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证.祖传

  1. 《阿弥陀经》以十方众生为对象
  2. 必得超绝去之义
  3. 《小经》要文三译对照
  4. 人身难得之喻
  5. 圣净二门判
  6. 《往生论注》要点
  7. 《小经》要文善导释
  8. 法然上人释「第二十愿」的属性
  9. 皈依即是求救护
  10. 弥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乐果
  12. 法照大师《五会念佛赞》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的经证与祖传
  14. 弥陀「本愿」二字之根据(抄要)

净土宗教理

  1. 机法深信浅说( 四 )
  2. 机法深信浅说( 三 )
  3. 机法深信浅说( 二 )
  4. 机法深信浅说( 一 )
  5. 昙鸾大师之弥陀佛身观
  6. 净土宗义略说(下)
  7. 净土宗义略说(上)
  8. 净宗原理:二愿和合
  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
  10. 南无阿弥陀佛之简释
  11. 「南无阿弥陀佛」略解
  12. 净土宗是弥陀之回向
  13. 往生极乐的条件
  14. 弥陀名号
  15. 弥陀净土之相
  16. 本愿称名,非定非散
  17. 兜率极乐优劣比较
  18. 阿弥陀佛 名体一如
  19. 「忆念」之义
  20. 「念」之义
  21. 弥陀净土的特性----超
  22. 阿弥陀佛愿力的根本特性
  23. 《往生论注》「赞叹门」解释
  24. 弥陀愿心的根源——《无量寿经》「赞佛偈」
  25. 四十八愿分类
  26. 念佛四德
  27. 佛教的核心教理与往生净土
  28. 「见佛」论
  29. 认真去做时
  30. 大慈悲五要点
  31. 净土起信
  32. 弥陀梦中显明摄取之义(唯莲房典故)
  33. 乘佛愿力 凡夫入报
  34. 往生要关
  35. 弥陀.本愿.净土
  36. 譬喻
  37. 本愿之念佛

规约 

  1. 手机的规范
  2. 善待老人
  3. 净土宗教团僧众共住规约
  4. 僧众外出弘法共勉事项
  5. 杜氏家庙念佛超荐仪轨
  6. 僧诫
  7. 净土宗念佛会共修须知
  8. 念佛超荐仪轨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编述
top

编述

净土宗义略说(上)

慧净法师、佛可法师

第一阿弥陀佛

一、佛陀.诞生偈.法藏.弥陀

  净土宗的信仰,一言以蔽之,即是一切皆信受仰靠阿弥陀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净土宗的教义,即是学习关於阿弥陀佛的教理。

  阿弥陀佛到底是怎样的一尊佛呢?在论述这个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佛是什麽。

  所谓佛,原本印度语是Buddha,译成汉字是「佛陀」,这是较为简略的词汇,意思即是,从迷妄中苏醒,了悟真理的「觉醒者」。善导大师解释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观经疏》),不仅仅自己觉醒,而且也让其他迷妄的人觉醒,是自觉与觉他二者皆圆满的人。

  众所周知,释尊诞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站在佛本身的立场来讲,综合其他经记如《过去现在因果经》《大唐西域记》等内容来看,唯我独尊的理由有两个:「早已无流转於迷界之事」与「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亦即,佛的尊贵在於自己证悟的同时,也能利益他人。

  自另一角度来说,佛因了悟真理,所以是智慧具足之人;又因佛具足令迷妄众生觉醒之悲怀,所以同时也是慈悲具足之人,总之,是智慧与慈悲完全无所欠缺之人。这对於缺乏智慧与慈悲的我们来说,正是我们的理想人格。因此,所谓佛教,就是教我们如何成为理想人格的教法。

  然而,阿弥陀佛这尊佛,并不是在我们现实世界中出现过的佛。这个世界上出现过的佛只有释迦牟尼佛。释尊一生演说了很多经典,相当多的经典中都有谈到阿弥陀佛,但是讲得最完整而又清晰明确的是「净土三部经」,其中尤其《大经》说得最详细。《大经》中说,法藏菩萨是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愿,再经兆载永劫之修行而成佛的,他就是阿弥陀佛。

