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回顧前七個講題:淨土框架明朗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簡略回顧一下上來十幾個講題。

 

       一開始我們用七個講題專門講述了淨土宗的七對主要觀念。這七對主要概念是讓我們在佛法當中決擇適應我們根機、能夠當生解脫生死的淨土法門,在淨土法門之內又決擇出弘願。大分教門的判釋和行門的判釋兩個類別。

 

       頭五個講題就是從教門判釋來說明:

 

       「難行與易行」,淨土門屬於佛法當中的易行道。

 

       「自力與他力」,淨土門屬於他力法門。

 

       「信機與信法」是和「自力與他力」相連帶的解釋,是說我們應該歸投阿彌陀佛的願力。

 

       個講題是說「聖道與淨土」,我們淨土法門,道綽大師首先標立這個名稱。

 

       下面的講題說「要門與弘願」,淨土法門之內,有要門,還有弘願。要門是方便,弘願就是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五個講題是教門的判釋。

 

       下面是「正行與雜行」,這是在我們淨土門之內行持上的一種分判和解釋,有五種正行。

 

       正行之內,又分為「正定業」與「助業」。

 

       分判「正行與雜行」的目的,是擱捨雜行,選修正行。

 

       正行當中,正定業是決定往生,「順彼佛願故」;其他四種稱為「助業」。

 

       這樣,我們整個淨土宗的大框架就很明朗。

 

前七個講題圍繞一個核心:阿彌陀佛本願稱名

       這七個專題,圍繞的是一個核心:

 

       「難行與易行」,易行之所以容易,是「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所以是圍繞著阿彌陀佛的本願。

       「自力與他力」,所謂「他力」,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

       「信機與信法」,所謂「信法」,也是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也是說阿彌陀佛的願力。

       「聖道與淨土」,淨土門也解釋為第十八願:「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要門與弘願」,弘願就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正行與雜行」、「正定業與助業」,都是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為核心而來討論的。

 

       所以,這七對概念,中心的內容是不變的,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阿彌陀佛的本願念佛,也就是「本願稱名」,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回顧後八個講題:念佛的利益

       接下來八個專題是說明我們念佛的利益,所謂「稱名必生」。

 

       這八個專題當中,頭兩個是從阿彌陀佛的因地和果號來說明,所謂「本願不虛,稱名必生」、「名號本義,稱名必生」,這是一個根本的來源之處。我們之所以稱名必得往生極樂淨土,在於阿彌陀佛本願不虛假,在於阿彌陀佛的名號本身具足令十方眾生稱念必生的功能。

 

       接下來「諸佛作證,稱名必生」,我們不用去懷疑,也不用問張三、李四,乃有十方恒河沙諸佛為我等親自做證明,出廣長舌相。善導大師解釋得很懇切:如果說我們不依諸佛作證得生淨土的話,十方諸佛的廣長舌一旦伸出來,就不能還入口了,縮不回去了,「自然壞爛」,說得很懇切。

 

       接下來從眾生的根機和心性的角度,破除大家疑惑,有五個專題。

 

       第一個是「不擇眾機,稱名必生」,不論一切眾生的根機,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以本願不虛,名號功能決定往生。我們學了法照大師的「彼佛因中立弘誓」,所謂「瓦變成金之偈」。

 

       接下來是「不問時節,稱名必生」,這個講題主要說明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正確的行持是:從現在聞到這個法門,一心信順,永不改變,直到臨終,執持不捨,這個就是稱名的時節。因為人們遇到法門的時間久近不同,所以,臨終一念、十念遇到,臨終就即得往生;平時遇到,一信永信,一念永念,那麼,在平生就往生決定。同時,這個題目也是說明:不管平生之機還是臨終之機,只要專修專持名號,念念不捨,都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這是說「不問時節」。

 

       接下來的專題是「不問罪福」,因為我們總是或多或少有罪,或修少福,或造多罪,這樣,往往會覺得說:「有罪大概稱名不能往生,多作福業才可以往生吧?」這樣就有疑惑心,我們的內心就不安定,這樣就懷疑、恐懼,會退墮。所以,善導大師很慈悲,說:「真願往生淨土,回心念佛,不問罪福,都必得往生。」

 

       接下來的專題,是因為有的人擔心妄念很多,怕不能往生,所以說「不慮妄念」,即使妄念紛飛──這個是凡夫的習性,我們凡夫本來如此,我們主要學了源信大師的「妄念原是凡夫本體,妄念之外別無心也,知此念佛即蒙來迎」,大師說:「從妄念中所出念佛,猶如蓮花不染污泥,決定往生不可有疑。」

 

       接下來,我們依據善導大師「二河白道」的解釋,來說明:雖然我們內心有貪瞋癡的煩惱,但是「不顧貪瞋」──不畏水火二河,念念無疑,稱彼名號,決定往生。所以,「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用了這八個講題來說明:任何眾生,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

 

