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讲演

  1. 2024龙年新春讲话
  2. 皈依开示(2023年11月11日新营)
  3. 庆祝弥陀圣诞暨净嵩法师往生二十周年纪念讲话
  4. 2023中元开示
  5. 剃度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开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三)
  8.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下)
  9.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10. 2022中元开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为净土宗志工干部讲话
  14. 清明节慎终追远与念佛(2022年清明节开示)
  15. 念佛超度之胜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二)
  18.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一)
  19.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必得超绝去
  20.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24.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弥陀诞开示
  27. 2020中元法会开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无常三根本
  31. 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32. 剃度开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节开示(2019)
  34. 剃度开示(2019年5月12日)
  35. 猪年话猪
  36. 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37. 净土宗──往生净土成佛宗
  38. 受戒与持戒
  39. 趋向净土的关键密码
  40. 剃度开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种成佛法
  42. 横超的净土法门
  43. 往生与预知时至
  44. 剃度及皈依开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
  46. 剃度开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极乐的条件(中)
  48. 往生极乐的条件(上)
  49.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愿分类归结
  51. 弥陀愿心的根源
  52. 净土宗的结论──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点
  54. 慈心法门
  55. 念佛不妄语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脱离轮回之上
  57. 净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托父母於阿弥陀佛
  59. 为何吃素?
  60. 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61.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62. 爱与佛命
  63. 不请之友
  64. 岁末聚餐对僧众的谈话
  65. 学佛的目的
  66. 说爱(二)
  67. 说爱(一)
  68. 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69.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涂众生
  71. 澳门净土宗学会 赞颂辞
  72. 「以诚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届净土宗志工研习会勉言
  74. 慧净法师除夕团拜电话致辞
  75. 在心、在缘、在决定
  76. 佛教点灯的意义
  77. 念佛的方法与要领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处?
  80.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81. 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莲
  84. 三涂众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弥陀救度
  86. 为新戒比丘开示
  87. 归依劝嘱
  88. 念佛的音调与心态
  89.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90.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略讲
  91.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
  92. 初机念佛群疑问答
  93. 简介净土宗专纯念佛的道风及心态
  94.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95. 初学净土法门应有的认识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98. 念佛即圆满悲智功德
  99. 〈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一文的启发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
  102. 万行不凭凭念佛(二)
  103. 万行不凭凭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终直入涅盘城
  105. 弥陀名号 不可思议
  106. 守愚念佛 弥陀住顶
  107. 阿弥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业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为念 以净为归
  113.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114. 乘本愿船 登涅盘岸
  115.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116. 世间虚假 唯佛独真
  117. 一心念佛 无疑无杂

法义开示

  1.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三)
  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二)
  3.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一)
  4.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
  5.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九)
  6.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八)
  7.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8.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六)
  9.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五)
  10.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11.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三)
  12.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二)
  13.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14.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15. 弥陀净土的特色-超
  16. 《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17. 《观无量寿经》概说(八)
  18. 《观无量寿经》概说(七)
  19. 《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20. 《观无量寿经》概说(五)
  21. 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
  22. 净土宗带三法数
  23. 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24.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25.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五)
  26.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四)
  27.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三)
  28.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二)
  2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一)
  30. 《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31. 《观无量寿经》概说(三)
  3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33. 《观无量寿经》概说(一)
  3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七)
  3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3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五)
  3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四)
  3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3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二)
  4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4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
  42.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九)
  43.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八)
  4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七)
  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六)
  4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五)
  4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四)
  4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三)
  4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5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礼开示
  54. 「弥陀三约定」
  55. 为新戒弟子开示
  56. 净土宗「四不」
  57. 《无量寿经》大意(九)
  58. 《无量寿经》大意(八)
  59. 《无量寿经》大意(七)
  60. 《无量寿经》大意(六)
  61. 《无量寿经》大意(五)
  62. 《无量寿经》大意(四)
  63. 《无量寿经》大意(三)
  64. 《无量寿经》大意(二)
  65. 《无量寿经》大意(一)
  66. 《无量寿经》概说(续)
  67. 《无量寿经》概说
  68. 净土宗特色略说
  69. 净土宗宗旨略说
  70. 略说净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礼开示
  72.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
  73. 成佛何时、极乐何处、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75. 略说弥陀名号之义
  76. 为什麽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77.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78. 娑婆众生 无不是业
  79. 龙树菩萨往生安乐国
  80. 华光出佛
  81.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场的灵魂
  83.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84. 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85. 弥陀诞辰念弥陀(一)
  86. 「名号的功德」与「念佛的利益」
  87. 「《大经》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极乐安身实是精
  89.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90. 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略讲
  92. 口称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94. 净土法门的大根大本
  95. 何谓「一心不乱」?
  96. 略谈念佛方式与庄严道场
  97. 极乐无为涅盘界
  98. 如何真正纪念「弥陀圣诞」
  99.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
  100. 为回龙寺常住僧众开示
  101. 净宗宗旨与敦伦尽分
  102.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略讲
  103.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问答)
  104.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开示)
  105. 净土宗的几个名词略释
  106. 成佛如林的法门
  107. 善导大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
  108. 善导大师-略说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109.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110.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四)
  111.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三)
  112.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113.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一)
  114.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四)
  115.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116.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二)
  117.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118.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119.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三)
  120.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121.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说
  123.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124.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125.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三)
  126.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127.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一)

宗风

  1. 宗风学习(七)
  2. 宗风学习(六)
  3. 宗风学习一~五

临终开示

  1. 临终的殷切劝导叮嘱
  2. 娑婆旅程尽,辞别归莲乡
  3. 信顺弥陀救度

访问篇

  1. 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慧净法师记
  2. 传承的路_与越南团法师谈话

问答

  1. 为善导寺干部莲友开示(问答)
  2. 他力与因果,有矛盾吗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随缘的念佛?
  4. 如何从自觉愚恶契入弥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莲友问
  6. 於弘愿寺答僧众问

第十八愿善导释

  1.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十)
  2.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3.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
  4.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
  5.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六)
  6.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7.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四)
  8.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三)
  9.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10.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一)
  11.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
  12. 第十八愿善导释(九)
  13. 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14. 第十八愿善导释(七)
  15. 第十八愿善导释(六)
  16. 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17. 第十八愿善导释(四)
  18. 第十八愿善导释(三)
  19.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20. 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净土法门的核心

  1.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十)
  2.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九)
  3.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八)
  4.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七)
  5.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六)
  6.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五)
  7.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四)
  8.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三)
  9.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二)
  10.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一)
  11.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12. 净土法门的核心(九)
  13. 净土法门的核心(八)
  14. 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15. 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16. 净土法门的核心(五)
  17. 净土法门的核心(四)
  18. 净土法门的核心(三)
  19.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
  20. 净土法门的核心(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四、忆与念
  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着不能忘
  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二、闭关念佛的苦恼者
  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一、念佛先要认识佛
  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现往东方的佛
  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令众成佛的佛
  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使凡入报的佛
  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报身报土的佛
  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诸佛证诚的佛
  1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亲近增上的佛
  1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身心无碍的佛
  1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息三涂的佛
  1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无碍的佛
  1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唯摄念佛的佛
  1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名号的佛
  1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
  1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下)
  2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中)
  2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上)
  2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为作大安的佛
  2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召唤众生的佛
  2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不摈众生的佛
  2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代众受苦的佛
  2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以身为质的佛
  3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主动救度的佛
  3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狱的佛
  3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
  3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3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八)
  3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七)
  4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六)
  4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五)
  4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四)
  4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三)
  4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二)
  4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4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
  4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九)
  4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八)
  4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七)
  5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六)
  5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五)
  5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
  5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5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
  5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一)
  5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慧净法师2018年6月10日讲於台南佛一法会(第十九次)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十九次的佛一,上次跟大家研讨《观经》大意时,讲了八个主题:

  第一,《观经》经名。《观无量寿经》在古代有五个名称:《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观经》《无量寿佛观经》《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经》,简称为《观经》。

  第二,《观经》解题。简略解释《观无量寿经》这五个字。

  第三,《观经》说时。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大约在西元前492年,也就是距释迦牟尼佛入灭的八年前,七十三岁的时候,在灵鹫山说《法华经》之际,同时所说的经典。

  第四,《观经》宣说之理由。释迦牟尼佛为什麽要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第五,《观经》译者与译时。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在古代刘宋元嘉十年,也就是西元四百三十四年,西域人良耶舍在江苏扬州钟山道林寺所翻译的。

  第六,《观经》缘起。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会说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由於宫廷政变,引起韦提希夫人厌秽欣净,最後选择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并且求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方法,这是释迦牟尼佛说这一部《观经》之定善、散善与念佛的因缘。

  第七,《观经》梗概。基於上面所说的缘起,释迦牟尼佛就为韦提希夫人说了定善十三观,以及散善的三福九品与念佛这些方法。而在最後,释迦牟尼佛赞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唯有念佛是最容易又最殊胜的往生成佛法门,所以劝大众要信佛念佛,而结成这一部经。

  第八,《观经四帖疏》缘起。《观经四帖疏》最後「跋言」的地方就说:「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由於在善导大师以前的隋朝三大师──也就是慧远大师、智顗大师、吉藏大师,以及摄论师们相继注解《观经》,但是观点都错误,因此影响了念佛法门的宏扬,善导大师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而注解《观经》。为什麽要先说这个主题呢?因为要讲解《观无量寿经》都必须以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为主,因此在这里预先讲解《观经四帖疏》的缘起。

  这是上次所讲的八个主题,今天接着讲第九个主题:《观经》五分。

第九、《观经》五分。《观经》五分,也就是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组织、架构分为五个大段落。

  晋朝道安大师将佛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三个大段落来解说每一部经,称为「三分科经」。自此,这三分科经就成为解释经典的惯例。

  净影寺的慧远大师,天台宗的智顗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都有注解《观无量寿经》,他们注解《观无量寿经》也是依据道安大师的三分科经方式来解经。到了唐朝,善导大师看出《观无量寿经》有其特别的内涵,因此他解释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时,并未沿用诸师将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段式的分科方式,而是特别将《观无量寿经》分为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耆闍分五个部分,这就是《观经》五分,分为「五分」──五个大段落来解释。根据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序分义」卷头所说:

第一,从「如是我闻」到「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序分」。

第二,从日想观初句「佛告韦提希」到「名第十六观」,是「正宗分」。

第三,从「说是语时」到「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是「得益分」。

第四,从「尔时阿难」到「皆大欢喜」,是「流通分」。

  以上四分,是释迦牟尼佛在王宫所说的。

  第五,从「尔时世尊」以下,是「耆闍分」。

  善导大师是加了「得益分」,以及後面的「耆闍分」。

  为什麽要加这二分,特别是加「得益分」呢?因为这样才能够突显出这一部经的核心,也显示出韦提希夫人以及当时在她左右的侍者们,是听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讲到哪个地方才获得利益的。韦提希夫人所获得的利益,也是我们後世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能够获得的利益。为了突出这一点,善导大师特别将这一段经文另增一分,叫做「得益分」。

  简略来讲,「得益分」是释迦牟尼佛讲解定善十三观,讲到第七观华座观时,释迦牟尼佛就跟韦提希夫人说,接下来,我要讲说解除苦恼的法门。(我们众生都有烦恼,都会痛苦,最严重的是,不只是这一辈子有苦,而是累生累世轮回无尽的痛苦。如果能够解除我们的烦恼,解除无尽的轮回之苦,那这个法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突然间应声显现在天空中,让韦提希夫人以及他的侍者们清楚的看见,当下获得了往生决定。显示出苦恼以及轮回当下就断除了,因为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不再继续无尽的轮回;那往生极乐世界不只是往生而已,而是显示成佛,因为极乐世界是佛的境界,不管任何人,只要到极乐世界都必定成佛,而且是快速的成佛,这个快速是超越时间性的。

  这典故明白显示: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我们除苦恼的法,不论是见到阿弥陀佛本身,或者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道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当下他的苦恼,他的轮回就获得解除了。因此可知,这麽重要的一段经文,如果不特别显示出来的话,有的人不晓得这个地方是一个重点性的示现,依文解义就看过去,那就太可惜了。

  慧远大师、智者大师、吉藏大师都将得益科入正宗分,将「尔时阿难即从座起」以下的经文全部科为流通分,在流通分中虽然存在王宫与耆闍的差异,但总之这三位大师都是将《观经》科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

  慧远等诸师并没有在正宗分之外别立得益分,而善导大师却在正宗分之外特别开出得益分,这是因为慧远等诸师判定韦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正宗分之终,认为韦提希夫人是听闻十六观之说法的过程中随闻随观,於是证得无生法忍。

  然而善导大师却并不这样看,善导大师於正宗分之外特别科出得益分,是为了在正宗分中辨明要门与弘愿,并且引出韦提希夫人得益这一问题;而为了明确韦提希夫人之所以证得无生法忍,完全是得益於弘愿,而非定散的要门,所以才在正宗分之外特别科出得益分。

  善导大师认为韦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第七观初得见一佛与二菩萨之时,见佛身故,亦见佛心,当下感悟到弥陀救度之悲心,信心欢喜而得无生法忍的。正是为了凸显出韦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第七观之初见无量寿佛这一点,所以善导大师才特别科出得益分。

  善导大师这种分判,也是为了显明《观经》一经之所归。如果韦提希夫人之得益,约正宗分判时,则得益必须由於定散的功夫及功德;但韦提希夫人那时还没开始修学散善与定善,是由超越定散两门的弥陀救度的弘愿,并非因为听闻修学定散的要门而得,乃因定散归趣之弘愿而得,故於正宗分外别开得益分。

  善导大师之所以能做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善导大师自古以来被尊称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当然化身也是一种示现,示现就必须要有相应於示现的行为、现象,因此善导大师要解释《观无量寿经》时,就特别请求阿弥陀佛以及十方诸佛为他加持证明与指导。果然,在写《观无量寿经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一位圣僧来指导他玄义科文;因此,可以说,这部《疏》虽是善导大师所写的,却同时也是这位圣僧所写的。这位圣僧是谁呢?当然是佛,不可能是其他的出家众,也不太可能是其他的菩萨。为什麽?经典是佛讲的,特别是净土法门,「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这样的话,即使是大菩萨也没有那个资格与能力来示现教导怎样解释《观经》。

  所以,我们讲解《观无量寿经》必须重视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进一步以《观经四帖疏》做为唯一的准绳。以上是特别就「得益分」加以说明。

  《观无量寿经》最後一分是「耆闍分」,为什麽也要立这一分呢?这个背後也有它的特殊含意。简要来讲,主要是因为《观无量寿经》有讲过两次:一次是在王宫所讲,即是王宫会;一次是在灵鹫山所讲,即是耆闍会。

  善导大师为什麽要将王宫会与耆闍会科做两会,应有五个原因:

  一、处别故。王宫会是在王宫中的监牢所说之法,耆闍会则是在耆闍崛山所说之法,因为说法之处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二、时别故。王宫会是在阿闍世正造逆罪之时佛所说之法,耆闍会则是阿闍世已造逆罪,佛返回耆闍崛山後所说之法,因为说法时节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三、对机别故。王宫会所对之机是末代凡夫的总代表韦提希夫人,耆闍会所对之机则是声闻与菩萨,因为所对之机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四、说人别故。王宫会是佛亲口宣说,耆闍会则是由阿难传说,因为说法之人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五、为显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义故。王宫会显示以韦提希夫人为对机众的本为凡夫之经,耆闍会则是显示以声闻、菩萨等圣者为对机众的兼为圣人之经。为了凸显此义,所以才科为两会。

  要而言之,为什麽要将王宫会与耆闍会科做两会,主要是为了凸显「五乘齐入」,王宫会正度障重根钝的人乘、天乘之机,耆闍会兼益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念佛一法,使五乘齐因齐果。亦即:因地圣凡根机不同之五乘,同以念佛之一因,往生净土同证成佛之一果。

  这也显示出,《观经》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最後所要讲的,从成道讲经说法,一直到讲《法华经》,都是为了舖陈讲《观无量寿经》的方便,这个後面会说到。

  「序分」,是表明宣说这一部经的状况,在一部经的最前面,一般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

  「证信序」是证明这一部经的内容是真实,没有错误的,希望未来的众生要生起信心,不要怀疑文字的内容。「证信序」是所有经典共同的形式,所以「证信序」也叫做「通序」,是通於所有经典的序文。

  「发起序」,是叙述开说这一部经的动机、因缘、目的的文字。因为每一部经各有其特别、不一样的状况,因此发起序的序文也各异其趣,如与前面「通序」比对的话,就名为「别序」。

  不过《观无量寿经》的序分比较特殊。依据善导大师区分为「二序七缘」,或「三序六缘」。二序就是「证信序」与「发起序」,七缘是把「发起序」又展开为七个段落,成为「二序七缘」;「三序六缘」则是把前面讲的七缘,第一个缘归做一个序,也就是「证信序」「发起序」跟「化前序」,六缘就是刚刚讲的七缘当中的六缘,这个等一下再略微解说。这种分法,明确突显出这一本《观无量寿经》的尊贵与殊胜。

  「正宗分」的内容,是《观无量寿经》的十三定观以及三福九品。

  「得益分」的内容,前面有稍微解说,就是指韦提希夫人与她的五百位侍女得到利益的经文。像慧远大师、智顗大师、嘉祥大师他们解释《观无量寿经》时,是把这一段列入「正宗分」之中,并没有另立「得益分」,唯有善导大师特别另行设立这一分,有什麽理由呢?

  其他的几位大师是把「得益分」解释为韦提希夫人听过十六观(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全部内容之後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把这一段也归入「正宗分」;但是善导大师他不是这麽看的,他认为这是在第七华座观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显现,所获得的利益,所以善导大师就把这部分另外设立一分,使这一点能够更加地明白。也就是说韦提希夫人跟五百位宫女之得到利益,并不是因为听闻过全部十六观之後而得的,而是早在华座观的时候,他们看到阿弥陀佛出现在空中而得到的。关於这一点,我们再另做专题来解说。

  「流通分」,就是为了让这一部经所说的法门,能够广泛长远的弘扬、流传,而把这一部经的核心在「流通分」的地方讲出,交代给弟子们,释尊往往是交代给阿难尊者或弥勒菩萨。在《观无量寿经》是交代给阿难尊者,因为在王宫说法的时候只有目犍连尊者与阿难尊者在佛的旁边,因此交代阿难尊者。

  「流通分」的经文,也就是最後所讲的: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四句是《观无量寿经》的核心,也就是代表整个《观无量寿经》,乃至代表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最後结论,所以这一段经文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段称为「咐嘱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经文。「正宗分」所讲的十三定观与三福九品,都是为了引导归入这一段咐嘱文,咐嘱大众依这一段文去行持。可说,整部《观经》唯一就在说「持无量寿佛名」,不是观想,不是观无量寿佛像,也不是在三福九品。因此,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对这一段流通文就特别的加以解释说:

正名付嘱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耆闍分」,最後一分是「耆闍分」。「耆闍」就是「耆闍崛」,也就是灵鹫山的意思。「耆闍分」是指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内王宫说法结束之後回到灵鹫山,阿难尊者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宫里面所说的《观无量寿经》法门又重述一遍。可见这一部经是由王舍城内王宫的说法,再於灵鹫山上重演一次,这个叫做「二会」,一经二会,二会构成一部《观无量寿经》。这是有关「观经五分」的说明。

  第十、观经七缘。接下来,第十点,观经七缘,也就是将「发起序」分为「二序七缘」,或「三序六缘」。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序分义》中,区分《观经》的序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进一步又将「发起序」分为「化前序」和「正发起序」二节;最後就结为:「初名证信序,次名化前序,後名发起序。上来虽有三序不同,总名序分竟。」因此所谓的二序就是「证信序」和「发起序」,三序就是「证信序」「化前序」以及「正发起序」。

  「证信序」就是《观经》最初「如是我闻」这四个字。

  「化前序」是接下来的「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这四句经文。

  「正发起序」是从经文「尔时王舍大城」,一直到「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等数百句的经文。

