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預先說明三個方面

       諸位法師、諸位蓮友,大家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研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在正講之前,預先說明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講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二,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有哪些不共的特色,它和一般所說的淨土教法有什麼區別。

       第三,我們這次的講學,所組織的材料,是按照什麼樣的體列。

 

       簡單說就是三句話、九個字:第一就是為什麼;第二就是是什麼;第三就是怎麼樣。

 

為什麼學習淨土思想?

       我們首先講「淨土思想」。所謂「思想」,簡單講,就是一種想法、一種思考。我們在座每一位都可以說是有思想的人。如果提高到一個理論的高度,所謂「思想」,就是一種系統化的理論,這個就不是一般人都有的。

 

       比如說,我們都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有往生淨土的想法,以及種種的思考。但是,我們在座每一位可能不能說「我有一個什麼淨土思想」,因為我們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比較支離破碎,甚至彼此矛盾。

 

       「思想」兩個字是現代名詞,如果以我們佛法來說,就是所謂的教理、教義,或者說教法。

 

       我們為什麼來學習淨土思想?這個當然很簡單,我們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淨土宗的教法作為我們的安心,所以要學習淨土思想。

 

       在我們佛教裏邊,除了淨土的教義、教法,還有很多,中國佛教有所謂「八大宗派」。如果我們選擇以參禪悟道作為我們修持的法門,那我們就要瞭解禪的思想;如果我們以天臺教觀作為我們修持的法門,我們就要瞭解天臺的思想;那我們現在是來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大事,所以,我們懷著這個目的,就來修學淨土思想,所謂「學以致用」,理論指導實踐。

 

       當然,這是我們每一個修行者自己的選擇,這個沒有勉強,我們自己修學淨土法門、學習淨土思想,也不妨礙其他有緣的人選擇各自有緣的教法。

 

淨土思想千差萬別

       關於淨土思想,因為我們中國歷史上很多的大德法師,乃至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他們都來弘傳淨土法門,這些大德法師、祖師大德,他們都是通宗通教,對於佛法教理都可以說是大通家,他們對於淨土的理論都是很系統的,所以,他們都有自己的淨土思想。

 

       但是,這些淨土思想彼此之間是有差別的,再經過歷史傳承下來之後,往往我們會接觸到很多的資訊和資料,我們初學的人會覺得難以決擇。

 

       或者有的人講的淨土教法有他不同的角度,也有他攝受眾生根機的一種考量。我們很難說到底這之間誰對、誰錯,但是,最基本來講,有一個契理、契機的問題,佛法講究契理、契機。

 

選擇修學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原因:契理又契機

       下面就講到我們所要說明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可以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究竟闡明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真實意。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也是最能契合我們這樣通身業力凡夫的根機。所以,這是我們來選擇修學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原因──主要是契理又契機。

 

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可能很多人還很陌生,作為出家法師、作為修學時間比較久的老居士可能瞭解,因為善導大師距離現在的時代比較久遠,他是唐朝人,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的二祖。

 

       善導大師又叫「光明和尚」,他為什麼叫「光明和尚」呢?他念一句佛就口出一道光明,這是因為他三昧定功深厚的緣故,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深證三昧,所以,不是一般的凡流。

 

序講: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我們近代有一位淨土宗的祖師,就是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是我們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可能瞭解的人比較多,一部《印光法師文鈔》,可以說是風行海內外,學習淨土宗,沒有聽過印光大師的名,那可以叫做孤陋寡聞了,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對善導大師非常景仰,可以說佩服得五體投地。作為大勢至菩薩應化的印光大師,如此讚歎善導大師,我們就知道善導大師在我們整個淨土宗、乃至整個佛教中的地位。

 

       所以,這裏把印光大師《文鈔》當中對善導大師的讚歎簡略地列成十條──印光大師讚歎善導和尚的高德,我想把這些作為今天的主題,跟大家說明,讓我們對這位祖師,內心能起一種無限的崇仰,覺得說:「我在千年之後,還能遇到這麼一位祖師的教法!」內心歡喜踴躍。這樣,能夠對法義有恭敬、喜悅,容易聞法入心。