凡夫入報

       接下來我們是說明:凡夫眾生所往生的極樂國土,如果說不是那麼高妙,那還有所不足。而這樣的眾生往生的國土,當時在唐朝的時代,其他各宗的法師都判斷是比較低的。唯有善導大師說:凡夫往生的,是阿彌陀佛的報土──凡夫入報,這就是指我們往生到極樂國土的境界的高妙,給予的利益徹底、究竟而圓滿。

 

       所謂報土,昨天講過,三身佛有三身土。善導的解釋很簡潔明瞭,在《法事讚》裏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

 

       用「無為涅槃界」五個字來說明報土的景象,「無為」就是遠離我們的造作,不衰不變,不可能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是法性本身的境界,所以叫「無為」;「涅槃」是不生不滅,涅槃也就是佛本身所證悟的境界,所以佛就叫「證大涅槃」;「涅槃界」就是佛本身的境界。

 

       我們往生到的極樂國土不是化淨土,也不像天臺宗講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如果依天臺宗的教判,凡夫只能往生到凡聖同居土;阿羅漢可以往生到方便有餘土;大菩薩能往生到實報莊嚴土。

 

       當然,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做了一個融合,他說:最低等的凡聖同居土,也包含上面幾土的利益。

 

       善導大師就直接說:凡夫往生的是報土。

 

       所以,我們上一課所講的那一段文,就是最著名的「凡夫入報之文」。

 

       「凡夫怎麼可以往生報土呢?」各宗的行人必然有妨難,心中有疑惑,要來提問。大師說:若論報土太高妙、太殊勝,阿羅漢、小菩薩尚且不能往生,垢障凡夫云何得入(「入」就是進入,也就是往生的意思)?

 

       善導大師先順著對方來意說:

若論眾生垢障,
實難欣趣。

 

       「如果從眾生的垢染和業障這個角度來說,那確實不能往生,你所說的不錯。」然而底下,善導和尚話鋒一轉:那為什麼能夠往生呢?就是說不從眾生的垢障來說明。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
致使五乘齊入。

 

       往生彌陀報土,不看眾生有沒有垢障,不論眾生這一邊,而是從阿彌陀佛的誓願那一邊來說明。如果有阿彌陀佛的誓願作強緣的話,不要說菩薩能往生、阿羅漢能往生,即使是罪垢的凡夫也可以往生,所以叫「齊入」,平等往生。

 

五乘齊入

       「齊」有兩種齊:一個是上齊下,一個是下齊上。

 

       什麼叫上齊下呢?上面是菩薩乘──五乘嘛,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五乘就是佛法的修行之道。如果僅僅是人乘的話,他是得人的果報,這是他本身這一乘的修因感果;天乘是以生天為果報,這是淺顯、方便、基礎的教法;乘聞乘是以得阿羅漢果為他的目標;緣覺乘是以得辟支佛為他的目標;菩薩乘是以得到佛果為目標。這叫五乘佛法。

 

       這五乘的眾生修持佛法,如果以他們自力來講,差距可以講是天差地別。比如說高等的菩薩:彌勒、文殊、普賢,這是菩薩乘,乃至到低等的凡夫,像我們這些貪瞋、業障深重的凡夫,怎麼敢和大菩薩相比呢?

 

       然而,由於乘托阿彌陀佛的弘誓強緣,即使是罪業凡夫,也和高等菩薩平等往生彌陀報土。因為一旦到達彌陀報土,就是佛的境界。所以,這就叫「齊」。下劣凡夫和高級菩薩平等往生,這叫下齊上,往生得到的果報和高級菩薩往生到報土去是平等的,都是到「無為涅槃界」,都是在「諸善善人聚會一處」、「阿鞞跋致」、「多有一生補處」這樣的國土──下齊上。

 

       那麼上齊下呢,就是高等的菩薩要往生到彌陀的報土,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尚且有所不足,如果按照通途教理,只有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十方報土任意往生,可是,阿彌陀佛的報土是超越十方諸佛報土的最殊勝的報土,所謂「無為涅槃界」,即使高等菩薩要往生,也要乘托阿彌陀佛的願力強緣,這樣叫上齊下,即使是上等菩薩,也和下等凡夫平等,都要乘彌陀願力,所以,這個就顯得我們往生不僅容易,而且殊勝、高超,「勝」、「易」二者同時具備。

 

往生之因:信願;往生之緣:佛願

       這裏是說「托佛願以作強緣」,「緣」,佛法講因緣合和,所謂「因緣果報」,有因、有緣,因緣合和就能產生結果。這裏講「以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強緣」;什麼是因呢(如果沒有因的話,光有緣,單緣不生,不能起作用)?所謂的因,就是說我們願意去往生──信願之心,信順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這個是我們的內因。雖然有這樣的內因,如果沒有強緣的話,這個因也不能達成,不能結到果報。

 

       因分為兩種:有真,也有假。

 

       緣也分兩種:有強,也有弱。

 