 

二、光寿无量,二利圆满

      阿弥陀佛,在印度语的发音是Amitabha,意思是无限量的、不可计算的。是什麽无限呢?简要的说是指光明与寿命皆无可限量。

      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愿与第十三愿所成就之果报。

  第十二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即发誓若是不能成为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佛,绝不取正觉。如今,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自身之德,已具足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其实,阿弥陀佛具有无量之德,为什麽此处的发誓却只光明与寿命无量?这可从阿弥陀佛二利圆满一事去理解:

  一、就「自利圆满」而言: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为报身佛之特色,因此,在许多经文中,有关佛之报身果体,常以光寿之德做说明。光明是智慧相,指觉悟究竟之真理,证得无限之正智;寿命是涅盘德,指证得常住不变之佛身,永远离於生老病死。所以,在自利之德中,再无胜於此二德者。

  二、就「利他圆满」而言:光明无量之愿,是就横向来说,於空间上普遍救度十方众生;寿命无量之愿,是就纵向来讲,於时间上久远救度三世众生,纵横无尽,所以在利他之德中,同样无胜於此二德者。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光寿均无量,不论是在自利的层面,还是在利他的方向上,都超胜於其他功德,所以才以这二种无量来指代其他功德。可见,光寿二种无量不仅是阿弥陀佛自证之妙果,同时也是其救度十方众生的大根大本,可谓「光明寿命之誓愿,为大悲之本」

 

三、往生同佛,光寿无量

  此二愿,若仅从文面看,似乎只在说明阿弥陀佛具有光寿无量之德,若深一层去探索弥陀之悲愿,便不难发现,不只在於说明阿弥陀佛之自德,而是为了往生净土的一切众生而立誓的。从发愿的前後顺序来看,第十一「必至灭度」愿之後,是第十二「光明无量」与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便知第十一愿是为十方众生灭度而誓的愿,依此誓得灭度者马上就会因第十二、十三愿的愿力,与阿弥陀佛同证无量光寿。所以,阿弥陀佛为了让往生的国中人天,也能得到与自己一样的光寿无量之德,如蕅益大师云:「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印光大师也说:「若生西方,庶可与佛光寿同一无量无边矣。」光寿无量之德不仅属於阿弥陀佛,同时更与众生息息相关,执持名号而往生净土的凡夫,其光明寿命即与弥陀平等无别。

 

四、烦恼不见,大悲常照

  因为光明无量则无处不照,寿命无量则无时不照,所以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展示了弥陀光明摄取的无限性。若佛光无处不照、无时不照,那便没有一个人不被照拂到了,你我他人人都在佛光之中。或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麽看不见那样的光呢?我们确实看不见,原因就在於我们的眼睛被烦恼蒙住了,所谓「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在科学实证主义熏陶下成长的现代人,往往武断地认为眼睛看不见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必须反省的是,我们的眼睛是否可以看见任何有形无形的事物?比如,我们看不见父母的爱以及人们的关心,但是即使看不见,也不妨碍我们依然生活在那些人的关爱中,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二、本愿称名(本愿与)

一、阿弥陀佛之誓愿

  前面我们已经对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论述过了,接下来探讨佛与我们的关系,於此了解佛的誓愿是非常重要的。如前所述,因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在这个意义上,冠上「佛」称号者都是同样获得证悟的人。但是,无论哪尊佛曾经都有过作为菩萨修行的时期,历经发愿修行而成为佛,因此每尊佛必然也都有各自的誓愿,因不同的誓愿而形成各自的特性。诚如善导大师所言:「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就是这个意思。

 

二、四十八愿,本愿三摄

    阿弥陀佛建立了怎样的誓愿呢?阿弥陀佛总共发了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亦名为「本愿三摄」: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

