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智隨法師文章
top

智隨法師文章

法義篇

  1. 廣說諸法與專修一法有何關係
  2. 《無量壽經》的「法深信」觀
  3. 禪與淨土之比較
  4. 西方淨土的指方立相是一種執著嗎?
  5. 36次呼喚你的名字,只為讓你「醒來」
  6. 《楞嚴經》中暗藏的玄機是什麼
  7. 因果與空性
  8. 法門無量,念佛第一
  9. 如何超越三界
  10. 念佛,需要清淨心嗎?
  11. 在念佛之餘是否要另念一半的觀音?
  12. 一聲稱念罪皆除,為什麼還在胞胎中住十二劫?
  13. 善導大師為何以疏釋《觀經》開宗?
  14. 十方諸佛為什麼要讚歎阿彌陀佛?
  15. 淨土宗之特質——指方立相,住心取境
  16. 弘揚佛教文化 促進社會和諧
  17. 淨土三經對告眾之探微
  18. 無上利益的法門(三)
  19. 無上利益的法門(二)
  20. 無上利益的法門(一)
  21. 淨土法門的信心從哪裡來?
  22. 觀音與彌陀
  23. 概說佛法之判教(二)
  24. 概說佛法之判教(一)
  25. 《大經》解讀
  26. 機法深信
  27. 《淨土文獻叢刊》總編序
  28. 《靈岩法要》編序
  29. 《淨土宗判教史略要》學習補充資料
  30. 有關自力他力的妙喻
  31. 印光大師念佛問答
  32. 略說淨土法門興起緣由二
  33. 略說淨土法門興起緣由一
  34. 略談「護念」之義
  35. 佛來助念 正念往生
  36. 一心不亂 三心具足
  37. 念佛餘行 勝劣比較
  38. 何故無問 自說此經
  39. 佛何偏勸 往生西方
  40. 三經五經 親疏有別
  41. 話說淨宗 師資傳承
  42. 也說「易往而無人」

隨筆篇

  1. 我們發起往生心,是因為佛在憶念我們
  2. 為什麼觀音菩薩得自在,而我們不自在
  3. 能安心念佛,得到的就是無量寶藏
  4. 淨土法門最大的障礙就是疑惑心
  5. 不信佛的人走輪迴道,念佛的人走成佛道
  6. 損失往生大利,人生就白過了
  7. 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8. 往生的大門在哪裡
  9. 我們的心量要敞開,敞開到接納所有人走向念佛的道路
  10. 教理越深入、信心越扎根,越會老實念佛
  11. 人生最大的福報
  12. 每天念一聲佛就可以往生,為何還要多念
  13. 人生的歸宿,成佛的寶典
  14. 十方世界都流行,十方諸佛都讚歎的一部經
  15. 淨土法門真能「即生成就」嗎?
  16. 如何看待佛教眾多不同的經典
  17. 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合作」
  18. 《觀經》講了修行的三種方法,你知道是哪三種嗎?
  19. 善導大師講的「決定深信」有何含義?
  20. 佛為三個人說淨土三經
  21. 我們的善根可以跟彌勒菩薩一樣多,你相信嗎
  22. 一部只「擺事實」,不「講道理」的經典
  23. 淨土復興的根本保證
  24. 佛力最能改變人心
  25. 樂邦有路 起信即生
  26. 關於《無量壽經》翻譯史與會集現象
  27. 佛是如何護念眾生的?
  28. 如何看待不同經典?
  29. 人是活著往生還是死了往生
  30. 佛面與人面
  31. 一個道場的氛圍比什麼都重要
  32. 怎麼知道親人往生沒有?
  33. 得到25位菩薩保護的人
  34. 暫居於娑婆,常住於極樂
  35. 什麼是佛心?
  36. 果已熟,速摘!
  37.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38. 為啥要往生?
  39. 提升自我無止境
  40. 無諍
  41.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42. 如何看待道場、團隊裡的是非
  43. 學佛,越簡單越好
  44. 千里燒香不如在家念佛
  45. 入佛門徑 判教為首
  46. 如何判別「真實之法、方便之法」?
  47. 常與無常當如何?
  48. 從解、行二門談「一門深入」「廣學多聞」
  49. 何為「一門深入」,你真瞭解嗎?
  50. 「三業無功」的念佛能往生嗎?
  51. 《認祖歸宗》
  52. 學佛法,找明師,有方法!
  53. 為什麼有人念佛念得很開心,有人卻念得很煩惱?
  54. 居士能做弘法的事嗎?
  55. 逼上梁山
  56. 關於念佛現當二益的法語
  57. 五濁惡世的我們一定要仰靠阿彌陀佛
  58. 做一個真實的念佛人
  59. 念佛能否成為千萬富翁?
  60. 彌陀垂跡,大成淨宗
  61. 人人皆需要佛法
  62. 重慶一行記實感懷
  63. 何為「一心不亂」?
  64. 豈能任意隨緣
  65. 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薩
  66. 為學與為道
  67. 學淨土門之人 不可相信菩薩不相應教法
  68. 念佛人應建立內心的道場
  69. 念佛人應保持的心態
  70.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
  71. 印祖論全仗佛力與兼仗佛力
  72. 監獄裏寄來求法之信
  73. 不敢有疑
  74. 話說「名」與「利」
  75. 什麼叫念好?十念當往生!
  76. 亦論「隨緣」與「攀緣」
  77. 平淡是真 念佛最樂
  78. 人生的希望 生命的歸宿
  79. 一德具萬德 一福納萬福
  80. 瞻禮「龍門石窟」有感
  81. 略談楊仁山與日本學人辯論法義之事