 

       我手裏有一篇資料,這篇資料在我們方丈和尚將要印的《善導大師全集》的附錄裏就有,就是《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我們先瞭解:我們要學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善導大師是何許人也。

 

       一共有十個方面:

第一、讚大聖不測德。

第二、讚彌陀化身德。

第三、讚所說等佛德。

第四、讚觀經四帖疏。

第五、讚楷定專修德。

第六、讚發明助念德。

第七、讚弘超諸宗德。

第八、讚化度普廣德。

第九、讚至極慈悲德。

第十、讚懸護萬代德。

 

       這十個小標題。

 

第一、讚大聖不測德

       第一、「讚大聖不測德」。

       印光大師讚歎善導和尚是大聖人。「不測」是難以測度。他有這麼兩句話:

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聖人。
善導大師之大聖人,神妙不測者。

 

       《印光法師文鈔》對歷代的祖師大德都很讚歎,但是,讚歎到這樣的用詞用語,還是很少有的。

 

       比如說,印光大師對蕅益大師也很讚歎,說蕅益大師所著的《彌陀要解》,古佛再來注解的話,也就如此了,也超不過其上。但是,查閱《文鈔》,說蕅益大師,歷史上傳下來,也沒有說他是哪一位菩薩、佛的化身。印光大師說:蕅益大師,看他的證悟和他教化的功行,至少也是法身大士(登地的菩薩就可以稱為法身大士了,一直到觀音、勢至十地菩薩)。

 

       這裏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乃大神通聖人」、「善導大師之大聖人,神妙不測者」,他的神通妙用、他的神通智慧是無法測度的。「大聖人」,在佛教裏有兩種概念:第一種就相對小乘的阿羅漢,登地以上的菩薩稱為大乘聖人,這是一種說法。第二種是相對於因地的菩薩,沒有成就佛果,因此稱為小聖人,唯有佛才有資格稱為大聖人。

 

       而大勢至菩薩化身的印光大師讚歎善導和尚是大聖人,是哪一種呢?是佛地再來。

 

第二、讚彌陀化身德

       下面說「讚彌陀化身德」: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
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彌陀化身」,在《文鈔》裏多次引用、多次讚歎。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這是古今相傳、歷史記載的。

 

       我在這裏給大家講一則公案,就是我們另一位祖師,有「後善導」之稱的少康大師。少康大師念佛跟善導大師有異曲同工之妙,少康大師念一句佛,就從口中出來一尊佛,念十句佛,就有十尊佛,像念珠一樣,一個接一個,環環相扣就出來了。所以,大家如果看古畫,有一位高僧,合掌念佛,口中就有十尊佛出來,那就是描寫的少康大師。我們可以知道:少康大師功行非凡。

 

       少康大師一開始不是學淨土教法的。有一次,他來到洛陽白馬寺,在藏經樓看見有一卷經文放光,「這到底是什麼著作啊?」他就很恭敬地探手把放光的經文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西方化導文》,作者就是善導大師,勸導我們往生西方淨土的(這個《西方化導文》,到底是有一篇文章取這個名字呢,還是善導大師本來就有的著作、少康大師這麼命名,我們就無從考證了)。少康大師一看,內心很感動:「如果我和淨土教法有緣,我應該來追尋。」他就徒步從洛陽走到長安,到光明寺──善導大師所遺留的寺院(他叫光明和尚嘛,他住的寺院,皇帝就賜匾叫做光明寺),來到光明寺善導大師的影堂(現在講,就是所謂的紀念堂),恭敬施設供養,很虔誠地禮拜,說:「如果我同淨土有緣,希望大師來指導我。」就頂禮善導大師的遺像。

 

