就是清淡不重味,只要能吃得饱就可以了,并不是要吃得巧,也不是要吃得好,更不是吃高档筵席。在吃的方面要简单朴实、清淡不重味。

 

       怎麽清淡不重味呢?因为这里有时会吃水饺,就以吃水饺来说,其实水饺里调味料都已经调好,这样吃起来就很有味道了,可是有的人会觉得味道不够,吃水饺还要再蘸酱料。还有,水饺里就有菜了,可是有人也会认为水饺里的菜只是那几样,不够丰富,还要另外加其他的菜;其实吃水饺可不用另外加菜了。

 

       所以,吃要尽量清淡不重味,这就是饮食上的简单朴实。

 

       说到饮食,《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也就是说五谷杂粮是主要的营养,是真正养生的,而五蔬、五果是辅助性的。我们尽量要以主食为主。

 

       蔬菜、瓜果大多是虚寒的。很多人一辈子吃素,营养不平衡,久而久之会导致身体虚寒。所以,十个出家人往往有七八个是虚寒的。

 

       尤其现代人,强调一天要喝多少水,一大早眼睛一睁开,要空腹喝多少水,白天、晚上要喝多少水。水是阴的,这样一来,身体就更加虚寒。身体的病一般是从寒气而来的,阳气充足、血液循环好的话,是不会有病的,所谓「万病生於寒」。

 

       当然,病跟心情、业力也有关系,并不是单纯只是由饮食而来;但所谓「病从口入」,饮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要尽量少吃保健品、营养品,因为一天吃三餐,在饮食方面又能均衡的话,基本上就能保持身体健康。

 

       何况我们是修行人,这颗心是比较平和的,所谓「病生於情」,病跟情绪有绝对的关系。所以,心情平和、饮食均衡,就不必假借什麽保健营养品,因为吃那些未必对健康有帮助。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若真的吃健康营养品对身体有帮助,那也未尝不可。

 

       我偶尔会在水槽里看到微细的菜渣或面线之类的。我们不管吃饭、吃面还是吃菜,都要吃得一乾二净,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在用物方面,譬如说,往往我们吃饱了饭,就会随手抓起卫生纸,嘴巴一擦,然後揉一揉就丢。我在《触光柔软》中也谈到用卫生纸要尽量节省。现在有卫生纸太方便了,古代没有卫生纸,根本没有这种现象。当然,有时候吃完东西嘴巴油油的,或者没照镜子万一嘴巴沾到什麽没有擦掉就外出,那就不得体了,所以需要擦一擦,那也未尝不可。但要节省一点,卫生纸一抓起来就有两张,我们可以把它拆开,留下一张,使用另外一张,甚至另外一张也可以把它折半。

 

       我们要惜福、培福而不折福,对於万物都要爱惜,要惜福不浪费。卫生纸虽是很平常的东西,也很便宜,但积少成多。

 

       因此,微物要爱惜,凡事要节省。

 

       还有,我们生活上不要随便买东西,所谓「可用则用,能省则省」,有一样够用就不买两样,有旧的可以用就不添新的。当然,有必要就要买,但绝对不买高档货。

 

       所谓「知足常乐」,怎麽知足呢?一个人其实只要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有医疗,这样就可以维持一辈子的生存。除非他觉得有吃的还不够,有穿的、有住的还不满足,要多买几件衣服,要住更好的房子,要使用更新奇的东西,如果不满足的话,将永远不会快乐。所以,幸福指数来自满足。没有满足,幸福指数不可能提高,因为他会因为不满足而苦恼。

 

       我们修行人如果能够安贫乐道,能够「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就没有不知足的苦恼。《菜根谭》说:

身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身安、性定,身心能够安定,那麽吃的、穿的、住的也就会觉得很满足。

 

       後面两句也很好,第三句是讲心境方面,心静的话,万事万物,甚至宇宙的真理也都能显现出来。

 

(2)言语方面

       在言语方面,《宗风》说:

       语言——诚恳,和蔼。

 