   (一)摄法身愿:我想成为光寿无量、诸佛称扬的佛(第十二、十三、十七愿)。

   (二)摄净土愿:我想建立十方国土庄严第一的净土(第三十一、三十二愿)。

   (三)摄众生愿:我想以我的名号广度十方众生,现生使其安乐幸福,来生使其成佛度生(余之四十三愿,核心是第十八愿)。

  其中(一)和(二)是关於阿弥陀佛自身的愿,所以是自利之愿,(三)是关於救度众生的愿,所以是利他之愿。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此佛愿的特色是,(一)(二)的自利之愿完全是为了(三)的利他之愿的。简单来说就是,我成为光明无量(第十二愿)、寿命无量(第十三愿)的佛,并令诸佛称扬我的名号(第十七愿),发愿在西方建立净土(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愿)。都是为了让众生往生成佛(第十八愿),即是四十八愿摄於第十八愿。

  所以善导大师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观经疏.散善义》)、「一一誓愿为众生」(《般舟赞》)、「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疏.玄义分》)一一誓愿皆是念佛之愿,所以说「一一愿言」。而且还说:「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观经疏.定善义》)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在说「专念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

 

三、第十七愿,诸佛称扬愿

  其中,第十七愿可说是成就名号的大悲之愿。弥陀大悲无尽,为了使名号能够普遍弘传至尽虚空遍法界,达到救度十方众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弥陀佛发下要使十方诸佛都能来赞叹他名号功德,同时来称念他名号的愿。愿文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此愿也称为「名号成就愿」:阿弥陀佛立誓,要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来救度一切众生。这一点与诸佛的救度不同,若单单成为正觉的阿弥陀佛,还不是成就名号的真义。能将阿弥陀佛的名号普遍回向给十方三世众生,使专念名号的众生往生成佛,才能称为「名号成就」。

  进一步说,唯有深入了解第十七愿是名号成就之愿,才能显现出名号成就的真义。理由有二:

  一、佛愿之本意。阿弥陀佛的本意,在使十方众生闻信名号。三誓偈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这就是证据。然此希望,唯赖於成就於第十七愿诸佛赞叹名号才能达成。在四十八愿中,誓愿诸佛赞叹名号的,只此第十七愿。下卷初的成就文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就是显明这句弥陀名号的不可思议。既已得恒沙诸佛赞扬,表示第十七愿已圆满达成。所以成就名号德用的是第十七愿。

  二、不共之别德。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与诸佛名号不同。如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药师佛,只誓名而不誓「南无」二字。虽然称念时,也会在前面冠以「南无」二字,但这只是称念佛名之人为了表白其内心对佛的礼敬与对救度的渴望,并不能将南无也作为佛名的一部分。然而阿弥陀佛誓「南无」二字,且六字全部由阿弥陀佛本身所成就,众生的愿、行全包括在内。并且众生南无(归命)之信心,本来不是众生自己所能发,而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愿心彻入众生心中而成为信心。亦即,众生的南无之心完全是阿弥陀佛的展现。这就好像富含营养的食品一样,只要吃下它,所有的营养都有了。阿弥陀佛就是完全的佛果,本来就是要无条件施予我们,十方诸佛则是负责发送的人,我们只要愿意接受(即南无之心),自然得到成佛的果实——这完全是从佛那边回施来的。因此在第十八愿之前,名号的效果在第十七愿就已完全成立了。这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绝对唯一、不共其他名号的道理。而且这个名号显现在第十七愿愿文的「我名」一词之中。

  此愿也是「大悲之愿」: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如来大悲心的流露,为什麽又特别把第十七愿名为「大悲之愿」呢?原因是:四十八愿虽然都是出自大悲的愿心,但是如果没有此愿,则四十八愿之广大德用就无法回施众生。简而言之,阿弥陀佛将四十八愿的功德,收摄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并透过十方诸佛称赞宣扬给众生听闻,这样才能将四十八愿之德用完全施与众生。符应於本经发起序中所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

