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证.祖传

  1. 《阿弥陀经》以十方众生为对象
  2. 必得超绝去之义
  3. 《小经》要文三译对照
  4. 人身难得之喻
  5. 圣净二门判
  6. 《往生论注》要点
  7. 《小经》要文善导释
  8. 法然上人释「第二十愿」的属性
  9. 皈依即是求救护
  10. 弥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乐果
  12. 法照大师《五会念佛赞》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的经证与祖传
  14. 弥陀「本愿」二字之根据(抄要)

净土宗教理

  1. 机法深信浅说( 四 )
  2. 机法深信浅说( 三 )
  3. 机法深信浅说( 二 )
  4. 机法深信浅说( 一 )
  5. 昙鸾大师之弥陀佛身观
  6. 净土宗义略说(下)
  7. 净土宗义略说(上)
  8. 净宗原理:二愿和合
  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
  10. 南无阿弥陀佛之简释
  11. 「南无阿弥陀佛」略解
  12. 净土宗是弥陀之回向
  13. 往生极乐的条件
  14. 弥陀名号
  15. 弥陀净土之相
  16. 本愿称名,非定非散
  17. 兜率极乐优劣比较
  18. 阿弥陀佛 名体一如
  19. 「忆念」之义
  20. 「念」之义
  21. 弥陀净土的特性----超
  22. 阿弥陀佛愿力的根本特性
  23. 《往生论注》「赞叹门」解释
  24. 弥陀愿心的根源——《无量寿经》「赞佛偈」
  25. 四十八愿分类
  26. 念佛四德
  27. 佛教的核心教理与往生净土
  28. 「见佛」论
  29. 认真去做时
  30. 大慈悲五要点
  31. 净土起信
  32. 弥陀梦中显明摄取之义(唯莲房典故)
  33. 乘佛愿力 凡夫入报
  34. 往生要关
  35. 弥陀.本愿.净土
  36. 譬喻
  37. 本愿之念佛

规约 

  1. 手机的规范
  2. 善待老人
  3. 净土宗教团僧众共住规约
  4. 僧众外出弘法共勉事项
  5. 杜氏家庙念佛超荐仪轨
  6. 僧诫
  7. 净土宗念佛会共修须知
  8. 念佛超荐仪轨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编述
top

编述

本愿之念佛

一、 本愿之意义与内容

1.总愿与别愿

        善导大师所说之念佛,与其他诸师所说之实相、观想或累积功德、成就工夫之念佛不同,而是「本愿念佛」,是以阿弥陀佛於因位名为法藏菩萨之时所发起救度一切众生之「本愿」为其基础,只要称名念佛便是乘上弥陀本愿而被救往生弥陀净土,此谓之「本愿念佛」,亦即依「本愿念佛,必生净土」。

 

        「本愿」是梵语Pūrva-Pranidhāna之译,亦谓「本来之愿」、「因位誓愿」、「宿愿」,是佛或菩萨在过去世修行时所发起救度众生之愿,是立誓救度一切众生之愿,故亦名「誓愿」;因为,若不包含救度众生之誓的愿望,只能说是发愿而不说是誓愿。

 

        此菩萨誓愿之中,只要是菩萨则都必须发起的基本、普遍的誓愿谓之「总愿」,亦名「通愿」,通於诸佛菩萨。而菩萨本身为了达成特别之目的所发起的特殊誓愿谓之「别愿」,有别於诸佛菩萨之誓愿。

 

(1)总    愿

        「总愿」一般称为「四弘誓愿」,所有菩萨所发最基本的四种誓愿。所谓: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信奉大乘佛教的菩萨,於修行六度波罗密之时所必发的誓愿。

 

        第一句: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即使无边之多,都要救度他们,使其断除苦恼,获得证悟。是属於菩萨利他之行的誓愿,故称为「救度」。

 

        第二句:痛苦与无知之原因的烦恼,即使无尽之多,都要使其断灭,获得清净的境地(证悟),亦是菩萨利他之行的誓愿,故称为「断灭」。

 

