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內容 以施開廢 引聖道門 入淨土門
宗
學
理
論
1. 為實施權(為蓮故華)——定散二善
2. 開權顯實(華開蓮現)——定散中說念佛
3. 廢權立實(華落蓮成)——流通分廢定散立念佛
「定散」中說念佛之文:
定善中「第九觀」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1. 定善中「第十二觀」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
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2. 散善中「下品上生」言:「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
3. 又言:「化佛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4. 散善中「下品中生」言:「善知識廣讚彼佛光明神力,聞已即生。」
5. 散善中「下品下生」言:「應稱南無阿彌陀佛。」
《流通分》廢定散立念佛之文:
《流通分》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又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流通分》之文,釋尊不言「觀無量壽佛身」之十三種「定觀」,而言「持
無量壽佛名」之「稱名念佛」,以此明知釋尊之意,目的不在定散二善,而是以
定散二善引導聖道門之行人歸入淨土門,故最後獨舉《大經》第十八願所言「乃
至十念」之稱名念佛(亦即「持無量壽佛名」),是故善導大師解釋此文,並作
《觀經》及一代教法之總結論而言:
24
詳研《觀經》內容,並考其說時因緣,便知《觀經》有「從假入真」之
「施、開、廢」三義,所謂施、開、廢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