       因,有真有假。因如果是假的,緣無論再怎樣強,不能感果。如果不是真的願意去往生,只是做表面工作給別人看,阿彌陀佛再慈悲、再怎樣要救度我們,緣再強,這樣也不能往生。所以,因要真,就是真的願生淨土,真的願意去,真的信順──真信、真願。

 

       緣,有強有弱。雖然我們因很真,「我願意去往生,確實願意去往生」,但是,如果緣弱了,那我們也不能往生。這個弱緣,就是我們自力修行的種種善行功德,也就是所謂的雜行。

 

       所謂強緣,就是指「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也就是專念彌陀名號,這個稱為強緣。

 

       譬如說,我們面臨一條大河,水流湍急、波浪洶湧,我們很想過河,是真心。雖然想過河、有這個真心,但是如果沒有大船的話,心再真,沒有好的強緣,我們也過不去──很想過,如果靠我們自己,就會在河裏淹死。所以,因要真、緣要強。

 

       只要真的願意過河,雖然說還有一些擔心,「到底能不能過?」可是我真的願意過,所以,只要有這個因,哪怕這個因再弱,不是那麼很猛烈,也不是那麼特別有把握,但是我真想過,那如果能坐上一條大船的話,能靠上強緣的話,也一定可以過這條大河。

 

真的願往生

       所以,我們現在第一重要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在我們內心檢視:我們是不是真的願往生?

 

       好,只要你真的願往生──這一點,我想,大家自己都知道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是不是真的願意去往生,自己知不知道啊?

       (「知道!」)

 

       應該知道!

 

       「哎呀!」告訴人家,「我真的願往生啊!」內心其實不願意──這個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並不難。

 

       有的人,你看他好像悠悠晃晃的,其實他心裏打定主意要去往生的,要往生的時候,撒手就走;有的人天天喊口號,其實心裏掛礙五欲六塵,家庭都很掛礙,真要走的時候,他又捨不得。

 

       所以,真不真只有自己知道,從外相看不出來。

 

       我們要來真的!

 

 

自己所修功德:弱緣;彌陀弘誓願力:強緣

       好啦,我們第一步,真因具備了,就要具備強緣。緣如果弱了,因雖然真,還是不能往生。就好比要渡過一條大河、要橫跨廣闊的海洋,你很想過很想過,但是沒有工具,沒有那種必定讓你能過的交通工具,你想過也是空想一場。所以,就需要有實在的、強有力的外緣──強緣。

 

       我們真願去往生,有兩種緣:

 

       一個就是靠我們自己修行種種善行功德,有漏有為的善行功德,靠這個迴向求願往生。這個緣很弱,這叫雜緣、弱緣,往生不定,很危險。

 

       再一個就是靠阿彌陀佛的弘誓強願,所以這裏說「乘佛願以作強緣」,以佛的願力作為強大之緣,那麼,決定可以往生。

 

       這就很明顯了,佛法非常明朗了:有真因、遇強緣,往生易如反掌。

 

       你的因雖然真,緣如果弱的話,那往生非常渺茫,就不定了。

 

怎樣乘托佛願強緣──念佛

       怎樣來乘托佛願的強緣呢?我們曾經也說明過,善導大師《法事讚》這首偈子說得很清楚。他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

 

       這就是指極樂報土。

隨緣雜善恐難生,

 

       這就是指弱緣。你很想往生,但是所修的都是隨緣雜善,雜行雜修種種法門,這樣呢,不能往生。說得比較懇切,「恐怕難以往生啊!」也沒有完全把你說得那麼死,這是讓我們有一個機會,不要太絕望,然後可以從要門進入弘願。

 

       下面說: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為我們選擇一個保險的方法──乘阿彌陀佛願力強緣的方法,那就是:教我們念彌陀名號專復專。

 

       所以,這兩段文對照,很明顯:「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乘阿彌陀佛的弘願為強緣,這樣必得往生。

 

暗屋重石喻: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我們說到:往生報土,「不論凡夫,只論彌陀」。為什麼不論凡夫呢?有兩點不可論,就是說不能論、不可以論、沒有資格來論。從凡夫的角度來說,凡夫下劣不可論,太下劣了,稟性太黑暗了,沒法論。

 

       比如說一個黑暗的房間,如果論這個房間,它是百年千年一片黑暗,讓它自己發出光來是不可能的。要想讓這個黑暗的房間一片通明的話,必須靠太陽的光來照耀,它自己生不出光來,體性黑暗。

 

       如果是一塊石頭,不可以論它「哎,石頭,你怎麼不浮上來?」我們可以說:「樹葉,你可以浮在水面上。」這個可以論;石頭就不能說讓它自己浮上來,因為它的體性是墮落,沉墮下去。要讓石頭不墮落下去,那只有乘船。

 

       我們凡夫體性黑暗、體性墮落,所以,必須靠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照破黑暗,必須靠阿彌陀佛的弘誓願力往生淨土,所以說「不論凡夫」,凡夫這一邊不可論。

 