       哎!少康大師往下頂禮,拜下去,一抬頭,就看到善導大師的遺像從畫像裏走出來,變成了阿彌陀佛的化身,升到空中對他說:「汝依我教。」「你啊,依照我的教導,將來可以普利人天,化度無量無數的眾生回歸極樂世界。」少康大師當下是五體投地──這等於是佛來給他證明。

 

       這件公案等於說證明了兩件事:第一個證明善導大師就是阿彌陀佛化身(所以他的像變成佛像),第二個證明少康大師本身,他的淨土化導的緣份、自利利他有非常廣大的功德。

 

       少康大師自此就專修念佛,也證入三昧。

 

       我們現在講證入三昧,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歷代的祖師大德當中,能夠深證三昧的也不多。

 

       所以,我們所來講學的淨土思想,乃是彌陀直接化身的善導大師所傳授的。

 

第三、讚所說等佛德

       第三,印光大師有一首偈子說:善導大師所說的淨土教法,就和阿彌陀佛說的是一樣的。有八句話,這八句話很簡略,概括地介紹了善導大師。我來念一句、講解一句:

世傳師是彌陀現,

 

       舉世傳揚善導大師是彌陀的示現。

提倡念佛義周贍。

 

       善導大師專修、專弘念佛法門,所謂「單提念佛」;雖然提倡念佛,他的教理、教義非常的圓滿、周到。「周」是周密、周詳,不偏頗。「贍」是豐富、不貧脊。「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
兼使極力生欣厭。

 

       大家手上沒有資料,可能這兩句話難懂一點。

 

       「切誡」:就是善導大師提倡念佛(下面四句話是印光大師總結善導大師提倡念佛的特點),「切誡」就是很懇切地勸誡。

 

       「學者」:就是淨土宗的行人。

 

       善導大師很懇切地勸誡我們應該怎麼樣呢?

 

       「須撝謙」:「撝」就是恭敬,一個提手旁,加一個為人民服務的為,這個字讀作hui1,是恭敬的意思。「謙」,就是謙卑、謙虛。「撝謙」就是對佛法有恭敬、對自己有謙卑,就是:我們學習這個法門要把自己放下來,不要認為「我是一位很能修持的上根利智」,那樣我們就缺乏謙卑、恭敬的心,對於念佛法門也就不相應了。只有知道自己是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我們才能完全歸投彌陀的救度。

 

       印光大師有兩句話、八個字,他怎麼說呢?

通身放下,
徹底靠倒。

 

       「通身放下」就是一種謙卑,「我某某人,我是一個業力凡夫,我就徹底放下」,就像我們坐板凳,或者躺在床上睡覺,你整個的身體、你的重心放下來,叫「通身放下」。你不要很僵硬地還在自己使力氣,那樣就很累,坐得不踏實。這是一個比喻,說明我們念阿彌陀佛要「通身放下」,知道「我沒有大能耐,我只能老老實實像老太婆一樣念這句佛」,心地很柔軟,身心完全放鬆。

 

       那麼,放在什麼地方呢?當然放在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所以:

 

       「徹底靠倒」:靠倒在阿彌陀佛那裏。

 

       善導大師也是這樣教導我們:

 

       「兼使極力生欣厭」:同時勸導我們對娑婆世界要真正厭離,不是那種口頭說厭離,「哎呀,我很厭離娑婆世界啊,我今天晚上就想往生了」──他今天煩惱了,就說「我今天晚上就想往生了」;第二天早上一起來,股票上漲,賺了二十萬,「日子還不錯!我還可以再享受生活,還可以再賺賺錢、公司再開大一點」,這個厭離心就不是真實的,二十萬就把你買回來了。


       厭離娑婆世界的人,整個娑婆世界的一切都給我們,「我不要!」因為厭離了嘛;娑婆世界的山河大地、礦產資源、金銀珠寶、富貴利樂全部給我們,也不要!我們要厭離娑婆,娑婆世界的一切都是無常生滅的。