  依据经典注释家的通则,一般都是分为二序,也就是「证信序」和「发起序」。像这样分为三序,是善导大师特别的看法,在其他大师的注解中是从来没有的。三序,是把「发起序」又分为「远发起」跟「近发起」;「远发起」就是刚刚讲的「化前序」,以一代的所有经典,做为引起《观经》教化的序幕,来显示净土的教理,这个有其尊贵殊胜的地方。

  因为《观经》主要是在摩诃陀国王舍城的宫中所说的,而不是在耆闍崛山(灵鹫山)所说的;还有,宣讲《观经》的场所并没有千二百比丘众,也没有三万二千菩萨众。因此,经文所讲的「一时佛在王舍城」这些经文就做为「化前序」。所以《观经》的序分就分为「二序七缘」或「三序六缘」。

  以这样的分法,「证信序」只有四个字,就是「如是我闻」;「发起序」,总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五个字,比率是很悬殊的。以《无量寿经》来讲,《无量寿经》的「证信序」比较长,有一千二百二十八个字,「发起序」比较短,有三百九十三个字。《观无量寿经》的序分跟《无量寿经》的铺陈可以说是相反的,这有其特别的含意。

  首先,「二序七缘」。「二序」是「证信序、发起序」,「七缘」是把「发起序」分为「化前序、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等七个缘。

  「三序六缘」,「三序」就是「证信序、化前序、发起序」,就是把刚刚所讲的「发起序」七缘当中第一个缘「化前序」归为一个序,成为「证信序、化前序、发起序」;七缘中移出化前序就成为六缘「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图示如下:

 

 

  也就是说,《观经》从近的来讲,是因这六个缘才引起释迦牟尼佛说《观无量寿经》,从远的来讲,也就是「化前序」,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就一直在等待机缘要讲说弥陀救度众生的法,但因缘一直不成熟,直到这个时候,因缘已经成熟了,释迦牟尼佛就很欢喜地、微笑地来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善导大师所区分的这几种缘是很可贵的。大家初听会觉得有一点复杂,但如果能够理解的话,就会觉得它是很好的。

  有关序分,我们也稍微解释一下。

  第一,证信序。「证信序」就只「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前面说过,序分是讲经的来由,分成「证信序」与「发起序」。「证信序」是证明这部经是可信的,也就是阿难尊者自己说,是我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听到佛为某某大众这麽说的,我所听到的确实没有错,希望大家要相信,不要怀疑,这就是「证信序」的部分。

  一般「证信序」包含「六成就」,六成就是:「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所谓成就,就是条件,这六个条件具备了,才能够讲起这一部经。一部经的「证信序」,以一般的六成就来讲的话,就是前面的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等,总共有五句。阿难尊者说,这一部经的内容,是我亲自听佛这样说,是真实不虚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摩伽陀国都城王舍城东北的灵鹫山中,与长年随侍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另外还有以文殊菩萨为上首的三万二千菩萨。

  有关「如是我闻」这四个字的由来,是释迦牟尼佛涅盘後四个月,以大迦叶尊者为上首,在王舍城附近的毕波罗堀做第一次的经典结集,那一次是结集经藏与律藏。

  经藏主要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转述自己一辈子当中所听过佛所讲的所有经教。那时候,在经过以大迦叶为上首的总共五百位阿罗汉共同认可之後,这一些阿难尊者所叙述的每一部经就被记忆下来,最後被记录成为文字。所以「如是我闻」是阿难尊者他如实的转述佛所讲的。

  在《大般涅盘经.遗教品》就有讲,世尊将入涅盘,阿难尊者就问佛说,佛陀啊,你入灭之後,我们结集法藏,一切的经典最初要安哪种语言呢?世尊就回答说,一切的经初,就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此经。」如是我闻的来源是这样的。

  这里所讲的「一时」就是当时。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道场的大众听闻说法,是机法相应的时候才能讲那一个法。以印度的传统来讲,不重视纪年,也就是说不重视记录年日时辰,所以经典往往用一时来呈现;又由於佛陀说法不只是针对我们南阎浮提的众生,而是针对三界,乃至十方圣众所讲的,那三界的时间跟其他世界的时间都不相同,很难用某年某日来说明,所以就用「一时」来代表。

  「如是」就是「六成就」中的「信成就」。表示是可信的,是没有错,不应该怀疑的。

  「我闻」就是「闻成就」。也就是阿难尊者他亲自听闻佛说的。

  「一时」就是「时成就」。阿难尊者说,是他在某个时候所听到的。

  「佛」就是「主成就」。阿难尊者说,这部经是佛亲自说的,不是其他菩萨或罗汉说的。

  「王舍城」就是「处成就」。阿难尊者说,地点是在王舍城。

  「大比丘众等」就是「众成就」。阿难尊者说,在座的听众有哪一些人。

  以上,就是六成就。

  也就是说,每一部经必须要有这六种条件:第一个,是谁听闻的;第二个,所听闻的内容是可信的;第三,是在甚麽时候听闻的;第四,是谁讲的;第五,地点在哪里;第六,有哪一些听众。这六个,结合成一个讲经的条件。

  不过,善导大师是将「如是我闻」这一句四个字作为「证信序」,从「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等是做为「发起序」之前的「化前序」,刚刚有讲到,这样的分判能够突显这一部经的尊贵与殊胜,同时也流露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接下来的「发起序」内容有七个因缘。「发起序」是叙述引起说这一部经的种种缘由,此序分成七节,叫做发起序七缘。

  第一节「化前序」。「化前序」就是「发起序」七缘中的第一缘,也就是刚刚所念的那段经文: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所谓「化前序」,就是举出《观经》教化之前的情境做为序文。

  《观经》是释尊在中印度摩伽陀国宫中对韦提希夫人所说,并不是在灵鹫山所说。又当时在场的也没有一千二百五十位的比丘众与三万二千的菩萨众;同时,经文之中所说的:「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并不是在讲说《观经》的时候,也不是在讲说《观经》的事情,而是举出讲《观经》之前的情境。因此,这段经文善导大师就作为「化前序」。

  善导大师这种区分方法,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他的前後因缘,了解《观经》这部经的难得,是有种种因缘,而且等待了这麽久,才能够开讲出来,也显示出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救度众生的法门,救度的对象是怎样的对象?就是像韦提希夫人这样的博地凡夫。那韦提希夫人代表谁?代表我们。

  另立「化前序」之用意,在於标明,开展真实教化之前所说的一切法门是方便教法。所谓的真实教化,是哪一宗呢?是净土宗;真实的法门是什麽法门?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法门。善导大师是把释迦牟尼佛在讲《观经》之前(当然《观经》就包含《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三部经)所说的一切教法,统统看成是开展《观经》教化的一种前方便。善导大师认为《观无量寿经》「化前序」的这段经文,就是在说明这个事实。

  这一段经文,从远的来讲,是在叙述释迦牟尼佛自从成佛以来所说过的一切的经教;从近的来讲,是在开示《法华经》的状况。释尊从前所说的法,简单的说,都是为了宣讲《观经》的引诱方便,一直以来机缘还没成熟,但是现在机缘成熟了,说这部经的时机终於来到了。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一些顺序,所以阿难尊者说了这一节「化前序」。在这里,阿难尊者也暗示,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是在灵鹫山上向一千二百五十位声闻,以及三万二千位的菩萨说《法华经》。

  《法华经》被称为出世本怀的经典,可是讲这部出世本怀经到一半,中途竟然搁置下来,去到王宫讲《观经》,说明《观经》的重要性、紧迫性,救度度众生的利益广大圆满,岂不是重要超过《法华经》?也显示《法华经》的本怀要假藉《观经》才得以实现。《法华》好比一种理论课,而《观经》是实习现场。释迦牟尼佛正是这样显出《观经》才是本怀中的本怀。

  从三乘导入一乘的《法华经》切换到五乘齐入的报土的《观经》,就是这麽微妙。显明《法华经》的内容必须加入《观经》弥陀救度,法华意趣才圆满。

  有一首偈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盘共八载。」这一首偈,是在叙述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的次序与经过。

  「华严最初三七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後,以三七日说《华严经》,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正觉大塔菩提树下成佛之後,最开始所讲的是《华严经》,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萨,时间是二十一天。

  「阿含十二方等八」以十二年时间讲《阿含经》,以八年的时间讲《方等经》。

  「二十二年般若谈」,以二十二年时间讲般若的经教。

  「法华涅盘共八载」,最後,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一千二百五十位声闻,及以文殊菩萨为上首的三万二千位菩萨讲《法华经》与《涅盘经》。这是释迦牟尼佛接近涅盘的几年间,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从七十三岁之後讲《法华经》《涅盘经》,还有《观无量寿经》这一些经典,总共有八年。

  这一首偈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来讲的。天台宗智者大师判别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教理为「五时八教」,「五时」就是这里所讲的「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讲经次第,共有五个时段,所以叫作「五时」。

  「八教」,就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化仪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化法四教」就是「顿、渐、秘密、不定」,这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来讲的。天台宗的判教内容,正好可以说明都是净土宗的前方便。也就是说,天台宗这里所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都是为了开讲《观经》的前方便。

  一代化前。有一个论题叫做「一代化前」,这是净土宗学的一个论题。

  所谓的「一代」是指一代教,亦即释迦牟尼佛一代之间所说的所有经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当中所讲的所有的圣道法门的经典。以经典来讲,就是刚刚所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一些经典,叫做「一代教」。因此,所谓「一代化前」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之间所说的圣道门的、自力的、难行道的这些所谓修行法门,以这些做为教化净土门《观无量寿经》之前的一个序幕。换句话说,圣道门所有的经教,都是作为宣讲净土教的阶梯方便;总之,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八万四千圣道法门,都是净土法门的前方便;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中,则称为「要门」,也就是《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定善十三观,以及散善的三福九品。

  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典,不出定散二法,「定」的方面,要有禅定的功夫才能显现出佛性;「散」是基础性的,也就是废恶修善,这定散二法都是净土门方便的「要门」。讲这些「要门」的用意是什麽呢?意在调机诱引:调熟众生,使他能够具有成熟的机缘与足够的善根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所有的法门,都是净土宗的前方便,都是为了引导众生最後信受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的佛名。

