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讲演

  1. 2024龙年新春讲话
  2. 皈依开示(2023年11月11日新营)
  3. 庆祝弥陀圣诞暨净嵩法师往生二十周年纪念讲话
  4. 2023中元开示
  5. 剃度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开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三)
  8.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下)
  9.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10. 2022中元开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为净土宗志工干部讲话
  14. 清明节慎终追远与念佛(2022年清明节开示)
  15. 念佛超度之胜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二)
  18.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一)
  19.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必得超绝去
  20.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24.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弥陀诞开示
  27. 2020中元法会开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无常三根本
  31. 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32. 剃度开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节开示(2019)
  34. 剃度开示(2019年5月12日)
  35. 猪年话猪
  36. 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37. 净土宗──往生净土成佛宗
  38. 受戒与持戒
  39. 趋向净土的关键密码
  40. 剃度开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种成佛法
  42. 横超的净土法门
  43. 往生与预知时至
  44. 剃度及皈依开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
  46. 剃度开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极乐的条件(中)
  48. 往生极乐的条件(上)
  49.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愿分类归结
  51. 弥陀愿心的根源
  52. 净土宗的结论──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点
  54. 慈心法门
  55. 念佛不妄语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脱离轮回之上
  57. 净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托父母於阿弥陀佛
  59. 为何吃素?
  60. 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61.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62. 爱与佛命
  63. 不请之友
  64. 岁末聚餐对僧众的谈话
  65. 学佛的目的
  66. 说爱(二)
  67. 说爱(一)
  68. 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69.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涂众生
  71. 澳门净土宗学会 赞颂辞
  72. 「以诚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届净土宗志工研习会勉言
  74. 慧净法师除夕团拜电话致辞
  75. 在心、在缘、在决定
  76. 佛教点灯的意义
  77. 念佛的方法与要领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处?
  80.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81. 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莲
  84. 三涂众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弥陀救度
  86. 为新戒比丘开示
  87. 归依劝嘱
  88. 念佛的音调与心态
  89.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90.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略讲
  91.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
  92. 初机念佛群疑问答
  93. 简介净土宗专纯念佛的道风及心态
  94.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95. 初学净土法门应有的认识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98. 念佛即圆满悲智功德
  99. 〈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一文的启发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
  102. 万行不凭凭念佛(二)
  103. 万行不凭凭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终直入涅盘城
  105. 弥陀名号 不可思议
  106. 守愚念佛 弥陀住顶
  107. 阿弥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业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为念 以净为归
  113.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114. 乘本愿船 登涅盘岸
  115.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116. 世间虚假 唯佛独真
  117. 一心念佛 无疑无杂

法义开示

  1.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三)
  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二)
  3.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一)
  4.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
  5.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九)
  6.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八)
  7.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8.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六)
  9.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五)
  10.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11.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三)
  12.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二)
  13.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14.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15. 弥陀净土的特色-超
  16. 《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17. 《观无量寿经》概说(八)
  18. 《观无量寿经》概说(七)
  19. 《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20. 《观无量寿经》概说(五)
  21. 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
  22. 净土宗带三法数
  23. 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24.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25.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五)
  26.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四)
  27.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三)
  28.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二)
  2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一)
  30. 《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31. 《观无量寿经》概说(三)
  3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33. 《观无量寿经》概说(一)
  3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七)
  3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3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五)
  3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四)
  3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3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二)
  4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4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
  42.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九)
  43.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八)
  4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七)
  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六)
  4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五)
  4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四)
  4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三)
  4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5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礼开示
  54. 「弥陀三约定」
  55. 为新戒弟子开示
  56. 净土宗「四不」
  57. 《无量寿经》大意(九)
  58. 《无量寿经》大意(八)
  59. 《无量寿经》大意(七)
  60. 《无量寿经》大意(六)
  61. 《无量寿经》大意(五)
  62. 《无量寿经》大意(四)
  63. 《无量寿经》大意(三)
  64. 《无量寿经》大意(二)
  65. 《无量寿经》大意(一)
  66. 《无量寿经》概说(续)
  67. 《无量寿经》概说
  68. 净土宗特色略说
  69. 净土宗宗旨略说
  70. 略说净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礼开示
  72.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
  73. 成佛何时、极乐何处、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75. 略说弥陀名号之义
  76. 为什麽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77.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78. 娑婆众生 无不是业
  79. 龙树菩萨往生安乐国
  80. 华光出佛
  81.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场的灵魂
  83.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84. 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85. 弥陀诞辰念弥陀(一)
  86. 「名号的功德」与「念佛的利益」
  87. 「《大经》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极乐安身实是精
  89.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90. 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略讲
  92. 口称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94. 净土法门的大根大本
  95. 何谓「一心不乱」?
  96. 略谈念佛方式与庄严道场
  97. 极乐无为涅盘界
  98. 如何真正纪念「弥陀圣诞」
  99.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
  100. 为回龙寺常住僧众开示
  101. 净宗宗旨与敦伦尽分
  102.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略讲
  103.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问答)
  104.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开示)
  105. 净土宗的几个名词略释
  106. 成佛如林的法门
  107. 善导大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
  108. 善导大师-略说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109.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110.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四)
  111.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三)
  112.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113.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一)
  114.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四)
  115.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116.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二)
  117.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118.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119.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三)
  120.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121.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说
  123.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124.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125.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三)
  126.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127.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一)

宗风

  1. 宗风学习(七)
  2. 宗风学习(六)
  3. 宗风学习一~五

临终开示

  1. 临终的殷切劝导叮嘱
  2. 娑婆旅程尽,辞别归莲乡
  3. 信顺弥陀救度

访问篇

  1. 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慧净法师记
  2. 传承的路_与越南团法师谈话

问答

  1. 为善导寺干部莲友开示(问答)
  2. 他力与因果,有矛盾吗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随缘的念佛?
  4. 如何从自觉愚恶契入弥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莲友问
  6. 於弘愿寺答僧众问

第十八愿善导释

  1.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十)
  2.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3.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
  4.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
  5.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六)
  6.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7.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四)
  8.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三)
  9.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10.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一)
  11.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
  12. 第十八愿善导释(九)
  13. 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14. 第十八愿善导释(七)
  15. 第十八愿善导释(六)
  16. 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17. 第十八愿善导释(四)
  18. 第十八愿善导释(三)
  19.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20. 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净土法门的核心