 

       我們欣求極樂的莊嚴。

 

       下面說: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擇機理雙契幹。

 

       我們學習佛法,有解門和行門。「解」就是理論,你要瞭解教理。「行」是行持,也就是實踐。學解和學行,一般說要「解行並重」。

 

       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就像一個盲人,盲人出門走路,你越精進、越勇猛,就越危險,是不是?大家上大街走路,敢不敢把眼睛閉上,然後使勁地跑?那肯定給車撞了,或者摔到溝裏了。

 

       所以,明亮的眼睛很重要。我們要瞭解這條道路,首先要有解。這個解當然是正解,不是邪心邪解。

 

       有解再講行。

 

       「解宜遍通一切法」:要學解門,「宜」就是應當。「遍」就是普遍。「通」就是通達。一切的教法都應該通達。

 

       這個一聽就困難了,怎麼可能?我們一個法門也通達不了,怎麼能夠一切法門都通達呢?

 

       這個,有總略和詳細之別,這是一個大的綱要。這段話主要出在《觀經疏》上品上生的解釋當中,所謂「遍通一切法」,並不是讓我們每個人都把三藏十二部全部悟到、學透;雖然不能每部經通達,但是,宗旨、方向、原則是:你要能夠沒有偏頗的見解。

 

       比如我們佛教講五乘教法。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教法都是佛法,如果你不能都通達,就有偏頗。

 

       怎麼講呢?有的人就講了:「佛法嘛,就是叫人做好事,行善積德。」那麼,他所講的就有偏頗。他講的也有合理的因素,他講的是佛法當中的人天乘,行善積德,但這一點不是佛法的本質,沒有把了生脫死作為原則,只通人天法,沒有通人天法以上,這個就有偏頗。

 

       如果我們修學聲聞乘、圓覺乘,我們以四諦、十二因緣法了生脫死,這是佛法的一個目標。但如果僅僅是到此為止、得少為足,覺得佛法就是如此了,這樣也有偏頗。為什麼呢?因為佛法除了小乘教法之外,還有大乘菩薩法。你只瞭解小乘法,甚至不承認大乘法,認為「大乘非佛說」,這個也就偏頗了。

 

       學習大乘教法的人,我們知道:有人天乘,有小乘,還有大乘。

 

       大乘教法中又有兩種:一種是聖道修行的法門,一種是淨土救度的法門。

 

       如果這兩個法門你內心偏執一端,這就沒有通達了。比如說,學聖道教法的,他的基本宗旨是以戒定慧三學斷除貪瞋癡煩惱,貪瞋癡煩惱斷除乾淨才可以了生脫死,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局限於這個觀點,以此來看待淨土法門,像印光大師所說的,「以通途法門的教法衡量淨土特別法門」,他就不承認,說:「哪裡那麼簡單?你光念佛,貪瞋癡煩惱絲毫沒有斷,你怎麼能往生?」這樣就不通達佛法了,這樣就鬧紛爭、鬧矛盾。

 

       學淨土教法的人如果執定「我只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自己學這個法門,這樣選擇是可以的。那麼,看到人家修戒定慧、斷貪瞋癡,說:「哎!不用不用不用!你幹嘛要修戒定慧啊?」這樣也有偏頗,因為他所選擇的,是以戒定慧來斷除貪瞋癡煩惱,他是聖道修行的法門,他必然以這個為宗旨。不斷貪瞋癡煩惱,按照通途的修學法門,是不可能出離生死輪迴的。


       所以,這是法門宗旨有所差別。

 

       如果能夠通達法義的話,你就會覺得這兩種都是佛法,都是佛的聖教所說,都有依據,就看你怎麼選擇。你要選擇自力修行,貪瞋癡煩惱沒有斷,不能了生脫死;你要選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往生淨土,哎!就可以仰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所謂「帶業往生」,或者說「凡夫往生淨土證悟不退」──都是佛所說的。

 