       最重要的就是讲真实的话。不拐弯抹角,不过分客套,不要给人家虚与委蛇的感觉,所谓真心、直心、朴心。修行的人就是不戏论,不戏论就是没事不讲话、不攀缘,也不讲一些毫无意义的、闲聊的、空泛的或者风花雪月、对他人毫无利益的话,这些都是戏论。稳重的人不随便发言,不随便表达意见,他会先有所准备,等适当的时机才做重点性的表达。

 

       所以,在语言上要少讲话;一定要讲,那就要言不繁、长话短说,重要的话重点性地讲,甚至结论性、点到为止地讲,只要一听就可以理解。枝枝节节的不要讲,也不要多加前言後语,内容上的解释、敍述都不必要。更不要滔滔不绝、絮絮不休讲得没完没了,话匣子一打开就不晓得停下来。

 

       我个性比较内向、木讷,缺乏口才,跟人家谈论事情也不过是几句话而已。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避免养成一种杂想的惯性。因为话讲多了,难免都是一种妄念杂想,而且容易引起一种静不下来的惯性,一打坐就妄想纷飞,念头像瀑流,永不停歇。

 

       总之,我们没事就不要讲话,有事就只讲重点的话,所谓简要明了、要言不繁。

 

       此外,讲电话如果超过二十分钟,我就感觉讲太多、太长了。但往往有人打电话过来,如果对方是一位讲经的法师,口才很好,话筒一拿起来,不知不觉好像他已经站在台上,正在跟信众讲法一样,忘了我,滔滔不绝一直讲、一直讲。所以,几位讲师跟我讲电话的时候,我都会静静地只有听的份儿。因为对方的口才很好,讲惯了,不知不觉以为他是站在台上,好像我是他的听众、是他的信徒一样。

 

       所以,我们要讲重点的话,没事就不要讲话。

 

       《宗风》说「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如果牵涉到个人的事情,根本就不可以讲。即使我们知道了,或者对方跟我们讲了,也不可以再讲给别人听,尤其在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更不可以讲。

 

       我们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是《出家众外出弘法注意事项》,其中讲到几个「不」。譬如说「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不情绪、不脾气、不生气」,这「六个不」一定要时刻记在脑海中。

 

       「不情绪、不脾气」,如果没有反观自照,当事情来的时候,我们会流露情绪与脾气,甚至生气了我们当下都不知道,等到事後发觉才後悔,那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尽量不情绪、不脾气。

 

       个人身体的健康和团体的和谐,是来自大家能心平气和。健康受损,团体不和,往往都在於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对於自己的情绪、心念、习气与烦恼,要常常注意,情绪来自烦恼,而我们的烦恼是很坚硬、很难降伏的。我们所懂得的道理,往往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可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学问而已,未必所讲、所写的就是我们的东西,所以有句话说「若文如其人,古来诗人皆神仙」。为什麽?文章、学问、知识、道理,都属於第六意识,是我们从书上看来、课堂上听来的,或者是自己的心得,可是习性却是旷劫以来就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人。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破我执、破见惑,往往习性都是很坚固的,所以要时刻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

 

(3)行为方面

       在行为方面,《宗风》说:

       威仪——安详,稳重。

 

       安详,就是不急躁;稳重,就是不轻浮、不粗暴。我们威仪要安详稳重,大众相处时不笑闹,喧哗、嘻笑都不可以。尤其是出家众,在外面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不可以嘻嘻哈哈、动作粗鲁无礼,或轻佻放肆,浪荡不羁。当然,也不可以诈现威仪,也就是面对大众或有人的地方,就表现一副道貌岸然、很有修行的样子,这样就不老实、不实在。真有修行的人反而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谨慎行事,尤其是独处时,更要时时保持「慎独」。

 

       所以,在威仪方面,大家尽量要安详、稳重,举止要得体,表现要谦逊、谦卑。所谓「不彰人之短,不炫己之长」,在大众当中要谦逊,掩藏自己的长处,当然也要掩盖别人的短处。

 

       在容貌上,有一句话说「和气致祥,戾气致殃」。什麽是和气?当然是平和、和谐,不偏不倚,没有过与不及,处於一种温和、无诤、无较,根本没有对立,也不会引起任何不平的状态,这就是和气。