跳高跳遠喻: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同時,也是因為我們所要去的目標太高遠、太高尚──目標高遠不可論。因為以凡夫來講,如果論的話,頂多可以論我們修行五戒十善,將來感得人天果報。而道綽大師說:這樣的人都很少了,「縱有人天果報,皆因五戒十善,而持得者甚稀」。所以,要論我們凡夫的本性,是墮落的,能夠得到人天果報就不容易了。

 

       然而,人天果報很低劣,相對於出三界,那就差得太遠;相對於到彌陀的報土,那就更加遙不可及了。

 

       比如說我們走路的時候遇到一個障礙,一尺高,老太太也可以考慮「我邁步跨過去」,使勁跨一下;如果一丈高,可能就不敢論跨過去了;如果說更高的目標,到月亮上去,登月,如果要考慮登月,那必須靠太空船才可以登月,不可能論說:「大家跳高,看誰跳得高,能跳到月亮上去。」會不會這樣討論?這不是同一種境界嘛,你跳得再高,頂多一米兩米不得了了,月亮太高了,所以,目標太高,不能論我們跳高。

 

       如果講渡海的話,不可以論跳遠,「海這麼寬,我跳過去」,你跳一尺、兩尺、一丈、兩丈、三丈,那就不得了了。

 

       太遠了,就不談跳遠;太高了,也不談跳高。如果要過海,一定要坐船;如果要登月,一定要飛空。

 

       作為我們凡夫,我們的修行力量,最多也是跳高,一米兩米而已,如果想到彌陀報土,就像到月亮上一樣,那根本不可以討論;如果論我們的修行,頂多是過一丈兩丈的小溝,如果要廣渡生死大海的話,依我們的修持力量完全不夠。

 

       所以,一切不從凡夫這邊論,目標高遠,不可以來討論。

 

       這就是「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第十八講:彌陀大悲,急救苦者

       下面我們來說明:雖然說稱名必生,而且往生的地點、境界是彌陀的報土,那麼,這樣的彌陀報土,稱名往生,在彌陀的救度當中,是首先急切地救度哪種人呢?

 

       我們往往覺得說了(又疑惑了):「哎呀,往生報土好啊,稱名必生好啊,不過,是那個能修行的、上根利智的,最起碼先救他,他優先,排在前面;我們呢,可能排在後面,因為我們差。」──其實不這樣。

 

       所以,這一講的題目叫作「彌陀大悲,急救苦者」。主要是學習善導大師這篇「溺水偏救之文」。
我先把這篇文讀一遍:

諸佛大悲於苦者,
心偏愍念常沒眾生,
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諸佛如來大慈大悲,尤其大悲於罪苦的眾生,所謂「大悲於苦者」。「苦」是苦果,論其因呢,造了罪業。

 

       「心偏愍念常沒眾生」:佛心本來平等,無所謂偏袒,但是這裏說佛心有所偏愛,「偏」就是有特別的側重。特別憫念常沒眾生,就是三惡道中頭出頭沒的眾生、苦惱的眾生。

 

       「是以勸歸淨土」:對於這樣的眾生,才殷殷勸導說:「你要回歸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以常沒眾生、苦惱眾生作為他首先勸發的物件和目標,這是他內心裏邊第一個重要的目標。

 

       善導大師打了一個比喻: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好像掉在河裏淹得要死的人,溺水了,水嗆住了,馬上就要沉下去了。這樣的人急切地需要人家趕快把他救起來,對不對?所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岸上的人安樂無憂,坐在岸上,不用你去救他。那麼,岸上的人代表誰呢?阿羅漢、菩薩、聖者,他們已經生死無憂了,已經沒有三界火宅的恐懼了,所以,淨土法門不是為聖人設的,反而是為我們苦惱的凡夫所設,苦惱的凡夫都是常沒常流轉的凡夫,墮落在三界六道之中,所以,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是以這樣的眾生作為救度的目標而建立四十八大願,才說:「我建超世願。」以救度罪業凡夫為優先的考量。

 

       「急」就是急切,很著急地來救你,「急」也是優先,第一等的考慮。

 

急救室喻:彌陀急救苦惱眾生

       比如說大一點的醫院都有急救室,這個急救室,你得了個小傷風感冒是進不去的,對不對?你說:「我傷風了,要進急救室。」「哎,不給你進。」哪個病很重,要打急救針,特別嚴重,特別危急,這樣的人才有資格進急救室。

 

       阿彌陀佛急救我們,我們越是感到苦惱,越是覺得修行乏力,越是覺得說「哎呀,像我這樣子的,恐怕很渺茫吧?」沒有辦法,內心在苦惱、在擔心,苦啊!

