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第八章 本愿称名

第一节    本愿之意义

       「本愿」之「本」,有「因本」及「根本」二义。

 

       释为「因本」时,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菩萨於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於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

 

       解为「根本」时,即根本之誓愿。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

 

       「愿」,有「总愿」与「别愿」。

 

       「总愿」为一切菩萨必发之愿,即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第一句为下化众生心,後三句为上求菩提心。

 

       「别愿」为诸菩萨依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各别不同故,说为别愿。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释迦佛五百大愿[1]等。

 

       净土宗所说阿弥陀佛本愿有二义:

 

       一、约因本,总指四十八愿,一一皆是本愿;

       二、约根本,独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为根本愿,又称本愿王、王本愿。

 

第二节    因本愿——四十八愿

一、发愿缘由

       依《无量寿经》所说,世自在王如来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即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世无能比。

 

       法藏比丘至世自在王如来所,长跪合掌,以颂赞佛,并愿自成光明普照之佛身、第一无双之净土,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其国。赞毕,恭请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净土之行,以便如说修行,成满所愿。世自在王如来知法藏比丘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善恶粗妙之相,并一一显现,令其得见。法藏比丘闻佛所说,并悉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种种境相,选取善妙,而舍粗恶,经过五劫,长时思惟,构成四十八大愿。法藏比丘发此四十八大愿毕,於世自在王如来前一一宣说,并结颂言「我建超世愿」,显明四十八愿为诸佛誓愿海之精华,超过诸佛别愿,故称「超世愿」。

 

二、四十八愿分类

       弥陀别愿之愿数,诸经有异。《大经》同本异译之《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二十四愿,《无量寿庄严经》列三十六愿,《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四十八愿,《悲华经》五十二愿,梵文《无量寿经》四十六愿,藏译《无量寿经》四十九愿。其中古来诸师皆以康僧铠所译之《无量寿经》为正,此经即说四十八愿,又《观经》中品下生「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二者相符。

 

       四十八愿大分三类,即:

 

(一)摄法身愿

       也称摄佛身愿(法身即是佛身),即法藏比丘发誓将来成佛时,其身具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获诸佛称扬之愿,包括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七诸佛称扬愿。

 

(二)摄净土愿

       法藏比丘发誓将来成佛时,其国土无一切烦恼,纯然清净,庄严完备,超出一切世间之愿,包括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

 

(三)摄众生愿

       法藏比丘发誓将来成佛之时,十方世界一切菩萨、声闻、缘觉、人、天,乃至三恶道众生,皆悉来生其国,受其教化,普皆成佛之愿,即除上五愿之外,余四十三愿皆是。

 

       其中摄众生愿细分为五:

       1.摄自国人天愿。共十七条:前十一条愿及第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愿。以弥陀净土称自国,弥陀净土之外称他国。凡经文说「国中人天」即为自国,说「十方世界」「十方众生」「他方佛土」等即为他国。

 

       2.摄声闻愿。即第十四声闻无数愿。愿文并举声闻、缘觉,即是摄二乘之本愿。

 

       3.摄自国菩萨愿。共九条: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四十、四十六愿。

 

       4.摄他国凡夫愿。共七条:第十八、十九、二十、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七愿。

 

       5.摄他国菩萨愿。共九条:第二十二、三十六、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愿。

 

       合即为二:一摄自国众生愿,共二十七条;二摄他国众生愿,共十六条。

 

       摄自国者,为在极乐得益。虽分人天、声闻、菩萨,然彼国乃「大乘善根界」,为纯一大乘境,人天非实人天,声闻非实声闻,但为顺余方俗,即:约受乐,说为人天;约证寂,说为声闻;约上求下化,说为菩萨。自国人天中,第一、二、十六愿为离苦,其余各愿为得乐,尤以第十一「必至灭度愿」,誓往生者,悉皆成佛。

 

       摄他国者,或摄往极乐得益,即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三十五愿;或即於他方得益,即其余十一条愿。未别列声闻,因摄於前第十四愿,或总含十方众生之中故。

 

       又众生言宽,以凡为主,举凡摄圣,明五乘齐入;菩萨德胜,以圣为主,举圣摄凡,示菩提愿强。

 

