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向大隱律師學習《四分律》,向論呢?筆者想來,或許有以下幾點原
宗
學
理
論
慧遠大師曾與之激烈辯論,以身護然可算是最容易引起混淆的因素了。
法。旋即潛入汲郡西山三年,潛心莫說是同名,相近的名都極容易被混
於各種修行法門,持誦《法華》《維為一個人,比如《念佛鏡》的作者善
摩》等經各達千餘遍,同時嚴守戒道,就經常被認為是善導。(《念佛
律、精進禪修。鏡》裡「臨終正念文」,明顯與善導
西元581年2月,楊堅受禪稱帝,
改國號為隋,並重新在全國大弘佛
法。西元587年,隋文帝楊堅邀請慧遠二、同是山西出生、成長、乃至
大師作為「六大德」之一赴長安。在出家。雖然淨影慧遠大師祖籍敦煌,
長安,大師得到隋文帝的禮敬,敕住但出生、成長、出家都在山西。
大興善寺,並為其修建淨影寺。
慧遠大師於地論宗造詣很深,他力。廬山慧遠大師作為淨土法門之先
的師父慧光大師是中國佛教地論宗的驅自不必說,影響甚巨,後人普奉為
開宗者。慧光大師圓寂後,慧遠大師蓮宗初祖。淨影慧遠大師不僅僅是地
秉慧光之說,弘揚佛法。地論宗分為論宗的祖師,他還特別著意研習弘揚
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慧遠大師淨土法門,曾為《無量壽經》和《觀
成為相州南道地論宗的開山之祖。經》做註疏。他的《無量壽經義疏》
慧遠大師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
《大乘義章》《大涅槃經義記》《十
地經論疏》《無量壽經義疏》《觀無
量壽經義疏》等二十部一百餘卷。他
與天臺智者大師、嘉祥吉藏大師,並
稱為隋代三大師。
兩位「慧遠大師」時代有別,修
學異趣,緣何如此容易被後人混淆而
8
戒和尚法上(546-552)學習教理。因:
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期間,一、同名為「慧遠」。這點當
大師淨土思想不吻合,卻總是被人說
成是大師著作。)
三、都於淨土法門有一定的影響
還是古來第一部為《無量壽經》作的
註疏。當然,頗值得一提的是,淨影
慧遠大師的著作多從「地論宗」的立
場來解釋淨土教義,比如判《觀經》
九品往生皆屬聖人,其思想與自力修
證通規無別,這是唐初淨土宗開宗祖
師善導大師重點「楷定」的內容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