        第三句:所穷究的教法即使无量之多,也要完全学习之誓愿,故称为「学」。

 

        第四句:所应证悟之佛境即使无上之高远,也必定要去证得的誓愿,故称为「证」。

 

        发此「度」、「断」、「学」、「证」的四种誓愿,而修自利利他之行,称为大乘菩萨道,是菩萨的「总愿」。

 

(2)别    愿

        「别愿」是诸佛菩萨所发总愿之後,又依本身独自的立场所建立的誓愿。总愿是一般性的誓愿,与此相对,别愿是个人特殊性的誓愿。

 

        别愿亦有二种:

        「此土成佛愿」:在此五浊恶世(秽土)成佛,救度难度众生。如《悲华经》第七所说释迦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说奉行十善愿等,是此土成佛的本愿。

 

        「彼土成佛愿」:在他方成就佛之净土,而救度十方难度众生往生成佛的誓愿。如《阿閦佛国经》所说阿閦如来二十愿、《放光般若经》第十三〈梦中行品〉所说二十九愿等,是彼土成佛的誓愿。而《无量寿经》所说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也是彼土成佛的别愿,而此别愿是诸佛别愿中的别愿,亦即在诸佛别愿中特别殊胜,《无量寿经》称为「超世愿」。

 

        阿弥陀佛之别愿(本愿),一般是依据《无量寿经》所说之「四十八愿」为别愿,然而从现存的五种同本异译,并梵文本、藏文本来看,未必同一数量,如下面所列,其数各异:

 

一、《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支娄迦谶译)………………………二十四愿
二、《阿弥陀佛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支谦译)……二十四愿
三、《无量寿经》(康僧铠译)……………四十八愿
四、《无量寿如来会》(菩提流支译)……四十八愿
五、《无量寿庄严经》(法贤译)…………三十六愿
六、《梵文无量寿经》………四十九愿
七、《藏文无量寿经》………四十九愿

 

        此外,《悲华经》亦举出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

 

        如此,从《无量寿经》的异译异本来看,本愿的数量未必相同,就此古来谓之「开合具略」之异,开即四十八愿,合即二十四愿。而以《无量寿经》所说四十八愿最为允正。

 

        此七种异译异本,梵文本与藏文本除外,中国所翻译的五本之中,独以康僧铠所译之《无量寿经》受到中国、朝鲜、日本所奉持;尤其善导大师以此经作为净土宗根本正依经典之一,故现在若说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即是唯指《无量寿经》之四十八愿而言。

 

2. 四十八愿之名称与分类

        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古来各有其固有名称,如下:

          1.无三恶道愿      2.不更恶道愿      3.悉皆金色愿      4.无有好丑愿
          5.宿明智通愿      6.天眼智通愿      7.天耳智通愿      8.他心智通愿
          9.神境智通愿    10.速得漏尽愿    11.住正定聚愿    12.光明无量愿
        13.寿命无量愿    14.声闻无数愿    15.眷属长寿愿    16.无诸不善愿
        17.诸佛称扬愿    18.念佛往生愿    19.来迎引接愿    20.系念定生愿
        21.三十二相愿    22.必至补处愿    23.供养诸佛愿    24.供具如意愿
        25.说一切智愿    26.那罗延身愿    27.所须严净愿    28.见道场树愿
        29.得辩才智愿    30.智辩无穷愿    31.国土清净愿    32.国土严饰愿
        33.触光柔软愿    34.闻名得忍愿    35.女人往生愿    36.常修梵行愿
        37.人天致敬愿    38.衣服随念愿    39.受乐无染愿    40.见诸佛土愿
        41.诸根具足愿    42.住定供佛愿    43.生尊贵家愿    44.具足德本愿
        45.住定见佛愿    46.随念闻法愿    47.得不退转愿    48.得三法忍愿

 

        四十八愿,区分为三类,如下图:

 

        

 

        一、摄法身愿,亦名求佛身愿:法藏菩萨选择摄取其成佛之时所要成就的佛身身相庄严之誓愿。此法身依净土宗义而言,并非一般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法身,而是「成就功德法」之佛身。四十八愿之中,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七诸佛称扬愿等三愿,正是其功德之法。

 

        二、摄净土愿,亦名求净土愿:法藏菩萨成佛之後,选择比诸佛净土更为殊胜庄严之功德,以成就其净土之誓愿。即是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与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

 

        三、摄众生愿,亦名利众生愿:是救度利益十方众生的誓愿。其他四十三愿皆是。

 

二、 四十八愿之生起因缘

        《无量寿经》所说之本愿,成为善导大师「念佛往生说」的基本思想。解说本愿念佛之前,先略述四十八愿之生起因缘及其成就过程。

 

        《无量寿经》说:「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之大往昔,有佛名曰「锭光如来出兴於世」,此佛「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之後,自己「乃取灭度」。

 

        接着有「光远如来」,出兴於世,此佛亦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之後,乃取灭度。

 

        接着有「月光如来」,总共有五十三佛相继出世,悉皆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之後,自己才进入涅盘。

 

        最後第五十四位出世的佛名曰:「世自在王如来」,此时有一国王,归依世自在王佛,闻佛说法,欢喜无量,发起求证无上佛果的愿心,乃辞让王位而出家修行,名曰「法藏」。其人智勇超群,举世无双,发心建设净土,欲广度十方众生。乃求教於师佛而言:

愿佛为我,广说经法。
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
令我於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世自在王佛深加赞叹之余,乃应其心愿,显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令其参考选择。法藏比丘乃谨遵佛教而「超发无上殊胜之愿」,经过五劫之漫长时间,构思净土之蓝图,及救度十方众生前来净土之方法,而发起了四十八大愿。经中如是言: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於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如斯漫长时间,修行菩萨六波罗密之万行。其修行过程,经中如是言:

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
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
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
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如斯不断的转生,其转生期间,丝毫不失完成菩萨道而证超世佛果之愿心。终於法藏菩萨成就菩萨道而成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经中如是言:

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
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又言:

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法藏菩萨已在十劫之昔成佛,名为无量寿佛,亦名无量光佛,其净土在西方,名曰安乐。

 

        《阿弥陀经》就此净土而言: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又言:

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净土」、「成佛」、「说法」等,《大经》、《小经》所说皆同;而《大阿弥陀经》更至极赞叹而言:

诸佛中之王也,
光明中之极尊也。

 

        总之,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成就之净土,如善导大师所言「四十八愿庄严起」,弥陀净土是依摄净土愿之成就所构成的。

 

        阿弥陀佛亦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显示寿命无量、光明无量之愿所成就。

 

        尤其往生净土之众生,皆与弥陀寿命无量,是依眷属长寿愿所成就。

 

        可知阿弥陀佛及其极乐净土皆依四十八愿之成就而显现。

 

        而此四十八愿之中,中国、日本之净土教家,悉皆特别重视第十八愿,尤其善导流之净土教所主张之「念佛往生说」,即是根据此第十八愿,而开展出救度十方所有众生之易行殊胜的法门。

 

三、 本愿念佛

1.因本与根本

        本愿有二义:

        因本:对果末,因位之誓愿,即四十八愿每愿皆是本愿。

        根本:对枝末,众多誓愿中之根本誓愿。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主要之誓愿。

        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此本愿之王「唯说念佛」。

 

2.第十八愿之解释

        第十八愿言: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此愿之意,弥陀示现之善导大师於《观念法门》解释说:

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愿生我国  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於《往生礼赞》解释说:

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  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依此二文之释义,可知第十八愿文之「乃至十念」即是「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此「乃至十念」之文,善导大师以前之诸师解释,有种种不同,有解释为「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之十念;亦有将「十念」之「十」解释为「满数」之意,而以观念成就的状态解释为「十念」,有如是等种种不同之释。大师一概否定此之诸师解释,而以《观经》「下品下生」所言之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之依「十声称佛」往生净土之说以解释「十念」,「十念」即是「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称」或「声」释「念」。依此《观经》之释,称名念佛成为本愿所誓之行,并可看出称名念佛之易行与殊胜。

 

        又,大师解释「乃至十念」之「乃至」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亦即长(上)在一生涯之间相续念佛,短(下)则十声一声之念佛。

 

        依此释义来看第十八愿,则第十八愿誓言:

若我法藏成佛之时,十方世界之任何众生,
只要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欲生我国,
而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称念我名,必使其往生。
若众生念佛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此愿文之重要性,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言: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由此释可知四十八愿之每一愿皆有「称名往生」之本愿义存在。

 

        更於《法事赞》释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又於《观经疏》「定善义」重视「念佛往生愿」而言: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继承善导大师思想,而於其《选择集》第六章言:

凡四十八愿虽皆本愿,殊以念佛为往生规。

 

        弥陀本愿总计共有四十八,然唯有第十八愿为其基准。因此,称名念佛是阿弥陀佛於本愿中所誓往生净土唯一之行;此外之往生行皆非本愿之行;故唯选取念佛一行,而选舍此外一切诸行。此意《选择集》第三章如是言:

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者:於彼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及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种种之行,各为往生行之国土等。或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种种不同,不可具述也。
即今选舍前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等诸行,而「选取专称佛号」。

 

        阿弥陀佛是誓言专称佛名必生我国之佛,并非誓言修诸行业必生我国之佛。诸佛的净土中亦有以布施等诸行为往生净土之行,然阿弥陀佛唯以称名为往生之行,故舍彼选此。

 

3.选取称名之理由

        然而何故阿弥陀佛於第十八愿,唯有选取专称佛名之一行为往生之行,而选舍此外所有一切诸行?《选择集》第三章说明而言:

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
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

 

推测弥陀之本怀,而举出「胜劣」、「难易」义。

 

(1)胜劣之义

        胜劣之义者,念佛是胜行,余行是劣行(非是拙劣,只是劣於念佛)。佛之名号不只具有阿弥陀佛所证悟成佛之内在「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证悟之功德;并且外在之「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教化之功德,亦皆包含,故名号是胜;余行不然,只是有此等内外功德之一部份而已,与名号相比则劣。《选择集》第三章如是言: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由此文可知:「名号是万德之所归」故胜,诸行「各守一隅」故劣。就此法然上人举出「屋舍」之例加以譬喻说明而言: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以是应知。

 

        名号胜诸行,与任何之行相比,名号都是绝对性的殊胜之行,这是净土宗善导流的特质。其他诸师皆以实相念佛、观想念佛或六度万行为胜行,以称名念佛为劣行;然,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深知名号具有绝对性之价值,非其余诸行所可比较,而於《观经疏》「定善义」言: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此是善导大师「称名说」之特色。

 

(2)难易之义

        难易之义者:念佛易称,诸行难修。《选择集》如是释言: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然则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以为本愿欤!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然则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念佛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修之极易;与此相对,诸行非任何人都能,只限於上根利器者,或特定之人。然阿弥陀佛为平等、普遍救度一切众生,故唯以易行之称名念佛为其本愿。

 

        此「易行」并非只是简易、安乐之意,而是「一切众生都能」之意,是就念佛行之「一般性、普遍性」而言。正如源信上人所言:「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如此,推测弥陀本愿之誓言,抉择出「胜劣」、「难易」之二义。弥陀以平等之大慈悲,为普遍广度一切众生,故唯选择名号之一法为根本誓愿,唯选择念佛之一行以普救群萌。因此,本愿念佛可说是「选择本愿之念佛」。

 