       摄他国众生的方法,第三十三愿举光明,其余十五条愿皆说名号。然光明、名号不离,名号为体,光明为用;名号为因,光明为缘。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一一愿文不遑细解,且将与凡夫往生关系密切之愿,於下节说明。

 

 

三、四十八愿成就

       愿如御者,行如车辆;愿能驱行,行能载愿;愿行相扶,业事成就。有愿无行为虚愿,有行无愿为孤行,皆不能成就。

 

       法藏比丘五劫思惟发四十八大愿之後,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之极长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十劫之前,於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由其因中一一誓言「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知四十八愿一一皆已成就,即因中的愿望一一实现,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凡诸经赞说极乐净土依正二报功德庄严之处,皆是四十八愿成就文。如极乐国中无三恶道,为第一愿成就;佛身光明无量,为第十二愿成就;佛寿命无量,为第十三愿成就;诸佛称赞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为第十七愿成就。其中凡说念佛往生处,皆为第十八愿成就,此愿成就故,念佛必定往生。《往生论注》说:「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然「因愿文」与「成就文」并非一一相对,而是互有详略。若依《华严经》,一一菩萨皆有无量别愿,成佛则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则四十八愿愿文及其成就文,且对娑婆有缘众生大略而说,若广说者,则释迦牟尼佛穷劫不能赞尽。

 

第三节    根本愿——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为相互关联之整体,然有主次之别。其中第十八愿最为根本。

 

       「根」者,如树之根,能生枝叶花果;「本」者,如木之本,能持枝叶花果。有根本,自有枝末。昔法藏比丘为令一切众生念佛往生彼国,而誓国土无三恶道、清净严饰,佛身无量光寿、诸佛称扬,人民具种种功德利益,故一一愿皆从第十八愿出。若无第十八愿念佛往生,则一一愿皆失意义。今日众生,虽有不识一字、不知一愿者,但能念佛往生,自然尽得四十八愿所有功德利益。

 

       弥陀别愿超越诸佛别愿,故称「超世愿」。但个别来看,并非一一愿皆超诸佛,如国土严净、无三恶道、不更恶道,诸佛净土亦皆如此。之所以超越诸佛,在於如此清净庄严国土,能令凡夫称名往生,亦即因第十八愿而超越诸佛,为一切诸佛之所称扬。如《大经》偈言「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因此愿超,诸愿亦超。

 

       善导大师於四十八愿,总以第十八愿为核心,一一指归第十八愿。

 

       如《观经疏‧玄义分》释言: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观经疏‧定善义》说: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事赞》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第四节    本愿称名

一、本愿称名之意义

       「本愿」即四十八愿之根本愿,即是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称」即口称;「名」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阿弥陀佛因中之时建立本愿,选择称名一行为十方众生往生之因行,所以我等今日称名,即是顺佛本愿;顺佛本愿,乘佛愿力,必得往生,此即本愿称名。

 

       本愿在称名,称名顺本愿。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本愿为因,名号为果。本愿、名号属佛,称念属众生。故此本愿称名,为因果交彻、生佛一体[2]之行,即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3],因该果海,果彻因源[4]

 

       本愿称名有三重简别。

 

(一)简诸佛

       诸佛菩萨名号皆含无量功德,称念皆能灭罪增福,是故称名法门本来通於诸佛,不限於弥陀一佛。但诸佛并无凡夫称名往生高妙报土之本愿,今说「本愿称名」,即专指弥陀一佛。

 

       或说诸佛亦有摄凡本愿,但以弥陀与此土众生特有因缘,故释迦牟尼佛专说弥陀一佛摄凡本愿。

 

       净土宗以前义为正。

 

(二)简诸行

       於往生极乐法门,不限於称名一行,六度万行、世出世善回愿并得往生。然余行非彼佛本愿所选择之行,唯称名一行为彼佛本愿所选择之行,为明此义,故说「本愿称名」。

 

