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第二節 善導開宗

       前面第一節是為第二節鋪墊的。第一章的學習來意為什麼放在這一節呢?因為這一節有承上啟下的關係:上面第一節講什麼是宗,承上,說明善導大師符合這個宗;啟下,善導大師開宗是什麼思想內容,這在第三節《淨土宗述要》專門設為一節,突出善導大師開宗的地位以及淨土開宗的意義,對我們會有特別的啟發。

 

       本節分為三大科:
         第一,印度無淨土宗;
         第二,中國開淨土宗;
         第三,宗派名稱的來歷。

 

       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二點「中國開淨土宗」,說明中國開淨土宗的狀況。先略明,就是簡略地說明;然後廣明,就是廣泛地說明。廣泛說明從佛所說的淨土三部經開始,接下來龍樹、天親造論,然後到曇鸞大師,再到道綽大師、善導大師,最後講善導大師的地位。

 

       如下圖所示:

 

 

       印度淨土法門雖普及、發達,但並沒有所謂「淨土宗」。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至隋唐時代形成「大乘八宗」,淨土宗即其中之一。

 

       第一句話就說印度沒有淨土宗,從第二句開始講中國開宗。這是簡略說明。

 

一、中國開淨土宗

       下面詳細說明。

 

       由釋迦牟尼佛開說的淨土三經,經印度龍樹、天親二大菩薩作論提倡;至中國北魏曇鸞大師,依彌陀本願力闡明淨土立教之本旨,奠定淨土宗之理論基礎;復由道綽大師承其教說;傳至唐代善導大師(613—681),完善淨土宗之系統理論及實踐行儀,淨土宗正式創立。

 

       這些話雖然都很簡短,但其中每一句話的內涵都很豐富,也跨越了很長的時段。這一小段簡單的話涉及到佛、菩薩和祖師,涉及到經典、論典和祖師的釋典,涉及到印度、中國,最後淨土宗就成立了——善導大師正式創立了淨土宗。

 

       「由釋迦牟尼佛開說的淨土三經,經印度龍樹、天親二大菩薩作論提倡」,當然,不僅是龍樹、天親這兩位菩薩提倡淨土法門,還有別的菩薩、律師也提倡淨土法門,不過這兩位菩薩的思想、論著影響更深遠。

 

       「至中國北魏曇鸞大師,依彌陀本願力闡明淨土立教之本旨,奠定淨土宗之理論基礎」,曇鸞大師的貢獻,在於以彌陀本願為核心,闡明淨土立教的本旨。淨土宗教法建立的根本宗旨在哪裡?就在彌陀本願。這是曇鸞大師的貢獻,他奠定了淨土宗的理論基礎。淨土宗的理論基礎建立在哪裡?就在彌陀本願上。曇鸞大師說,淨土三部經,名號為體。聖道法門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眾生心性上,比如天台宗以實相為體。這就是宗派建立的基柱不一樣。這很重要,就像建立一幢大樓,根基紮在哪個地方,大樓就一定要順根基建立起來。曇鸞大師的貢獻是前無古人的,他是淨土宗奠定基礎的一位重要的祖師。

 

       「復由道綽大師承其教說;傳至唐代善導大師(613—681),完善淨土宗之系統理論及實踐行儀,淨土宗正式創立」,前面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是鋪墊、基礎,到善導大師正式創立了淨土宗。為什麼說善導大師正式創立了淨土宗呢?因為淨土宗有了系統理論和實踐行儀,教、行兩方面都完備了。

 

       善導大師被尊為淨土宗之集大成者、淨土宗之開宗祖師,尊為淨土宗「宗祖」。

 

       這是說明善導大師的地位,用了三句話:「集大成者」,「開宗祖師」,「宗祖」。開宗祖師叫「宗祖」,也叫「開祖」。一般說淨土宗十三位祖師,或者十五位祖師。祖師和祖師之間是有差別的。

 

二、宗名來歷

       宗派的名稱,或依經典立名,如「華嚴宗」;或依祖師立名,如「天台宗」;或依行法立名,如「禪宗」;或依教判立名,如「密宗」。往往一個宗派不止一個名稱,如天台又稱「法華宗」,密宗又稱「真言宗」等。

 

       宗派的名稱,或以經典來立名,比如說華嚴宗以《華嚴經》來命名,天台宗又稱「法華宗」,是以經典《法華經》命名的;或以祖師來立名,比如天台宗是智者大師在天台山國清寺創立的,智者大師又被稱為天台大師,天台宗以天台大師的名稱來立名;或以行法來立名,比如禪宗,禪宗以它的行法——參禪悟道立名;或以教判來立名,比如密宗,密宗判一代時教為顯密二教。

 

