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正義
文/釋慧淨
彌陀指授 諸佛證誠 楷定古今 尊信如經
《觀經》的主題很奇特,令一般聖道門諸宗師難以理解。
亦即韋提希夫人是個平凡女性、十足凡夫,為苦惱所逼;然而在一睹阿彌陀
佛住立空中相的剎那,立刻往生決定,悟無生法忍。
又經末〈流通分〉說:「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意譯)
而下下品之極重惡人,臨終苦逼,獄火來現,僅以十念亦得往生。
這幾點是很難讓聖道門自力根性的行者理解的。以證悟而言,單單破見惑,
若非宿世積功累德、行諸難行,則不能達到。而韋提希夫人生長王宮,恣意五
欲,何曾一日修行?然而剎那之間,心靈一轉而登法忍之位(體悟彌陀救度、信
心不退之意)。又,遠離三塗六道的輪迴豈是易事?然而極重惡人,無善無行,
但念佛名,亦得長揖娑婆,高登極樂。如是之事,迥出凡夫知見。
因此之故,聖道諸師競相註解《觀經》,而誤判韋提希夫人為大菩薩,宿世
已曾積功累行,方能於此一會即得無生法忍。並謂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但
作遠生之緣,未能今世即生。如是錯解,則《觀經》的正機不是凡夫而是聖人,
將使《觀經》的正意隱而不彰,我輩濁惡求出無門。
這種錯解,一言以蔽之:不知《觀經》的目的是在顯彰「彌陀本願、凡夫為
本」;亦即不知淨土門易行他力,執著聖道門難行自力。
因為聖道門須以自己的修行力量,救度自己的生死輪迴,然而這是自力難
行,故《大集經》言:「億億眾生,無一得者。」若完全依靠彌陀佛力的救度,
則不論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極樂,不再輪迴六道,故本疏言:「一切善惡凡
淨土宗雙月刊 │ 13
【
宗
學
理
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