(三)简诸师

       善导大师时代,诸师释净土教,局圣道门之观念,或以称名为「别时意」,不得顺次往生;或以称名为浅行,不及观想、实相[5]妙行;乃至後世,或以称名为开悟之手段,或强调众生称名之功夫,或强调称名之外必加诸善万行回愿,皆不明彼佛本愿救度之义。今为示弥陀本愿之称名,佛之大愿大行,施於众生,成为众生愿行,非定非散,超定超散,具含一切功德,愿力自然所牵,必得往生报土,故说「本愿称名」。

 

二、本愿称名之相承内涵

       「本愿称名」为净土宗根本义,其根据乃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核心,也是净土宗全部教理之根本、核心,亦即一大藏教之根本、核心。此愿为弥陀生命之所在、世尊出世之目的、诸佛共宣之本怀、众生唯一之出路,故对此愿的解释,绝对不可随意含糊,必须徵之佛祖诚言。

 

       世尊说明此愿之《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又其《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愿文「乃至十念」,诸释不同,但依其「成就文」及「成就偈」皆说「闻名」,又四十八愿凡摄他方国土众生,皆说「闻名」,可知所谓「念」,乃是念彼佛名号,非念其他。念,虽通於心念、口称,依《观经》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可知十念即十声称名,「念」即是「称」。

 

       龙树菩萨《易行品》对此愿有简略的解释: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最早提出「本愿称名」,明其现生不退。

       天亲菩萨释本愿称名: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昙鸾大师释以「名即法」——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是实相身[6]、为物身[7],十念称名胜无始积业,缘佛愿力,便得往生。又十念不限十之数,唯明业事成办,念佛必生。

 

       道绰大师以《观经》下品下生植入第十八愿文中,释言: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有关本愿称名,释义最丰,略举数文: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观经疏‧散善义》)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往生礼赞》)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疏‧散善义》)

       

       兹依愿文及佛言祖释,「本愿称名」有如下内涵:

       (一)为弥陀本愿所选择之众生往生因行。其选择及生因义,如下论述。

       (二)为往生极乐,信称名必生,此外无他。

       (三)为任何众生皆可堪行之唯任口称、不论净秽、不论定散,易行之极。

       (四)为一向专称,不杂其余。

       (五)为尽形寿,中不退转。

       (六)为如实修行相应。

       (七)蒙彼佛光明摄取。

       (八)为如彼名义。

       (九)顺彼佛愿。

       (十)乘佛愿力。

       (十一)定得往生,速疾成佛。

       (十二)为世尊本意,超越定散一切行。

 

       故知「本愿称名」者,机不论罪福,心不论净秽,身不论四仪,时不论久近,数不论多少,功不论深浅,但取一向专称,则顺彼佛愿,无不得生。

 

       亦知「一向专称」为弥陀本愿的根本内涵、净土行人的最高准则、净土宗义的最後结论。

 

       第十八愿愿文最後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意思是「五逆谤法之人除外,不得往生」。然善导大师依《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得生,释「唯除逆谤」为「抑止门」之义:五逆、谤法其罪极大,造者必堕无间地狱受苦,佛为防止众生造此二罪,对於还未造者加以诫止,说「不得往生」,这是抑止。

 

       但如果是已经造下五逆谤法罪者,佛不可能永远舍弃,令其流转,而是再发大慈大悲心,允许其称名得生,这是摄取。

 

       《法事赞》说:「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故知抑止是为了摄取,抑止是暂时,摄取是永久。同时可知,本愿称名是以救度下劣恶机为本位。

 

第五节    选择本愿

       「选择」二字,出自《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选择心中所欲愿」之文。

 

       阿弥陀佛因位为法藏比丘时,受世自在王佛加持,以天眼悉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於心中选择所愿。

 

       二百一十亿诸佛土中,或有佛土以布施为往生行,或有佛土以持戒为往生行,或有佛土以孝养父母等为往生行,或有佛土以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时,对於布施、持戒、孝养父母等诸行选舍不为往生正因,唯选取专称名号一行为往生正因。故此「称名」乃是「本愿称名」,本愿称名乃是「选择本愿称名」。

 

       为何选舍万善万行,唯选取称名一行为往生正因?佛智难测,谨依善导大师所释,有「胜劣」及「难易」二义。

 

一、胜劣义

       因为念佛功德超胜,余行功德下劣,所以选取念佛,选舍余行。

 