  1.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十)
  2.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九)
  3.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八)
  4.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七)
  5.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六)
  6.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五)
  7.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四)
  8.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三)
  9.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二)
  10.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一)
  11.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12. 净土法门的核心(九)
  13. 净土法门的核心(八)
  14. 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15. 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16. 净土法门的核心(五)
  17. 净土法门的核心(四)
  18. 净土法门的核心(三)
  19.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
  20. 净土法门的核心(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四、忆与念
  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着不能忘
  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二、闭关念佛的苦恼者
  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一、念佛先要认识佛
  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现往东方的佛
  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令众成佛的佛
  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使凡入报的佛
  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报身报土的佛
  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诸佛证诚的佛
  1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亲近增上的佛
  1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身心无碍的佛
  1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息三涂的佛
  1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无碍的佛
  1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唯摄念佛的佛
  1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名号的佛
  1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
  1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下)
  2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中)
  2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上)
  2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为作大安的佛
  2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召唤众生的佛
  2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不摈众生的佛
  2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代众受苦的佛
  2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以身为质的佛
  3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主动救度的佛
  3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狱的佛
  3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
  3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3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八)
  3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七)
  4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六)
  4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五)
  4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四)
  4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三)
  4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二)
  4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4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
  4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九)
  4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八)
  4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七)
  5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六)
  5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五)
  5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
  5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5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
  5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一)
  5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慈悲的救度

       ──信受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愿力的救度


 

       净土法门有一个特色就是「易」,任何人只要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功德的大小或者念佛功夫的高低,更不是靠我们的身份,完全是依念佛而凭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救度。

 

       任何人,不管出家在家,会修行不会修行,是平生还是到临终最後一念,只要念佛愿生,都必定往生极乐。所以,净土法门不仅在教理上容易理解,在实践上也容易实行,因此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简而不繁,易而不难,浅而不深,明而不昧。

 

       净土宗宗旨共四句: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今天和大家研讨、分享的是宗旨的第一句:信受弥陀救度。

 

       「信受弥陀救度」是略讲,完整地讲就是「相信、接受、领纳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积极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所以今天讲义的标题是「信受弥陀救度」,副标题是「信受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愿力的救度」。

 

       净土法门是讲弥陀慈悲的救度,不是讲我们要如何刻苦地修行以求解脱。

 

       佛教是讲修行的宗教,学佛如果没有谈到修行,就不是学佛;而且正因为有种种的法门让我们去修,所以我们才向往、喜好佛教,同时崇敬佛教。净土法门却是讲慈悲的救度,不是讲精进修行以求解脱,感觉不像佛教,不能让人崇敬、向往: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在观念上多少存在的困惑。

 

       其实,一个如实的修行人,当以佛法这面镜子来鉴照自己的三业行为时,学佛时间越久,越会深深惭愧自己是一个不会修行的人,这时候就会企盼、追求一个想要修行,可是修行无力的众生也能获救的法门。尤其生死心越恳切,无常观越深厚,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就越有深刻的微细反省,自然便会更加迫切地追求解脱获救的法门。

 

       无常观、罪恶观、生死心,这些都是学佛人基本上应该具备的。越是具备这些道基,就越能了解自己是怎样的根器,也越知要依照佛陀所说的,假借这辈子难得的人身,珍惜难遇的佛法,而来解脱生死轮回,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陀出世的终极目标就是救度所有众生,佛教的特质就是「慈悲」,而佛教的大慈大悲更是大到任何一个众生都能获救。假设有的众生能依佛法而得利,有的众生却不能依佛法得利,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因为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的,是彻底救度的,没有一个众生会被遗漏的。也就是说,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必定说出任何众生在这一辈子就能够获救的法,使一切众生都有光明、有希望,否则释迦牟尼佛岂不是白白出现在这个世间?

 

       纵观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之中,只有净土法门能显露出佛法的真实利益,显示佛陀大慈大悲之所在,也就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的救度。

 

       (讲义)

       壹、解释慈悲

       一、《观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所谓「正依经典」,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

 

       《观经》清楚、明白地对佛心下了定义:「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如果佛没有慈悲,或慈悲不够大,那就不是佛;换句话说,佛教如果拿掉「慈悲」两个字的话,就不成佛教了:可见慈悲对於佛教、对於佛、对於学佛是多麽重要!

 

       「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在佛教里,慈悲分为三种层次: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小慈悲就是「众生缘慈」,中慈悲就是「法缘慈」,大慈悲就是「无缘慈」。

 

       「无缘」就是不讲条件的。不用根据任何感情、对象或者理论而生起的慈悲,叫作无缘慈。无缘慈唯独佛有,它的功能力用是什麽呢?在於「摄诸众生」。

 

       「摄」是保护、救度的意思。凡是佛,必定具有大慈悲的心怀来保护、救度众生。所以,大慈悲一方面是就心来讲的,有慈悲的心;一方面是就力量来讲的,有救度众生的力量。

 

 

       (讲义)

       二、《涅盘经》言:「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学佛修行不管要成就哪方面的境界果位,都不离开一个根——「慈悲」。慈为根本,这个「慈」包含「悲」。不管是声闻、缘觉的次第,或是十二因缘的功德,菩萨的三学六度万行与发菩提心,都必须以慈为根本。如果没有慈的话,不但没有诸佛如来、菩萨,也没有一切声闻、缘觉。虽然声闻、缘觉偏重般若,但也含有爱心。

 

 

       (讲义)

       三、慈悲为诸佛心念、佛道门户、佛道根本,是所有善根根本、万善根本、诸善中王、众德伏藏、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慈悲之亲,重於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由这一段更可见慈悲的重要性。

 

       「慈悲为诸佛心念」:也就是《观经》所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道门户」:进入佛门,成就佛道,也是从慈悲开始。

 

       「所有善根根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五戒、行十善,也必须以慈悲为这些善根的根本。

 

       「万善根本」:任何诸善万行,都是由慈悲所生。

 

       「诸善中王」:慈悲的心是一切善、一切行的王。五戒也好,十善也好,六度也好,在这些当中,「慈悲」是最高、最尊、第一,所以说是「王」。

 

       「众德伏藏」:一切的善行所累积的德,所谓「行善积德」,慈悲是众德里面的核心,所以说「众德伏藏」。

 

       「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最终要归到哪里?归到「慈悲」。净土法门是先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自然就能证入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的慈悲、智慧、光明、寿命。否则,在这个娑婆世界,无论我们多麽想要有慈悲心,事实上不但无法有真正的慈悲,而且只要业力因缘现前,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

 

       「慈悲之亲,重於血肉」:我们的生命有两个,一个是肉体的生命,一个是法身慧命。肉体的生命是一个暂时因缘和合的假像,没有实在的个体;法身慧命也就是佛性,佛性永远不生不灭,而佛性的内涵就是慈悲。所以慈悲与我们最亲,和我们是一体的,而且永不变动,永不消失,所以说「重於血肉」。

 

