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在行善上是否註定
不如修行人?
問:念佛人平時注重一向專念,在三業修為方面比之他宗的佛友可能有所不及。
答:其實這是問者的判斷;念佛人只要注重一向專念的,三業方面與他宗的佛友
相較,一定毫不遜色,甚至更超越。
為什麼?這要看本質,不要看表相。果真注重一向專念的人,他比較真實,
優點、缺點都會坦然無遮地表現出來。有人就說「你看這個人,三業行為好
像不怎麼精進,不如人家!」其實真實就勝過虛偽。如果沒有信受彌陀的救
度,很多方面都是自己強行遮掩出來的,這個怎麼能相比呢?
另外,從念佛當中行出來的善法,心地的調柔,是六字名號所出生的,完全
跟阿彌陀佛的生命是一體的。打個比喻,一棵樹,哪怕一片葉子也沒有,如
果樹幹是活的,它就是一棵活樹。旁邊一棵樹,長滿了葉子,但都是塑膠
貼上去的,你說這兩棵樹能比嗎?一向專念的人,他心中知道往生一定,而
且信樂大乘佛法,羡慕彌陀的淨土,這樣的人,他心中多麼光明、自在、歡
喜!「發菩提心」,嚮往著佛土境界不就是發菩提心嗎?但是他並沒有說
「我發多大的菩提心!」沒有。所以就有真實和虛偽、暫時和恒久、根本和
枝末這種種差別。
念佛之法最高,得到這個法的利益的人,不可能輸給不學這個法門的人,可
以這麼說。所以,經中才說「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華」「人中上上人,人中
妙好人」,又說「得名第一弟子」。「人中芬陀利華」是站在哪個立場來說
的?難道是因為他的五戒十善都比別人做得好嗎?是他背誦的功夫,打坐、
盤腿都超過人家嗎?是他恪守人倫,世間的善法都做得好嗎?不是這樣。是
因為他專念彌陀名號,心中羨樂佛土境界,一心歸命阿彌陀佛,決定往生,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而得以名「人中芬陀利華」。在這個基礎之上,
他會展現出念佛這種歡喜、自在、安樂、柔軟的生命。
淨土宗雙月刊 │ 79
【
問
答
釋
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