       「淨土宗」,乃依教判立名;若依經典立名,可名「無量壽宗」或「彌陀宗」;若依行法立名,可名「念佛宗」;又有以往生淨土蓮花化生,稱為「蓮宗」。

 

       「淨土宗」是以教判來立名的。淨土宗判一代時教為聖道門和淨土門,以淨土來立宗,稱為「淨土宗」,這是教判立名。如果依據經典立名,可以稱為「無量壽宗」,是以《無量壽經》命名;或稱「彌陀宗」,以《阿彌陀經》命名。如果以行法立名,可稱為「念佛宗」。也可以證果命名,念佛往生淨土,蓮花化生,稱為「蓮宗」。

 

三、宗祖的特殊地位和行德

       下面有兩個問答。

 

       第一,善導大師有沒有造訪廬山?在一些傳記裡記載,善導大師很欣慕慧遠大師,去過廬山。這段歷史公案到底是怎樣的呢?(見弘願寺網站http://www.hongyuansi.com/2818.html

 

       第二,初祖、宗祖以及其他祖師之間有何不同?一個宗派往往有很多祖師。淨土宗代代傳續下來,一般都講十三祖,這十三位祖師都很了不起,都是大德,那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見弘願寺網站http://www.hongyuansi.com/2605.html

 

       這兩個補充資料對我們信心的建立以及對法門觀念的釐清有幫助,所以補充在這裡。

 

善導大師有無造訪廬山

       有人問:善導大師到底有沒有訪問過廬山?在一般善導大師傳記裡,都提到善導大師曾經前往廬山瞻仰慧遠大師遺風,而慧淨法師所撰述的《善導大師略傳》卻未予提及,這是什麼緣故?

 

       上人編的《善導大師略傳》很精煉,在史實、法義方面都有很高的水準。歷史上有關善導大師的傳記很多,在上人編的略傳當中,凡是沒有收集的,一定有原因。

 

       對於提出的這個疑問,上人的回答是這樣的:

 

       被南宋時代天台宗之僧人推舉為中國淨土宗初祖的慧遠大師,生於公元334年,乃魏晉時代高僧,受到後世淨土行者高度的崇敬是在中唐以後,特別是宋代的淨土行者比較追慕慧遠大師之高風。與這相反的,從曇鸞大師到道綽、善導等,一貫相承、次第開展的淨土教理與修習方法,可謂與慧遠大師毫無淵源。

 

       當然,善導大師曾深入禪定的念佛三昧,也曾撰述一部《般舟贊》,不無共通點;然而對慧遠大師的追蹤,在善導大師五部九卷的著作中未曾出現。

 

       若論慧遠大師,並未有關於淨土教理的系統著作;至於其淨土修行方法,猶如《觀經》要門,係以息慮凝心的觀想為中心的般舟三昧。然而,這種方法是難行道而非易行道,姑不論後代,即當時修持的行者亦不多見,成就者更少。故慧遠大師往生(公元416年)之後無人繼承其法,直到唐初二百多年間,他的淨土思想與修行方法對當時淨土行者並沒有多大影響,也沒有廣泛傳開;亦即在淨土一系中,至唐初時仍然默默無聞。因此,唐初迦才大師在《淨土論‧序》中說:「上古之先匠,遠法師、謝靈運等,雖以僉期西境,終是獨善一身;後之學者,無所承習。」

 

       有關善導大師尋訪廬山的記載,只有宋代的王古居士所寫的《新修往生傳》下卷之《善道傳》,其文說:「欣慧遠法師勝躅,遂往廬山,觀其遺范,乃豁然增思。」在這之前的任何有關傳記全無記載。因此,所謂善導大師尋訪廬山一事,在史實上可信性很薄弱。這或許是在中唐以後,淨土行者對慧遠大師的崇拜逐漸擴大,因而善意地拉近慧遠流與善導流所產生。

 

       善導大師傳記,最為可靠的是與善導大師同時代的道宣律師所寫的《續高僧傳‧善導傳》,以及與善導大師時代相近的少康大師所寫的《瑞應刪傳》。

 

       前者記載說:

       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禪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後者記載說:

       唐朝善導禪師,姓朱,泗州人也。少出家,時見西方變相,歎曰:「何當托質蓮台,棲神淨土。」及受具戒,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歎,乃曰:「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遂至綽禪師所。

       善導大師傳記雖多,但以前二傳最為信實可靠;宋朝以後之傳記,則大多拓襲宋人所寫的《淨土往生傳》與《新修往生傳》。此二傳離大師已有四百年之久,其可靠性總不如與善導大師同時代或時代相近的《續高僧傳》與《瑞應刪傳》。

 

       善導大師和慧遠大師之間有沒有法義上的淵源關係?事實上是沒有的。

 