 

       苦,你就有得救的希望了,所以是急救罪業眾生,急救苦惱眾生。

 

比賽喻:聖道修行,強者優先

       我們世間也是一樣。世間辦事有兩種情形,就有兩種標準:

 

       一種標準,就是說有能力的人、有力量的人──強者、能者優先,這是世間一般的法則。比如說要跑步的話,誰跑得快誰就得勝,對不對?「你跑不過我,我跑在前面,那麼我就得勝」;要是比舉重、比力量大小,那麼,哪一個強健有力,哎,他就優勝,他是勝家,得勝了;如果拔劍比武的話,哎,誰的武藝高強,誰就得勝。這是世間一般的法則,所謂的「優勝劣汰」,這是一種狀況。

 

       往往我們會拿這種狀況來衡量,「哎呀,修行也這樣嘛,修行的話,那肯定是有能力、有智慧、能持戒的,那當然先解脫了」,這個,聖道法門的修行就是如此。如果論修行的話,有智者、有能力者、精進勇猛者先有解脫的希望,這是一種法則。

 

施救喻:彌陀悲救,若者優先

       但世間還有第二種狀況,第二種狀況就比較特別了,就不能按照剛才所講的跑步、比賽、比武,哪個能、哪個強、哪個跑得快哪個優先、哪個得勝,不是如此。第二就是我們所講的急救的法門、救度的法門。

 

       第一種情形就相當於我們佛教裏邊的聖道修行的法門;第二種情形就相當於我們佛教裏邊的淨土救度的法門。

 

       比如說現在我們這裏發大水了,所有的家庭都被大水洗劫一空。政府或者慈善組織來救濟貧苦,來佈施,施財。施財是哪一種人優先呢?施財貧者先,對不對?誰最貧窮,最優先施財給你。

 

       如果在平常,不是這樣子的,平常誰有錢誰在前面。但現在不一樣,現在是救災,那麼,施財貧者為先。

 

       如果說現在是饑年,大家沒得吃,一位大富長者很慈悲,施食。施食呢,饑者為先。你越是餓得不行了,那先給你吃。不是說:「我吃得很飽,我有力量,我搶在前面。」那你吃得飽飽的,你靠旁邊;人家沒得吃,餓了。所以,施食的時候,饑餓的人就優先了。

 

       像剛才講的善導大師的這個比喻,施救,急救人,淹得要死的人就優先來救你,所以,施救溺者為先。

 

       那往生呢,往生淨土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往生苦者先,苦惱的人優先,感到「我造罪啊,我受苦啊,我煩惱多啊,我妄想多啊,我這樣怎麼能往生啊?」身也苦、心也苦、世間也苦、怕往生不了而心裏恐懼也苦,這樣,你就優先了,光明就會在你的面前顯現了,佛光就要照到你的心裏去了。

 

       就好像我們昨天學的「二河白道」的比喻,那個人在那裏苦惱,說:「我今住也死、去也死、回也死,一種不免死者,我今定死不疑了」,恐懼了,苦惱了:停在這裏也是死路一條,後退也是死路一條,想過去吧,還是死路一條。「哎!那我就寧願過去吧!」這個時候,他就聽到了釋迦牟尼佛的發遣和阿彌陀佛的召喚。

 

       所以,我們苦惱了,說:「哎呀,我往生怕沒有希望吧?」如果我們真心求往生,那阿彌陀佛就來安慰我們,所謂「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怕不能往生,怕再次輪迴三惡道受苦,阿彌陀佛就來安慰我們。

 

人生是苦

       其實,若論我們眾生,在善導大師眼裏,都是苦惱的眾生。阿羅漢、登地的菩薩,他們已經沒有生死輪迴了,他們就是岸上的人;其他所有的人都叫「常沒常流轉的凡夫」,六道眾生無一不是苦者,只不過有人自覺,有人不自覺。我們為什麼來學佛呢?為什麼還有的人不來學佛呢?他覺得「我身體健康,家境富裕,富貴榮華」,感覺不到人生的苦,所以他就不來學佛。我們來學佛了,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人生的苦。

 

       所以,佛告訴我們四諦法門,第一諦:人生是苦。你瞭解人生是苦,你就覺悟了(四諦法門,「諦」就是真理),你就知道了人生的真相。人生是苦,是指它的體性就是苦,它根本就是苦,沒有樂。

 

       「也有樂啊,餓了吃飯就樂,冷了穿衣就暖,天倫之樂啊、家庭之樂啊……」這個樂都是虛幻的、假的,它的體性還是苦惱的。

 

       佛打了一個比喻,如果體性是樂的話,那麼,越久就越樂,其實不是這樣。比如說一個人走路,走路走久了,他坐下來就感到很快樂,「哎呀,走累了」,雙腿一放,很放鬆,在大樹下面乘乘涼。但是,坐久了他又感到坐得酸兮兮的,又起來走,「哎呀,很舒服!」活動活動很輕鬆。所以,你說走是不是樂呢?它也不一定;坐是不是樂呢?就它的本性來講,都不是樂。
我們人生的本性是無常,無常決定了我們就是苦,要離別、要壞滅,只有短暫的這種樂,都是不究竟的。

 