       「世世相随,虽死不离」:如果能够培养出慈悲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即使肉体的生命消失了,慈悲的心还是在阿赖耶识当中,让我们在未来世得到好的果报。

 

       所以,「慈悲」这两个字我们要好好去体会、培养,使之成为我们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要培养慈悲的心念、慈悲的行为,使慈悲融为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个性,最後成为我们的生命。因为佛就是慈悲,我们学佛就是学大慈悲。

 

       净土宗的俗谛宗风就有一条:「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当然,我们都有贪瞋痴,而且烦恼炽盛,业障深重,虽然懂得道理,甚至讲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可是一旦逢缘遇境,涉及自身得失休咎时,旷劫以来阿赖耶识里的烦恼劣根性就立刻浮现出来。因此所行与所讲变成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而且常常是天差地别。因为我们阿赖耶识里的贪瞋痴种子,已经潜伏好多劫好多世了,非常坚固。就如《地藏经》所讲「众生刚强,难调难伏」「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虽然如此,如果对於佛的慈悲多体会、多熏习,就不至於个性这麽刚强、顽劣、桀骜不驯,转而能为别人设想,体贴别人,增加一点柔软的气氛,多少可以吃亏不计较。

 

       我们愈体会慈悲,就愈能靠近佛、信受佛;对阿弥陀佛的慈悲(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佛心)有理解的话,就较能培养慈悲为人、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个性,也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

 

 

       (讲义)

       四、与乐为慈,拔苦为悲。

       这是就慈悲的定义来讲的。什麽叫作慈?与乐为慈;什麽叫作悲?拔苦为悲。

 


       (讲义)

       《大智度论》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所作。龙树菩萨说,给一切众生快乐、喜乐、安乐就是慈,而且是大慈。「一切众生」,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当中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所谓「四圣六凡」。四圣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还有人、天。其中四圣(四种圣人),祂们已经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可以说已经离苦得乐,都处在涅盘的快乐当中。至於有苦需要给他乐,或者没有乐需要给他乐的,就是六凡(六种凡夫)。因此这里所讲的「与一切众生乐」,主要是针对六种凡夫来讲的,尤其是针对人间的众生与三恶道的众生。

 

       人间的众生有苦有乐,但其实都是苦的。人的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受都是苦的,所以三受是三苦,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苦的本身是苦,所以这叫苦苦;乐指当下快乐,但乐总会过去,乐过了之後就不乐了,所以叫坏苦,所以乐也是苦;为什麽不苦不乐也是苦呢?因为活着就只是五蕴在维系,不停地运转,所以也是苦的一种,叫作行苦。

 

       佛陀说人生一切都是苦,而且苦海无边。为了让众生了解苦,并且离苦得乐,佛陀才说了四圣谛——苦、集、灭、道。有人误解佛法,认为佛教太悲观,老是在讲苦。其实不是这样的,佛教是把宇宙人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众生长劫轮回,对苦已经麻痹、不认识了,因此四圣谛法中,虽然佛一开始先说苦,但是目的不是在苦,而是在乐,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但是是可以离苦得乐的。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众生,有看得到的人界、畜生界的众生,也有看不到的众生,如天界、饿鬼界、地狱界的众生。这些众生中,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大慈则是平等地使所有的众生——不管是亲人,还是外人,或者小动物,或是看不到的饿鬼、畜生,都平等地使他们获得安乐,这就是大慈。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使一切众生都能够离开痛苦,这就是大悲。众生的痛苦是惑、业、苦,大悲就是使一切众生一方面离开六道,同时断除烦恼,所以说「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讲义)

       《十地经论》言:「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

       这段法语与《大智度论》所讲的本质一样。「慈」就是给任何众生欢喜快乐的因以及快乐欢喜的果;「悲」使一切众生拔除、离开苦的因与苦的果。忧苦的因,就是烦恼,忧苦的果,就是生死轮回,所谓惑业苦。意思就是:令众生离开生死轮回,又让他们断除烦恼,甚至获得成佛之乐。

       「乐」有好几个层次,真正的乐是大乐,大乐超越一般的苦与乐,也叫作涅盘之乐,这种乐只有佛才拥有。那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岂不是要成佛才能达到「同与喜乐」?

       极乐世界的乐就是超越苦乐的乐,因为一般的乐是相对於苦来讲的,既然没有苦,也就无所谓乐,此乐超越相对性,不生不灭,自性本具之乐,涅盘真性之乐,无明尽除,真如自性全现之无为乐,因此名为极乐。

 

 

       (讲义)

       给与众生安乐之心是慈,拔除众生忧苦之心是悲。

       这也就是与乐为慈,拔苦为悲。

 


       (讲义)

       五、拔苦为慈,与乐为悲。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讲义)

       《涅盘经》言:「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拔除众生不好的(也就是痛苦的)叫作大慈,给与众生无量的利乐叫作大悲。

 


       (讲义)

       《往生论注》言:「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这意思跟前面一样。给与众生安乐之心是悲,拔除众生忧苦之心是慈。

 

       第四点说「与乐为慈,拔苦为悲」,第五点说「拔苦为慈,与乐为悲」,看起来似乎说法相反,到底是哪个正确呢?

 


       (讲义)

       以上二说有异。本来慈悲是拔苦与乐,只要寄「慈悲」二字以表其心,则二释何释,皆可使用。

       也就是说慈悲只是一个名相,它的内涵就是「拔苦与乐、与乐拔苦」,就慈来讲,是与乐同时也拔苦;就悲来讲,是拔苦同时也与乐,因此不论第四种还是第五种解释都可以。

 


       (讲义)

       总而言之,平等地怜愍爱念一切众生之心的作用名为慈悲。

 

       慈悲是一种佛心的作用。佛的心是什麽?佛的心没有三毒,没有贪欲,没有瞋恚,没有愚痴,当然也没有慢,没有疑,没有邪见,如《无量寿经》说的「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佛心的内涵就是这样,也就是空,就是寂静,既不生也不灭。但是如果说有的话,就是慈悲,是天生自然、不假勉强、不假种种因缘而产生对众生的拔苦与乐。所以慈悲就是佛心的一种功能、作用,因此说「平等地怜愍爱念一切众生之心的作用」。

 

       「平等地怜愍爱念」,我们众生虽然也有爱心,可是只要贪瞋痴没有断绝,内心就一定会有分别、执着,一定会有亲疏,贪爱以及憎恚,这样的爱心就不可能平等。所以说我们凡夫的爱心不是纯净的,也可以说不是真正的爱心。

 

 

       (讲义)

       六、三种慈悲(三缘之慈悲,略云三慈)。

       《往生论注》言:「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

 

