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智隨法師文章
top

智隨法師文章

法義篇

  1. 廣說諸法與專修一法有何關係
  2. 《無量壽經》的「法深信」觀
  3. 禪與淨土之比較
  4. 西方淨土的指方立相是一種執著嗎?
  5. 36次呼喚你的名字,只為讓你「醒來」
  6. 《楞嚴經》中暗藏的玄機是什麼
  7. 因果與空性
  8. 法門無量,念佛第一
  9. 如何超越三界
  10. 念佛,需要清淨心嗎?
  11. 在念佛之餘是否要另念一半的觀音?
  12. 一聲稱念罪皆除,為什麼還在胞胎中住十二劫?
  13. 善導大師為何以疏釋《觀經》開宗?
  14. 十方諸佛為什麼要讚歎阿彌陀佛?
  15. 淨土宗之特質——指方立相,住心取境
  16. 弘揚佛教文化 促進社會和諧
  17. 淨土三經對告眾之探微
  18. 無上利益的法門(三)
  19. 無上利益的法門(二)
  20. 無上利益的法門(一)
  21. 淨土法門的信心從哪裡來?
  22. 觀音與彌陀
  23. 概說佛法之判教(二)
  24. 概說佛法之判教(一)
  25. 《大經》解讀
  26. 機法深信
  27. 《淨土文獻叢刊》總編序
  28. 《靈岩法要》編序
  29. 《淨土宗判教史略要》學習補充資料
  30. 有關自力他力的妙喻
  31. 印光大師念佛問答
  32. 略說淨土法門興起緣由二
  33. 略說淨土法門興起緣由一
  34. 略談「護念」之義
  35. 佛來助念 正念往生
  36. 一心不亂 三心具足
  37. 念佛餘行 勝劣比較
  38. 何故無問 自說此經
  39. 佛何偏勸 往生西方
  40. 三經五經 親疏有別
  41. 話說淨宗 師資傳承
  42. 也說「易往而無人」

隨筆篇

  1. 我們發起往生心,是因為佛在憶念我們
  2. 為什麼觀音菩薩得自在,而我們不自在
  3. 能安心念佛,得到的就是無量寶藏
  4. 淨土法門最大的障礙就是疑惑心
  5. 不信佛的人走輪迴道,念佛的人走成佛道
  6. 損失往生大利,人生就白過了
  7. 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8. 往生的大門在哪裡
  9. 我們的心量要敞開,敞開到接納所有人走向念佛的道路
  10. 教理越深入、信心越扎根,越會老實念佛
  11. 人生最大的福報
  12. 每天念一聲佛就可以往生,為何還要多念
  13. 人生的歸宿,成佛的寶典
  14. 十方世界都流行,十方諸佛都讚歎的一部經
  15. 淨土法門真能「即生成就」嗎?
  16. 如何看待佛教眾多不同的經典
  17. 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合作」
  18. 《觀經》講了修行的三種方法,你知道是哪三種嗎?
  19. 善導大師講的「決定深信」有何含義?
  20. 佛為三個人說淨土三經
  21. 我們的善根可以跟彌勒菩薩一樣多,你相信嗎
  22. 一部只「擺事實」,不「講道理」的經典
  23. 淨土復興的根本保證
  24. 佛力最能改變人心
  25. 樂邦有路 起信即生
  26. 關於《無量壽經》翻譯史與會集現象
  27. 佛是如何護念眾生的?
  28. 如何看待不同經典?
  29. 人是活著往生還是死了往生
  30. 佛面與人面
  31. 一個道場的氛圍比什麼都重要
  32. 怎麼知道親人往生沒有?
  33. 得到25位菩薩保護的人
  34. 暫居於娑婆,常住於極樂
  35. 什麼是佛心?
  36. 果已熟,速摘!
  37.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38. 為啥要往生?
  39. 提升自我無止境
  40. 無諍
  41.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42. 如何看待道場、團隊裡的是非
  43. 學佛,越簡單越好
  44. 千里燒香不如在家念佛
  45. 入佛門徑 判教為首
  46. 如何判別「真實之法、方便之法」?
  47. 常與無常當如何?
  48. 從解、行二門談「一門深入」「廣學多聞」
  49. 何為「一門深入」,你真瞭解嗎?
  50. 「三業無功」的念佛能往生嗎?
  51. 《認祖歸宗》
  52. 學佛法,找明師,有方法!
  53. 為什麼有人念佛念得很開心,有人卻念得很煩惱?
  54. 居士能做弘法的事嗎?
  55. 逼上梁山
  56. 關於念佛現當二益的法語
  57. 五濁惡世的我們一定要仰靠阿彌陀佛
  58. 做一個真實的念佛人
  59. 念佛能否成為千萬富翁?
  60. 彌陀垂跡,大成淨宗
  61. 人人皆需要佛法
  62. 重慶一行記實感懷
  63. 何為「一心不亂」?
  64. 豈能任意隨緣
  65. 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薩
  66. 為學與為道
  67. 學淨土門之人 不可相信菩薩不相應教法
  68. 念佛人應建立內心的道場
  69. 念佛人應保持的心態
  70.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
  71. 印祖論全仗佛力與兼仗佛力
  72. 監獄裏寄來求法之信
  73. 不敢有疑
  74. 話說「名」與「利」
  75. 什麼叫念好?十念當往生!
  76. 亦論「隨緣」與「攀緣」
  77. 平淡是真 念佛最樂
  78. 人生的希望 生命的歸宿
  79. 一德具萬德 一福納萬福
  80. 瞻禮「龍門石窟」有感
  81. 略談楊仁山與日本學人辯論法義之事