       比如大家很多人都願意發財,發財樂不樂呢?「我就喜歡發財,發了財就樂」,其實未必。你沒有發財之前,為了求財很苦,算計呀、營謀啊、披星戴月啊,種種的苦惱,這是苦──求財之苦;求財以後得到財呢,得到財只不過是一剎那;接下來守財又有苦了,「怎樣保值啊?給人家偷去怎麼辦哪?給人家搶去怎麼辦哪?給人家騙去怎麼辦哪?」哎!怎樣想方設法把它守住──苦惱啊,你看有錢的人哪,他住在家裏就像住牢房一樣,門窗加了好幾層的保險鎖。然後孩子出門又怕人家綁票,還找保鏢來保護,不跟坐牢差不多嗎──守財也苦;如果失去財呢,那就更苦了,喪心病狂的都有,得神經病的都有,昨天是億萬富翁,今天是一貧如洗,受不了,狂亂,迷醉。所以這個財啊,確實,體性談不上是樂,是我們自己的一個虛妄之相。

 

聽聞佛法是福中之福

       所以,人在世間,可以講沒有不苦惱的,既然大家都在造罪,有罪必然受苦,只不過呢,有覺悟的和不覺悟的。早覺悟的,你早有福報;晚覺悟的,你晚有福報;不覺悟的,就沒有福報。所以,福,真正地說起來,只有修佛法。不是說有好吃、好喝、好享受才叫福,那個是虛幻的,唯有我們按照佛法正依修行之路來修行,離苦得樂。能夠聽聞佛法,才是福中之福,這才是真正的福。其他就談不上了。

 

繩籃喻:度盡阿鼻苦眾生

       所以,我們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特別「心偏愍念常沒眾生」。以佛的慈性來說,越是苦惱的眾生,越是佛慈悲救度的物件,所以,佛在經中也很懇切地呼喚我們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
速生我剎受安樂。

 

       「輪迴六道的眾生啊,你要快快地回到我的淨土,享受我淨土的清淨法樂。」又說: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阿鼻苦眾生。

 

       阿彌陀佛的慈悲心運運不息,要救拔一切有情眾生,不過,首先講到的是地獄的眾生,「度盡阿鼻苦眾生」,阿鼻地獄的眾生是最苦惱的──佛心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們墮落成阿鼻地獄眾生了,長苦不息,聞法的因緣淡薄,就很難得以度脫,因為我們自己的業障太深重了。第十八願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也能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以罪苦的眾生作為優先的考慮,他心中把五逆謗法說出來,就是因為我們這樣的眾生有逆謗的根性,我們這樣的眾生是阿彌陀佛首先考慮的物件。

 

       打個比喻,像一個懸崖,比如說有一百米深。有人墮落在懸崖下面,有的人是在懸崖之底一百米的地方,有的是在九十米的地方,有的是在八十米的地方。有人要把墮到懸崖下的眾生都救起來,就在岸上就結了一個籃,用一根繩放下來。那麼,這個籃子的繩子呢,要把所有的眾生都救上來的話,第一個要考慮的物件就是墮落最深的那個眾生,道理是不是這樣?如果只考慮說:「哎,這個繩子有五十米長。」那只有五十米那個地方的眾生才可以救得上來,結果底下五十五米的、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九十米、一百米的,通通絕望了。要想把所有掉在崖谷下面的眾生都救上來,他的第一個目標就要考慮到一百米的深處,考慮到最底下的那個眾生,如果他也能救得上來,那順便,九十米,八十米、六十米都能救得上來,對不對?

 

       懸崖就代表三界六道;岸上的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籃子和寶繩就是六字名號;底下一百米的深處,就是阿鼻眾生──造作罪業、輪迴六道、常沒常流轉的眾生。然後稍稍好一點的,修一點福業的,墮在九十米、八十米、七十米……。那麼,阿彌陀佛救度,要編這個繩子,要放這個籃子,既然要救度十方眾生,他首先第一個要考慮「我這個籃子,要達到一百米這麼深」,所以,他首先心裏第一個目標就是那個罪業最深的人,所以,在第十八願裏才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就是:在他的心中,十方眾生雖然廣大,但是以那個會造作五逆謗法罪、墮落地獄之底的眾生作為他發願的第一個目標,能夠把這樣的眾生都救得起來,那麼,十方眾生通通都能救得起來了。

 

       所以,彌陀的誓願,所謂「彌陀誓願海,深廣無涯底」,我們的罪業有多深,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就有多深,一直探到我們罪根的最深處。所以,彌陀救度是以這樣的眾生為優先考慮對象。

 

       我們曾經也打了這樣的比喻:一位父親有三個兒子(我們再複習一遍),三個兒子落水了,大兒子會游水,平時父親教他們,「你們要掌握好游水技術,住在水鄉,落了水要能自救」,所以大兒子學會了;二兒子呢,沒學會,但是他運氣不錯,有一塊木頭抓住了;小兒子平時又沒有學會,現在落水了,連木頭也沒有,眼看就要沉下去了。父親看見這三個兒子,當然都要救,但是,第一個心裏偏重的物件,是救小兒子,對不對?先救老小,再救老二,再救老大。

 