       「众生缘」就是众生缘慈。以众生为缘,以众生为对象所生起的慈悲,叫作众生缘慈,这是属於小悲。「法缘」就是法缘慈,以法为对象所生起的慈悲,叫作法缘慈,这是属於中等的慈悲。「无缘」就是无缘慈悲,不必靠种种对象、种种理论、种种法,是自自然然、天性就拥有的慈悲,这叫作无缘慈,这才是大慈大悲。

 


       (讲义)

       此三种慈悲出自《南本涅盘经》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十七、四十及《佛地论》卷五等。

       三种慈悲:

 

       (讲义)

       (一)众生缘慈,又作有情缘慈、生缘慈悲。

       这里的「众生」是指凡夫众生,六道的凡夫都有贪瞋痴,都有感情,因此部分经典将众生翻译为「有情」。

 


(讲义)

       是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亦即见闻诸众生各别苦恼的状态所起的慈悲,名为众生缘慈悲。

 

       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知道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但却不一定理解其中的道理;既然道理都不知道,当然更不可能做到。什麽是慈悲?要怎样体会慈悲呢?必须要有方法。

 

       「众生缘慈」就是以众生为对象,观察众生的痛苦状态而起的慈悲,就是这里所讲的,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譬如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或者大陆汶川大地震,以及最近大陆的雅安地震,我们从电视或报纸看到报导,觉得他们很苦、很可怜,因此产生一种同情的心,要捐款使他们获得救助,尽快离开那个痛苦,这就是「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

 

       或者看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乃至小动物遭逢灾难或者病苦而产生一种恻隐、悲悯的心,盼望他们能够离开那种痛苦,甚至进一步帮助他们获得安乐的身心与生活。总之,就是假借众生的不幸情况使我们产生同情、慈悲之心,这就是「众生缘慈」。

 

       有关慈悲心的培养,除了遇到悲苦众生而生起慈悲心之外,在佛法当中有所谓「五停心观」,也就是平常没有机缘接触时,也可用观想、思维的方式来培养慈悲心。「五停心观」就是五种对治烦恼的观想,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我执众生界分别观」以及「多散众生数息观」。

 

       其中「多瞋众生慈悲观」,就是观想慈悲的内涵,可以降伏瞋恨的心。因此,个性比较刚强,瞋心比较重,凡事喜欢与人争执,喜好争强斗胜,不够谦虚、谦让的人,就要尽量修慈悲观来降伏自己旺盛的瞋恚心,否则即使行善积德,这些功德也很容易因一时起瞋而流失。所谓「瞋心之火,能烧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讲义)

       非但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也是缘众生相而起,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故言众生缘慈悲。

       众生缘慈除了是看到对方受到痛苦而起悲心之外,同时也必定执着有某甲某乙相的存在,也就是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某某人他在受什麽苦……」就我们众生来讲,再怎样有慈悲心,都离不开众生缘慈,都是有执着的,执着有一个实在的个体在那里受灾难。但就菩萨来讲,菩萨的慈悲心没有执着,这就是後面会提到的「法缘慈」的内容。

 


       (讲义)

       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也就是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儿子,如果将对方当作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再怎样牺牲、忍苦、耐劳,也要拔除儿子的痛苦,给予儿子安乐。父母一辈子的辛勤奋斗,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安乐的家园,使儿女过安乐的生活,乃至累积财富,使儿女长大之後拥有财富,但这些都还是属众生缘慈的范围。

 

 

       (讲义)

(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

 

       开悟证果的声闻、缘觉、菩萨的慈悲,就是法缘慈悲。

 

       「无我」,就是说虽然我们看到某一个个体,比如有这个桌子、椅子,有这个弘愿念佛会的建筑物,後面有佛像,前面有摄影机,甚至有在座的各位,但这些是固定不变或者原来就有的吗?不是。这些是种种因缘和合的,而且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所以这种种本身并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个体,这就是「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既然无我,怎麽还会有慈悲呢?

 

       佛性是无我的,无我之中自然有慈悲,所以对於佛性越加证入,也就是说般若智慧越高的话,慈悲也就越大;相反,慈悲越大越广,就显示他对般若(空理)的证入越加深厚。所以,无我与慈悲是相辅相成的。

 


(讲义)

       并非见闻到每个人各别的苦相。

 

       所以,并不是认定有一个某某,有一个张三、李四,他是什麽形状,是瘦,是胖,是少年,是年老,在受什麽样的悲苦等状况,并不是。

 


(讲义)

       而是立足在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之理上,而向一切众生所起平等无差别之慈悲,名为法缘慈悲。

 

       「立足在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之理上」: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这是证悟到空性才有办法达到。我们众生都会执着,因此差别就很大,会认为「这是我的父母,这是我的儿女,这是我的亲人,所以我对他就有爱心,就会慈悲」;如果是外人,甚至是自己的仇家,那就可能毫不关心,甚至有恨意,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法缘慈悲是平等无差别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没有差别,因为没有差别,所以才平等。

 

       佛法最可贵的是什麽?就是平等,就是无我,如《金刚经》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说「而向一切众生所起平等无差别,名为法缘慈悲」。

 


(讲义)

       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蕴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我空,妄起欲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这是圣者开悟的境界,圣者看我们众生只不过是五蕴和合。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肉体是地、水、火、风所形成的;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精神领域,这个精神领域似乎有固定的个性,比如某某人的个性是怎样的,有某一种思想,或者有什麽兴趣、嗜好。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受、想、行、识而已,没有实际的那些东西。这是就五蕴来讲。若以六根来讲,这个身体是由什麽构成的?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的,离开这些因素,就没有所谓的某某人,甚至就没有六道了。

 

       众生都是这些因素的结合,离开这些因素就没有这个人、这个个体,而这些因素随时都在改变。譬如我们的身体,细胞时刻都在新陈代谢,都在生老病死,所以没有一个不变的个体。法缘慈的菩萨就是着眼在五蕴和合之众生只不过是六根形成的,虽然是五蕴和合没有本体,但由於众生迷惑无知,所以就造做种种业,或者行善,或者行恶。即使行善生在人间天上享乐,但恶缘恶果成熟时,又堕落三恶道,到苦的境界去了。菩萨就是悲悯众生这种现象而起慈悲,这就是法缘慈悲。

 

       也就是说,菩萨所看到的只有这些五蕴六根和合的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某某人在那里受苦,这就是以法为对象所起的慈悲。菩萨这种法缘慈是破了我相,没有我执;因为没有我执,所以没有差别对待,所以说「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蕴假和合」。祂们观看众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众生,而只不过是五蕴和合,这个五蕴是暂时和合的,因此是假的和合,不是真正有这五蕴,「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我空,妄起妄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讲义)