  所以说,「一代化前」──释迦牟尼佛一辈子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都是为了进入宣讲净土宗三部经典《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的前方便。

  一般都把「证信序」中「一时佛在……,为大众讲什麽内容」,都归入为「证信序」,但善导大师看出这一段不是《观经》的「证信序」,而是「发起序」,亦即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就一直在等待、发起讲《观经》的机缘,因此这些都是铺路,都是前方便,都是过程。善导大师这一种区分与解说,有别於其他的大师,是非常特别的。如果了解这一部《观经》的教理,乃至了解净土宗三部经的宣讲时机及其次序与过程的话,就会对善导大师这种区分,非常的认同、非常的肯定、赞佩。

  因此,《观无量寿经》最後,释迦牟尼佛不流通十三种定观,也不流通三福九品,而是流通「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到最後是持佛名号,不是观佛相貌,因此善导大师就下了一个决定性的按语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是释迦牟尼佛从讲《观经》,一直到最後,这是「近」的来讲;「远」的来讲,「上来」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所讲的一切经典,一直到现在所讲的《观经》,都离不开「定」跟「散」,可以归纳为「定善」跟「散善」。当然,这对众生都有教化的利益,可是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讲,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的本意,却是要我们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以说,这不只是《观无量寿经》的结论,也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总结论。

  《观无量寿经》最後的结论,就是这一段: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无量寿佛名」只有六个字,以这六个字做为《观经》的结论,乃至做为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法的结论似乎简略了一点,一般人难以透澈了解,因此释迦牟尼佛在《观经》之後就无问自说,续讲《阿弥陀经》。其实,《阿弥陀经》所讲的就是在开展《观无量寿经》最後的这一段经文──「持无量寿佛名」这六个字。

  所以,《阿弥陀经》没有讲三学六度,只有讲「执持名号」;「执持名号」就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持无量寿佛名」。

  讲「执持名号」,可以说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所讲的圣道门经典,判为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少善根福德」。不过,这个「少」,不是数目上多少的「少」,而是本质上的优劣。也就是说,我们娑婆的众生都是贪瞋痴的凡夫,再怎麽样修学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圣道门经教,以这些功德要往生极乐世界,都不是多善根,是属於少善根,因为我们凡夫的本质是劣的,怎麽修持都带有贪瞋痴。可是,如果执持名号的话,本质是优秀的,是殊胜的,因为这一句名号叫做「万德洪名」,是阿弥陀佛因地愿行的总结晶。

  所以,称念这一句名号,无论是称念一声或十万声,统统都是优质的,因此《观无量寿经》中所提及的下品生的人,他们一辈子都是遇到恶缘而作恶多端,没有遇到佛缘、善缘而行善学佛,可是最後念了十声或一声佛号,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你说一声到底是多还是少?一声时间很短,而且只是一句而已,非常的少,但是它本质非常的优胜。所以《阿弥陀经》里面所讲的多善根、少善根不是数目上的多少,而是本质上的优劣。

  以上的解说,对照近代尼泊尔所发现到的梵文《阿弥陀经》,就更清楚。从梵文可以看出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少」跟「多」不是我们中国人概念上的多少,而是一种本质上的优劣。

 

  一代结经。因此,又有一个论题叫做「一代结经」。「一代结经」也是净土宗学的一个论题。「一代」是一代教的略称,指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所有经典,「结经」,就是作为总结论而宣说的经典。「结经」是指《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当中所讲教法总结论的经典,所以叫做「一代结经」。

  就是说,若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典当作一部经,然後分为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一代化前」就是序分,内容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圣道门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等,这些都是「序分」──净土宗的序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就是「正宗分」,《阿弥陀经》就是「流通分」,流通就是结论的地方,以这判别,显示净土门他力教在佛教全体中最高最尊的地位。这叫做「一代结经」。图示如下:

 

 

  以圣道门所有经典为序分是依据《无量寿经.发起序》所说之「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一段经文说诸佛如来之所以示现世间,其目的在於怜愍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的群萌(凡夫众生),虽广说一代诸教(光阐道教),然而,最後导归弥陀本愿之念佛法门(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即是念佛一法,若非念佛一法,群萌无能脱离三界火宅之苦。

  详细来说,释尊之所以出现於世、说法度众,其根本目的在於宣说净土门他力念佛之教,以普救万机。故圣道门难修难行之诸教并非释尊之本意,但自释尊成道以後数十年间,宣说其本意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释尊才一边权说难修难行之圣道门的自力成佛之法,以期听众觉悟到出离生死、转迷开悟绝非易事,一边等待宣说易修易行之净土教门的到来。

  故圣道门诸教,不论是《华严》圆教,甚至是《法华》一乘教,都是为了宣讲净土门而铺陈的序幕。故圣道门诸经都是净土三部经的序分。

  另外,《大经》与《观经》是显示救度之法与救度之机的经典,因为这两部经都是在阐述净土门他力教的要旨,所以才将这两部经作为正宗分。而《阿弥陀经》则是承接《大经》与《观经》的宗旨,开阐五浊恶世浊恶之人念佛往生之道。经中列举六方诸佛的证诚,而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念佛即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则其人皆为诸佛之所护念,必定不退於无上菩提,所以释尊才劝导舍利弗,说汝等要信受阿弥陀佛之名号。在这里,释尊是将一代佛教的精髓——这句阿弥陀佛名号付嘱於舍利弗等诸弟子,希望诸弟子弘布流通於後世。因此《阿弥陀经》即为流通分。

  如上所说,以《阿弥陀经》为一切经典的流通分,故称《阿弥陀经》为一代结经。

  以上,是发起序七缘的第一个缘──「化前序」的说明。

  第二个缘是「禁父缘」,意思是把父亲禁闭在牢笼里面。

  第三个缘是「禁母缘」,意思把母亲关起来。

  第四、第五个缘,分别是「厌苦缘」「欣净缘」。

  以上这四个缘──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引起释迦牟尼佛讲散善与定善,因此就有「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这样总共就有六个缘,包含前面的「化前序」,总共七个缘。这七个缘,引起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

 

  第二节「禁父缘」。接下来,就第二个缘──「禁父缘」来说明。

  禁是禁止的禁,如禁语、禁菸、禁倒垃圾。此之禁是拘押、扣押之意。如:拘禁、禁闭、监禁、幽禁。

  上一次有讲过《观无量寿经》的缘起,也就是在摩伽陀国的王舍城,有一位太子叫阿闍世,他把父亲关起来,成为讲这一部《观经》缘由的第一个近缘。

  阿闍世太子受恶友提婆达多的唆使,想篡夺王位,因此把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幽禁在七重牢房中,并且禁止提供任何饮食,要饿死他的父亲。但由於他的父亲吃了韦提希夫人秘密带进牢房的食物,又听目犍连尊者、富楼那尊者的讲经说法,因此身心不但没有衰弱,反而神情更愉悦。

  在这里也把经文念一遍,顺便消文,因为这很有启发的意义,之後再就《观无量寿经》核心的经文做专题解说。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王,幽闭置於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那个时候,摩伽陀国的王舍城有一位太子,名叫阿闍世,他跟他的朋友提婆达多很亲近。提婆达多看到自己的堂兄弟,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团一天一天壮大起来,他很嫉妒,想除掉释迦牟尼佛,由自己来当新的佛。因此煽动阿闍世太子说:太子,其实你生前是一个仙人,你是被现在的父亲频婆娑罗王杀死,然後再来当他儿子的。原因是,你的父王因为膝下一个孩子也没有,很烦恼,就去看了一位相命师,那位相命师跟他说,有一个仙人不久会死,他死了之後,就会投生当国王你的儿子,不过这位仙人还必须三年才会命终,所以国王你至少还要等三年。频婆娑罗王等不及,想要快一点得到孩子,因此就命令部下把仙人杀了,不久之後,他的夫人韦提希果然就怀孕了。

  後来,你父王再去见那位相命师,那位相命师就说,哎呀,这个孩子是要来报仇的,因为当初他死的时候,心中起了一个很坚强的报复念头。因此,你父亲心中就很恐惧,夫妻两个人商量,要在高楼上生产,让婴儿掉落到地上摔死;可是这个小孩福大命大,不但没有摔死,也没有受重伤,只是折断了一根小指头,而保住了生命,这孩子就是太子你。所以你父王是你的仇人,他对你根本一点恩德也没有。再说,你父王年纪已经老迈,不能够治理国家了,所以不如你把父王杀了,自己当上新的国王, 那我提婆达多也把释迦牟尼杀了,我来当上新佛,国家由新王与新佛来统治教化,我们共同协力,扩大威势,这样才会天长地久,国家安泰,我们何不同乐同享。

  这个是提婆达多唆使阿闍世太子的话与经过。

  阿闍世太子听了这一番话之後,又看看自己的手真的是断指受伤,就相信提婆达多所说的话。王舍城的悲剧,就这样开展了序幕。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关在七重牢房里面,而且命令除了他的母亲以外,其他人都不能接近他──接下来经文说: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
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王后韦提希夫人因丈夫被自己儿子关起来,非常的悲伤,就把身体盥洗清净之後,将面粉与酥蜜搅和一起,涂抹在自己洗净的身上,又把葡萄汁灌进所戴的璎珞孔中,然後去牢房见她的丈夫频婆娑罗王,她秘密将这些东西,带进牢中给频婆娑罗王食用。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频婆娑罗王吃了这些面,也喝了果汁之後,就用水漱口。漱口完了,就合掌恭敬地遥拜灵鹫山上的大圣释迦牟尼佛。请求说:世尊啊,您的大弟子目犍连尊者是我的亲友,唯愿世尊慈悲,能够派目犍连到这里来为我受八关斋戒。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灵鹫山上的释迦牟尼佛,看到了频婆娑罗王合掌向他礼拜请求,也知道了请求的心意,当下就派目犍连尊者前往。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弟子当中神通第一,他像老鹰一样,很快的就到了王宫(当然不是用飞的,念头一动就到了)。老鹰它飞的速度很快,一个小时可以达四百公里左右;有神足通的话,可以在这里起一个念头,在遥远的地方就立刻出现,不受距离远近的拘限,即所谓的一念同时。