       當然,這是一個比喻,佛不用這樣,因為阿彌陀佛能夠分身無數,三個兒子同時救都可以,只是說明他的悲心偏憫的物件是罪苦、看著看著就要墮落的人。

 

       比如說臨終的人和平生的人,臨終的人馬上就要死了,這一死,當下就要去墮落,這個時候,他就更需要急切救度。只是在佛的眼裏,並沒有臨終、平生,這些考慮是站在我們凡情這個角度來分析比量,就是說:我們雖然罪業深重,但不要退墮,不要覺得「我不夠資格」,我們是阿彌陀佛急切救度的物件。

 

機之自覺:我是一個罪苦眾生

       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是罪人,都是苦惱的人,所以,這個只是覺悟的深淺不同,你覺悟越深、越體會到這一點,你就越優先得到救度。

 

       你如果造了罪業,甚至造了十惡不敕、墮落地獄的罪業,還認為「我是一個善人」,你怎麼可能得到救度呢?沒有機的自覺,佛要救你也救不了,內因沒有發起。所以,不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而是從當事人內心的自覺。

 

       這樣的講述,也是讓大家能夠激發內心這種自覺性,知道「我是一個罪苦眾生」,而深深地投靠南無阿彌陀佛,蒙受彌陀光明的救度。

 

第十九講:彌陀光明,唯攝念佛

       接下來要說明阿彌陀佛的光明:「彌陀光明,唯攝念佛」。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不是成了佛之後,好像很隨意,「我用這個方法救你、那個方法救他」,而是成佛之前都已經設定好了救度眾生的方法,阿彌陀佛一旦成佛之後,可以講他沒事了,這就叫「無作」,「無作」不是有所作為,他是「任運自然度眾生」,順應他因地的本願,自自然然地度眾生。能夠順應他的本願的,自然都可以得度。

 

       「彌陀光明,唯攝念佛」,這是我們這一講的內容。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是唯一、專門;「攝」是攝取、救度,唯一攝取、救度念佛的眾生。

 

       這主要來自於《觀經》的一段經文,《觀經》裏說:阿彌陀佛舉身放無量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所謂:

光明遍照,
十方世界,

 

       後面說了兩句話、八個字: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因為《觀經》裏邊有觀佛眾生,也有念佛眾生,善導大師這裏所解釋的念佛,就是指稱念彌陀名號,說:稱念彌陀名號的眾生攝取不捨。

 

       經文沒有這個「唯」字,沒有說「唯攝取念佛」,但是意思就是如此,善導大師作為彌陀示現的身份,讓我們明瞭彌陀的本願,讓我們選入專修念佛,所以把這段經文的意思特別明顯地說出來,加了一個「唯」,「唯攝念佛」。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在《往生禮讚》裏邊,善導大師解釋說: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故名阿彌陀。

 

       這段文我們學過的,說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那麼,阿彌陀佛的光明起什麼作用呢?「觀」就是尋找、觀察、尋覓,「觀念佛眾生」,尋找念佛眾生,給予攝取不捨,所以他才叫阿彌陀。他如果不是「唯攝念佛眾生」,他就不叫阿彌陀。如果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光明不攝取我們,他就不叫阿彌陀佛。

 

       所以,阿彌陀佛攝取、救度我們,不是觀別的,唯觀你是不是念佛,他不觀你罪業深淺,也不觀你智慧大小,也不觀你功德強弱,他唯觀你念佛,「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那我們罪業大罪業小、出家在家,都可以念佛,功德深功德淺、智慧深智慧淺都,可以念佛,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念佛眾生。阿彌陀佛的心中並不是不平等。

 

唯攝念佛,不攝雜業

       在《觀念法門》裏邊,善導大師講得更加明瞭,是將專修念佛和雜行的人兩者比較來說明: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
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你看,這段文講得很清楚,說只要是專念阿彌陀佛的眾生,只要你專念阿彌陀佛,不管你原來是什麼身份、你造過什麼罪業、你識字不識字、誦經不會誦經,這一切不管,只要你回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叫「但有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眾生」。

 

       「彼佛心光」:阿彌陀佛的心地光明。

 

       「常照是人」:日夜不間斷,照耀你。

 

       「攝護不捨」:救度你、保護你,不捨棄你,白天晚上,今天明天,從現生、平常,一直到臨終,永遠不捨離,一直攝護我們到極樂世界。

 

       這是指念佛所得到的好處。

 

       然後底下說: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總」是一切、通通,通通不論。不談哪些呢?修雜行雜修的人,彼佛心光不照、不攝。

 

       你看!雜行雜修跟專修念佛,哪一個難?雜行雜修比較難哪,你要修這個、修那個,修得很多,修得很累。比如說我們要誦經的話,你不會識字,就誦不了經;你沒有時間,也誦不了;在大街上,環境條件不允許,你也誦不了;生病了,在床上哎喲叫,你也誦不了。所以,修行其他法門難。

 

       不僅難,俗語講「吃力不討好」,你費了很大的勁,結果,佛的光明不照耀你、不攝取你,你怎麼去往生呢?往生怎麼會有把握呢?