       法缘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法缘慈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凡夫再怎麽有慈悲,也都是以众生为对象,因为我们还没有破我执,还没有证入我空。

 


(讲义)

(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发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或简称为大慈悲。

 

       无缘慈悲是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慈悲。前面的众生缘慈也好,法缘慈也好,都还必须根据某一种对象才能产生,「无缘」就表示无所依据,不用假借任何对象。

 

       譬如法缘慈,虽然没有了众生、人我的执着,但是还执着一个法,还有五蕴、六根,其实连五蕴、六根这些假合的因缘也没有,这个就是法空。不但人空,而且法也空,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无我执、无法执所起的慈悲,就是佛的慈悲,也就是无缘慈悲。

 


(讲义)

       并非以感情或理论为缘所起。

       这种慈悲,并非假借我们看到可怜的对象而引起悲悯的感情,或者是假借因缘和合这些理论为对象而起。

 


(讲义)

       是本然之性质而涌出的慈悲,名为无缘慈悲。

       「本然之性质」就是佛性,佛性不用因缘和合,也不用根据对象,是本来就有要为众生拔苦与乐的心。所以佛心是「本然之性质而涌出的慈悲,名为无缘慈悲」。

 


(讲义)

       这并非佛从欲望所显现想要救度众生的慈悲。

       它是不假勉强的,也不假借观法空而想要救度众生,所以不是从欲望而起的慈悲。佛没有欲望,祂是自自然然的。

 


(讲义)

       是佛所持有的佛心自然活动所显现的慈悲。

       是佛心自然所显露,是不假勉强、不假借对象的,不必根据悲惨的状态而起慈悲。

 


(讲义)

       譬如电灯明照室内,这并非为了照明而照,而是电灯本来性质能使室内煌煌而照明。

       就像电灯,它有一个意志说「我就是因为要使这个房子明亮,所以才发光」吗?没有。电灯一开,它本来就该亮的,本来就能够破除黑暗,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那是电灯自然、本来的功能。

 


(讲义)

       从佛心自然性质所流出的大慈悲为无缘慈悲,因此,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无缘大慈悲。

       「佛心自然性质所流出」:换言之,还没有到达佛的境界,就没有这个佛心,就不能自然流露,就必须有造作,必须假借对象。众生缘慈也好,法缘慈也好,都必须假借对象,因此说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无缘大慈悲。

 


(讲义)

       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

       众生缘慈与法缘慈都还是有为的,有造作、有对象、有功能、有作用;佛心可以说是无为的。但是无为是相对於有为而说的,既然没有有为,当然也就没有无为。

 


(讲义)

       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住过去、未来、现在世。

       佛离开了过去、现在、未来,祂不再生死轮回,祂的生命永远存在,而且永远安住在那个境界当中,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讲义)

       知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心无所缘。

 

       诸法,有形的如人的身体、房子乃至天地,森罗万象,宇宙一切都属於诸法;无形的如思想观念、阿赖耶识,也都是诸法。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的,而且这样的和合也只是暂时的,时刻在转变,在变化,所以说「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

 

       所谓「颠倒」,就是以假为真,以真为假,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个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苦恶,都是虚假的,但是我们还是会执着;虽知感情是不实在的,但仍会执着;虽知身体也是不实在的,也会去执着。把假的当作真的,这岂不是颠倒?岂不是虚诳?

 


(讲义)

       心无所缘,故以其无缘佛心,愍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六道,执着诸法,分别取舍,为此,令众生得诸法实相之智慧。

       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佛心在哪里?佛心在众生身上。众生苦,佛就跟着苦,众生乐,佛就跟着乐,所以佛跟我们是同心、同感、同受,这叫「同体大悲」。我们越苦,佛越悲愍,越迫切、焦急地要给我们拔苦与乐。不过,这是一种譬喻形容,因为佛乃不生不灭,已离开苦乐,怎麽会我们苦祂也跟着苦呢?所以说是一种譬喻。

 


(讲义)

       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佛的慈悲广大无尽,《大经》说「无尽大悲」,就是大悲无有限量:无时间,永远度众生,无空间,普遍度众生,竖穷三世,横遍十方。

 

       「故称无盖大悲」,因为没有比佛的慈悲更加广大、更高更上於佛的慈悲了;同时,一切众生没有不受佛的大悲庇荫覆盖的,所以也叫无盖大悲。

 


(讲义)

七、大慈悲加以分析,约有五要点

       佛的大慈大悲,进一步分析的话,可以归纳为五点。

 


       (讲义)

(一)平等怜爱——如《大经》序分说「於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是《无量寿经》里的文句,意思是把所有的众生——不管天上、人间,还是地狱、饿鬼、畜生,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没有自他、亲疏、顺逆、爱憎的分别,一切平等,都把他们看成是自己,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手脚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头目脑髓、五脏六腑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当我们的手碰到火,被烧伤了,就会赶快去敷药;脚踩到刺,就会赶快把刺拔掉;头痛会吃止痛药;五脏六腑不平和,有了病痛,就会去看医生,总要赶快解决当下的苦,让身体能够舒服。佛就是把我们众生当成祂身体的一部分,把我们看成是祂的手、祂的脚、祂的头目脑髓、祂的五脏六腑。如果能够体会这一点的话,就会体悟到「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弥陀佛,岂不是更加把我们看成祂的手脚、头目脑髓、五脏六腑?

 

       如果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手脚,都是阿弥陀佛身体的一部分,那麽我们的痛苦是谁的痛苦?阿弥陀佛的!我们的痛苦,我们自己有力量拔除吗?没有。阿弥陀佛有没有力量?绝对有!因此我们就应信受阿弥陀佛救度,通身靠倒在阿弥陀佛身上。

 


(讲义)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心同感同受。

 

       这就是佛,把众生当成祂自己,同心同感同受。我们要把某某人看成自己,而去同心同感同受他的痛苦,我们做得到吗?做不到。即使是众生缘慈,我们想缘痛苦悲惨的众生,把他看成我们自己,但毕竟我们还是凡夫,没有断除贪瞋痴,他顺从,我们就喜欢,他不顺从,我们就生气。所以,真正说来,我们没有慈悲,连小慈悲都没有。
(讲义)

 

       平等无差别地怜愍一切众生,无可憎者,无可亲者,无敌无朋,无亲疏憎爱。此之慈悲,即是怨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

 

       佛把我们看成祂自己,平等无差别,没有亲疏,没有憎怨,看成祂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说「自他不二、自他一体」。阿弥陀佛把我们看成祂的一部分,祂和我们、我们和祂,没有两样,所以说是「怨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这是佛大慈悲的第一点。

 


(讲义)