因果記實篇

  1. 因地不真 投身為豬

念佛感應篇

  1. 燒香禮佛 禍去福來
  2. 乞求觀音 兒子病好
  3. 彌陀捶背 倖免車禍
  4. 可愛小鳥 系列感應記
  5. 一念呼救 立蒙感應
  6. 夢見善導 歸入念佛
  7. 我的眼好了 佛眼卻壞了

往生記實篇

  1. 豬聞開示 柔軟往生
  2. 舍利現心字 昭示念佛理
  3. 植物人念佛 安祥往生
  4. 臨終遇緣 奇特往生

法師介紹

  1. 智隨法師介紹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

       除了念佛之外,我們要「真成報佛恩」就還需要做一些世間善法——善行。因為我們念佛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肯定就會涉及到身、口、意三業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如果我們身為念佛之人,我們的三業不清淨,有染污的地方,那就自然會影響到別人對淨土法門的接納與信受,令別人產生不信受、牴觸的情緒。從往生講,往生的正定業是念佛,往生不是靠其他世間善法;但是活在世間要有世間善法。講往生是靠念佛,但是也不否認世間善法,它只是不靠世間善法而已,不是依靠世間善法來往生,並沒有否認世間善法的存在。

 

       對於這一點我們要善於理解。不能看到別人持戒就說:「你這持戒就是雜行!」看到別人做善事就覺得是雜行。這也不是雜行!你如果把持戒放生視為往生功德就是雜行;我們不把他視為往生功德,自然地持戒放生,作種種的善行功德,那就不叫雜行。

 

       雜行是什麼觀念?我們覺得往生功德靠念佛不夠,再加一點才夠,要加讀經啊,要加佈施啊,要加放生啊,等等,那就叫「雜」了——在名號之外加東西。如果我們相信只要念佛就能往生,其他的善行有也可以往生,即使沒有也可以往生,這樣想就不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去行其他善法就不雜。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安住在念佛當中,外在的行為上,就可以依照佛法的一些行為標準來行世間善法。

 