 

       念佛法門很容易。我病了、我累了,我躺在床上也可以念;我在外面出差,在路上搭車、坐飛機、坐船,也可以念;我上菜市場買菜,也可以念;我在家裏洗衣服,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可以念;抹桌子掃地,也可以念……時處諸緣無限礙,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處所,都可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除非你不願意念、不想念,沒有說障礙你不能念。

 

       如此容易,而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

 

       雜行雜修,修得又多、又累、又忙──蓮友不是講了嘛:「哎呀,我三四點鐘就要起來背呀、做功課呀、回答問題啊……」,結果這麼累呢,佛的光明沒有照到你、沒有攝取你,你靠自己奔到極樂世界,那就太困難了。

 

       所以,大家這裏要明白,善導大師是彌陀示現,他講的話是阿彌陀佛親自講的,他不會隨便亂說,祖師能夠亂說嗎?

 

       「我聽到就不服氣!我這麼修、這麼苦,佛光不照我啊?就你念佛就照你啊?」

 

       你不服氣歸不服氣,它有道理存在,底下我們會解釋。

 

       善導大師又說:

佛光普照,
唯攝念佛者。

 

       佛光普遍照耀,三惡道都照,但是,攝取的只有念佛的人。

 

不為餘緣,唯覓念佛

       在《般舟讚》裏邊,善導大師講這樣的話太多了,前面是法語,後面是讚偈,說:

相好彌多八萬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好懂,讀了舒服自在!這是解釋《觀經》的。《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然後說:「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就用這四句偈語來解釋《觀經》的經文,說:

 

       「相好彌多八萬四」:阿彌陀佛的相、好很多,一個接一個,一個承一個,多,還有更多,叫「相好彌多」;相有八萬四千,好有八萬四千,光有八萬四千,所以「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為」就是目的,不是為了其他的緣、其他的目的而放這些普照的光明。阿彌陀佛放這些普照的光明,有他唯一的目的。他有什麼目的呢?

 

       「唯覓念佛往生人」:唯獨來尋找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攝取你。

 

       比如說在黑暗的房間裏,我們突然有一個金戒指掉了,不知道掉到什麼地方去了,這個時候,我們會把電燈打開,對不對?電燈一打開,房間都照亮了。但是,我們打開電燈,不是為了照桌子、照板凳,我們是為了照金戒指,是不是?所以,我們開燈是有目的的,我們要找金戒指。

 

       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他不是說沒有目標、沒有目的,他是來尋找念佛的人。你念佛了,就攝取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有目的、有目標。

一一光明相續照,
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
極樂安身實是精。

 

       阿彌陀佛的光明,「相續」就是不間斷地來照,這個「照」呢──

 

       「照覓念佛往生人」:還是跟上面一樣,「覓」是找,仔細地找,找不到就誓不甘休,這個叫「覓」。就像獨生兒子丟掉了一樣,到處找,向著四方去喊,「哎呀,我的兒啊,你在哪裡呀?」雖然四面八方地喊,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找你的兒子。一旦你的兒子答應你了,「媽媽,我在這裏。」哎!你就找到他了,對不對?這個叫尋覓。

 

       阿彌陀佛的光明向十方世界普照,他也在呼喚我們。佛的光明,就是佛的名號,就是佛的心願,他呼喚十方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回歸我的淨土。」

 

       「阿彌陀佛,我在這裏呀,我受苦啊,我要回極樂世界啊!」

       「啊,找到你了。」

 

       所以叫「唯覓念佛往生人」。

       你說:「阿彌陀佛,我不願意去,我在這個世界修行,自己成佛。」

       那你還不願意來,當然,那就沒有找到了──你自己不願意來。

 

       「欲比十方諸佛國」:如果極樂國土和十方諸佛的國土相比呢:

 

       「極樂安身實是精」:極樂世界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才是我們往生的處所。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我們、照耀我們。「精」就是指精華,是十方國土裏面最殊勝、最精華的。同時,也是我們自己能夠去往生的地方,才能夠安身。不然,我們的身只能在六道裏邊永遠地輪迴墮落,不能往生淨土,所以講「極樂安身實是精」。

 

       下面還有一首偈子,《往生禮讚》裏講的: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這麼多相好光明,照耀十方世界:

 

       「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的人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救度。那為什麼呢?

 

       「當知本願最為強」:應當知道:專修念佛的人順符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乘彌陀本願之強緣,所以蒙受阿彌陀佛心光常照不捨。

 

唯攝念佛之文

       我們把這幾段文再讀一遍。善導大師不是講在一處,如果只講一處,你說可能還有別的理解,一而再、再而三,處處都在解釋,《觀經疏》也好,《往生禮讚》也好,《觀念法門》也好,《般舟讚》也好,都在這樣解釋,通貫在善導大師的所有著作當中。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故名阿彌陀。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佛光普照,
唯攝念佛者。
相好彌多八萬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一一光明相續照,
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
極樂安身實是精。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好,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