  目犍连尊者就天天以神通来到王宫的监牢,为频婆娑罗王授八关斋戒。

  释迦牟尼佛又另外派遣了说法第一的富楼那,特别来跟国王说法。

  这样经过了二十一天,频婆娑罗王虽然被关在牢房里面,但由於有得吃,有得喝,又能够天天听到讲经说法,清净修行,所以不但没有死,也没有衰迈,反而神情愉悦,精神旺盛,这个就是「禁父缘」。

  如此说来,被关反而是他的修行时机,当国王的时候,日理万机,没有修行的机会;现在被关了,可以天天受八关斋戒,也就是整天修行的意思。

  接下来,讲一段念佛往生的故事。当然念佛必定往生,念佛往生那是很普遍的,不过,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是「平生业成」,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而愿生弥陀净土的人,他的往生不是临终的时候才决定,是现在还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决定。

  在大陆河北省有一间渤海双缘安养院,有一位老尼师叫做真愿法师,他在今年(2018)5月8日下午两点多往生,得寿八十四岁。老尼师是六十岁才出家的,他刚出家时并不晓得专修净土法门,前年底,因为别人的推荐才来到渤海双缘。

  渤海双缘安养院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也不一定一个月要多少钱,几乎没有什麽条件,如果说有条件的话,唯一就是进来要随大家吃素,而且要跟大家念佛,这就是唯一的条件。

  因为这个安养院是佛门办的,当然要吃素,尤其是净土法门办的,当然也要念佛,目的就是希望念佛人,或一般人来这里养老,也在这里被送往生到极乐世界。因此,在安养院中,就创造一种念佛的环境,创造一种可以送他往生极乐世界的环境。

  渤海双缘创办没有几年,到现在已经送了九十位左右的老人家往生极乐世界。真愿老尼师前年底搬到安养院来,老尼师身体向来一向健康,没有什麽病痛,5月8日下午两点左右,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他意识到是阿弥陀佛要来带他了。因为念佛人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能够顺利安然的往生。尽管或许不能预知时至,但也都希望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对念佛人来讲,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是肯定的,为什麽?因为知道这个世间无常,即使恩爱的夫妻,或者父子、母女的相聚,也只不过是这一辈子几十年的因缘和合而已,因缘过了,每一个人──丈夫啦,妻子啦,父亲、母亲、儿女,都会随着自己不同的善恶业缘投生转世六道轮回而去,根本不能够再相聚,只有自己往生极乐世界,家人也都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永远团聚。因为念佛人预先都有这个观念,也有这种心理准备,所以临终的时候,往往不会心生贪恋、意起颠倒,但能否预知时至,就不一定。

  这位老尼师他想到是不是往生的时候到了,那时候她就说:「如果我该走了,弥陀老爸就来接我吧!」然後一直念佛,14:07还跟看望她的佛好法师说,你该去学习了(念佛堂组织安老法师共修),快走吧!14:20佛好师父接到副院长通知,让她快过去,说真愿法师已经往生了。

  可以说,真愿尼师的往生时间很短,就这麽几十分钟,乾净俐落,不拖拖拉拉,表示他愿生的心很恳切,而且是专一念佛,这样往往能够身无病苦,而且预知时至。

  当然,不管出家人也好,或优婆塞、优婆夷也好,都有本身应该做的本分,但不以这个该做的本分事用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一些都不足以构成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构成往生极乐世界的唯一条件,全部的正定业,就是这句名号,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唯有「专称」,才能够顺利安然的往生极乐世界。

  这位老尼师平常如何行持呢?因为他年纪大了,所以院方让他不用跟大家上早晚课,也不用跟大家轮执事,只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念佛就可以了。不过这位尼师觉得,尽管年纪八十四岁了,但还很健康,所以他也都跟大众做早晚课,而且每有助念,他都报名参加。他说:「我年老了,睡觉时间少,所以凌晨两点以後的助念班都可以排我的班,这样我就可以多念几班。」遇到做善事,他也很积极慷慨,他说:「我有退休金,所以如果有修建道场,或救济贫困的机缘,不要忘掉我,要通知我。」他的个性怎麽样呢?很谦卑,很柔和,很慈祥。对院里面的老人家,或来看老人家的莲友们,都热情相待,而且遇到要上电梯或打菜的时候,他都是谦卑的先礼让给别人。与人相处,可以说是一团和气,因此也获得大众对他的尊敬。

  这是就真愿尼师的个性、为人,还有跟大众相处的情况。也都是这样,才会比较能够预知时至,以及顺利安然、少病少苦的往生。

  所以,我们虽然强调要念佛,而且要专一念佛,但也希望大家在心境上要「调柔」,尽量「谦卑柔和」,凡事心能够平和、柔和、祥和,跟大家相处,能够一团和气。

  你看我欢喜,我看你也高兴;如果是你看我不满意,我看你也不认同,这样就会产生对立。一个团体里面,如果有与人对立的现象,那就很难和合相处下去。所以有一句话说「随作务,随念佛,与人无诤,亦无怒容。」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做事,与人没有争端,也不耍情绪。

 

  第三节「禁母缘」。接下来,发起序七缘当中的第三「禁母缘」。

  本来阿闍世太子只关他的父亲,而且不给父亲饮食,要让他在牢房中饿死,并没有想到要关母亲,那为什麽後来也把母亲关起来呢?这个就是「禁母缘」。「禁母缘」的大意是说,阿闍世太子从守卫的口中听到韦提希夫人以及佛的弟子来为国王说法,非常的生气,想杀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後因耆婆及月光这两位大臣的劝阻而作罢,但仍将他的母亲也关闭在牢房里面。我们看经文:

时阿闍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这个时候阿闍世王就问守门的卫士说:「我父王还在吗?」他不敢问死了没有,问还在吗?

  卫士就回答说:「大王,国母夫人身上涂麨蜜,又用璎珞装果汁带进来给老王食用;又有沙门目犍连与富楼那,从空中来到牢房为老王说法。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禁止的。」守门的卫士就向阿闍世王这样禀报。

时阿闍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亲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杀其母。

  这个时候,阿闍世王听到了就非常生气的说:「我母亲是贼,是跟仇人站在一起的恶贼。这些沙门也是坏人,使用一些妖怪魔术,让仇人君父,活了这麽久还没有死。」说着,突然拿起一把剑,要去杀他的母亲。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闻曾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不宜住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这个时候,有一位深谋远虑的大臣,叫做月光,看到这种情形,就跟另一位大臣耆婆,一起向前阻止国王。恭敬的向国王鞠躬之後,就说道,白言:「大王,我们听说《毗陀论经》中有记载,自从世界开始到现在,有种种心术不正的恶王想要早日登上王位而杀父的有一万八千这麽多,但是还没有听过无道杀害母亲的事情。大王如果你犯上了这种无道的杀母之罪,那是对刹帝利族的一种耻辱,我们连听都不忍听,这种行为跟旃陀罗一样的下贱。如果大王不听规劝,我们就不能把这污损了刹帝利族的大王留在宫城之中,请你马上离开这里,到别的国家去吧。」

  这时候,两位大臣说完了这些话,为了提防阿闍世王的加害,就一边把手按在自己的剑上,一边就往後退。

时阿闍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这个时候,阿闍世王害怕起来了,就对耆婆大臣说:「你为什麽只替我父亲说话,不为我着想,难道都不拥护我吗?」耆婆大臣就回答他说:「大王,请你务必深思,千万不要杀害母亲。」阿闍世听完了之後,就忏悔自己一时的冲动,向两位大臣谢罪,并且把剑丢在一边,不再想要杀害母亲了。不过吩咐宫内的官员,把他的母后韦提希夫人关在深宫里面,不让她出来。这是关母亲的因缘。

 

  第四节「厌苦缘」。接下来是「厌苦缘」。「厌苦缘」是发起序七缘的第四,叙述韦提希夫人被幽禁在牢房悲泣痛哭之後,遥拜灵鹫山的释迦牟尼佛,请求释迦牟尼佛派阿难尊者、目连尊者来为她说法。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知道韦提希夫人的请求,不但派阿难、目连来到她的地方,甚至亲自以神通进入牢房,听取韦提希夫人厌世的悲切告白。经文说: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闍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一国之尊的国母韦提希夫人,就这样被她的儿子幽禁起来,关在牢房里面,她的心中非常忧愁,非常的焦虑,非常的痛苦,身体憔悴得像一根枯木一样。

  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本来是养尊处优的一国国母,现在遭受到这一种境遇,做为阶下囚,而且是被自己亲儿子所陷,那一种悲痛,是难以想像的。

  她勉强振作,遥向灵鹫山礼拜释迦牟尼佛,哀怨的说道:「从真如法性之中显现出来的释迦牟尼佛,你以前常常派阿难来安慰我,到现在我还是感念不忘。我身为王后,可说一辈子享尽荣华,身心沉醉在世俗的富贵岁月之中,但现在却被亲生的儿子关在深宫里面,尝尽了忧苦。世尊,您的威德太尊贵崇高了,卑劣的我不敢期望在牢狱中能亲见您。只希望世尊您派遣您的弟子,也就是目连尊者、阿难尊者到这里来安慰我悲苦的心情。」话说完了,她泪流满面,痛苦悲泣,遥向世尊的地方膜拜。

尔时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闍崛山没,於王宫出。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知道了这个可怜的韦提希夫人的心情,马上就派了目连和阿难两位尊者从虚空中远飞到王宫;自己也从灵鹫山消失,同时显现在夫人的宫中,也就是监牢里面。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花。
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花,持用供养。

  韦提希夫人说完了萦绕在心中的痛苦语言,再拜下去,正当抬起头的时候,立刻看到释迦牟尼佛竟然已经在自己的面前了;佛陀身上闪烁着紫磨黄金的颜色,坐在各种宝玉所装饰的莲台上。

  目连尊者与阿难尊者分别侍候在释迦牟尼佛左右的两侧,加上帝释天王,也就是兜率天、大梵天王,以及护世四大天王等都在虚空中,遍散天花,供养世尊。从眼前的场面来看,是释迦牟尼佛跟目连、阿难这两位尊者,可是,空中四周同时显现了天界的护法神祈,也就是四天王天,还有兜率天,以及色界天的大梵天王都显现在空中,而且遍散天花供养。这一种场景预先显示了,等一下释迦牟尼佛所要说的法,将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