       我們要想勸世間的人來念佛,就需要以世間的善法來與他們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來引導他們。世間的善法依佛法而言有個大原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的事情我們盡量不要做,善的事情就要盡量做。當然善惡的標準,世間的人與出世間的人還是有不同之處。比喻世間人往往覺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行了」「我也不傷害人,好像就不錯了」。若是依佛法講,我們經常會傷害人——我們心裡動一個念頭,或是行為上不小心得罪到別人,即使我們的語言不清淨也會傷害人。

 

       佛法對善法的要求,是要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要清淨。身業清淨就是要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要清淨,所作所為都是善的,包括在寺院裡燒香、拜佛作功德,在社會上幫助他人,對待工作盡心盡責等,這就是善的。語言善,讚歎別人,真心待人,語言上不傷害別人,不罵人,不說髒話,我們口業也必須清淨。意業,沒有貪瞋癡,當然這一點凡夫要做到很難;我們先把這些原理要明白,在意念裡面我們要對眾生起讚歎、隨喜、恭敬之心。身口意都以善行為指導,這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立足的一個基本。

 

       印光大師講:

敦倫盡分,閒邪存誠。

 

       「敦倫」,「倫」是倫常道德。我們人在世間有倫常道德,有五倫——儒家講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在這五倫的關係當中,我們處於什麼位置就應該敦倫盡分,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做父親的,教育好子女就是你的天職本分——你不可能讓你的子女自己去成長,你不管啊!把他交給大自然,讓他自生自滅,那就是失去做父親的本分了,養不教父之過!那麼做子女的,你就應該要孝順父母;做子女的要是不孝順父母,那就不是人啦。畜生就是這樣的,生下來之後自己回到大自然去,互不相認。人與動物相比,高明的地方就是人懂得倫理道德,能遵守人倫本分,能做自己的本分事情。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我們的本分事情。不論你學佛與否,你都必須去做。

 

       敦倫盡分,實質上講,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做人,不論你學佛還是不學佛,不論你學淨土法門還是學其他法門,你都要做的。當然我們做得好壞,那是另一個問題,是能力大小的問題:有些人做得好一點,像舜帝,他對父母的孝順程度,恐怕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父親對他再不好他還是一樣會孝順;我們世間人,父親對自己不好,就躲得遠遠地,甚至三年、五年都不回家。

 

       敦倫盡分,就是每個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身份、地位、環境,力所能及地做我們自己的事:這是外在的事相。

 

       閒邪存誠就是內心,我們內心有邪念,要讓這些邪念閒下來,停下來。「閒」就是停,就是要除惡向善——我們心中的貪瞋癡就是邪念。「存誠」,我們心中要存有誠敬心,要存有恭敬心。

 

       這個「誠」是儒家裡面講得比較多的,至誠、誠懇。佛門裡面也講至誠恭敬,至誠心。印光大師是把佛法與儒家兩者合為一體,用這個「誠」字來做代表。印光大師特別注重恭敬、虔誠:

 

竭誠盡敬,妙妙妙妙。

 

       恭敬是很奇妙的,恭敬當中就可以得到利益。我們恭敬別人,也會得到利益;我們恭敬佛菩薩,當然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佛菩薩的力量在恭敬當中才能夠得到。有些人趾高氣揚地走到寺院裡面來,看到佛像好像沒看到一樣,那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心中有邪念,我們自己要改正;要恭敬誠心待人,誠心來敬佛。以德感人,這是我們去勸他人信仰淨土法門,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在《無量壽經》有一段經文對這方面有說明:我們信仰佛法的人,有佛理在的地方,要「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崇德興仁」——崇尚道德,興隆仁慈。我們要崇尚道德,像《道德經》注重「道」,注重「德」,我們佛法也注重「德」,以德行來感召他人,影響他人;以仁義之心去勸化他人。

 

       「務修禮讓」就是恭敬,對別人尊重,恭敬他人。在阿彌陀佛的願力當中,有一條願叫「觸光柔軟」願:阿彌陀佛的光明來到我們心中,我們這個堅固的心、頑強的心就會變得柔軟。因為佛很慈悲,佛的慈悲打動了我們,我們也會變得很慈悲;佛讓我們往生西方淨土,我們也希望別人往生西方淨土;佛能夠寬容、包容我們這種凡夫的心,我們也就會學著去包容別人:以這種「觸光柔軟」的心態面對世間,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是一片祥和,一片光明,一片和諧。