       善導大師在這裏講的這段話,主要是說我們在佛法的理解方面不要偏頗,各人選擇自己有緣的教法來修學,所以說「解宜遍通一切法」。

 

       那麼行持呢,修學佛法不是停留在文字的知解,而是要落實在實踐的修持當中,所以講行──修行:

 

       「行擇機理雙契幹」:「機」就是根機。「理」就是教理。「雙」就是契理又契機。「幹」就是根本,根本上就契合。善導大師為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認定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專念彌陀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契彌陀本願之教理,下契眾生罪業之根性,契理契機。

 

       至於其他法門,印光大師也經常談到,比如說天臺、禪、密這些大乘教法,對於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庸庸凡夫來說,多多都是契理而不契機。說「眾生本來就是佛」,「是啊,道理是如此啊」,可是,我們仔細看看,我們還是凡夫,「本來是佛」和「現是凡夫」,這個矛盾哪,沒法解決!本來是佛,還是凡夫;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道理講得很高妙,確實如此,但是,我們煩惱還是煩惱,沒有「即菩提」,我們生死照樣生死,沒有「即涅槃」。所以,這些只是契理,而不契合我們的根機。

 

       善導大師所提倡的,要「機理雙契」,不至於讓我們望洋興嘆,「佛法好啊,好得不得了啊!特別好!但是,就是修不來……」這個沒有落實。

 

       下面兩句:

念佛出光勵會眾,
所說當作佛說看。

 

       善導大師念一聲佛就出一道光明,以此來激勵與會的大眾。大家在一起聽善導大師講淨土教法──凡夫嘛,疑心很重。哎!大師就知道了,他就念佛放光。大眾一看,「哇!這個不得了!如此的一個神通聖人,是絕對沒有虛妄語的,他都能念佛放光了,他能講假話嗎?所以,他說的話值得信賴」,大眾的信心就激勵起來了。

 

       第二點,「念佛就能放光!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大眾信心又能得到增長。

 

       這裏還有個公案,是唐朝的善道法師所著的《念佛鏡》裏記載的。在唐朝時代,各宗都很發達,善導大師特別在長安弘揚淨土教法,也有其他法師懷著各宗的觀點,不太認同,就來和善導大師比量,其中有一位金剛法師(這個金剛法師,到底是他的法名叫做「金剛」呢,還是他是學金剛乘密法的,那就不知道了)。在比較的時候,善導大師就講:「依據佛的教法,罪業凡夫稱念彌陀名號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此語真實不虛,那就讓滿堂的佛像為我放光做證;如果這個話是虛假的,就讓我善導當下從這高座上墮落地獄。」說完之後,善導大師就把手上的如意杖一抬起來,往堂中供的佛像一指,結果堂中所供的釋迦佛像、阿彌陀佛像,兩尊佛像放大光明,馬上整個殿堂裏佛光遍照。事實都顯現了,沒話說了,大家都信服得五體投地。

 

       善導大師能有這樣的教化功行,這個確實不是偶然的,當然要有這樣的德行,如意杖一指,釋迦、彌陀都來為他放光證明。

 

       我們一般的人不能講這種話,講這種話,你頭磕破了,也沒看到佛放光──我們本身垢障太重,罪垢煩惱太重。

 

       所以,最後一句,印光大師就說了:善導和尚所講的,我們作為末代的凡夫,不要認為這是某一位法師講的,要當做是佛親口來跟我們講的。

 

       我們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當然希望阿彌陀佛親口來告訴我們,可是我們也沒有得到三昧,阿彌陀佛不到我們臨終的時候也不能親自來告訴我們(到臨終就來了),那我們現生呢,好在唐朝的時候阿彌陀佛來過一趟,在這個世界住世了六七十年,化身為善導大師,來給我們留下了著作,這等於就是阿彌陀佛親自來講、親自來寫,這樣,我們就有依止了。我們對淨土的教法這麼解釋、那麼解釋,怕有誤解、迷惑、互相之間矛盾的地方,由此我們就有標準了,心中就踏實了。