  由经文可知,韦提希夫人并没有请求佛陀来安慰她,因为她认为佛陀太高贵了,不敢请佛陀来,没有想到佛陀竟然亲自主动前来,突然出现在她眼前,可以想她心中是多麽的讶然与兴奋。经文说: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韦提希夫人看到这种庄严的场面,回顾自己在牢房之中,当囚人的这种狼狈的样子,尤其是看到世尊朴实的形象,可是自己却是穿戴着虚假世俗的种种华丽妆饰,因而感到羞耻惭愧,所以就急忙的把身上的璎珞,高贵的装饰品都卸下来,丢在一边,立刻五体投地向佛顶礼,并放声的问佛陀,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啊,我到底做了什麽恶业,生了这样的恶子,当上了这样卑鄙孩子的母亲。容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要是没有提婆达多的教唆,我的儿子再怎样恶逆,也不至於这样的对待我,使我苦到这一种地步。就是因为提婆在世,连累到我们夫妻,遭到这一种悲惨的命运。世尊啊!你的堂弟提婆达多,他才是我真正的仇人。世尊啊,请你原谅我这女人无知的胡言乱语,世尊,您又有甚麽因缘,要与那个可恨的提婆达多成为眷属?」

  因为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她哭泣不停,居然忘记了世尊就在她的眼前,诉说这一些不知因果,心怀抱怨的情绪话语。以上就是禁母的因缘。

  因为有禁父、禁母的因缘,才引起韦提希夫人厌恶娑婆:有恶人恶事,有地狱、饿鬼、畜生六道轮回的世界,才想要厌离这样的世界,引起韦提希夫人欣慕一个听不到痛苦的声音,看不到作恶的人们,完全是一种安详和乐、无忧无恼的环境,然後请求世尊开示前往安乐无忧之处的法门。这就是接下来的「欣净缘」以及「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所以每一层的因缘都是环环相扣,一个接一个的。

 

  第五节「欣净缘」。接下来就是发起序七缘的第五──「欣净缘」。

  「欣净缘」的大意是说,韦提希夫人请世尊指出没有忧悲苦恼的地方,当时世尊就放眉间光明,光明之中显现出十方诸佛的净土,让韦提希夫人拜见之後,选择西方净土,产生希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愿望,然後进一步请求释迦牟尼佛开示往生的方法。经文说: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世,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

  韦提希夫人向释迦牟尼佛倾诉心中的牢骚,厌恶人世多忧、多苦、无依无靠,继续说道,请世尊告诉我,没有忧悲苦恼的地方,我想要到那里去。

  这个阎浮提是五浊恶世,实在不是人住的地方。这个世上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是不善之类的聚集。

  希望我将来到一个听不到杀父杀母,乃至看不到其他恶事、恶人的地方。

  现在我五体投地的向世尊顶礼、忏悔、乞怜。祈愿世尊教我看到清净果报之处,我愿转生到那个地方。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

  释迦牟尼佛听到了夫人恳切的请求,就从眉间的白毫放出金色的光明,普照着十方无量的世界。再把光明收归到他的头顶,化成像须弥山一般巍峨庄严的金台。十方诸佛的清净微妙的国土都在光台当中显现。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
复有国土,纯是莲花。
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
复有国土,如玻璃镜。
十方国土,皆於中现。
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有的国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等七宝合成的,有的国土纯粹是莲花的世界,有的国土就像自在天宫那样庄严,又有的国土如同水晶透明的一样。十方国土都在金台当中呈现。

  有这麽多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庄严显赫,清晰可见,让韦提希夫人一个国土一个国土亲近的看到。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韦提希夫人以惊奇的眼光看着,非常高兴的说,世尊啊世尊!这些佛国都非常的清净,充满着光明,不过我特别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身边。

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我要怎样才能够去呢?希望世尊您教我往生的方法。韦提希夫人心中非常急切的请求。

  以上,就是「欣净缘」。提希夫人向佛陀表白她欣慕极乐世界,要往生极乐世界,请释迦牟尼佛告诉她怎麽样才能够往生。

  思惟正受是一种入定观想的方法,因为韦提希夫人也不晓得往生的方法是什麽,所以依照一般的惯例,请求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那释迦牟尼佛就藉着韦提希夫人厌离娑婆,欣慕净土,请求往生净土的方法,而开展了定善跟散善,最後引导归入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接下来就是第六个缘──散善显行缘。

  不过,有关「厌苦缘」──厌恶痛苦的娑婆轮回的境界,以及「欣净缘」,都有其背後的含意,我们现在先依文解义,文义背後的玄义,以後再利用时间解释。

  刚刚讲,韦提希夫人所问的方法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因为她不晓得往生是靠弥陀的救度,专一念佛。思惟跟正受是一种入定的方法和境界,思惟是入定前的预备。入定之前,要有种种的因缘来调身、调息、调心,使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繁多的这一颗心逐渐调熟下来,然後平静,之後寂静,这样才有可能入定观想,获得正受。所以思惟就是一种观想,也是入定观想的前行方便,一个学习的过程。等到这一个心逐渐离开粗乱的念头,寂静下来,最後达到入定,这样才能够接受所要观想的境界,也就是观想的境界才能够清晰的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以上是有关思惟正受的大略说明。

  这些不但韦提希夫人做不到,我们也同样做不到,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们,能做得到的也没有几个,所谓修行者如牛毛,但真正能够入定观想者如麟角,少之又少。不过,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讲这些教法,有其背後的含意,都是一层一层的引导。

  第六节「散善显行缘」。接下来是「散善显行缘」。

  「散善显行缘」是发起序七缘的第六,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听到了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要求教她思惟,教她正受,释迦牟尼佛就必须要讲有关思惟跟正受的方法以及内容;而要讲思惟正受的内容之前,释迦牟尼佛就预先简单提示後面所要说的散善三福的行法。「散善」就是下面「正宗分」要说的「三辈九品段」。三辈九品段是「散善」,「显行」是这里要说的「三福」,这三福显示九品段,也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这些「机」类修行的内容,就是三福。

  修这些三福,只要回向,也能够往生。释迦牟尼佛要讲解十三种定观之前,预先透露出这个「散善」,也就是说,即使不能入定观想,只要有散善,也能够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三福显行是正宗分所说的三辈九品段的缘由。这一段,预先在这里指出两者的关系,也就是这里所讲的三福与之後所讲的九品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说「散善显行」──显现出散善所修行的内容。经文说: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

  释迦牟尼佛听了韦提希夫人的请求之後,而露微笑。为什麽微笑呢?因为心中很高兴、很欢喜。从近的来讲,开设净土的方便行──「定善」跟「散善」的时候已经来到了;从远的来看,他出世的本意──净土真实的教理,从此可以弘扬了。所以世尊很高兴,露出笑容。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一开始「序题门」的地方就引用这几段经文。善导大师: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一开始,就用这一段话一方面显明《观经》的大意,一方面作为判教──整个佛教皆离不开定善跟散善,最後归入专称弥陀佛名,仰仗弥陀大愿业力的救度。这一段分判,就是来自观经七缘之中的第五「欣净缘」。

  第六缘「散善显行缘」中说「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像这几段经文,一般都是依文解义,很快就消文解释过去,但是善导大师看经文力透纸背,能深彻了解佛意,所以单单从这几段文,就能开展出一个法门,创建起净土宗的宗派教理。因为一个宗派必须要有判教,就是判别教相、教理的高低、对机、利益、顿渐……等等,善导大师由这几段经文就可以做出判教的内容,是非常不容易的。

  接着经文说:

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
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释迦牟尼佛从口中放出五色的光芒,每一道光芒,都照拂着身在另一个牢房里面的频婆娑罗王头上。

  这时候,频婆娑罗王虽然身体被幽禁在七重牢房之中,肉眼看不到释迦牟尼佛,但是他的心眼却能够清清楚楚毫无障碍的遥见世尊。所以他向世尊礼拜,礼拜的当下他的心扉自然开启,断除了欲界的烦恼,而证悟了四果中的第三个果位,也就是阿那含。

  阿那含断除了欲界的烦恼,不会再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人道以及欲界天,只在色界天,过了这个果报之後,就断尽烦恼,解脱生死轮回。

  频婆娑罗王为什麽能在几十天当中,由一个十足的博地凡夫证入到阿那含呢?原因在於,他本来是一国之尊,权位无上,而且所享受的都是五欲荣华,世间的欲乐,所谓「富贵修行难」,可是他的因缘到了,闭关修行了。

  很多修行者很想有因缘可以闭关修行,也希望到道场打佛七、打禅七。一般的闭关必须要有一些条件,也就是「财、法、侣、地」。「财」,指物质,物质不缺乏;「法」,要有闭关修行的法门,在关房里面如果没有修行的法门,会胡思乱想;「侣」,要有老师与同参道友;「地」,要有适当的地方。所以闭关首先要选择地方,要有善知识,护关的人,还要有饮食,及适合的相应法门。这些,频婆娑罗王统统都有了。

  怎麽说呢?他被关的七重牢房,是最好的关房,要到里面,要经过七道关卡,七组守卫人,所以外人绝对不可能去干扰;然後饮食也无缺,韦提希夫人带饮食来给他,虽然不是三餐,但是修行,吃太饱,身体繁重,必须要不饱不饿,才能神清气爽,所以这是最好的财;目犍连尊者,还有富楼那尊者,是最高级的善知识与同参道友,对他来讲,是最相应的法。

  因为目犍连尊者,天天来为他授八关斋戒,让他这几十天当中,都能够身心寂静地舍离种种慾望,以及种种妄想杂乱的心境因缘,所以这几十天当中,他几乎是专一修行的;而富楼那尊者在佛陀十大弟子当中被称为「说法第一」,很会观机逗教,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只要看到病人的五官气色,就晓得他生了什麽病而对症下药,进而能够药到病除。因为富楼那很会讲经说法,他天天到牢房为频婆裟罗王开示佛法,肯定是针对频婆娑罗王的根性,一一解除他心中的种种业障疑惑。这些都是促使频婆娑罗王在这个时候成为阿那含的预备教育。直到机缘成熟,释迦牟尼佛口中放光,光明照到频婆娑罗王身上的时候,频婆娑罗王一看,当下一礼拜,就证上了三果。