 

       我們在這個世間提倡和諧世界,但是不知道和諧該從哪裡入手。和諧要從內心出來,我們心中一團和氣,走到哪裡都會很和諧。你心中沒有和氣,心中充滿暴虐之氣,心中充滿煩惱,怎麼會和諧呢?看到人就覺得不順眼,看到人眼中就冒火,那別人對我們也會是抱有相同的仇恨心理。所以和諧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不是來自於外在。「和諧世界」「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和諧單位」「和諧團體」,都要建立在內心和諧這個基礎之上。佛法是注重內在,不注重外在。因為有了內在,自然就會有外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和諧,是一團和氣。觸光柔軟,阿彌陀佛的光明來到我們的心中,我們這種剛強我執的心就會慢慢慢慢化掉了,就好像那冰塊、冰雪在陽光底下就會溶化掉了。

 

       我們凡夫的心就像那冰塊一樣,是很硬、很堅固的。但是陽光一照、一溫暖,這冰雪就慢慢化掉了;化掉之後就柔軟了,水就是柔軟的。「上善若水」啊,水是不會堅固的,水走到哪裡,它都會給別人讓路的,碰到阻礙了,它就馬上轉過頭來了。有些碰到阻礙的人啊,就拚命往前撞,弄得大家頭破血流。所以,務修禮讓,要修行禮讓。要對別人有理,要謙卑敬讓。

 

       還有,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要學佛悲心,給人歡喜。學佛大悲心,阿彌陀佛是最有大悲心的,讓一切眾生都往生西方。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阿彌陀佛的悲心裡得到真實的利益。我們為何都願意來念佛呢?就是因為他有大悲心,他有慈悲心能夠包容我們,我們才願意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那麼我們給別人結緣,勸人來念佛,也要有這種大悲心,把佛法的大悲心住在我們的心中,然後從我們的身上散發出這種大悲心,也要包容別人,也要原諒別人,也要體諒他人——大家都是凡夫眾生。

 

       善導大師講:

 

決定相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我們自己是凡夫,別人也是凡夫。我們普通人往往把別人當聖人要求:「你怎麼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好像別人做得都不好,至於自己做得不好就沒關係。別人不能傷害我,我卻可以傷害你,世俗人都是這樣的。

 

       那麼我們身為學佛的人就應該倒過來,這個世間是個顛倒的世間,我們再顛倒一下,把它倒正,用佛的大悲心去面對世間。善導大師講我們是凡夫,那別人也是凡夫,凡夫與凡夫之間那就要互相包容,互相諒解,互相體諒。同時,同病相憐,大家都彼此彼此,沒多大差別,大家都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印光大師有一段開示講:

 

要把自己當凡夫,要把別人都當聖人。

 

       這句話呢,我個人覺得可以改一改:要把自己當凡夫,也要把別人當凡夫。因為我們一旦把別人當聖人,很多時候就會看不慣這個聖人了——「這個聖人怎麼這樣做事呢?這個聖人怎麼會有煩惱呢?」當然,印光大師這麼說是希望我們能夠尊重別人。別人是聖人,深不可測,他的行為我們不瞭解,他也有可能是故意在演戲給我們看的,所以,不能去指責他。他即使是聖人,聖人也是可以發脾氣的,像四大金剛,像這些護法神;有些佛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提到,也有發火的時候,他們發火是為了什麼呢?當然不是普通的原因,是為了要度化眾生。

 

       印光大師這麼說,是為了讓我們對別人的思想行為有個正確的看待。我們不要去分別他,不要把他當凡夫;視他為凡夫,我們就會有輕慢心,就不會尊重別人了——這就是凡夫的惡習。但是事實上,我們沒有辦法把別人當聖人看待。你們能把在座的都當聖人看待嗎?覺得他們都是菩薩嗎?