       名号为万德所归,阿弥陀佛三身[8]、四智[9]、十力[10]、四无畏[11]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中,功德尤胜,故称「万德洪名」。

 

       余行不然,各守一隅,只是一一单项功德,不能总摄所有功德,故劣。

 

       譬如「房屋」之名包含一切栋、梁、椽、柱在内,而「栋、梁」等名称不能包摄一切。此因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而舍劣取胜,独选称名,立为本愿生因之行。

 

       《法事赞》言: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以极乐是无为涅盘之高妙境界,余行皆是少善少福,不能往生,唯凭如来名号功德才能往生,所以弥陀因中唯选称名为往生行;世尊知弥陀意,选舍余行不为要法,唯选取念佛以为要法,教念佛「专复专」。

 

二、难易义

       念佛易修,诸行难修。《往生礼赞》言:

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
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源信上人《往生要集》言:

今劝念佛,非遮余种种行,
唯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
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
乃至临终求愿往生,
得其便宜,无如念佛。

 

       念佛易修,通一切机;诸行难修,不通诸机。若以造像起塔为往生本愿,贫穷困乏者断往生希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多;若以持戒持律为往生行,破戒无律者不得往生,然持戒者少,破戒者多。总之,除称名外,不论立何种因行为本愿,都不可能普遍适应一切根机,而能修者少,不能修者多。所以,阿弥陀佛为平等慈悲救度一切众生,即选舍造像起塔等一切行,唯选择称名一行,立为往生本愿,是则人人可行,人人往生。

 

       如上,因念佛具有「胜、易」二义,摄一切德,通一切机,所以选为本愿之行。

 

       尤其胜劣义,最能安顿行人之心,稳如磐石。因为称名念佛很容易,人们也就认为功德浅劣,由此疑虑丛生,而更寻求殊胜高妙之法;今善导大师以「念佛一行最为尊」,唯判称名为「正定之业」,超过一切定善、散善,即杜尽一切下劣心及辗转企慕之心。

 

 

第六节    生因本愿

       「生因」即往生行因。四十八愿虽广,唯有第十八愿誓十方众生念佛往生而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愿誓众生往生行,唯是「三心十念」。「三心」即「至心、信乐、欲生」,此为安心,同於《观经》「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已见於本书第五章《安心章》。「十念」即「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即起行、作业,见本书第六、七、八章。此「三心十念」之行,至简至易,而能成往生净土之因者,在於「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四十八愿中,唯有此愿以彼佛正觉与我等往生结为一体,而誓:若不能使念佛众生生我国者,则虽可成正觉,亦舍而不成;必能令十方众生念佛得生我国,才取正觉。

 

       故第十八愿称为机法一体[12]本愿。「南无阿弥陀佛」,为机法一体名号。机法一体故,阿弥陀佛功德全体成为众生往生之因,故称第十八愿为生因本愿。余四十七愿为欣慕愿,为令众生欣慕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而念佛愿生。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言: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第七节    摄生三愿之关系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举第十八、十九、二十愿属「摄生增上缘」,意思是由这三愿的增上作用力,能摄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故称「摄生三愿」,即正摄受众生往生的三条愿。

 

       三愿的关系,有种种解说。今依善导大师释义,三愿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为体,其余二愿为用,次第连属,共摄众生往生。

 

       诸佛菩萨应机施教,度化众生,必有当机、结缘二种。宿缘成熟,今生遇法即可得度者,称为「当机」;善根劣弱,今生遇法虽不能得度,但是能固结缘种,等待未来善根渐渐增长,最终毕竟得度者,称为「结缘」。摄生三愿中,第十八、十九愿为当机愿,顺次往生,即现在行念佛等业因,紧接着次生(当生命终之後)受往生果;第二十愿为结缘愿,顺後往生,即第一生作业,第三生或第三生以後受果。

 

       如诸佛之法,有权有实,以实摄权,导权归实[13]。以之,第十八愿念佛为真实(实),第十九愿诸行为方便(权)。

 

       真实有三:       

 

       一、机真实,明信佛智,全仗佛力;

       二、法真实,唯说念佛,不假方便;

       三、益真实,直接化生,不住莲胎。

 

       方便也有三:

 

       一、机方便,疑惑佛智,杂有自力;

       二、法方便,兼说诸行,种种调诱;

       三、益方便,或归实则转入念佛,或滞权则寄住莲胎。见下《凡夫入报章》。

 

 

       《大》《观》二经权实互显:《大经》三辈文以实摄权,胎化段废权立实;《观经》十六观导权归实,流通付嘱文废权立实。《小经》一向唯实无权。

 

       关於念佛与来迎的关系,体必具用故,念佛往生必有来迎;用必归体故,诸行来迎功归念佛。诸行回向愿生,故佛来迎,若不回愿,岂蒙来迎?而回愿心正是表明多少有念佛之心,只是诸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不亲故,非全念佛。然而诸行之人尚蒙来迎,何况念佛。故知来迎利益,正在念佛,旁通诸行。然第十八愿不说临终来迎者,略有四由:

 

       (一)本誓重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理在不言故;

       (二)名体一如,三缘具足,念佛佛来,法尔如是故;

       (三)摄取光中,应声即现,常来护念,不限临终故;

       (四)令诸行人,闻佛来迎,起欢喜心,归入念佛故。

 

       前三为不必特说,後一为特意不说。然诸行之人,非本誓重愿之机,隔名体一如之理,缺亲近增上之缘,无摄取护念之益,若不特别誓愿临终来迎,则绝往生希望。故为疏远之机,令得安心,归入念佛,弥陀大悲别发此愿,而誓临终来迎。

 

       然有众生,虽闻弥陀佛名,或求人天福报,未愿往生;或仅少少欣求,不具三心;或虽有愿行,而中途退失,皆不得顺次往生,漏於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当生得度,而成结缘之机类。为愍此类众生之长劫流转,法藏比丘更发第二十愿加以救度,促其尽快往生;纵然闻名信心浅薄,也如吞钩之鱼,在水不久,承此愿功,不必遥隔多生,而能速生彼国。故第二十愿称为「系念定生愿」,也称「三生果遂愿」。

 

       「三生」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生,此有「过现门」及「现未门」。约「过现门」,第一生(过去)植诸德本,第二生(现在)至心回向,第三生(未来)达成往生,此为《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第五愿之意。若「现未门」,第一生(现在)植诸德本,第二生(未来)至心回向,第三生(未来)达成往生,即《无量寿经》第二十愿之意。「过现」「现未」二门虽异,顺後往生是同。

 

       第二十愿之作用,第一生结缘下种,第二生缘种成熟,第三生达成往生。

 

       结缘下种者,名号为金刚不坏成佛之种,「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即普下成佛之种。名号法种法尔趋向极乐,故说「系念我国」,即为普结往生之缘。虽闻名而求世福之人,法种功能具足不失;由此名号法种摄受住持之力,点滴微善能成根芽,故说「植诸德本」。「植」同种,「本」同根,「植诸德本」即「种诸善根」。若离名号,世善虚伪,如同浪作,不成善根,故知善根德本以名号为体。

 

       缘种成熟者,即依佛果遂本愿力、名号法种住持力、无量光明调熟力,宿种善根念念增长,现在具足三心,炽然求生,故说「至心回向,欲生我国」。其往生行,略而不说。若随佛意,念佛为本;随众生机,或取诸行。无论念佛、诸行,必令遂其过去「系念我国」之愿,达成往生,故说「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推求其本,为遂弥陀欲令一切众生毕竟得生极乐国土之本愿。如《无量寿经》言「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又《庄严经》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总结之,第十八愿为明信佛智之全分念佛,顺次直接化生。第十九愿为疑惑佛智之少分念佛,或增进为全分念佛,即自然化生,或滞留诸行,亦蒙临终来迎,然暂寄莲胎。第二十愿为不明佛智之微分念佛,一生结缘下种,二生缘种成熟时,或少分念佛,或全分念佛,三生达成往生。因此,三愿皆由念佛一边得往生,而念佛杂诸行自力者,为疑佛智故,住於莲胎,故善导大师释言「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第八节    念佛利益

一、光明摄取

       本愿称名,众生心、行、业为内因,如来本愿力为外缘,施与现世福乐及往生成佛种种功德利益。

 