  此处的「无尽大悲」有二种解释:一是指十方诸佛无限的大悲,二是指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愿。推其根源,释迦牟尼佛以大悲示现此世,亦凭着第十七愿的力量来宣说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道理。若没有阿弥陀佛发下第十七愿,就不会有十方诸佛弘扬这个法门,也就不能彻底救度十方众生,那我们末法众生将会完全没有指望,如此一来,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无尽大悲」便有所缺陷。因此,第十七愿才称为大悲之愿。

 

四、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让众生往生弥陀净土,而表达此意最直捷、简要、明了的是第十八愿,即: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净土法门之心要,是明确彰显他力信仰之愿,我们永恒的生命问题,将依此愿之有无而产生非常巨大的差异。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下令众生念佛往生的第十八愿,我们即使学佛修行,也没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唯有第十八愿才是我们佛性起死回生的救主,等同是我们的生命。所以,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愿中之王,根本之愿,独称「本愿」,又称本愿王、王本愿。余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皆为令众生欣慕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而念佛愿生。

  此愿中明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十方众生如果不能往生到净土的话,自己就不成佛」。这是将众生的往生与自身的正觉作为一体的誓愿,表达出本愿特有的根本意趣,所以才说「本愿」「本愿中之王」。也就是说,接下来将要反覆提及的本愿,虽泛指四十八愿全体,但一般都认为是第十八愿,因为这是与其他诸佛所不共的伟大之愿,所以也称之为「超世愿」。

  自古以来,关於第十八愿,不乏祖师大德的解释,我们应该依据哪一位呢?必须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来理解,因为善导大师乃弥陀示现,是证得三昧之祖师,唯有依据大师对净土法门的解释能够体解佛意,透彻阿弥陀佛的本怀。对於第十八愿历来阐释弘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很多,但都没有像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这麽重视,解释非常多,而且简要明了。因此,善导大师的解释,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就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分为五点来理解第十八愿。

  (一)愿名:念佛往生愿

  首先确立第十八愿的愿名,愿名关系到本宗的宗旨、方法与目标,非常重要。若依善导大师的思想,第十八愿的愿名是「念佛往生愿」,而不是「十念往生愿」。法然上人《选择集》「第三本愿章」云:

  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
  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
  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也就是说,历来诸师着眼於「乃至十念」的十念而名为「十念往生愿」。善导大师则着眼於「乃至」二字,而视「乃至」为从多向少之语,把多则一生念佛,少则一声念佛,通通包括在内。不局限於一念或者十念的数目,不局限於念佛的多少,显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义。若是平生之机,就上尽一形的念佛;若是临终之机,就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的念佛。显明是念佛往生,不是十念往生;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善导大师这种的解释意义最为周全。

  (二)愿体:乃至十念

  四十八愿,各愿皆有愿事与愿体。「愿事」指这一愿里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当中的主体、核心就是「愿体」。第十八愿的「愿事」即是三心与十念。「三心」也叫「三信」,即「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念」就是「乃至十念」,这些都是愿的内容。「愿体」呢?异说纷纭。若从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来看,就可以一目了然——本愿的愿体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以下举善导大师三段本愿取意文来说明: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礼赞》)

  三段文对「至心信乐」四个字都没有解释,为什麽略掉三心的「至心信乐」,直接以「称名念佛」来解释呢?法然上人答言:「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这就是「略信示行」。信,就是信这句名号,信「专称弥陀佛名,就必生弥陀净土」。为了显示「称名必生」的道理,善导大师就省略三心不作解释。同时也显明第十八愿的核心本体就是称名念佛。如果善导大师不做这样的解释,恐怕後人就会模糊,不晓得「信」到底是信什麽?自己到底信了没有?因而产生苦恼。善导大师的解释简要明了,契理契机,易知易行,真正合乎易行道。