 

       「和气致祥」,和是因,可以带来吉祥的果,可以带来福报,带来好处、好运。因此,一个人能够和的话,相貌就会改变,命运也会改变。所以,想要改变命运,想要趋吉避凶,首先就是要培养心中的和。

 

       「戾气致殃」,「戾」就是乖戾,跟人家不和谐、起对立,甚至是强势、霸道,不肯从善如流,不能与人为善。显现出来的是那种狰狞的面貌,或者激厉的言语,这都是戾气。戾气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带来祸殃、灾难。

 

       戾气可以从容貌上看出来,即使不会看的,也会感觉得出来。我们出家众的相片,如果让人家静静一看,感觉有祥和之气,那就是有和在里面;如果被感觉「噢!怎麽会这样?」就表示有戾气。当一个人福报来临时,就会让人感觉他的容貌有祥和之气,同时也让人觉得可以亲近,面对时不会有恐惧。我们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在心理上要平和,在容貌上要祥和,在言语上要温和,与人相处时,不要给人强势、淩厉的感觉。所以,在容貌上要尽量和气,不要有戾气,不要有狰狞之相。

 

       「相由心生」,根源还是在於修心养性,不然再怎麽化妆、打扮,再怎麽表现,都不可能完全掩饰。没有那样的心,不可能有那样的相,因此说「诚於中,形於外」「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心转了,相貌就变了,业力也跟着变了,命运也跟着改了。所以,会看相的人,看对方的相貌,就可以断定他的前途。

 

       那我们的心要抱着怎样的观念呢?在与人相处时,有一句话说「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能够委屈自己、顺从对方,就能和谐;如果各自坚持己见,必然会不和。尤其是好胜,凡事都要比人好,都要超越对方,那麽有一天一定会遇到敌人,即使没有遇到敌人,大家也都会跟他对立。

 

 

3.无我的爱

       凡事都有一个核心、根本。佛法的根本,净土法门的根本,也就是所谓大道、真理。有句话说「大道至简」,大道不复杂也不玄秘。大道是什麽?大道就是爱心。前面引用《金刚经》「无住生心」,就是无我地为众生生起爱护、利益、牺牲、奉献的心。这种无我的爱心,就是佛法的根本。爱心就是慈悲,无我就是无我执、无法执,这些都是真理。

 

       《宗风·俗谛》说:

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佛法就是一个:无我的爱,也就是慈悲。

 

       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把「慈悲」两个字拿掉,就没有佛法;佛性如果没有慈悲,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性;佛如果没有慈悲,那肯定不是佛,也绝对不能成佛。所以,刚刚讲的言语要怎样,威仪要怎样,容貌要怎样,心性要怎样,其实根本就是一个「爱」字,只要有爱,就会有好的容貌、好的语言、好的命运。

 

       我们曾经流通过一篇文章,是讲一位外国的医学博士,名叫亚历山大,他在文章中说他曾经昏迷七天。虽然昏迷七天,进入濒死状态,身体不能动,但他的心却是活泼、灵敏的。他到了一个很美好的境界,遇到一位很有爱心的人,跟他讲了三句话,我觉得这三句话非常好,能够体现佛心,而且和净土法门的根本思想很相应。这三句话是:

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
你不必有任何恐惧。
你不会做错任何事。

 

       第一句「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是啊!我们每个众生都被阿弥陀佛视为独子,永远被阿弥陀佛所珍爱。虽然我们贪瞋强盛、业障深重、个性顽劣,尽管世间人会嫌弃我们,但是阿弥陀佛永远不会嫌弃我们,还把我们捧在手心呵护。阿弥陀佛永远会珍爱我们。

 

       一个人如果由於挫折、苦恼而伤心,自暴自弃,甚至想自杀,那表示他还没有接触到弥陀的爱。如果接触到弥陀的爱,他的观念就会转变,就会在弥陀的爱中被释放、被包容、被接纳,他就会得到爱。

 

       所谓「学佛大悲心」,如果不能先体会弥陀的大悲心,学佛将从何学起?