       外缘即增上缘,於他物生起有强力之作用。万物皆赖增上缘之助成,例如土壤能生长米麦。念佛法门,由阿弥陀佛生因本愿所建立,其佛力增上缘作用更为显着,乃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善导大师所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如《观经》说,念佛众生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的利益。佛光明为佛救度众生之智慧功德的外在体现,而分色光[14]与心光。色光常照一切,於此之上,特加护念之心,即名心光,以此心光常照念佛行者,予以摄取护念,称为「光明摄取」。即第九观中,阿弥陀佛总以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别以心光摄取念佛众生而不舍。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言:「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为何唯摄念佛之人,不摄杂行之人?有三点:

 

(一)平等义

       由於阿弥陀佛平等大悲故,光明唯摄念佛之人。因念佛法门,不论智愚利钝,都能平等修行。

       而其他任何法门,总有众生不能修行,不能平等利益。

 

(二)本愿义

       余行非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故佛光明不照摄。

       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故佛光明照摄。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三)三缘义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念佛之人与阿弥陀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故佛光明摄取。

       杂行之人无此三缘,故佛光明不摄取。

     

 1.亲缘

       念佛通於身口意三业。行者口业称佛名,佛即闻之;身业礼敬佛,佛即见之;意业忆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佛也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佛与众生最相亲厚,称为亲缘。

 

2.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其心念,现在目前,称为近缘。近缘通於平生与临终。

       众生称念佛名,阿弥陀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此为平生。

       念佛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为临终。

       不论平生、临终,阿弥陀佛皆常来、常守、常护、常迎念佛之人,故念佛人与佛实为最近。

       亲缘、近缘,似同而有别。心心相知为亲,空间无隔为近。

 

3.增上缘

       阿弥陀佛之外缘,总称增上缘,别以念佛行者临终之时,佛及圣众现前来迎,诸罪消灭,魔障排除,安详往生,称增上缘。此外尚有五种增上缘,如下略辨。

 

 

二、五增上缘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显明五种增上缘。此五种增上缘,观察等四种正行(助业)虽亦有之,其中自有强弱浅深等差别,而约佛本意,释为念佛正行(正定业)之具德。

 

(一)灭罪增上缘

       众生称念,则除多劫罪。如《观经》下品上生说一念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说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二)护念增上缘

       佛菩萨常来念佛行者之侧,如影随形,而加护念。如《观经》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者,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为其胜友」。

 

(三)见佛增上缘

       依於念佛三昧,得见阿弥陀佛。如前所述近缘见佛。

 

(四)摄生增上缘

       「摄生」即愿往生行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愿力摄得往生。以第十八愿为主,旁及第十九、二十、三十五愿。

 

(五)证生增上缘

       「证生」即证明众生往生不虚,而有世尊证明及诸佛证明。如《阿弥陀经》说,专修念佛之人,六方恒河沙诸佛皆舒舌相,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五种增上缘含现当二益,灭罪、护念、见佛三种为现世利益,摄生、证生二种为当来後世利益。「五增上缘」与「三缘」相配,其灭罪、摄生当「三缘」中的增上缘,护念当「三缘」中的亲缘,见佛当「三缘」中的近缘,「三缘」共明机是凡夫,凡夫往生即「五增上缘」中的证生增上缘。

 

       

三、念佛现世之德香

       如上已大体说明念佛利益,现再说明念佛现世利益之德香。

 

       对於一个专求往生的念佛人来说,念佛现世利益与未来往生之崇高理想并不矛盾,反而一体不离,因为念佛本来就有「现当二益」。如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赞》後序,皆说明念佛的现世功德利益。近代印光大师也说:「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专修念佛本为往生一大事,除此之外,念佛尚有种种现世利益,如下表:

 

 

       「促成善缘」:由於念佛,原有种种逆恶境缘得以改变而成善,如家门不宁转为清泰、子孙不孝转为贤孝等。

       「延年转寿」:由於佛力加护,得长命安乐延寿。

       「重转轻受」:本当受重苦之报,转受轻苦之报。

         又有念佛十五种利益,如下表:

 

 

       以下依据净土三经说明念佛现世利益。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关念佛现世利益之愿:

 

       第十二「光明无量愿」,佛以光明与众生结佛缘,施以救济,故是心的利益。

       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由此念佛人现世得延年转寿,所以含有现益。

       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令我等蒙佛救度,安心立命,是心的利益。

       第十九「来迎引接愿」,临终无诸苦恐惧,得大安慰,是心的利益。

       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约其安心得救是现益,约果遂为当益。

       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是心的利益。

       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现生於佛道得不退转,是心的利益。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念佛受诸天世人敬爱,身心安乐,无佛道障,是身心双益。

 

       《三誓偈》说「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异译《无量寿庄严经》说「广以诸财宝,普施於贫苦」,《无量寿如来会》则说「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救贫穷,施安乐,是现世心物两方面利益,可知念佛人由弥陀冥加故,於现世财物等不求自得,使生计无虞,衣食无缺。

 

       《无量寿经》又言:「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示其灭罪生善利益。

 

       又言:「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为身心双益。

 

       《大经》凡说现世利益之文有二十余处。

 

       《观经》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劫生死之罪,於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为灭罪生善益。第九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前已述,为现世利益。经末「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显明二圣影护护念利益。

 

       《观经》说念佛而得现世心的利益,也有二十余处。

 

       《阿弥陀经》说念佛现世利益,有两条文:「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即现世之终益;念佛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即由诸佛护念,得信心坚固增上之现益。

 

       以上为净土三经所明念佛现世利益之大概。

 

       更就三种光明,示念佛现益:我等至心专念佛时,阿弥陀佛放无贪善根所成之清净光,除我等财色二贪之不净罪业,而等同於清净持戒之人;又放无瞋善根所成之欢喜光,灭我等瞋恚罪障,而等同於无瞋忍辱之人;又放无痴善根所成智慧光,灭我等愚痴罪障,而等同於有智之人。清净光令我等心无贪、清美,欢喜光令我等心无瞋、柔和,智慧光令我等心无痴、正觉明朗,故说「消除三垢冥」「三垢消灭,身意柔软,善心生焉」。

 

       又无量光能破有量,无边光能离有无[15],无碍光除诸障难,无对光消灭怨对,不断光令心不断等。

 

       念佛利益无量无边,真有信者,应当欢喜踊跃,顶戴奉行!       

 

 

名词注解:

[1] 五百大愿 《悲华经》言,释迦牟尼佛往昔为宝海梵志时,於宝藏佛所曾发下五百大愿。

[2] 生佛一体 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即与佛成为一体。

[3]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以弥陀正觉名号,作为念佛人的往生正因。

[4]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即拥有弥陀果地功德;弥陀果地功德,彻入念佛人心中。

[5] 实相 此处指实相念佛,念阿弥陀佛的法性之身,得实相之理。

[6] 实相身 实相即真理。佛彻证真理,与真理冥合,故佛身为实相身。佛即是真理,佛名也即是真理。

[7] 为物身 与真理合一之佛身,显现救度众生之力用,称为物身。「物」即众生。

[8] 三身 一、法身(法性身,即人人本具的真性);二、报身(福慧功德圆满所报得的佛身);三、应身(应众生之机而变现的佛身)。

[9] 四智 一、成所作智(转有漏的前五识,成为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二、妙观察智(转有漏的第六识,成为观察诸法及教化众生的智慧);三、平等性智(转有漏的第七识,成为平等慈悲一切众生的智慧);四、大圆境智(转有漏的第八识,成为洞察一切事理的智慧)。

[10] 十力 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一、知觉处非处智力(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二、知三世业报智力(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四、知诸根胜劣智力(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五、知种种解智力(能普知众生种种知解不同);六、知种种界智力(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盘);十、知永断习气智力(於一切妄惑余习,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

[11] 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佛於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无所畏(佛於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三、说障道无所畏(佛於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於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12] 机法一体 能救度的佛(法),与所救度的众生(机),彼此成为一体。如人乘船,人船一体。

[13] 以实摄权,导权归实 用实法含摄权法(方便之法),引导权法归入实法。

[14] 色光 即身光。

[15] 离有无 远离执着有的一边和执着无的一边的「边见」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