  有一句话说「冥启其心,增其善念」。「冥启其心」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启发他的心地,「增其善念」,增加善根慧性,使他容易理解教理,甚至能够使他容易开悟。这些都必须假藉善知识。又有一句话说「土净令人道果圆」,意思是说,清净的环境也能够促使人圆满佛果。善导大师也有一首偈语说:「六根纵横自然悟,不藉思量一念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的六根门头,面对极乐清净的环境,当下佛性就显现,不需假藉任何的功能作用,或经过多少时间,或经过怎麽样的方便修行,或要从什麽阶位一阶一阶一级一级的往上,才能升到不退转,乃至一生补处,都不需要的。所以说「不藉思量一念功」。这些经文都有背後含意。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对韦提希夫人说:「夫人啊,你也许不知道你所仰慕的阿弥陀佛,其实就在距此不远的地方,靠你很近。」意思是说,只要信眼一开,有这个信心的话,你就会发现,阿弥陀佛不但离你不远,而且就在你身边。

  「你现在一心一意的向着西方,看那无漏净业所成就的安乐世界的佛,要观察清楚。现在,我要告诉你往生安乐世界的种种方便。

  不只是你,未来世的一切凡夫──贪欲、瞋恚、愚痴具足的人,这一种人要修其他的法门,都是困难的,也要让未来世一切这样的凡夫,使他们只要想修往生净土的行业,都能够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当然,这就是引导念佛,在引导念佛之前,必须先讲一些奠基的内容,所以接下来就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想要往生安乐国的人,应当修行三种福业。

  第一福是「世福」,世间的善业,要顺应世间的道德人伦,也就是孝养父母、奉侍老师与长辈,同时还要有慈悲心,不杀害生灵,而且修持十善业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也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世间的善业,世间的果报。

  第二福是「戒福」,要依佛法的戒律,首先一定要先皈依三宝,之後要受戒,而且不可以违犯。譬如:五戒、八戒,乃至前面所讲的十善业戒;进一步,如果是比丘、比丘尼,则有两百五十条戒,三百四十八条戒,都必须清净,而且生活起居当中,不论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不可以违犯。总之,威仪要端庄,言行要谨慎,各种受持的戒律,都不可以违犯。

  第三福是「行福」,也就是要依大乘的行法。首先要发成佛的菩提心,所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发菩提心之後,就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而发菩提心之前,要深信因果,如果不了解世间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怎麽会发菩提心去拔除自己跟他人的轮回之苦呢?「诵读大乘」,大乘经典都在说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内容,如果发了心,不了解行持的话心也是白发,甚至无从发起,所以要读诵大乘,要了解大乘的教理,同时依这些教理去行持。「劝进行者」,就是自行化他,自己所知道的,也来劝化他人,使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样地修行,这样才合乎大乘的精神,这个就是「行福」。

  这些三福就是:人天世福,小乘戒福,大乘行福,可称之为净土的清净的业。接下来,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夫人啊,你要知道,这三种福业是三世诸佛建立净土清净业果的通因,也是众生感通三世诸佛净土的通因。

  也就是说,十方三世诸佛要建立自己的净土,最基本的要有这三福。这是一般的,所以说「通因」;另外,还有「别愿」,个别个别的愿,这就各有不同,不过这里所讲的是「通因」。

  以上就是「散善显行缘」。

  本来,韦提希夫人所请的是定善法门而已,为什麽释迦牟尼佛特别在这里预先讲散善的三福呢?那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晓得,韦提希夫人所请的这个定善法门,能够修得来的是很少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废恶修善,但不能够入定;可是,只要有这三种福行──世福、戒福、行福,也一样能够回向往生,未必非得一定要定善不可。因为这样,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十三观之前,先开启讲散善九品的行因。

  第七节「定善示观缘」。接下来第七节「定善示观缘」,也就是发起序七缘当中的最後一个。大意是说,释迦牟尼佛因为要顺着韦提希夫人所请求的教她「思惟、正受」,在这里,事先做了一个定善十三观的前言。也就是说,「定善」是指「正宗分」所讲的十三种入定观想的法门,定善示观的「示观」是显示这十三种观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功德、功夫、根性所能观想成就的,而是完全要依靠他力才能成就的一种观想法门,这个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要完全依靠佛力。

  《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这十三种观,一般初看跟其他经典所讲的一样,是自力入定观想,但其实是不是的,十三观是依靠佛力他力才能修得来。这段「定善示观缘」的主题就在这里,预先显示接下要讲的十三观,都是要靠佛力,所以称为「定善示观缘」。

  释迦牟尼佛预先在这里讲这一段,先透露有佛力──靠佛的力量,即使要修定,也是要靠佛的力量。不是说有能力的人,不用靠佛的力量就可以入定观想,没有能力入定观想的,才需要靠佛的力量,不是的,要往生极乐世界,统统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没有一个例外。即使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还是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譬如文殊菩萨就说:「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普贤菩萨也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他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情,就好像下品下生的人那一种心情,完全是通身靠倒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也就是说,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都还祈求阿弥陀佛来加持他们,护持他们,让他们没有障碍,由此就显现出是完全要靠佛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世尊又对阿难尊者与韦提希夫人说:要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量,不要错失,一点都不要怀疑,而且还要对所讲的深信、永记不忘。

  我现在要为未来世被烦恼贼所恼害的一切众生,宣说清净的行业,也就是方法。

  很好啊,很难得,韦提希夫人!你居然能够问出这个问题,可说是恰到好处,正合乎我的意思,正满了我的本怀。

  总之,宣说弥陀救度的法门,这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出世的本怀。

  「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烦恼不是主人,是小偷,他把我们的佛性偷走了,其实佛性是不会被偷走的,只是因为烦恼强盛,业障烦重,把我们的佛性盖住了。本来烦恼不是主人,现在却变成了主人。所以我们自从出生,就跟烦恼、贪瞋痴在一起,我们每一天的存在,所有的活动,所有的追求,都是贪瞋痴的推动,都是为了满足贪瞋痴。可以说我们都是以贪瞋痴为主,哪能生出清净的功德呢?释迦牟尼佛在「定善示观缘」就预先讲了,他要说能够清除我们之烦恼罪业的方法。

  我们众生的本质、本来面目就是烦恼,烦恼要清除烦恼,那是不可能的,好像想用污秽的水,洗出清净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如同木炭,外面是黑色的,里面也是黑色的,把它一片一片切开,也都是黑色的,甚至磨成粉,还是黑色的,再怎麽洗都洗不白的。因此,要清除我们的烦恼必须要靠外力来帮忙。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在预先透露佛力──佛的力量。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

  阿难啊!你要好好受持我将要说的教法,千万不要忘记,并且要广为大众宣扬,务必使我的教法普行於世。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於西方极乐世界。

  现在,我要教导韦提希以及未来世一切众生,如何观想西方极乐世界。

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

  因为仰靠佛力的缘故,将能够观照到西方极乐清净的国土,就像手拿着明镜在照自己的面相一般的清晰明朗。

见彼国土极乐妙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见到极乐世界国土极为美妙、快乐的景象,心中自然就会欢喜,当下就能得到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是八地到十地菩萨的果位。这里所讲的,并不是靠自力的功夫到达八地、九地、十地,而是借用圣道门的名词来显示法门的简单容易与殊胜高超。

  怎麽说呢?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解释的无生法忍,是三种内涵:「喜忍、悟忍、信忍」。「喜忍」就是欢喜,欢喜踊跃;「悟忍」,就是领悟,领悟弥陀的救度;「信忍」就是对弥陀的救度相信、无疑。

  这三种忍其实就是一种心,一种欢喜踊跃,相信弥陀救度,领悟弥陀救度,而有欢喜的心,这一种心叫「喜忍、悟忍、信忍」。

  善导大师进一步解释说,这三种忍是凡夫的忍,不是解行以上的忍。也就是说,并不是内凡夫三贤(解)或十圣(行)的境界,而是外凡夫十信的忍,包含博地凡夫都能够拥有的。也因为这样,韦提希夫人不但贪瞋痴烦恼没有断,也没有降伏,却能够得到无生法忍,是因为领悟、信受弥陀的救度,相信不疑,内心欢喜。这就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信」就是信而不疑,「乐」就是欢喜;而能够欢喜、信而不疑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弥陀的救度啊!

  所以「喜忍、悟忍、信忍」,统统在一个至心信乐的信念之中,并没有什麽玄妙、深奥的道理,是我们都能理解,也能做得到的。

  净土法门称为「易行道」,是从教理来讲容易理解,从行持来讲容易做得到,这个才称作「易」。如果教理很高超,我们却理解不来,也做不到,或理解得来,但做不到,这样就都不是易行道了。

  接下来: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

  韦提希夫人啊!你是凡夫,而且心力疲弱,又没有天眼通,不能看到遥远的地方。

  这里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这八个字的对象是谁啊?是我们,我们就是凡夫。凡夫的定义是甚麽呢?所谓爱妻爱子就是「凡」,贪名贪利就是「夫」。也就是说,对世间五欲充满执着、贪爱,男人是这样,女人也是这样,而且「心想羸劣」。「羸」就是大病人,很羸弱,「劣」就是很低劣。这里显示出,佛看韦提希是个凡夫,不是个菩萨,更不是一个善根利器的人。

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但诸佛有不可思议的特异方便,能让你得见极乐世界。这里是在说明,佛有特殊的特异的佛力,能方便让你看到。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
若佛灭後,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韦提希夫人对世尊说:世尊啊,我现在因为乘托着佛力的缘故,才能见极乐国土。

  如果世尊您入涅盘之後,未来的众生浊恶不善,众苦所逼,如何得见阿弥陀佛极乐的世界呢?