 

       弥陀的大悲心显现在哪里?就在「你将永远被珍爱」,从今以後,直到临终,不管心性、三业如何,我们都永远被弥陀所包容、接纳、珍惜、珍爱。

 

       因此,我们不必有任何恐惧。

 

       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是在六道中不能解脱,甚至沉沦在三恶道,在地狱受苦,那是最大的恐惧。「呼天抢地、悲嚎哀鸣、声震大千、心片片裂、肠寸寸断」都不足以形容堕落地狱的剧苦与心境,因为这种剧苦是无法想像、不能述说的。如果想像得来、述说得来,那讲的人、听的人当下都会非常恐惧害怕,那种惧怕会让他们的心脏受不了而死去。光是想像都没办法接受了,何况亲自去接受那种苦?

 

       六道轮回不能解脱是令人恐惧的,堕落地狱更是令人恐惧,自己的行为将来会接受阎罗王的审判、刑罚,也是令人恐惧的。

 

       凡事有因必有果,因果业报是自然的。想到我们现在造的因及将来要承受的果,就会令人非常恐惧不安。

 

       但是,在阿弥陀佛的救度、包容之下,我们就获得释放,就得到了庇佑,就不会再有恐惧。

 

       而且,我们不会做错任何事。因为,在弥陀的保护之下,在弥陀的接纳当中,我们获得了「荷负群生,为之重担」的大礼,阿弥陀佛消除了我们的罪,背负了我们的责任,我们有过有错,阿弥陀佛全部为我们承担,使得我们有其因而无其果,而且还能往生极乐成佛:这是就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来讲的。

 

       如果就自然因果来说,那是不可能的。所谓「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哪有自己造了恶因而别人能够赦免、代替?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宗有「不昧因果」的公案。

 

       但是,由於有阿弥陀佛五劫之思惟、永劫之苦行,他的功德、愿力能够消除我们的罪、承担我们的业,使得我们虽是有罪之人却不受罪的惩罚。这就是弥陀的救度、他力的因果。

 

       所以,因果有自力因果与他力因果,自力因果自作自受,他力因果自作他受。

 

       这是从因果来讲的。

 

       从自性来讲,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虚假,弥陀独真」。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当然没有一样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哪里来的善?哪里来的恶?哪里来的过?哪里来的是非?虽然从现象界来讲,有善恶,有因果,但从本体自性来讲,它们是一种空性。不过,对没有证悟空性的人而言,就好像在睡梦之中,他永远都在做六道轮回、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梦。当他醒过来时,就会晓得,其实他从来没有做过恶,当然也没有做过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梦中,一切都是有为法,都是假,不是真。

 

       所以,不论从弥陀的救度来讲,还是从空性来讲,我们不会做错任何事。

 

       但这种道理比较微细,如果不是学我们这个法门,那就会误会,谴责说这是邪见邪说。只有学我们这个法门,了解阿弥陀佛悲心大愿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和肯定。

 

       前面讲到「爱」,这种爱是无我、平等、纯净的爱。跟世间污染、罪恶、痛苦,背後是恨的那种爱是完全不一样的。

 

       佛教讲戒定慧,修行人一出家就要受戒,戒有所谓「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所有的戒,全都包含在「爱人如己」这句话当中。想想看,如果我们有爱心的话,会去杀、盗、淫、妄、酒吗?如果我们有爱心的话,不会想去利益对方吗?所以,有爱心的人自然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聚净戒的内涵都在里面了。

 

       三聚净戒我们能做的,其实都是表面功夫,但如果我们体会爱、培养爱、付出爱,多少就会体验到三聚净戒的内涵。

 

       怎样爱呢?佛教讲要慈悲,所谓「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

 

       「众生缘慈」对我们凡夫来讲,多少还能体会,也能做到一些。但「法缘慈、无缘慈」,我们体会不来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众生缘慈,也不是真正的爱、彻底的爱。真正的爱、彻底的爱,那是佛的境界。

 

       就「众生缘慈」来讲,四书之一的《大学》就有一句话很好。《大学》有所谓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治国》这一篇里就说: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後嫁者也。

 