 

唯我一人是凡夫,別人都是菩薩。

 

       但是,好多人看來看去,就覺得:「好像別人都是凡夫,唯獨自己是菩薩。」看別人個個都不順眼,看家裡人都不順眼,看其他學佛人好像也不咋地,尤其是讀了幾本經的,懂得一點佛法道理的,看看滿世界好像別人到處都不對,「天上天下我第一!」 「我慢」高漲。

 

       我們以善導大師思想來看,我是凡夫,大家都是凡夫,這樣大家的身份就平等了。我有毛病,你有毛病,大家都不計較。我傷害了你,你傷害了我,這樣就扯平了。當然扯平不是故意要去扯平,是心裡面要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尊重。他雖然是凡夫,但是我們要尊重他的人格,他是念佛之人,他往生之後就成佛了。他現在是念佛的凡夫,他現在就不退轉,現在就是「人中芬陀利華」,是阿彌陀佛第一弟子,我們不恭敬他就等於不恭敬阿彌陀佛。他是佛弟子,我們不看僧面看佛面,看阿彌陀陀佛的面子,對念佛之人,對所有的人都要恭敬、讚歎。

 

       之前我們講過,阿彌陀佛把一切眾生都視為父母: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以這種心態來看待眾生,就會知道一切眾生與我們都是一樣的,那你就不會分別「你是你,我是我」了,大家的利益無分別。

 

       我們把所有的眾生當做與自己是一樣的,大眾都是一體的,就沒有分別之心了:「哦,他的煩惱可能就是我的煩惱,他的業障就是我的業障。」我們要以佛的眼光來看待眾生,佛的境界很高,佛眼看眾生,我們在座的有沒有問題?有沒有毛病?應該有吧,佛看得很清楚,比我們看得更清楚了。但是,佛一點都不計較,佛不會去分別:你這個好,他那個差。我們人才會有分別心,才會去計較高低、是非、對錯,佛是平等包容。佛既能夠看得清楚,又不會計較,這就是佛高明的地方。而我們凡夫呢,看得越清楚就會越計較。我們天天會算賬,「哎呀,他欠了我多少賬,他傷害了我多少」,我們心中對這些記得很牢固。這就不是學佛的心態,這就是一個凡夫的心態——凡夫的計較、凡夫的執著。

 

       我們要學佛的大悲心,阿彌陀佛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佛心包容我們,我們就以佛的這種心去包容別人;佛心原諒我們,我們去原諒別人;佛心寬容我們,我們去寬容別人:佛要救度我們,我們也要去救度別人:以這種心態去面對眾生,你看個個眾生就很可愛了,就不再那麼討厭了。不聽話的人啊,佛緣不成熟的人啊,他們都是真正的可憐憫者,更需要我們去憐憫他。不懂佛法的人需要我們懂佛法道理的人去關愛他、安慰他、引導他,去慢慢地帶領他來學佛、念佛。

 

       我們不能去指責他:「哎呀,你不能怎樣怎樣!」父母教育子女是慢慢引導、帶大他的不是靠指責把子女帶大的。我們去引導別人念佛也應該是慢慢地來引導——他不足的地方,鼓勵他,安慰他,然後再引導他,他就過來了。

 

       在《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裡面講:

 

令眾生歡喜即是令諸佛歡喜,令眾生煩惱即是令諸佛煩惱。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要令眾生歡喜。阿彌陀佛有一種光叫「歡喜光」 「智慧光」,我們念佛人就要把這種「歡喜光」從我們的身上表現出來。如果我們越念越煩惱,越念越愁悶,那別人就不敢靠近我們念佛之人了,那就說明我們沒有體悟到佛心——要把佛的光芒從我們的身上體現出來。我們念佛是智慧光,有智慧;念佛是歡喜光,有歡喜:念佛是清淨光,走到哪裡我們給人的感覺都很清淨,別人願意親近我們;念佛是安穩光,我們自己念佛得到了安穩,也讓別人得到安穩。我們走到哪裡都不擾眾,也就是世間講的不擾民;不讓眾生恐懼,讓眾生安寧,讓眾生清淨,讓眾生歡喜,讓眾生有智慧。從我們身上來感召,讓別人看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這樣即使我們不說,別人也同樣可以相信佛法,也會來念佛了。我們自己做好了之後才會有影響力,有感召力。