(二)自引他苦——如《大经》序分所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佛的慈悲是主动去当所有众生的亲朋好友,把众生的苦引来自己受,自己承担,自己解决。这个就是「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是主动的、积极的。

 

       我们众生都有差别心,都有亲疏憎爱感,所以要我们主动去当每个人的朋友,我们是做不到的。现在贫困的人那麽多,痛苦的人那麽多,都需要关怀、救济,我们能主动去接触他们、关怀他们、体贴他们,甚至日夜陪伴他们,来替他们分忧解劳吗?我们做不到。只有佛,佛才能「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这一点,更不是凡夫,乃至一般菩萨能够做得到的,也只有佛才做得到。「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就是为众生承担重担。众生的重担就是罪业,而且其重无比,就像《华严经》所讲的,「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想起来是很可怕、很可悲的。

 

       我们到底做了多大的罪业,使得宇宙都不能容纳?回想一下,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有没有杀过人?不仅有,而且无量无边不可计算。单单我们所吃的肉就很多,如果没有学佛吃素,几乎是以众生的肉来养身,单只这样,直接杀、间接杀的动物,其数就无量无边了,这是就杀生来讲。

 

       就偷盗来讲,杀人越货,明抢暗夺,大秤小斗,贪污舞弊,借而不还,不该拿而拿,不该用而用,这些都是偷盗;乃至受他人赞叹,而实际上自己没有那个德能,但是自己却沾沾自喜,这也是偷盗——偷盗名誉,这都会损我们的福报。无形之中,我们的精神、气色、福报就在衰减。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我们所犯的这些也是其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因此使得尽虚空也不能容纳。

 

       至於欺骗人家的感情、侵犯人家的身体,同样也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还有欺骗人家、诽谤人家、背後说人家的坏话,或者挑拨离间,或是说一些闲言戏语,也同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所以我们的重担我们自己承担不起,也偿还不了。

 

       因此,众生要断除贪瞋痴,要业尽情空,根本不可能。一般禅宗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只是见到了空性,之後则须从性起修,有一个对象,有一个方法,有一条路可以前进,并不表示说他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就可以了脱生死了。见性与了脱生死根本是两码事,是天差地别的。所以道绰大师在《安乐集》里就说「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也就是说,从大乘的真如实相来讲的话,一般修行人连体会都没体会到,所以说「曾未措心」。那降下一级,「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就小乘来讲,从见道(见道就是断除见惑)然後进一步修道,见道果位是初果,修道是二果,甚至三果、四果的阿那含、阿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断欲界的五种烦恼,除色、无色界的五种烦恼,「无问道俗,未有其分」,道绰大师说,不管出家的修行人,还是在家的学佛者,都没有人成就。

 

       道绰大师所处的时代是隋唐时代,当时还是佛法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修行人、学佛人很多,但是道绰大师所看到的,是连小乘四果中的初果,出家人、在家人都没有人达到。道绰大师又说:「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人或者天界的果报必须要有五戒或者十善才能获得的,但是大师所看到的能圆持五戒十善的人也很少。「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如果论众生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三业所起的恶业,则很像刮台风、下大雨那样猛烈。这是一种形容。

 

       道绰大师所讲的是真的吗?有没有夸大其辞?其实我们反观自己,确实如此。当我们情绪来了,无明来了,常常是不顾一切後果地发飙,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因上不顾一切,好像迷失了自己,已经不管後果好不好了。所以这里所讲的重担,我们没办法负荷。

 


(讲义)

       他人的忧悲苦恼由自己接受,自己承担他人的忧悲苦恼,即极深的悲愍心。

 

       就同情悲愍来讲,这样的慈悲是达到极点的,我们没办法承担。如果没有弥陀来承担我们的罪业,那後果会怎麽样呢?我们就只能继续不断的轮回於三途六道了。我们如果能够体会、领悟阿弥陀佛承担了我们的业,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信受、依靠弥陀的救度。

 


(讲义)

(三)全力以赴——策划除其苦恼、使其安乐的方法,而尽其全力彻底救济。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以五劫的时间思惟四十八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要使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全力以赴。不让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祂就不停止,继续勇猛精进,所以说「全力以赴,策划除其苦恼、使其安乐的方法」。就这一点来讲,只有阿弥陀佛的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愿行,才能称得上,所谓「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

 


(讲义)

(四)特怜罪恶——怜愍恶人更甚於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於顺己者。如《梵网经》所说「菩萨於恶人所起慈悲心,更深於善人」之意。

 

       所谓「大悲所缘,缘苦众生」,特别怜愍罪恶的人,这只有佛菩萨才能做到。以我们众生来讲,我们都讲什麽?讲道德伦理,讲正义,讲公理,讲正气,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当然,处在人世间,必须要有这些观念,大家才能明理,才能去恶行善,社会才能和谐,大家才能过安乐的生活。但就佛来讲,佛心平等,超越善与恶,而且相对於安乐与悲苦罪恶的人,佛更悲愍悲苦罪恶的人,更为这样的人焦急担忧,更急切地要拔除他的痛苦,给予他安乐。

 

       善导大师说:「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有两个人,一个在岸上悠游欢乐地游戏,一个在溺水,痛苦地在水中挣扎求救。救生人员会采取什麽行动?当然是赶紧将溺水的人救起来,他不可能见死不救,而去跟岸上的人一起游戏,所以说「诸佛大悲於苦者」。

 

       有人可能会疑问:诸佛对众生都平等慈悲,为什麽是大悲於苦者?对不苦的人就不悲愍了吗?其实不是,也是悲愍,只是有先後缓急,所以这里就说「怜愍恶人更甚於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於顺己者」。

 

       《梵网经》说:「菩萨於恶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所以就这一点来讲,佛教所讲的慈悲是超越一般所讲的公理、正义,超越一般的伦理道德,超越一切想像,所谓「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佛的慈悲就是那样。

 

       净土法门是从阿弥陀佛的慈悲来讲的,不是从一般的律法、道德、规约来讲的,那为什麽我们要强调佛的慈悲呢?人生在世要守伦理,守道德,守法律,守正义,守公理,如果没有这些的话,社会就会紊乱。但是我们反观自己,那些我们都做得到吗?几乎都做不到,我们都在违背因果、毁坏因果,所以善导大师警醒我们,要深刻地自觉「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因此极需要有一个特别怜愍我们这样罪恶之人的法,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

 

 

(讲义)

(五)清净无染——无人法二执,离名利心。

 

       以众生缘慈来讲,有我执与法执;即使法缘慈,没有我执,但是还有法执;到了佛的境界,没有人与法这两种分别执着,当然也就没有名利的心。

 


(讲义)

       前所列举四项,非出於追求自己名誉、功利之心,是从完全脱离名誉、功利心之清净至诚心所流露。

 