因果記實篇

  1. 因地不真 投身為豬

念佛感應篇

  1. 燒香禮佛 禍去福來
  2. 乞求觀音 兒子病好
  3. 彌陀捶背 倖免車禍
  4. 可愛小鳥 系列感應記
  5. 一念呼救 立蒙感應
  6. 夢見善導 歸入念佛
  7. 我的眼好了 佛眼卻壞了

往生記實篇

  1. 豬聞開示 柔軟往生
  2. 舍利現心字 昭示念佛理
  3. 植物人念佛 安祥往生
  4. 臨終遇緣 奇特往生

法師介紹

  1. 智隨法師介紹

一德具萬德 一福納萬福

       什麼是福?有人說有錢是福,有人說當官是福,有人說健康是福,有人說無憂是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個人也都按自己的認知去生活。不過仔細地觀察這個世間,生在幸福中的人實在少之又少。為物所累,已讓我們不堪負重。所謂的錢財、官位等,都不是純一無雜的福報,很多世福是禍福相依、利弊同在的,如古人云:「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無錢的人為錢煩惱,有錢的人同樣為錢煩惱;無官的人為官位而煩惱,有官的人同樣為官位而煩惱。所謂「有無同憂」。患得患失已讓我們失去了內心的安寧,已讓我們迷失於物欲的困擾中,無憂的人何處可覓?靜觀世間,真正百利而無一害的福報,無過念佛。一句名號,具足萬德,只要念佛,則一福納萬福,消業障,增福報,開智慧,得往生,成佛道……其福豈可盡言?曾經到湘潭去,遇見一位居士的老媽媽,可以具見念佛之妙,真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老人家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親近過三寶,只是聽母親的勸說,很早就開始念佛了,她每天念三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如是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現已九十四歲,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毫無病態。其面色紅潤光潔,慈顏常含笑意,像盛開的花朵,像七彩的霞光,氣色比五十多歲的女兒還好。有時還下廚幫女兒摘摘菜,力所能及做一些家務事。

       老奶奶很少出門,整天一人在家,也不覺得寂寞難耐,只管念自己的佛,好像沒有什麼讓她不開心的,世間的一切似乎與她毫不相干。不為物累,安心念佛,讓我們一眼即可看到何者是福。

       另有一居士剛開了一家美容店,請我們到店裏去看看,我開玩笑說:把老太婆請來做廣告最好了,她可以活生生地告訴我們,念佛才是最好的美容,不用化妝,也能容光煥發,而且不會褪色,永遠保鮮。

       我告訴老奶奶,您現在不用念三句了,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手持蓮花來迎接您往生到極樂世界,永遠快樂。老人家沒聽說過什麼蓮花接引的話,不太懂什麼意思,我簡單告訴她,乘蓮花就像坐車一樣,佛拿蓮花來迎接我們,我們坐著蓮花就到極樂世界了。老人家笑得合不籠嘴,很開心地說:「還坐蓮花車呀,好玩好玩!」一派天真浪漫之情。

       老人雖不懂什麼佛法大道理,但那樸質天真的模樣,那虔誠一心的念佛,讓我們深深感動,原來有佛法活在內心的人,是那麼快樂,她忘卻了世態,只是只管念自己的佛,無憂無慮地過著自己的日子,生命是那麼鮮活真實,這種福報何等可貴!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念佛實乃「一德具萬德,一福納萬福」的無憂之道。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