 

       但凡夫眾生要做得十全十美,那也不現實。我們站在自己的位置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點是一點。做一點能夠影響別人一點,我們做得越多,當然就能夠影響別人越多。所以我們每個人不要去跟別人比,我們站在自己的位置,力所能及地做,我們盡量做——弘法不行我就多念佛,我念佛也不行就多做事,護持道場,發揮自己的優勢。

 

       慧淨上人有一段開示,在《念佛人每日誦念思維》當中有四句話,也可以作為我們念佛人生活中的一個指導:

 

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我們與人結緣、與人相處,要給人安心,我們自己安心了,讓別人也安心。給人歡喜,我們自己念佛得到法喜了,也讓別人歡喜;別人即使不念佛,他看到我們他也歡喜了,然後他也就來念佛了。給人希望,這個世間的人,有希望的人很少,人都很絕望:沒有錢的時候想發財,發了財之後發現還是沒有人生目標;沒有當官的想當官,當了官後發現自己很苦惱:心中總是沒有希望。

 

       那麼哪裡有希望呢?人的精神境界越來越高,那才會有希望。佛法就是提升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最終都成佛。我們要把這種希望給予別人:別人苦惱時我們去安慰他,給他希望,告訴他有解脫的希望,有阿彌陀佛的慈悲,這樣他的心中就不苦悶了。現在世界上有很多人想自殺,他們沒有能力、沒有願望在世界上活下去,我們就可以去安慰他、引導他,讓他知道人生的珍貴、人身的難得、佛法的珍貴,這樣,慢慢慢慢地開導他,讓他懂得珍惜人生,也給他希望。

 

       在這個世間能給人希望的就是佛法,佛法是光明之教,能令我們眾生都能夠得到解脫的希望。當然,這個希望太大、太遙遠,有很多人看不見;我們可以從小的方面,點點滴滴地去引導他:有人想陞官的,有人想發財的,有人想身體健康的,告訴他:念佛就能夠得到利益——從現世的角度,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那麼,他心中也會有希望了,然後他從這種世間的希望會慢慢過渡到佛法的希望。

 

       給人利益,我們與人相處,身為念佛人,我們可以說是已經得到大利益的人。在《無量壽經》裡講:

 

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釋迦牟尼佛見到念佛往生的利益,所以勸我們念佛。我們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往生的大利,這種利益我們要分享給大眾,分享給所有的眾生。

 

       我們與人相處就是給人利益。這種利益當然也包含世間利益:別人有困難,我們有能力就幫助他一把,經濟上、能力上、智慧上,方方面面,只要是我們有能力、有條件、有因緣,別人對方願意接受,就可以幫助人家,讓人家得到利益。有句世間話說:吃人的口軟,拿人的手短。我們給他利益,他的口就軟了,這時你再勸他念佛,他可能就會答應。「好好好,我來念佛」他自然就過來了。

 

       佛法是給我們一切眾生利益的。我們一切眾生的心在佛法面前都會軟,一定會軟下來。因為有利益可求啊,人總是追求有利可圖。這是說世間法。

 

       我們要把念佛融入生活當中,在生活當中體現念佛的好處。這樣一來,你在世間過的就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了,就是過的念佛人的生活——安心念佛,老實念佛,勸人念佛,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慧淨上人還有三句話,也是講我們平常的行為。這三句話的內涵,在家人也可以去思考一下,這是指生活方面的:

 

生活簡單樸實,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

 

