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生意義

  1. 生活教育
  2. 護生與素食
  3. 出離與輪迴
  4. 諸行無常
  5. 醒世箴言
  6. 人生目的

第二篇 淨土信仰

  1. 皈命彌陀
  2. 念佛警策
  3. 機法深信
  4. 佛法知見
  5. 眾善奉行
  6. 深信因果
  7. 淨土信仰

第三篇 淨宗教判

  1. 正雜二行判
  2. 要弘二門判
  3. 聖淨二門判
  4. 自他二力判
  5. 難易二道判
  6. 總顯其義

第四篇 正依經論

  1. 往生論註
  2. 佛說阿彌陀經
  3. 佛說觀無量壽經
  4. 佛說無量壽經
  5. 總顯其義

第五篇 淨土宗旨

  1. 廣度十方眾生
  2. 願生彌陀淨土
  3. 專稱彌陀佛名
  4. 信受彌陀救度
  5. 總顯其義

第六篇 淨宗特色

  1. 現生不退
  2. 平生業成
  3. 凡夫入報
  4. 本願稱名
  5. 總顯其義

第七篇 淨宗宗風

  1. 淨土宗宗風(三)
  2. 淨土宗宗風(二)
  3. 淨土宗宗風(一)

第八篇 淨宗傳承

  1. 善導大師
  2. 道綽大師
  3. 曇鸞大師
  4. 天親菩薩
  5. 龍樹菩薩
  6. 第十八願
  7. 總顯其義

第九篇 淨宗弘傳

  1. 念佛度亡
  2. 念佛利益
  3. 念佛方法

第十篇 淨土述懷

  1. 淨土述懷

【法  語 二】

  1. 淨土短文(十一)
  2. 淨土短文(十)
  3. 淨土短文(九)
  4. 淨土短文(八)
  5. 淨土短文(七)
  6. 淨土短文(六)
  7. 淨土短文(五)
  8. 淨土短文(四)
  9. 淨土短文(三)
  10. 淨土短文(二)
  11. 淨土短文(一)
  12. 唯稱名
  13. 信 心
  14. 救 恩(二)
  15. 救 恩(一)
  16. 二河白道呼喚聲
  17. 死的恐怖
  18. 人生之實相
  19. 人生像什麼
  20. 無常法語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語
top

法語

淨土短文(八)

  1. 地獄之苦
    常人聞輪迴,猶如手上鹽;覺者聞輪迴,猶如傷口鹽。
    《正法念處經》云︰「地獄苦惱,如是極惡,如是堅鞕,如是大苦,如是叵耐,如是苦惱,無異相似,不可喻苦。何以故?無人能說,無人能聽。若有人說,若有人聽,如是之人,吐血而死。」
    往昔一阿羅漢憶及在地獄中所受劇苦,猶恐懼得遍流血汗。
    在地獄中,每一秒鐘都是劇烈的痛苦、煎熬和折磨,地獄眾生的念頭,只有「痛苦」,根本容不下第二個念頭,那時就算跟他講吃喝玩樂,也不會理你,更不用談什麼修行。


  2. 人身難得之喻


  3. 惑業難斷
    《大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水(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此謂三界見惑煩惱,猶如暴流,縱廣四十里,奔流而來,欲令其截斷枯竭,何其困難。豈只斷惑難,但言伏惑,即已甚難,如四善根之「煖位」,吾人無始至今,猶未能得,遑論初果。不但伏斷難,但言解悟(深解為悟),亦已不易,古德多有一生坐破幾個蒲團,猶未徹悟,何況吾人席不暇暖?
    伏惑斷惑之難,尚且如此,何況更斷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斷惑證果,往往須經多生多劫。如斷見惑,最利者亦須三生,其鈍者則須六十大劫。斷思惑,則須人間天上七番生死。
    若是圓滿大乘佛果,進侵塵沙,破無明,成佛道,則須三大阿僧祇劫,乃至無量阿僧祇劫(一阿僧衹,等於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劫是長時單位,分大、中、小,以小劫說,一小劫,凡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其中,小乘又迷隔陰,菩薩猶昏出胎,不免又要進退蹉跎。
    學佛原則,在於解行並進。若是單解不行,等於說食數寶,亦同紙上談兵;縱使熟誦三藏十二部,講完千七百則公案,將來還是生死,依舊輪迴,寧不哀哉?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出家後持戒很精嚴,但看了比丘戒後還是自認做不到,一生退守沙彌戒。
    蓮宗九祖澫益大師出家不久即三讀律藏,對戒律如此深入的祖師,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可知戒律不易持守,更何況我等愚鈍眾生。


  4. 自我覺醒
    若把身口二業所作所言,作為標準,則天下尚有完人;
    若把意業中的所思所念,作為標準,則天下無一完人。
    若從人所見處,作為標準,則世間尚有賢人;
    若從人不見處,作為標準,則世間皆是罪人。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天下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行不論心,論心萬古無完人。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實功德」文(《聖教集》239頁):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善導大師《觀經疏》「機法二種深信」之文(《聖教集》647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5. 人生目的
    佛教在開示「人生的目的」。如飛機,飛行方法雖各異,然而目的呢?
    在選擇乘具之前,應先訂目的,否則工具再好,燃料再多,也無意義。
    人生皆有不安、不滿,不是飛的方法不好,而是不知方向,不知目的。
    人生大事,莫如生死,而人生最難解決者,亦莫如生死。
    佛學極致,了生脫死,故其於生死言之獨詳。然了生脫死,豈易事哉。
    生死的大問題,不是人的智慧、力量能解決的。
    學佛目的,在於解決生死一大事。佛法不外說明此事,及其解決之道。
    把佛法與倫理道德混為一談是錯誤的。
    我們總認為人是萬物之靈,但若我們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則與動物何異?
    「人生目的」和「人的興趣」基本的不同點有三:
    人生目的:(1)古今萬人共通唯一(2)有終了完成之日(3)即使直到臨終最後之一口氣才達成也能滿足。
    人的興趣:(1)人人不一樣(2)沒有完成之日(3)不能滿足的。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