  (三)十念之念

  愿文「乃至十念」之念,善导大师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显明所念唯是佛的名号,不是佛的法身、相好等,也不是意业的观想、观像,或者证悟佛心、明心见性等。这并非善导大师个人独创,而是有经典的依据,同时也有祖师的传承的。经典的依据,最明显的就是根据《观经》下品下生来解释「乃至十念」。

  下品下生说:

  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说: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第十八愿有「至心」,《观经》也有「至心」;第十八愿有「十念」,《观经》也有「十念」,「十念」之下,又有「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的流通文也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释尊的付嘱是「持念佛名」,不是十三观的观,也不是三福九品。

  《阿弥陀经》之「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执持名号」跟「持无量寿佛名」意思也一样。

  所以,《观经》以及《阿弥陀经》,其核心、根本都是称名念佛,都在契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生因本愿——第十八愿。

  龙树菩萨《易行品》的「本愿取意文」也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将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解释为「称名」二字,彰显弥陀彻底的慈悲,以及弥陀救度的方法是最为易行,是易行道之极致。

  天亲菩萨《往生论》对第十八愿的解释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称彼如来名」,即口称佛名,唯有称名才可以称为真实的修行。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也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十念念佛」、「十念」皆指称名念佛,也就是「乃至十念」的念佛。「十念」是满数之意,也就是「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满往生功德」,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道绰大师《安乐集》的「本愿取意文」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乃至十念」的十念,道绰大师解释为「十念相续,称我名字」,以「称」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短命、临终十声称名之机既能往生,则长命、平生相续念佛之机往生更能决定。

  由上可知,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既依经文,也依传承。若非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证言称名念佛,否则在诸师异说纷纭下,难免有弥陀慈悲虽然显露出来,但是不透彻;净土法门所谓易行道,但似乎又有并不那麽容易之困惑;行者一方面虽然念佛,一方面却是忐忑不安之困。直到看到善导大师的解释,就像久旱逢甘霖,突然眼睛一亮,眼前有了光明,前途有了希望。

  (四)机法一体的本愿

  第十八愿前面的五句是「愿」,後二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誓」。誓是一种绝对的决心、约定、誓约及赌注,为了成就这个誓,就要有相当的付出。法藏菩萨将他成佛的生命与十方众生的往生绑在一起来发愿,若不能使众生念佛往生,他就永不成佛。此谓之「机法一体」——念佛的「机」跟救度的「法」相互依靠。就像父子一样,有父才有子,有子才有父;父子是同时成立,相互一体的。既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约与保证,阿弥陀佛又已经成佛,这岂不是显示出阿弥陀佛已成就了我们的念佛往生之誓愿?

  总言之,四十八愿当中,唯有第十八愿是「念佛人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是自他不二、生佛同体的本愿。所以十方众生只要念佛,必能百分之百往生成佛,并且「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因此,第十八愿是最根本、最主要、最直接的愿,叫做「生因愿」,同时以此愿为「本愿王」。

  (五)唯除逆谤之义

  第十八愿结文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二类重罪抑止不救,如果这样,那我们这些或时行五逆,或时有诽谤正法之人,即使念佛亦能得救吗?

  若依《观经》下品下生说,行十恶五逆等不善人,也能依口称念佛的利益而得救。从这点而言,五逆的人,若能念佛,亦能蒙如来救度之光所摄取。

  同样是五逆,《大经》说五逆谤法不救而抑止;《观经》则说若念佛就能得救而摄取,此二经是否彼此矛盾?关於这一点,昙鸾大师与善导大师,都各有立说,详加会通,要点如下:

  昙鸾大师单复说

  昙鸾大师在其所着《论注》上卷之末(八番问答之处),举此问题加以解释说明,《大经》说的是「五逆」与「诽谤」两罪(复罪),所以抑止不救;但《观经》说的是「五逆」(单罪),所以摄取。因此虽是五逆,若不谤法,还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但是犯「五逆」与「谤法」复罪者,就没法救了。