4.五种正行之选定

(1)五正行

        如上所述,大师阐发出本愿称名之殊胜,赋於称名念佛之崭新意义,而提倡依本愿念佛之一行往生净土之论说;更於《观经疏》〈散善义〉之「就行立信」释之下提出「五正行」,作为往生净土之五种正行。其文如下: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後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何以大师提出往生行相,不选取向来被重视的「五念门」,而选取「五正行」?主要在於五正行是观想与称名之往生行上的价值转换。

 

        天亲《往生论》所说五念门之行是以观察门为其中心,故天亲、昙鸾对此有三严二十九种庄严之观察的解说,源信也同样有别想观、总想观、杂略观之三观的说明,这些都是以观想佛庄严及净土庄严作为往生净土之要行。

 

        就称名而言,大师於《往生礼赞》引用《文殊般若经》所说「称名见佛」之文而言: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麤,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障重心粗之众生,观想难成故,直劝易行之称名。

 

        又,源信上人之《往生要集》,於观察门说明「别想观、总想观、杂略观、极略观」之後而言:

若有不堪观念相好,或依归命想,或依引接想,或依往生想,应一心称念。

 

        如所言,不堪观想之人,劝其称名,即是称名劣於观想。然而大师所说之五正行是以「称名正行」为顺佛愿之行,而名为「正定业」,赋於称名之崭新意义;而观察正行是助业,资助正定业,非重要性。在此,观察与称名,同是往生业,然其评价,完全相反。

 

        大师之五种正行,说明之,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何故此五种行名为「正行」?大师如是说: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种正行是纯依「往生经」(净土三经)所说之行而行,是往生弥陀净土纯正直接之行故。

 

        又,此五种正行之中,亦分为「正业」与「助业」两种。

 

        「正业」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念佛,名为「正定业」,大师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助业」即是其余四种正行,大师云: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何故五种正行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大师解释说:「顺彼佛愿故」。亦即「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非本愿之行;故但称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大师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为「杂行」。

 

(2)五杂行

        杂行即是杂多之行,即一般菩萨所修之六度波罗密及其余一切诸善万行。若论杂行,其数无量,不遑具述。若与五正行比对,则有「五杂行」。

 

 

        此外,举凡布施、持戒等,并圣道门所重视之菩提心,皆属杂行。亦即五种正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不问大乘小乘,为求现世证悟,或求现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杂行。

 

        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杂归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对」与「十三得失」。

 

(3)五番相对

        「五番相对」即是:(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无间有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

 

(一) 亲疏对──亲者正行,疏者杂行。

亲:修五正行,则众生三业与弥陀三业,常不舍离,心心相印,机法一体,此谓之「亲」。大师於《观经疏》〈定善义〉对念佛往生有「三缘」的解说,三缘即是「亲缘」、「近缘」、「增上缘」。其中「亲缘」说: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称名正行)
身常礼佛,佛即见之;(礼拜正行)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观想正行)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疏:修杂行者,口不称佛,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亦不念众生,众生与阿弥陀佛之身口意三业常相舍离,疏隔不亲,故名「疏行」。

 

(二) 近远对──近者正行,远者杂行。

近:修五正行,与阿弥陀佛甚为邻近;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甚为疏远。大师於「近缘」说:

众生愿见佛者,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

 

远:修杂行者,不愿见佛,佛即不应念,不现在目前,故名「疏远」。

 

(三) 无间有间对──无间者正行,有间者杂行。间者间断、中断,亦是间隙之意。

        无间:修五正行,於阿弥陀佛,忆念不间断,众生与佛无间。

        有间:修杂行者,於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众生与佛有间。

 

(四) 不回向回向对──不回向者正行,回向者杂行。

不回向:修五正行,其中心为称名正行,此是弥陀本愿所誓之行故,不用回向,自然成为往生之业。故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有名之「六字释」言: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此义故,必得往生。

 

回    向:修杂行者,必须回向,方成往生因;若不回向,不成往生因,故杂行必须回向。

 