  所谓「浊恶不善」,就是五浊恶世的众生都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与命浊,所以都是不善的恶人,不是善人。「五苦所逼」,五苦就是生、老、病、死这四种苦,加上爱别离苦;推进一步讲就有八苦,再推进一步就有无量的苦。所以,这里的五苦,是包含所有的苦。那未来世众生,本身已是浊恶不善,环境又是五苦所逼,这样怎麽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答应了韦提希这一些请求,所以接下来就开始讲解十三种入定观想的法门。

  以上这几个缘,从远的来讲就是「化前序」,近的来讲就是「六种缘」──关闭父亲,关闭母亲,引起母亲厌秽娑婆之苦,欣求极乐之道,然後请求佛陀为她讲解入定观想的法门,之後引起佛陀先讲不能入定观想的法门来普遍引导广大的众生,之後才讲十三种定观;讲十三种定观之前,也预示这一些定也都不是靠自己的力量,都是靠佛的力量,才能够修成功的。

  因为这一些缘,引导释迦牟尼佛讲了《观无量寿经》的法门,也就是定善十三种观,以及散善的三福跟九品。

 

  第十一、《观经》正宗分(要门:一、定善,二、散善)

  接下来就进入《观经》的「正宗分」。正宗分以善导大师的分判可以分为定善、散善,还有念佛,不过念佛主要是归入到「流通分」。因此现在要进入到「正宗分」,主要就是「定善」跟「散善」。

  首先,第一章「定善观」。

  定善观的经文是从《净土宗圣教集》第148页开始,大意是说,定善就是息虑凝心。所谓「息虑凝心」,就是把妄想纷飞的心集中,不让它飘来飘去、想东想西;然後使这个心,由粗的念头转化成微细的念头,微细的念头,接着再转化为静定的状态,之後进入禅定观想。过程是这麽讲,但真要达到这样的境地是非常困难的,真正亲自修过的人,就晓得它是很不容易的。

  这一种入定的观法,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教我思维,教我正受」的请求而说的。

  十三种观法当中,第一观到第七观是对极乐世界依报的观法,依报就是极乐世界的环境;第八观到第十三观,是对极乐世界正报的观法,极乐世界的正报就是阿弥陀佛,以及广大的菩萨众──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往生去的所有菩萨众。

  在依报观当中,第一观与第二观不是极乐世界的景象,是假藉娑婆世界的太阳跟水做为训练,对这两种观法如果能够观想成就了,才能够进入做第三观,观想极乐世界的宝地。因此第一观是日想观,第二观是水想观,是一种假藉方便的观想法,不是对极乐庄严的观法,所以叫做「假观」。第三观到第七观是真正对极乐净土依报的观法,叫做「真观」。

  正报观法当中,第八观是假藉画像、木像,或雕像为对象的观法,并不是观想极乐世界的正报,这是预先训练,这个如果能够观想起来的话,才能进一步做第九观——真正的观佛,所以第八观叫做「假观」,第九观以下,就是观真实净土的正报,叫做「真观」。图示如下:

 

 

  第一观「日想观」,就是观想日落的情形。为什麽要观想西方的夕阳呢?有三个原因:第一,因为极乐世界在西方,所以要顺着西方的这个方向来观想;第二,观想西方的美丽,也可以想像西方净土的灿烂在那里;第三,做日想观的当中,过去世如果有什麽业障的话,也会在观想太阳当中显现出来,也就是当观想出明亮的太阳的时候,会隐约看到有黑影盖住,这样就晓得自己心中的罪业。

  「日想观」是十三观的第一观,是最初、最基本的,这一观如果观不成就,其他十二观也就跨不上了。

  自古以来,因为修行定观,一开始修行「日想观」的也有不少,但最後往往都失败,观到不但身心疲累,甚至有的眼睛坏了,有的精神出差错了,所以这是不容易的。

  第二观「水想观」,是观想水的清平,水是最平的;而极乐世界的大地很平,没有高低,而且极乐世界是以黄金为地,如同琉璃一般的内外透明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接着要观想水的透明,以比拟净土琉璃大地的清净。这样的境界一开始观想不来,所以就要先假藉观想娑婆世界的水。

  第三观到第六观,就是真正的净土观了。第三观是观想极乐世界的七宝地,第四观就是观想极乐世界的七宝树,第五观是宝池观,观想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八功德水,第六观是宝楼阁观。

  第七是「华座观」,观想阿弥陀佛所坐的莲华座。华座观比较特别,当释迦牟尼佛在介绍华座观之前,就跟韦提希夫人与阿难尊者说,我现在要说「除苦恼法」,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应声出现,伫立在空中。韦提希夫人看到佛菩萨显现在空中,一时惊讶,立即欢喜礼拜。就在这时获得了无生法忍,也就是「喜忍、悟忍、信忍」,对弥陀的救度及往生极乐世界产生了决定的信心。

  韦提希夫人向西方三圣顶礼膜拜之後,就对释迦牟尼佛说了,我有幸能仰仗佛力,拜见了西方三圣,但是将来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後,众生要怎麽样才能够拜见西方三圣?世尊就回答了,想要拜见阿弥陀佛,可以观想华座,因此,就继续说华座观的观想方法。

  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和韦提希夫人在这里的一问一答,都紧扣一个对象,就是未来世的我们,为烦恼贼所害的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在为我们设想的。所以韦提希夫人多次的问佛陀说,「哎呀,我是一个凡夫,心想羸弱,我之所以能够看到佛,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力量,那未来世的众生怎麽办呢?现在佛陀您还在,可是如果佛陀您入灭了,未来世的众生怎麽办呢?」这也显示韦提希慈柔的心。所谓慈柔的心,并不是大慈大悲,虽然还没有圣者的慈悲,但至少心性柔软,所以就会为对方设想,会体谅对方,会包容对方。

  这一些显示韦提希夫人是很体谅我们的,因此这部《观经》可说是韦提希夫人为我们所请的法门,韦提希夫人对我们的恩德是非常广大的。释迦牟尼佛在说这一部经之前,就开颜微笑,原因就在这里。

  第八观之後是正报观,其中第八「像观」,是进入真身观之前的方便观想方法。阿弥陀佛的真身是很广大的,可以说遍满虚空,而我们的心性愚劣,一开始是观想不起来的。所以要先观想画像,或木雕的像,或雕刻的像。再进一步观想三十二相的佛身,之後观想佛身放出光明,接着才观想阿弥陀佛,同时进而观想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个就是第八观以後的观法。上根利器的人,可以省略第八观,可是由古至今,上根利器的人是很少的。

  第九「真身观」,是观想阿弥陀佛真正的身像,《观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全身是金色的,身高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另外还要进一步观想阿弥陀佛的白毫,阿弥陀佛的眼睛,阿弥陀佛的毛孔,阿弥陀佛毛孔中的光明,还有观想他的圆光,每一道圆光都有化佛,每一尊化佛,又化了无量的菩萨;同时观想,每一道光的无量光明,目的在於摄取念阿弥陀佛的念佛众生。

  如果观想成就的话,既能够晓得阿弥陀佛的形象,也晓得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在摄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同时也能领悟到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大平等,要救度十方所有圣凡善恶的一切众生,同时也能够看到十方诸佛。这是真身观的功能跟利益。但自古以来能如此观想到的人,很少很少。

  第十观、第十一观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左右两位胁侍,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第十二「普观」,也就是普遍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依报庄严、正报庄严观想成就之後,就观想自己往生的情形,到了极乐世界,坐在莲花上,莲花展开时,看到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与极乐世界的清净光明,当下立即证入了一生补处,这是第十二观的普观。

  第十三「杂想观」,观想一丈六尺的阿弥陀佛像,这个是为了不能够观想第九观真身观所设的。先观想一丈六尺,一丈六尺能够观想起来的话,再进一步观想真身观。如果观想成就的话,也可以进一步观想真佛、真菩萨,以及观想小身的佛,也就是说,就能够自由自在的观想大身,观想小身,观想画佛,观想真佛,这一些或大或小的真佛、画佛,可以互相的交杂观想,自由纵横的观想。这种大身小身真佛化佛交杂观想,叫做「杂想观」。

  第二章「散善观」。

  因为这些定观做起来非常不容易,释迦牟尼佛需要再开方便的方法,所以接着就讲「散善观」。「散善观」并不是韦提希夫人所请问的,是释迦牟尼佛自开的,所以说「散善自开」。

  「散善观」的大意是说「废恶修善」,以散乱状态之下的心境,停止作恶,同时去做善行,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意思。那麽其他的大师,也就是指净影寺的慧远大师、天台宗的智顗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认为韦提希夫人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所以定善观、散善观,都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而讲的。可是善导大师的看法不是这样,善导大师认为夫人所请的只限於定善,而散善并不是依据夫人之请,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观察因缘,应机而自说的,所以应是「散善自开」。

  因为释迦牟尼佛晓得,众生的根机有很多种,有定的根机,有散的根机;定机的人,心比较平静,可以修禅定,可是一般人都是散机的,心是静不下来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依夫人所请,为定机说定善,同时自动的为散机说散善。散善就分为三节:

  第一节是上辈观,上辈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三品都是修学大乘的凡夫,所主修前面所讲的三福之中的行福,将之分为上中下三品。

  世尊在其中的上品上生之中,叙述了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显示不论定善或者散善,只要愿生极乐世界,都要具备这三心。有关三心,我们再另做专题来解说。

  第二节是中辈观,中辈就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上生跟中品中生是修学小乘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戒福;中品下生是做佛教以外善行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世福。

  第三节是下辈观,下辈是完全没有三福,所谓三福无分,是只会作恶的凡夫。说起来,这些人不应该名为善,但是为什麽会被编入散善之中呢?这个疑问另找时间再做专题来解说。简单的讲,就是他们虽然一辈子作恶多端,可是临终的时候他们念佛,因当下念佛而往生极乐世界了。念佛是善中的大善,福中的大福,因此下辈的众生因临终当下念佛,也被列入散善之中。当然他後面还有一层意思,跟一般讲的散善不是同一个性质的。

  从上看来,九品都是凡夫,凡夫的根性个个不同,强加分为九品,也只不过是一种权宜的办法,实际上应该是无量品的。

  其实定善跟散善都是为了念佛的铺路。那为什麽说是为念佛铺路呢,我们下一次再来解说。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一次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待续)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