  善导大师未造已造说

  善导大师在其所着《观经疏.散善义》中说,第十八愿抑止五逆谤法的理由是:这二罪极重,释尊怜愍众生造此二罪,所以方便假说不能往生;若从如来的真实意言,当然也能得救。至於《观经》下下品中摄取「五逆」而「谤法」除外,其理则是:五逆是下下品凡夫已造之罪,大悲如来,不忍弃舍,加以救度。然「谤法」之罪是未造之罪,所以加以警诫,而说不能往生。如果谤法罪是已造,则大悲如来也不忍舍弃。善导大师作这样难得的解释。

  已回心未回心说

  依此而看,昙鸾大师是依「罪之单复」解释,善导大师则依「罪之已造未造」解释。善导大师认为已造谤法,既然已造,也会被大悲所引而往生。但昙鸾大师认为既是谤法即使没有余罪,也不能往生。这是因为两位大师着眼点不同。善导大师《法事赞》言「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虽是谤法者,如果回心归佛,则能往生,这是就「已回心」的人而说的,昙鸾大师则就「未回心」者来解释,彼此着眼点不同。

  对已回心之人的见解,昙鸾大师於《论注》卷下中也有说明: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
  如是人应受拔舌苦、瘖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
  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这是回心者皆蒙救度的解释。由此可知,两位大师的真意,其实毫无差异。

  罪人正机

  我们感到此抑止八字含有特别之深意,这八字也像一面法镜,让我们看清自己真正的面貌,其实自身就是罪恶生死凡夫,贪瞋强盛,业障深重,无有出离之缘,只有造罪恶的黑业,不可能造清净、脱出轮回的白业。而以佛的眼光来看我们,没有不是逆谤的罪恶凡夫,没有不是弥陀主要救度的对象,所以第十八愿的抑止之义,更可显明「佛愍恶机」,是以「罪苦之人为对象」所誓的本愿。

  阿弥陀佛怜愍恶人更甚於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於顺己者。《菩萨地持经》说:「菩萨於恶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如果以善人贤者为救度对象,则此八字也变成无作用了。因为真正的善人贤者,不会造五逆及诽谤正法。第十八愿所要救的众生,就是可能会造下五逆谤法的我们,佛事先料想到此点,故特别添加了抑止八字,但不代表造恶後就不摄取。

  如善导大师於《法事赞》、《般舟赞》说: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又如印光大师於《文钞三编》言:

  若先曾谤法,後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後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又譬如,父母对无知之子女设下种种禁止规约,但在子女犯过失後,仍会给予宽恕包容。或如官府严格防火的同时,也不会放弃救火之可能性。设想,一旦犯了五逆谤法,就永远被舍弃,或认为佛没有力量救度我们,那所谓大慈大悲的佛心,以及拔苦与乐的力量,岂非变成空谈了?

  是故,不论抑止或摄取,皆是阿弥陀佛慈悲与智慧双重运作下所施的救度。摄取是永不改变的大前提,抑止是为了更好的摄取,两者皆不可少。若能理解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细腻悲愿,我们就不会因为有阿弥陀佛这位高明的医生而服毒而纵恶为非,任凭三毒疾病潜滋暗长,而能深心体会佛的大悲本怀,专志一心地念佛。

 

五、信受、称名、必生

  成就誓愿的法藏比丘在十劫以前就已经成为了阿弥陀佛,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称之为「本愿成就之名号」、「本誓之名」。

  然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成就」一词的意思,一般来说是「做好了」、「完成了」的意思,但是关於本愿成就,昙鸾大师则提出令人瞩目的解释。《往生论注》说:「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意思是「愿成就一事,其实愿不仅是愿,还具备了实现愿的力量在里面。力量并非虚设,而是随顺愿意在发挥其作用的。愿与力相应,丝毫无差,称为成就。」