       「如保赤子」让人感触良深,深有同感。把所有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小婴儿那样去呵护,去保护,去对待。如果能这样的话,这个团体肯定是和谐的,这个社会肯定也是和谐的,国与国之间也是和谐友爱、没有战争的。「如保赤子」四个字,我们要把它刻在脑海中。

 

       《无量寿经》说: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种视人如己、爱人如己的心行,也要把它刻在我们脑海中。

 

       如果时常薰陶这几句话,我们的心性会改变,容貌也会改变,命运也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也会改变。

 

       「如保赤子」,赤子就是小婴儿,小婴儿是不懂事的,完全靠慈母扶养。想想看,当慈母在扶养这小婴儿的时候,会是什麽态度呢?怕他饥,怕他寒,为他把屎把尿都无怨无悔,而且还甘之如饴。只要小婴儿能够吃得好、睡得好,能够平安健康,母亲就会很安慰,再大的辛苦她都觉得是值得的。为什麽?因为她的心完全都在小婴儿身上,都在为了维护小婴儿的平安健康、幸福快乐而呵护他、保护他。

 

       我们对於任何人,只要多少能像慈母对待小婴儿这样「如保赤子」,我们跟别人讲话的时候,会疾言厉色吗?会跟他起对立吗?会抱怨在心甚至跟他发脾气,批评他、责备他吗?都不会啊!

 

       所以,「如保赤子」「于诸众生视若自己」「爱人如己」这些内涵都非常好。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大道至简」,简在哪里?在这个「爱」。无我的爱,纯净的爱,平等的爱。

 

       我们学净土法门首先要知道,我们这个法门就是在讲弥陀的爱。假设弥陀不爱我们,我们会被包容、被接纳、被救度吗?我们只有到地狱、到阴间去向阎罗王报到,去接受阎罗王的惩罚。可是现在我们念佛就能往生,因为弥陀爱我们。否则,即使我们能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可以达到心止於一境的「一心不乱」,甚至进入了禅定,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这个法门的根本,在於弥陀的爱心,所以说「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弥陀如何爱我,我便如何爱人。

 

       不过,我们所讲的、所写的、所看来的、所懂得的,都是第六意识。我们能做得到吗?丝毫都做不到。我们学这个法门,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只要有千万亿分之一,就能带来心境上的平和,就能带来团体的和合。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有一部书叫作《礼记》,《礼记》说: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有爱必有和气与愉色、婉容。爱存乎心,是内在的、无形的,但必有一种气显现在外面。爱的气必然是和蔼的、温和的、祥和的,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所谓「诚中形外」。有爱心就会永久地包容、忍耐而又有恩慈。有和气,容色自然就会愉悦、柔顺。若无爱,而存恨意,则必显戾气而疾言厉色,与人对立。

 

       孝和爱也是一体的,真正孝顺、有孝心的人,他对兄弟也会爱。对兄弟的爱就是悌,这叫「亲亲」。有孝悌的人,对他人也会有爱,这叫「仁民」。对万物也会有爱,所谓「爱物」。这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它的根本都来自孝,所以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务本」,君子掌握根本,有了根本,其他的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所以说「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民爱物的根本,对父母有孝,对兄弟就会有悌,对他人就会有仁恕,对万物就会有爱心。

 

       关於爱的内涵,在佛门当中,在传统文化里都讲得很多,我只是重点性地讲这些。我们看看这世间,有爱心的地方就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会使人感到平安,没有恐惧。平安、没有恐惧就是一种和乐。而从孝中就会产生爱,有爱就会去爱护万物。所以有爱心自然会带来和谐与安乐。

 

       《梵网经》说:

孝顺,至道之法。

 

       孝顺就是至道的内涵。至道是什麽?就是佛性,就是佛的境界。

 

       为什麽?孝就是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梵网经》又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因此,不可以对众生杀害,不可以对众生不利,不可以让众生受苦恼。

 

       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这就是一种戒。能做到,岂不是对众生起码的尽孝?这样自然就不会对众生不利。所以,孝就是戒。

 

       如果没有戒或失去戒,那就是不孝,也就遮蔽了佛性。我们就会起情绪,跟人对立,甚至互相指责、谩骂,不能代替对方的苦恼,这些都是不孝。
《梵网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其中十条重戒中有一条就说:

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因为菩萨要成佛,就要去实践能够成佛的行为。能够成佛的行为在哪里?在於能替代众生的苦恼。就像《金刚经》所讲的被歌利王斩断四肢、全身被刀一片一片地切割,当下都不生怨恨之心。当然,这是以最高的标准来讲的,我们根本攀不上。但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理解这个道理,懂得这个道理,自然就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三、《小怪李群仙》

       这本《小怪李群仙》大家都有看过吗?我觉得这本书蛮有「道气」的。什麽叫「道气」呢?「道」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对世间五欲能够看淡,甚至不求世间五欲,凡事能够超越世间的看法去利益他人:这就属於道的气氛。

 

       《小怪李群仙》後面还有两篇附录,就是「祝由科」和「神医失传」。这两篇附录几年前刊登在《人间福报》,当时我看到了,觉得里面的事蹟很神奇,很不可思议,所以,出版这本书时就把它们编在後面。《小怪李群仙》的内容,其实我在二十几年前就看过,但忘记了,几个月前再发现时,觉得可以出书,因为这对我们修行人也有启发意义。当时觉得《人间福报》的两篇跟李群仙的事蹟很相似,所以就把它们编在同一本书里。等到要出版,我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才晓得附在後面的这两篇,其实所写的主人翁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小怪李群仙。

 

       这本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像第5页所讲的,他替人治病非常神效,也不索报酬。当然,李群仙是用法术为人治病,跟现代医学在观念上与做法上完全不同,真的很难以想像,但确实存在,确实能够治病,而且立竿见影,超越现代医学。尤其对於一般无法医治的疑难杂症,他也都能轻易治疗,甚至几天乃至当下就能立刻好起来。

 

       这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他有这种法术,另一方面是他本身有德。如果没有那样的德,即使有这种法术,法术也是不灵的。所以,这里就讲了,他完全不索任何报酬,自己的钱用完了,开始卖田,几年之间,他把父亲留给他能打几十担谷子的田卖得一乾二净,这就是他有德的地方。

 

       谈到治病的神奇,像身体被子弹打中了,一般就是开刀把子弹拿出来,他不用开刀,只用斧头在门上连敲带喊,「出来,出来」,子弹即自动跳出来。

 

       这就是他的法术,也是他有德。还有他给一个女孩颈部开刀,鲜血一直往外喷,他就用右手从右往左一抓,大吼一声「不流」,血当下就不流了,对方微微哼了一声,他又从左向右一抓,大喝一声「不痛」,当下就不痛了。而且在对方微微哼一声之时,李群仙就晓得有冤家债主来讨债,而且能够为他们化解彼此的冤债。这就是他的法术,也在於他的德。如果没有德,法术是不灵的。同时,他也能看到冥界众生,甚至也能让小孩看到冥界众生。

 

       我们是出家众,也要为人做法事消灾免难,可是我们能像他那样立竿见影,当下解决问题吗?当然,一方面我们不是学那种法术,另一方面,我们的德也不如他。他有什麽德呢?作者在後面所写的都是他的德,都是我们应该钦佩、效法的。譬如在53页说:

 

       拜师的时候,向师父立誓,要不留私产,不贪钱财,要一生一世只是做好事、积善行。

 

       这就是他的德。以我们来讲,虽然辞亲割爱出家了,但多多少少我们还会留私产,还会贪钱财。可是李群仙不留私产,不贪钱财,也不存钱,虽然身无分文,但为人治病时还会考虑对方的经济,顶多也只是吃他一盘蛋炒饭。

 

       像54页讲到他跟师父学法时,是「不悔不退,对师父一片诚敬,然後准我学法」。真的,所谓「佛法在恭敬中求」。一般而言,如果是好的,就要尽量普传,为什麽师父要求他不悔不退、一片诚敬才传法给他呢?的确是这样。因为师徒相传,如果不这样,就表示对方不是这种根器;既然不是这种根器,那要怎麽传法呢?不是这种根器,即使想学也学不来;没有那种德,是学不来的,学了也不会有效果的。