       佛的心是清净的,不可能和我们凡夫一样有名誉、功利的心,或是追求种种五欲。佛的心是纯净、至诚的。清净、至诚就是「空性」,而且是自自然然的流露,不假造作,不假有为。《无量寿经》说「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又说「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阿弥陀佛以福慧二大庄严的功德,全部给予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能够往生极乐,证悟涅盘。然而阿弥陀佛了知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没有实体,犹如幻化,因而自然地流露,於因於果,都无所计度,毫不执着,所以说「清净至诚心所流露」。  

 

 

(讲义)

       以上五个条件具备无缺的心性作用为慈悲心。若只是爱,则随顺自己者固然爱之,不顺而反抗自己者则不爱。慈悲如前所述,怜愍逆己者更甚於顺己者。故爱与慈悲大异其趣。

 

       基督教讲博爱,一般也讲大爱,但如果没有降伏烦恼,那种爱必然都是有污染的、有分别执着的,就是这里所讲的:随顺自己者固然爱之,不顺自己,甚至反抗自己,我们就不爱他了。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就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我们凡夫所作的种种善,不论五戒还是十善,或所得到的果——人身或天人来讲,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颠倒,就不是本来的面貌;虚伪,是从自性上来讲的,这让我们体会,固然要行五戒十善,但即使五戒十善圆满了,也要知道还是颠倒虚假的,必须求生极乐世界,否则的话,还是在三界六道里面。

 

       学佛的人大都受过三皈,进一步受五戒、菩萨戒,可是我们严格检讨自己,五戒中我们有哪一戒做到圆满、清净?没有。即使做到了,还离不开六道生死轮回。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即使行种种的善事,譬如诵经、持咒、礼拜、忏悔、救灾济贫,种种慈善的功德,还是要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若只求生人道享福报,或者求生人道继续做这些、做那些,如果这样的话,都是沉沦。为什麽?只要不往生极乐世界,还在六道里面轮回,这样福报越大,业就越大,一旦投生转世,难免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要想再度得到人身,遇到佛法,甚至遇到当生解脱的净土法门,难如登天,很难很难!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印光大师也说:「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善业就是善业,怎麽会是恶业呢?没有错,世间的善业因为没有离开轮回,没有离开贪瞋痴,现在的善固然可以导致下辈子再生而为人,享受种种的富贵荣华,或者是生在天上,享受天乐,可是果报尽了,寿命到了,五衰相现了,照样随业轮回,所以佛陀在《正法念处经》里就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天界的人,五衰相现,天寿已尽,刚好地狱之业现前,就堕地狱;地狱的众生,地狱的果报受完了,刚好过去世累积的天的福报到了,他就生天,所以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涅盘经》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也就是说,他不但五戒十善圆满,而且也修四无量心,兼修禅定,而生到色界天,甚至无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大劫,可是天寿尽了,还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里。这显示什麽呢?天和地狱似乎是相伴相随相邻的,转个身到天堂,又转个身就到了三恶道。因为善,最後导致堕落三恶道,恶之後还会生到天堂,所以善不是真善,恶也不是真恶。并不是说因为恶生到天堂,是恶业尽了,而他以前累积的天业到了,就生天堂。这表示善恶本质是一样的,没有离开我执,没有离开烦恼,所以恶固然要避免——诸恶莫作,善固然要依循——众善奉行,但是不可以仰赖它,因为这仍是轮回业,只是忽然上天堂,忽然下地狱。真正可以仰赖的,是清净的功德,所以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後,要「自净其意」。但是,自净其意我们也做不到。还好,现在有阿弥陀佛可依靠。阿弥陀佛有没有清净的功德?有。阿弥陀佛清净的功德在哪里?在名号。所谓「万德洪名」「名体一如」,这句弥陀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而且「依正一如」,这句弥陀名号也涵盖着极乐世界的功德,因此我们要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举一个X光的譬喻。大家都曾经照过X光,X光一照,是什麽现象呢?就是骨头,在X光的面前,没有贵贱贫富的差别,没有男女老少的隔阂,也没有善恶美丑的区分,只有骨跟骨的连接而已。但是我们以肉眼来看的话,会怎麽样呢?这个人年轻,那个人貌美,这个人可爱,那个人不可爱,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就实相来讲,我们的身体都是骨头、血肉、脓血、粪尿,没有所谓的男女老少,没有所谓的善恶美丑,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富贵贫贱。同样,在绝对的佛心之前,众生有善恶、清净污秽的差别吗?没有;有圣人凡夫、会修行不会修行的差别吗?也没有。有的是什麽呢?就是罪恶生死凡夫。

 

       所以,佛绝对的光明,照出我们的实相,人人都是罪恶生死凡夫,都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即使是因持五戒十善,修四无量心、禅定而上生到天界,在佛光的面前,还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体认,这样才能对阿弥陀佛的慈悲生起彻底依靠、彻底信受之心。

 

 

(讲义)

八、经中所说佛菩萨的慈悲

       《楞严经》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大经》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维摩经》言:「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菩萨如是,於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癒菩萨亦癒。」

 

       可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杂譬喻经》言:「积大誓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华严经》言: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当於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於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大经》言: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这四段《大经》的法语,都是阿弥陀佛佛心所流露的。

 

       《大宝积经如来会》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大宝积经如来会》和《无量寿经》是同本异译。这里所讲的都是阿弥陀佛的佛心。《庄严经》也是一样,是阿弥陀佛对众生的呼唤。

 

 

(讲义)

       《庄严经》言:

       为彼群生大导师,度脱老死令安稳。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一声声,一念念,一直不停地在呼唤,在迫切地要救度我们,焦急地在等待我们回归极乐世界,所以说「轮回诸趣众生类」——轮回在地狱、饿鬼、畜生,与在人界、天界的所有善恶众生,「速生我刹受快乐」——「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你要赶快觉醒,你要赶快往生我的极乐世界,才能彻底离苦得乐」。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十劫以来悲切的呼唤,也显示出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无差别、无条件地要救度我们。

 

       我们想想,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是我们合掌向阿弥陀佛要求、拜托,请祂发的吗?不是,是祂主动为我们而发的。在旷劫以前,我们还在造罪造业、不晓得投胎转世到哪一道受苦受难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已经主动地、默默地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思惟,思惟怎样才能容易、快速地救度我们,我们到极乐世界後怎样才能快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为我们十方众生主动所发的。

 