  如此,本愿成就的阿弥陀佛并不是远远地一直坐在净土莲台上的佛,而是顺其本愿不停地在救度众生的佛。因为本愿誓约是「信受我,称念我名,必定令往生」,所以阿弥陀佛是「信受我,称念我名吧!必令往生!」这样摄化不舍的佛。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即是「本愿称名」,而净土宗的宗旨即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而最终目的是与阿弥陀佛一样的「广度十方众生」。

  如实表现这尊佛的便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就叫作「名体不二」或者「全德施名」。通过名号来表现佛的全部功德。首先「南无」音读为namas(或namO),翻译为归命。因为归命就是归顺弥陀救度之敕命,就是完全顺从,彻底交托的意思,所以指的是对弥陀救度的信心,与对弥陀净土的愿生。如前所述,阿弥陀佛是光寿无量,智慧与慈悲圆满的佛,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於智慧与慈悲完全具足的我吧」的意思。而将南无阿弥陀佛之意义完整明确地阐释出来的是善导大师的「六字释」。

 

六、六字具足信愿行

  第十八愿的成就可说就是成就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作了精要的解释,就是有名的「六字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者,即是归命」:「南无」是印度话,翻成汉语有十九种,如「归命」、「信从」、「救我」、「度我」、「礼敬」等,善导大师在此是以「归命」为主要的译意。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也就是说归命之中是含有心愿的,亦即不是为了其他的事归命阿弥陀佛,是专为往生极乐世界而归命阿弥陀佛的,因此归命之中含有发愿回向。所以,一开始是梵文、汉文相比对,接着就解释归命的含义。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弥陀佛」四字是往生极乐的正因正行。也就是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以名号作为众生往生的功德。具有万善、万行、恒沙功德的这句名号,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佛体,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中。只有称念这句万德洪名,才能生善灭罪、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不论智慧、学问、修行如何,只要称念,必定往生,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之极致。

    易修易行之极,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归命

  归命含有三重意义,就是「归之命」、「归於命」、「归投命」。

  一、「归之命」: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所发出的「欲生我国」之呼唤,亦即是阿弥陀佛必定要救度众生的呼唤声。阿弥陀佛自从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以後,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归顺他的救度,所以从佛来讲,是「归之命」。

  二、「归於命」:从我们来讲,是「归於命」,也就是我们对於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我们不加反抗,而是信受随顺,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一种愿生彼国的心,也就是归命的心,就是归顺阿弥陀佛的呼唤。亦即「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之意,所以归命有信与愿之内涵。

  三、「归投命」:把我们的生命归投阿弥陀佛的佛命。这种归命,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归命。因为天底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世间最悲惨的是杀生,能够把自己贵重的生命归给对方,所谓「尽形寿,献身命」,当然是最贵重、最彻底的。

  我们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无常的、污秽的、造恶的、流转的、痛苦的;弥陀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常住的、清净的、生善的、永恒的、安乐的。

  我们凡夫无常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无量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清净、安乐、自在。

  归命有以上这三重意义。

  二种愿行:弥陀愿行、众生愿行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的「愿」,与「即是其行」的「行」── 愿、行,也有从佛那边解释,也有从众生这边解释。

  弥陀愿行

  从阿弥陀佛那边解释,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为众生发四十八大愿,同时把本身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六度万行功德,全部回向给十方众生。阿弥陀佛的愿跟行在哪里?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阿弥陀佛发大悲心将这四个字的万行功德,回向给归命的众生,使众生一旦归命,就能获得「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全部功德。

  阿弥陀佛身上成就的所有功德,即是救度众生的力量。阿弥陀佛发愿修行以来,一直都在为众生回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赚的钱,一千两千、一万两万,都是为了这个独子;去年今年所累积的,也是为了独子;现在未来一切的奋斗,也都是为了独子。阿弥陀佛也是一样,兆载永劫以来,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是在回向给十方众生。