 

第四、讚觀經四帖疏

       善導大師遺留在世的,有《善導大師全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觀經四帖疏》這部著作。下面第四點:「讚觀經四帖疏」,讚歎這部著作。這部著作是善導大師撰寫、解釋淨土三部經當中的《觀無量壽佛經》,總共分成四卷,所以叫「四帖」,一卷就是一帖,「四帖疏」。「疏」就是解釋。

善導和尚《四帖疏》,
淨業行者之指南針也。

 

       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是我們修學淨土行人的指南針。

 

       「指南針」:在海上航行的時候,四周茫茫無際,大水一片,分不清東南西北,何況是大霧連綿?這個時候,就要靠指南針來引導方向。我們修學,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我們心中是茫然的,所以,眾生在迷茫當中。我們雖然想求解脫、求往生,「到底怎麼去?到底能不能去?」我們心中一片茫然、一片迷茫。我們有了《觀經四帖疏》,就有了指南針,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善導疏》契理契機,善說法要。
善導和尚《四帖疏》,
唯欲普利三根,
故多約事相發揮。

 

       這是說善導大師解釋《觀經》,他不談玄說妙,他為了讓「三根」(上中下根)──我們在座絕大多數都是下等根機的,談玄說妙,把我們的頭腦談糊塗了,「怎麼回事……?」回去恐怕連菜都不會燒了。所以,為了普遍利益我們,他不談玄說妙,不講那些過高過深的道理,都講那些很實在、很懇切的話,從事相方面來發揮。

 

       「事相」:就是說「指方立相」,有所相狀,有固定的事可以指稱。如果談玄說妙、講空性的話,就是要破相、破執著的。善導大師從來不講這些話,他說:凡夫眾生,讓他有相而求都求不到,比如說告訴他「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你怎麼觀想……」,你給他指一個相,他都觀不出來,何況是無相而求?無相而求就好像一個人居空立舍──他想建一棟房子,但是不在大地上建,在半天空裏,一指,說:「你在半天空給我建一棟房」,怎麼能建得起來呢?所以,善導大師知道我們眾生的根機,他不談這些,而是「多約事相發揮」,目的是慈悲我們。上根的人談理性、談空性,他能悟理而不廢事;下根的人,你談理性,他往往會偏執空,會廢除事相,甚至可能著魔發狂、不得實益。

 

       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有大智慧,早就把我們的根機看透了。

 

       很遺憾,善導和尚《觀經疏》在我們中國失傳了一千多年,不然大家為什麼對善導大師思想陌生呢?直到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才由楊仁山居士──他那個時候任清廷政府駐英國的外交使節,經常在大英圖書館裏研究佛法,遇到日本學者南條文雄,大家都是佛教徒,所以談得很投機。交談中,楊仁山居士發現,很多中國失傳的寶典,竟留存於日本!因為在中國,像善導和尚《觀經四帖疏》,雖然沒有流傳下來,但是在藏經目錄裏都有,一談,發現:哦!原來中國很多祖師大德的著作,像南山宗的南山三大部,中國也失傳了,日本還保留著,所以,他就喜出望外,回來之後,就托日本友人把它寄回到中國來。

 

       我們民國時代的印光大師有這個福德因緣拜讀到善導大師的著作,所以,印光大師的思想跟善導大師的思想很接近。

 

       所以,我們各位啊,很有福報!歷史上像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學問、修持、悟性都是頂頂有名的,但是,他們都沒有看到善導大師的原著。而我們今天有緣遇到,這個因緣,可以講是難值難遇。

 

       印光大師就來比較天臺宗的《觀經疏》和善導大師的《觀經疏》,他有這樣一段話,他說:天臺宗的《觀經疏妙宗鈔》(《觀經疏》是智者大師所著作的;《妙宗鈔》是宋朝的四明大師再進一步解釋智者大師所著的《觀經疏》,所以叫做「鈔」)是站在天臺宗的「一心三觀」的立場,講得很玄妙。