 

       他说:

       到了有一日夜半之时,忽然精神集中,发觉一个说不出来的境界。就在那一刹那,师父传了我的法。现在你们看见我画水,开始口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实际只是一个开场白。真正得力的时候,便是我一念回复到师父当年传法的景象,那时我的法水便无所不灵。我想不只是小小的开刀,便是将人头割下再接上,也照常可以无害。

 

       有关这一段的内容,在附录中就谈到,第65页说,师父所用水到病除的那一瓶,换到他手里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一直到有一天,师徒俩连夜赶路,宿在一座林子里。那一晚徒弟躺在一块大石板上,月光如洗,洒照着他,忽然之间,他觉得「有了!」自此之後,他和师父一样,意念所至,水到病除。任何疾苦一经他心中祷念,手下用水使刀,无不风行草偃,指顾之间即能消除病毒,痊癒还原。

 

       其实他写的这些代表什麽呢?就是静定的心、寂静的心。像道家画符一样,要一笔而下,一气呵成,没有杂念,这一道符才会灵光、有效。如果没有一气呵成,当下有杂念的话,那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又像放焰口,我也曾经放过焰口,放焰口要持咒,要观想,这时心如果没静定,想到别的地方去,那所观想的就不完整,当下要施给饿鬼吃的东西也就不完整,饿鬼就会吃不到,这样一方面会损自己的福德,另一方面饿鬼会生气、不满,甚至会报复主法者。所以,李群仙说他念「急急如令」,只是一个开场白而已,真正得力的是他回复到他师父当年传法的景象,其实就是回复到心寂静、静定的那种境界上。

 

       一般的超度法会,主法是最重要的。身为主法的人,一定要虔诚、恭敬,另一方面,心要清净。

 

       心清净,倒也不是说要断除烦恼的那种清净,而是说很正派,不为名,不为利,纯粹是为解脱对方的苦难。像一般外面做法会,都要论价钱,如果能抱着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心态,而如理如法、尽心尽力去做的话,这样也会达到效果。可是,一个不拿钱、不论价的人,就更能显出他无私利人的真诚与德行。

 

       所以,做法会除了要有恭敬心、要如理如法之外,就是要有那份静定的心。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入禅定的话,就已经有五种神通了,还有什麽事情做不来呢?当然就会更加有效了。

 

       本书作者在57页提到「君子学道则爱人」。可见「道」是什麽?就是「爱」。

 

       君子学道则爱人,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四个「毋」很重要,就是要我们的心能客观、谦逊。

 

       「毋意」,不预先臆测、认定。
       「毋必」,不坚决肯定是那样。
       「毋固」,不固执己见,不拘泥於自己。
       「毋我」,不以自我为中心。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一种心性的修养,也是人事和谐的润滑剂。如果我们事事都先去预测「可能是那样」,甚至「必定是那样」,固执己见,一定要如何,不能客观接纳他人的意见,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仅不能与人和谐相处,而且会使自己更加孤立,个人修养也会停留在那里不能往上提升,甚至会导致灾难频仍,让自己陷入一种不好的命运。

 

       这里说到「君子学道则爱人」,譬如基督教的耶稣,他被人陷害,可是他并不高呼冤枉,也不想报仇,甚至还说要饶恕他的敌人。这是真正的爱,爱你的邻人,爱你的敌人。人家得罪我们,不只要原谅他七次,而且要原谅他七十个七次,这岂不是真正爱心的展现?

 

       58页说到:

 

       绝欲,忘我,修苦行,积善德,尤为可贵。
       道固不是德,然非立德则不足以入道。

 

       李群仙所做的这些都是一种善德。像绝欲、忘我、苦行这些,都是善德,都是牺牲自己、不为自己、忘掉自己,完全是为利益对方,使对方离苦得乐。这就是德,德是入道的阶梯,道以德为本。

 

       所以说,德圆满、完整的本身就是道。

 

 

四、总结

       今天晚上我们从「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还有心性的爱心,容貌的祥和无戾气,谈到小怪李群仙,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九点二十分了。大家有什麽心得或有什麽问题,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提出来。如果没有,我们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