  众生愿行

  从众生这边来讲,「愿」是发愿回转欲生极乐,「行」是阿弥陀佛的行,可是他既然回向给我们了,我们一旦归命,就等於全部领受阿弥陀佛的行、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信愿行三资粮通通具足无有缺少,必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无缘慈」就是无条件的爱心、无条件的救度,我们是什麽样子,阿弥陀佛就以什麽样子救度我们。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强众生做什麽,只有长劫的呼唤、不舍的关怀、无私的给予、绝对的救度。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真正平安、喜乐、希望的来源,在人世间有苦难,在佛怀中有平安。

  一言以蔽之,即「令人南无之阿弥陀佛」。

  由此,可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不仅仅是佛的称呼,更不是无意义的咒文,而是阿弥陀佛呼唤众生信受其救度,专称其佛名,并愿将其全体功德施予众生的慈悲心的体现。

 

七、闻名与称名之宗教

  《庄严经》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阿弥陀佛本来是超越我们认知的绝对真如的存在者,为了救度众生而从真如的世界示现为法藏菩萨,再度发愿修行且已成正觉,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因为阿弥陀佛也是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佛,所以被烦恼障住双眼的我们是看不见的。因此,佛将其全部功德化为名号,成为声音让我们可以称念。所谓名号,是佛名字的同时,也是佛的呼唤。

  「」之一字,由「」与「」两字组成,意思可以理解为「夕阳下山,天即变暗,所以无法看清对方的脸,因此通过口自报姓名去告诉对方」。「」之一字,如同我们所熟知的词语「号令」、「号叫」,因此「」是提高声音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黑暗的世界中,因为烦恼而不能看见佛,而名号就是佛向我们发出,告知他存在的响亮声音。

  绝对的佛与凡夫的我产生交集的唯一接点,就是听到佛的呼唤声。听闻名号之由来,相信佛通过名号将我系在一起的誓愿时,就会产生一种「我与弥陀同在」的喜悦感与感恩心。释尊於《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描述此事说: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又以偈语解释第十八愿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本愿力」,释尊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来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也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因此他因地所发的愿已经成就了,也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说「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闻名」含「信」与「念」。若不信即闻不具足,若不念即信不具足。听到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了解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过程,以及所成就正觉的境界,没有怀疑,完全相信,此後忆佛念佛,这个叫做「闻名」。这样,就会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自然就「皆悉到彼国」,全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自致不退转」,不是我们凡夫人为的造作,凭靠弥陀本愿之力而自自然然地成为不退转的菩萨。

  《庄严经》也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和「闻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阿弥陀佛说,他若成正觉的时候,他的佛号叫做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众生闻到这句名号,都能够来到极乐世界。没闻便罢,若是听到阿弥陀佛这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以及清净庄严、超越诸佛世界的弥陀净土,这样大家就都会想往生。

  诚然,听闻名号之由来,即「闻其名号」的宗教,正是净土宗的一大特色。我们是连观佛都绝不可能做到的,我们这样的凡夫,剩下的唯一出路就只有称佛名号蒙佛救度这一条了。所以释尊於《大经》〈流通文〉就殷切的付嘱弥勒菩萨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最後,再对名号进行一次总结。

  一、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根据本愿之誓而成就的名号。因此,名号是随其本愿而常呼唤众生、常摄取念佛众生的弥陀自然法尔的功能。

  二、从酬报第十二、第十三愿这一方面来说,阿弥陀佛光寿无量、智慧与慈悲一切具足,具备了让众生往生成佛的所有的必要条件。

  三、从意义上来说,名号这六个字是「令其相信,令其称名,令其往生」的意思,决不是无意义、无内容的咒文,也不是向佛祈祷的语言。

  只是将其当作咒符,用祈愿自己幸福的心态来念佛,这样便是违背了佛的本心,亵渎了佛的心。这不是我们向佛祈愿的语言,而是佛用全身全灵来呼唤我们的「本愿招唤之敕命」,我们只须老实地信受、称名、愿生便可。完全信受时,就得到了佛的全部功德,成为了「南无阿弥陀佛之主」,往生决定。(待续)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