 

諦理極圓融。

 

       他所講的理性,講的佛法的真諦,都講得很圓融,極其的圓融。

 

中下根人莫能得益。

 

       圓融雖然圓融,但是,中等根機和下等根機的人不能得益,一定要上等根機的人,他才能聽得懂,能夠依教修持。依我們來講,把握不住方向,所以,中下根人不能得到利益,所以說:

不如善導《四帖疏》,
能夠三根普被、利鈍均益也。

 

       反而不如善導大師所作的《觀經疏》,能夠上中下根普被。

 

       我們是下根人(如果只是上根有利益,我們不要學了,看不懂了),所以,對我們有利益,利根人、鈍根人都可以得利益。

 

       這是第四點,讚歎《觀經四帖疏》。

 

第五、讚楷定專修德

       第五點,最重要了:「楷定專修德」,重要啊!

 

       「楷定」:什麼意思呢?「楷」,就像我們寫書法,「楷書」,它是標準、規範、楷模,就是我們的一個模子。「定」是決定,沒有動搖的,「就這麼定了!」善導和尚講的話,就這麼定了!叫「楷定」。

 

       「專修」:就指專修念佛。

 

       我們來學習: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
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那麼,神通、智慧體現在哪裡?在下面。不是體現在他天天放光動地的,體現在下面:

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
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

 

       善導大師弘揚、闡明淨土的教法,不崇尚談玄說妙,專門在我們很親切的地方,很真實、很平常、很實在,叫「真切平實處」。「真」,真實,符合我們的根機。比如說,我們「本來是佛」,真實不真實?對我們來講,不夠真實,隔了一層;如果開悟了,聽到這句話,他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對啊,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釋迦佛所證如是,我某人所證如是」,他就知道本來是佛。對我們來講,口頭禪!隔了一層,這個不真切。

 

       善導大師講的話,點點滴滴,就像中醫針灸一樣,紮到我們的穴位,說:「你是罪惡生死凡夫!」真不真?你強都強不掉,就是這樣。

 

       「真」:真實。

 

       「切」:親切。我們心裏覺得善導和尚講的話很對我們的根機,聽得心裏很溫暖、很舒服、很實在、很親切,不是講得那麼天高虛遠,「你要如何,達到怎麼怎麼樣……」那些,一開始學的時候覺得很有勁,「哎呀,多好!禪宗的書看起來真的是灑脫、舒服、乾淨、俐落」,是的,有這個效果,這也是法義。但是,學多了之後就起煩惱了,「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兩句話好講不好做啊!一隨緣就變了。在家裏念佛也好、打坐也好,心裏還稍微有那麼一點相應,一上大街、一辦事、一為長住操勞……通通都變了,一隨緣,通通都變了。所以,我們做不到,這樣不親切。

 

       「平」:平常、平淡,不是讓我們的心很動搖。比如教我們念佛,我們凡夫的心往往不喜歡簡易、不喜歡平淡,我們喜歡複雜、玄妙。像吃飯一樣,你看一些世俗人,吃飯很講究味道,講究大油大膩,放各種調料。這樣的人,當然我不敢講他一定沒有修持,可能在口味的欲望方面比較強。如果一個人心比較清淨,相對來講,他在飲食方面也會清淡。

 

       我們凡夫的心就喜歡追求玄妙,可是,真理往往並不玄妙,真理反而實在;我們凡夫的心喜歡複雜,真理往往很簡單,所謂「萬法歸一」,「一」就很簡單,可是我們不喜歡。

 

       我們念佛,也不喜歡老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麼乾巴巴的,不念了!」覺得枯燥、沒味道──凡夫的心!這個,生熟沒有互轉。

 

       所以,善導大師讓我們的心要平淡、平常,「平常心是道」。念佛就是念佛,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追求那麼高妙的東西。