       「生活簡單樸實」,生活不要追求奢華,不要去攀高比富,要過得很簡單樸實。煩惱是在攀比當中產生、增長起來的。生活過得簡單樸實的人,煩惱自然就會很少。很多人問:「師父,煩惱多啊,怎麼辦啊?」怎麼辦?我們自己放不下貪瞋癡,放不下世間的這些東西,就自然會煩惱啊!那誰也沒辦法,佛也沒辦法。我們自己過得簡單樸實一點,有飯吃,有衣穿,有一張床睡,就夠了。

 

       在這個世間,什麼人的日子過得最好呢?吃飯吃得香,睡覺睡得香,念佛念得好,這種日子就最好過。我們如果有再多的錢財,吃到口裡飯菜卻不覺得香,吃到廟裡的飯菜覺得不好吃;有再多的床,躺在上面卻睡不著,那種日子就很難熬了。人活在世間,生活過得簡單樸實,走到哪裡都能睡,走到哪裡都能吃,這樣的人是最容易滿足的,是最好的人生。

 

       人在世間要生活簡單樸實,簡單樸實才身安心安,這才是人生。人如果有了錢,有了地位,這個人卻過得很痛苦,那就沒有意義了。錢財地位是妝點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擾亂我們生活的。我們很多人已經顛倒了,人成了財物的奴隸,成天就是個守財奴,天天數錢,「我的銀行卡裡有多少錢啊?我買了多少房子啊?看看我的股票啊。」人的身心狀況被完全奴化了,被物質奴化成一個奴隸了。我們現在都在講做主人,恰恰相反,都已經不知道怎麼做主人了,都成了錢財的奴隸。

 

       我們以為有錢人過得好,他出門就是汽車啦,飛機啦,是很好啊,但是他內心的恐懼是我們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生活簡單,要樸實,要自然。我們有多大的本事就過怎樣的生活。無論在哪裡我們都趾高氣揚的,念著佛走在大街上不會覺得我很寒酸、貧窮落後。

 

       你看出家人窮,叫「貧僧」,出門只有三衣一缽,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照樣過得坦蕩蕩的。生活是要靠我們的內心與精神力量來生活,不是靠外在的物質來妝點。

 

       「語言誠懇和藹」,我們講話要真誠,不能欺騙,不能虛偽,既不誇大也不縮小,要真實,要和藹,不趾高氣揚,不能高高在上的,不要有盛氣凌人的氣勢,不要對人頤指氣使,人與人之間要和平相處。以佛法那種眾生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恭敬的心與人相處。

 

       第三點就是「威儀安詳穩重」。威儀就是平時的行為舉止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到哪裡都讓人家很尊重。我們自己穩重,別人才會尊重你;我們自己輕浮,做事不安穩,走到哪裡都讓人看著不舒服,那自然也不能影響他人。

 

       當然威儀安詳穩重,對出家人要求的就比較多。出家人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點點滴滴都要注意。我們出家人作為人天師表——人天的導師,走到哪裡居士都要恭敬你,「哎呀,師父,師父請開示!」那麼,我們的威儀、言語就更重要了。我們的一舉一動別人都會關注,哪怕你是無意的,人家也都看在眼裡。

 

       真報佛恩就是體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喊口號,不是高高在上的:「要去弘法利生,要去廣度眾生」,這些大話都不用講。我們就實實在在地,點點滴滴地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從我們的身邊做起,我能做一點就做一點;我不能做的,就默默無聞地念佛也一樣,也沒有愧對阿彌陀佛。

 

       我們能夠老實念佛、安心念佛,也就首先算是對得起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很歡喜,阿彌陀佛很讚歎,十方諸佛都護念。然後,如果還能夠影響別人念佛,勸別人念佛,阿彌陀佛當然也歡喜。這就是我們念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有的一些行為——怎麼去報謝佛恩,怎麼去感恩念佛。大致就講這麼一點,其他就靠我們自己去做了。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