(五) 纯杂对──纯者正行,杂者杂行。

        纯:五正行是纯粹往生极乐之行,故纯。

        杂:杂行非往生极乐之行,或通人天,或通三乘,或通十方净土,非纯极乐之行,故杂。

 

 

        如是,修五正行者,与阿弥陀佛亲缘、近缘、无间、不别回向、纯极乐行。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以外之诸佛菩萨天人相关系之行,与阿弥陀佛疏、远、有间,须要回向、不纯。修五正行与修杂行比较,有此「五番相对」,故舍杂行,选正行,此是大师「就行立信」之意。

 

(4)十三得失

        「十三得失」,大师於《往生礼赞》强调: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而十三得失,即是修正行有十三得,修杂行有十三失之意。十三失如下:

 

一、 杂缘乱动,失正念故。
二、 与佛本愿,不相应故。
三、 与教相违故。
四、 不顺佛语故。
五、 系念不相续故。
六、 忆念间断故。
七、 回向不殷重真实故。
八、 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
九、 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十、 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
十一、 心生轻慢,虽作行业,常与名利相应故。
十二、 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
十三、 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以上是十三失。修杂行者,有如是十三种之损失;行五正行则与此相反,有十三得。《往生礼赞》於十三得之中,仅举出前之四得,即:

一、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
二、 与佛本愿,得相应故。
三、 不违教故。
四、 随顺佛语故。

 

        与十三失相反,则有十三得之故,仅举出前四,以下则从略。

 

        大师将一代佛法所广说之诸种行门,大分为二,即是正行与杂行,亦即区分出与阿弥陀佛极为亲近的五种正行与疏远的五种杂行;依据「五番相对」与「十三得失」,而独选取五种正行作为往生净土之正行,此外皆名杂行,非往生正行,而舍杂归正,是大师区分正杂二行的目的。

 

5.三重选择,净宗口诀

        善导流之念佛思想,源自龙树「难易二道」、昙鸾「自他二力」、道绰「圣净二门」、善导「顿渐二教」等教判,及善导「正杂二行」、「助正二业」、「正定业」之行判;而归宗结顶於弥陀本愿专称佛名之「正定业」为必得往生弥陀报土之行业。故其宗旨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即是善导《观经疏》结论之所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弥陀佛

 

        又,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独尊大师,将大师之净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语彻底圆彰,此偈妙含「三重选择」之义,後世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其文如下:

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
欲修於正行  正助二业中  犹傍於助业  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亦即於「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

 

        第一重「搁圣道、选净土」──圣净二门之中,选舍圣道门,选取净土门。

 

        我等十恶五逆、罪恶深重、生死流转之凡夫,於此末法之世,欲速离生死轮回,若修圣道门三学六度之诸善万行,以期在此娑婆,超凡入圣,断惑证真,我等无力,势必不能;既无能无力,故且搁之,而选入净土门,目的在於往生极乐净土,因为在此成佛甚难,往生净土容易之故。

 

        第二重「抛杂行、选正行」──正杂二行之中,选舍杂行,选取正行。理由是:杂行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无关,非本愿、疏杂行之故,大师说杂行「若不回向则不成往生因」,故应舍杂行而选取正行。

 

        第三重「傍助业、选正定」──正助二业之中,傍於助业,专正定业。理由是:「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盖,正行有五种,其中前三(读诵、观察、礼拜)後一(赞叹、供养),皆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有关,故名正行;然毕竟非弥陀本愿之行,故名「助业」,唯有「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所誓必得往生净土唯一之业,故名「正定业」,所谓「依佛本愿故」,其余为助业。然此助业并非称名正行之念佛功德薄少,需要助业补助,助业之目的乃是要给净宗行者指出直达正定业之方向,引导行者专依正定业之念佛,其最终目的是要直取正定业。故若未知正定业之义,则须助业;若已知正定业之义,则应傍置助业,专行正业;只要专称佛名,必得往生,顺弥陀本愿故。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