 

       「實」:就是實在。

 

       下面說善導和尚的「真切平實」體現在哪裡呢?舉了個例子: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
其利無窮。

 

       「其利無窮」:什麼樣的利益?是無窮無盡的利益。

專修,謂身業專禮,

 

       專修淨土法門。我們講身口意三業,身業專禮拜阿彌陀佛,叫「身業專禮」。

口業專稱,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意業,我們的意念,「意」是思惟:

意業專念。

 

       專憶念阿彌陀佛。

如此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一萬個裏面一個不會漏掉,一網打盡,「萬不漏一」。

 

       前提是:三專。哪三專?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

 

       三專變成一專:「一向專念」。

 

       所以,也有人問:「師父啊,願往生的人那麼多,怎麼實際往生的人不多啊?」以此為標準就知道了。我們去打聽打聽,也去調查調查,只要是雜行雜修的,肯定危險;只要是專修念佛的,肯定走得很殊勝。所以,為什麼願生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問題出在專和雜!專和雜是我們淨土門的一個分水嶺。

 

       當然,關於這個「專」,前面也說了,「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行持上專,不是那種偏頗的,「就專修念佛,其他通通打倒」,也不是這個意思,是在瞭解佛法整體原則的情況下,選擇適合我們本人的根機,專修專念,這樣,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大家願生淨土,就怕把自己漏掉了,有人聽說「念佛者如牛毛,往生者如牛角」──牛身上的毛很多,幾十萬、幾百萬根;角有多少?一頭牛只有兩隻角。說:學道的人像牛毛那麼多,得道的人像牛角那麼少。這是講一般的修持法門,如果拿來講淨土法門,說:「念佛的人如牛毛那麼多,往生的人如牛角那麼少」,那我們都不要念了──不是的!這是誤解。

 

       念佛是「萬修萬人去」、「萬不漏一」的法門,所以,我們大家往下聽,我們就知道善導大師也好、印光大師也好,歷代的祖師把阿彌陀佛的悲心本願闡發出來,我們都可以萬不漏一,百分之百被阿彌陀佛錄取到極樂世界。
什麼是雜修呢?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

 

       他也念佛,他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不專。「兼」就是附帶,像我們現在兼職,有一份工作,再找一份工作,兩份、三份。他也是,「我修一下念佛,再兼修其他種種法門」。

迴向往生。

 

       比如說「我還持咒,我還觀想,我還參禪……但我的目的還是要往生西方,我念佛往生,我打坐參禪也迴向往生,我誦經、持咒也迴向往生」,這就叫做雜修。

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
則百中稀得一二,
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你看,這樣修行,跟專修念佛來比,是不是難多了?專修念佛,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很容易,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呢,是兼修種種法門,累得夠嗆,迴向往生。結果一百個裏邊難得一兩個往生,一千個裏邊稀有三四個往生。什麼原因呢?因為「心不純一」。

 

       什麼叫「不純」?不純粹。大家出去買東西,比如說買牛奶,結果不給你純的牛奶,雜一點別的雜質,你高興嗎?不高興。什麼叫「不純」呢?他的心不是純一地向著極樂世界、向著阿彌陀佛,他雜有別的法門、別的知見,這樣就不純了。

 

       那「不一」呢?不是一向念阿彌陀佛,他心力的目標不是一個穩定的方向,這樣就分散了,利益就輕微了。

 

       印光大師在下面得出結論,說善導和尚的「專雜二修」是:

金口誠言,
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讚歎到頂點了,說這是「金口」。在世間講「金口」,是講帝王,皇帝叫「金口玉言」,在佛門裏講「金口」,就是指佛了。

 

       「金口誠言」:誠實語,不虛假的。

 

       「千古不易之鐵案」:從古到今、貫穿未來、永不改變、鐵板釘釘的案子,定下來了!所以,大家好好地思量一下。


好,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