       慧遠大師雖然修觀想,但在慧遠大師的時代,《觀經》還沒有翻譯出來,他主要是依據《般舟三昧經》修行的。然而這種方法是難行道,而非易行道,不要說現在或後來的人,在慧遠大師那個時代也不多見,所以無人繼承其法。大師在時還有少數學者;大師圓寂了(往生於公元416年),就沒人繼承了。直到唐初二百多年間,他的淨土思想與修行方法對當時淨土行者並沒有多大影響,也沒有廣泛傳開。若論淨土思想,慧遠大師沒有系統的淨土宗著作;若論修行方法,慧遠大師修行的是難行道,能修學的人很少。所以,大師圓寂之後,直到唐初兩百多年間,都是默默無聞的。

 

       這有什麼例證呢?上人例舉了唐初迦才大師的一段文。迦才大師的時代比善導大師早20年左右,他有本著作叫《淨土論》,《淨土論》序中這樣說:「上古之先匠,遠法師、謝靈運等,雖以僉期西境,終是獨善一身;後之學者,無所承習。」「遠法師」指慧遠大師。「雖以僉期西境,終是獨善一身;後之學者,無所承習」,這說得很清楚:雖然他們都嚮往西方極樂世界,不過是自己獨善一身,自己修行或得到這樣的受用、功效,能往生;但是,「後之學者,無所承習」,沒有人修學他這個法門。

 

       那為什麼又產生傳記上的說法呢?「有關善導大師尋訪廬山的記載,只有宋代的王古居士所寫的《新修往生傳》下卷之《善道傳》。」這部傳記是在公元1084年寫的,也就是善導大師圓寂四百多年之後。「其文說『欣慧遠法師勝躅,遂往廬山,觀其遺范,乃豁然增思』」,善導大師欣慕慧遠大師殊勝的事跡,就到廬山瞻仰;然後受到一種加持、感應,突然之間思路開了。

 

       不過,「在這之前的任何有關傳記全無記載。因此,所謂善導大師尋訪廬山一事,在史實上可信性很薄弱。這或許是在中唐以後,淨土行者對慧遠大師的崇拜逐漸擴大,因而善意地拉近慧遠流與善導流所產生。」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慧遠大師很受崇敬,善導大師更不用說了,如果這兩位淨土宗祖師有某種聯繫,那也是美談佳話——可能存在這種情況。但具體情形究竟如何,因為歷史很久遠,難以考證。從史料分析來看,善導大師和廬山沒有淵源關係。

 

       再看可靠的傳記。善導大師傳記最可靠的,是與善導大師同時代的道宣大師寫的《續高僧傳》之《善導傳》,以及時代相近的少康大師寫的《瑞應刪傳》。道宣大師寫《續高僧傳》的時候,善導大師還在世,這兩位大師有重疊性,道宣大師比善導大師長十幾歲。寫《瑞應刪傳》的少康大師離善導大師比較近,幾乎是同時代的,僅相差幾十年,史實可信性也非常高。

 

       《續高僧傳》記載:「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禪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西河就是山西境內。善導大師這一法脈的淵源關係,是遇到了道綽大師而專修念佛。「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道綽大師圓寂後,善導和尚又回到京師,京師就是當時的長安城。道宣律師寫《續高僧傳》時,善導大師三十幾歲,那時善導大師回到長安城也就幾年時間,這幾年教化狀況怎麼樣呢?寫《彌陀經》已經數萬卷,士女信奉的不可勝數。

 

       《瑞應刪傳》記載:「唐朝善導禪師,姓朱,泗州人也。」泗州是安徽泗縣。「少出家,時見西方變相,歎曰:『何當托質蓮台,棲神淨土。』」這是說善導大師對淨土的發心淵源:少年出家,看見西方變相圖,就觸發了內心的善根和往生西方的願心。「托質蓮台」就是蓮花化生,善導大師感歎:「如能在蓮花台中神棲淨土,那就滿我的願心了。」「及受具戒,妙開律師,共看《觀經》。」一般古人受具足戒是在二十歲,大師那時和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歎,乃曰:『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遂至綽禪師所」,這寫得更清晰了,是有證人的——和妙開律師一起,年齡、時間段、在哪種環境情況下都寫得很清楚。

 

       善導大師的淨土因緣,一是西方變相圖,再就是一部經典——《觀經》。而道綽大師一生講《觀經》兩百部,善導大師看到《觀經》後很感動,知道有位大師在講《觀經》,是那個時代的淨土宗高僧,很顯然要去拜訪道綽大師。而且,在善導大師的著作中,開創淨土宗的根本教典也是《觀經疏》,他和《觀經》的因緣特別深。善導大師法脈的傳承關係,從經典講,直接依從《觀經》;從人師相傳講,依從曇鸞、道綽。

 

       在歷史文獻的可靠性方面,以前面兩傳最值得信靠。

 

(待續)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