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第三篇    正宗分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文科】

       前文讚歎主佛,此文讚歎聖眾,即極樂的聲聞眾、菩薩眾。

 

【譯解】

       還有,舍利弗啊!彼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都是阿羅漢,數量之多不是用算數可以知道的;菩薩大眾之多,也是如此。舍利弗啊!彼佛國土如此高德聖眾之莊嚴,都是彼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自然成就的。

 

【辯義】

1. 十劫所度

       緊接著彌陀成佛十劫之後,說聖眾無量,悉皆不退,使知:彌陀壽命無量,今才十劫,而蒙此佛無量光壽名號救度、已經往生者,如此之多,而不退成佛如此之易,所以應當追蹤前賢,速求往生,稱佛名號,蒙佛光照,獲佛壽命,得入極樂聖眾之數。

 

       1) 要解

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2) 法事讚

願往生,願往生。 
彌陀化主當心坐,華台獨迥最為精。
百億摩尼間雜寶,葉葉莊嚴相自成。
正坐已來經十劫,心緣法界照慈光。
蒙光觸者塵勞滅,臨終見佛往西方。
到彼華開入大會,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
彼佛聲聞菩薩眾,塵沙算數亦難窮。
願我今生強發意,畢命往彼聖人叢。
眾等傾心願往生,手執香華常供養。

 

① 合屬上科,以主統眾,以主顯主,意顯主伴一體。

② 聲聞菩薩乃彼佛歷劫願行所成,十劫慈光所度。

③ 光觸,光攝。塵勞滅,不滅而滅,滅其業系果。不斷煩惱。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

④ 強發意,即強發願,願心堅固,一發不退。聖人叢,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⑤ 經文至此,勸生之意呼之欲出,讚釋會意,故引下「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至此段說之。而以我、今發,待眾生、當發。

 

 

2. 小乘人、未發菩提心人能否往生?

       1) 要解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迴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① 不許定性聲聞得生。

② 不許未發菩提心得生。

③ 以聞名願生,總屬菩薩根性。

④ 信願菩提心。

⑤ 釋義巧矣,然未直了,又似大義門不成。此土己發大心,到彼反證小果故。

 

       2) 論註

大乘善根界  等無譏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種不生

 

此四句,名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


「門」者,通大義之門也。「大義」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城,得門則入。若人得生安樂者,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由國濁故,分一說三。或以拓眉致誚,或緣指語招譏。


是故願言:使我國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問曰:「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是有聲聞一證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造阿彌陀讚云:『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華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是有聲聞二證也。又《摩訶衍論》中言:『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純是聲聞僧;或有佛土,純是菩薩僧;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如阿彌陀安樂國等是也。』是有聲聞三證也。諸經中有說安樂國處,多言有聲聞,不言無聲聞。聲聞即是二乘之一。《論》言乃至無二乘名,此云何會?」


答曰:「以理推之,安樂淨土,不應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則有藥,理數之常也。《法華經》言:『釋迦牟尼如來,以出五濁世故,分一為三。』淨土既非五濁,無三乘明矣。《法華經》言諸聲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是人實未得一切解脫,以未得無上道故。核推此理,阿羅漢既未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於淨土生。


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如天帝釋生人中時,姓憍屍迦;後雖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屍迦;其此類也。又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亦何妨二乘來生耶!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見有橘;又言鸚鵡不渡隴西,趙魏架桁亦有鸚鵡。此二物,但言其種不渡。彼有聲聞亦如是。作如是解,經論則會。」


問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樂國既無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須複言無此三名耶?」


答曰:「如軟心菩薩,不甚勇猛,譏言聲聞。如人諂曲,或複儜弱,譏言女人。又如眼雖明而不識事,譏言盲人。又如耳雖聰而聽義不解,譏言聾人。又如舌雖語而訥口謇吃,譏言啞人。有如是等,根雖具足,而有譏嫌之名。是故須言乃至無名,明淨土無如是等與奪之名。」


問曰:「尋法藏菩薩本願,及龍樹菩薩所讚,皆似以彼國聲聞眾多為奇,此有何義?」


答曰:「聲聞以實際為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複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譬如鸩(zhèn)鳥入水,魚蚌咸死;犀牛觸之,死者皆活。如此不應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

 

① 人天小乘,未發菩提心者,皆得往生,生安樂國即成就大乘,故名大義門成就。

② 安樂純一大乘,平等一味。不生二乘種子,不妨二乘來生。

③ 阿羅漢未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既不更生三界,唯應生於淨土。

④ 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

⑤ 安樂國非唯無二乘,亦無軟心菩薩,皆是勇猛大菩薩。

⑥ 定性聲聞,依佛本願神力生彼,同以佛神力生無上道心。是為不可思議。

 

       3) 疏

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答曰:子但誦其文,不窺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以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

 

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


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


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


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

 

① 惡人稱佛往生,花開以後聞大乘法,即發大心;由不聞小,不發小心。

② 原修小乘人,願往生,悉得往生。

③ 小乘人往生後,順本所習,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更不退生二乘心。

④ 與《註》同許不發菩提心得生,生後即發大心。極成大義門。

 

 

3. 極樂是純一大乘菩薩境界,為什麼要說聲聞呢?

       一、為顯彼佛願力不可思議,能攝聲聞往生,復生無上道心。

 

       二、為引他方聲聞求願往生。聲聞畏厭佛道長遠,自求灰身滅智,今見極樂聲聞,自然入於不退,普皆一生成佛,故能欣欣以求。

 

       三、順餘方俗。根據《無量壽經》,極樂世界雖然有聲聞、菩薩、天、人等不同的稱呼,但實際上極樂所有人民,智慧、神通、功德,都是一樣,平等沒有差別,身體長相也都一樣,沒有差別,自然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也就是佛的功德法身;智慧之高超、功德之殊勝、形體之微妙,十方世界找不到恰當的名稱,而又不能直接稱為佛,所以只好順應他方世界的叫法,也稱為天、人、聲聞、菩薩等。大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52

 

       四、順本名故,說為聲聞,非實聲聞,而皆勇猛菩薩。

 

 

4. 功德成就論

       功德有三:一、國土功德,無苦純樂;二、本佛功德,無量光壽;三、聖眾功德,不退成佛。此三種功德皆由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時,發四十八願,歷劫修行,於十劫前成佛之時,同時成就。

 

       「成就」是願望已經實現,結果已經達成,法爾如是,既不需要更加功力,也不可能稍有改變。

 

       國土功德既已成就,則彼國現下即是無苦純樂的清淨寶所。反觀此娑婆世界,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應當厭苦求樂,厭穢欣淨,求願往生彼國。

 

       本佛功德既已成就,則彌陀圓滿具足無量光壽救度眾生的大能大力。反觀自身,罪障深深,福慧微微,曠劫流轉,常沒不出,應當捨棄自力,頓歸彌陀佛力之救度。

 

       聖眾功德既已成就,則一生彼國,自然捨罪惡凡夫之名,入不退成佛之位,應當誓畢此生,不再作閻王眷屬,而成為極樂人民。

 

       功德雖說三種,實則一體不分。讚國土功德,說「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即是依正一體;讚本佛功德,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即是主伴一體。依正一體故,國土廣大莊嚴,即是涅槃妙境;主伴一體故,人天聲聞菩薩,同證光壽極果。

 

       《無量壽經》說:「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三種功德莊嚴,收入一句名號,一心稱名願生,西方十萬億程,畢竟不隔於半步;彌陀無量光明,恒常騰輝於舌端;而無量聖眾,聞聲共邀為勝友,相期聚會於一處。有此大利,釋尊反復讚說:「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要解:

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