       在发愿的时候,阿弥陀佛心中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十方众生,乃至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同样一直在呼唤我们,就好像慈母依闾盼望远地的儿子赶快回来,那样焦急、迫切,甚至悲痛地在盼望离家的儿子快点回来。所以,如果能感受到母亲盼望迷失的儿子回来,要赶快找到他的那种心情,就更能体会这句「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对我们的盼望,对我们的要求,那是一种焦急甚至是无奈的心。当然,佛的心清净,不生不灭,无相无愿,无作无起,不像我们,有焦急盼望,有心酸无奈,但是对我们来讲,想像起来就是那样的心境。

 

       进一步,阿弥陀佛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祂是彻底平等、没有条件的,连阿鼻地狱的众生,祂也迫切的要救度。阿鼻地狱的众生有两种:一种是现生造作五逆谤法罪;一种是过去世造五逆谤法罪,现在已经堕落在阿鼻地狱的众生。这两种众生可以说是断了善根,没有遇到佛法来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只有遇到恶缘在造作五逆谤法。但是,阿弥陀佛不计较,不分别,不排斥,不嫌厌,不舍弃,还是照样特别地怜愍他,要救度他。所以,阿弥陀佛的悲心救度是超越我们的想像,因此说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讲义)

九、弥陀悲救十方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分别圣凡、善恶、贤愚、鬼畜狱;无怨无亲,无憎无爱,怨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机法一体,生佛同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以无缘大慈摄诸众生。生佛同体,自他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阿弥陀佛慈悲救度众生,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都不加分别,一视同仁,看成是祂自己,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生佛一体,自他不二」:我们十方众生和阿弥陀佛是同一身体,阿弥陀佛和十方众生没有距离,没有差别,不隔阂,不障碍。

 

       「此物即彼物」:就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是我们的功德。

 

       「他行即己行」: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愿、所修的行、所累积的功德,都等同是我们的愿、我们的行、我们的功德。

 


(讲义)

       弥陀愿行即众生愿行,非无因;
       弥陀功德即众生功德,非他因;
       弥陀之物即众生之物,非他有。       

 

       「弥陀愿行即众生愿行,非无因」:阿弥陀佛五劫思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弥陀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无量德行,就是我们的愿、我们的行,并不是没有因的。佛法讲一切因缘和合,我们即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在这个因缘当中。

 

       「弥陀功德即众生功德,非他因」: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就是我们的功德,并不是别人的因。弥陀等同我们自己,所以他因所拥有的,等於我们自己所拥有的。

 

       「弥陀之物即众生之物,非他有」:阿弥陀佛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东西,因为是一体的,不是别人,所以非他有。

 


(讲义)

       如共命鸟,互同腹食。(共命鸟,一身两命,识别报同。)

       《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有一种鸟叫共命鸟,共命鸟就是两个头一个身体,意思就是两个生命,有两个阿赖耶识、两个意识,但是共有一个身体,共有一个肚子,所以说「互同腹食」。就我们众生来讲,我们没办法消除自己的业障离开轮回,没办法累积功德快速成佛,但是阿弥陀佛能,祂有这个力量,而且祂把我们看成祂自己,所以祂能消除我们的业障,使我们快速达成佛果。

 


(讲义)

       此是净土宗要关。(他力佛力,佛作我受,信佛救度,如石乘船。)

 

       这是净土宗最重要的关键、核心之处。意思就是说,我们学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首先要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要了解佛心,了解佛的慈悲,祂是什麽样的慈悲,祂跟我们有怎麽样的关系,首先要了解这一点。如果学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不了解佛心,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和我们有什麽关系,只相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也就是说只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那麽高高在上,那麽远不可及,我们在这里辛苦地持念,在这里谦卑地膜拜,求阿弥陀佛来救我们,这样是不够的,不彻底的,没有纯粹、完整、正确、彻底地了解阿弥陀佛。因此,虽然念佛求生净土,和阿弥陀佛是隔阂的,不是一体不离的。

 

       其实阿弥陀佛把我们当成祂自己,所谓「於诸众生,视若自己」,这是佛教核心的地方,即所谓拔苦与乐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可是我们修学净土宗,我们念佛了,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天天都在念,但是没有把阿弥陀佛看成是这样的佛,这等同儿子天天都在喊爸爸、妈妈,可是把所喊的爸爸妈妈看成别人,不是自己的亲父母,这样能构成父子、母子的真正关系吗?不能。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要体会佛心,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讨的重点——信受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愿力的救度。

 

       「他力佛力」:这里的他力,是指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不是讲其他佛、菩萨、阿罗汉,单单指阿弥陀佛一佛。因为十方诸佛虽然很多,但是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完成极乐世界,完成这句名号,能够容易地救度我们到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十方诸佛之中只有阿弥陀佛做到这一点,因此阿弥陀佛成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

 

       「佛作我受」:阿弥陀佛所做的,都是要给我们的,那我们就信受、领受。

 

       「信佛救度,如石乘船」:我们要如何领受呢?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然後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好像石头放在船上。石头,不管是大的石头,还是小的一粒细沙,不管多少,只要放在船上,就不会沉入海中,就一定能够到达彼岸。它能够到达彼岸,不是石头的力量,完全是船的力量,它只不过是安分守己地安住在船上而已。所以,大石头也好,小石头也好,它能不能到彼岸,关键不在於它的大小,关键在於它有没有乘船。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不管罪业深浅,不管功德有无,要脱离六道轮回快速成佛,关键在於我们有没有乘托阿弥陀佛救度的大愿船。如果乘托,即使我们不会修行、没有功德,甚至如《华严经》所讲的恶业「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照样没有障碍,都能够让我们离开六道生死轮回,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所以,我们众生能不能解脱,关键不在於我们会不会修行,关键在於我们有没有信靠阿弥陀佛的救度。

 


(讲义)

十、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佛生相念,不相舍离——佛生不离,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有没有想念我们?有。那我们众生要不要想念阿弥陀佛?要。这样的话,岂不是「佛生相念,不相舍离」?这就是「佛生不离,机法一体」。所以净土宗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作「机法一体、机法不离、机法相即」。「机」指我们念佛的众生,就是「南无」;「法」指救度我们的佛,亦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想念我们,发愿要救度我们,我们也想念阿弥陀佛,发愿要蒙佛救度,可说南无的众生离不开救度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离不开南无的众生。这样,南无的念佛众生,和救度我们的阿弥陀佛,两者结成一体,不相舍离,这叫作「南无阿弥陀佛」,也叫作「机法一体」,这也就是我们要完整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原因。

 

       念佛的人要这样体会。能这样的话,我们念佛就会念得亲切,念得有法喜,就会从内心主动、欢喜地来念佛,而不是念得没有滋味,念得有点无奈,甚至苦苦恼恼、勉勉强强。

 

       南无阿弥陀佛!


     (2013年5月26日 讲於净土宗台北弘愿念佛会)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