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converter
pdfconverter

既然念佛名號即可往生是佛經所載,應信佛說,而不該信「菩薩論」,從而否定

了以念佛為別時意的學說,確立了稱名念佛的宗教神聖性。

(三)凡夫入報的內在要求──「三心」說

儘管阿彌陀佛願力宏深廣大,但這種願力不會自發地在眾生身上起作用。

那麼,如何與佛的願力相應呢?善導大師指出「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

心,即便往生。」。三種心即是指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善導大師在《觀

經疏》中詳細詮釋了「三心」說。

一是至誠心。善導大師認為,至誠心即是真實心。一方面警策信徒,並引導

信徒進入機之深信,「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

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一方面彰顯彌

陀真實,並引導信徒進入法之深信,「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

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至誠心之釋,

一者顯明眾生之不真實與彌陀之絕對真實,預為後面之機法二種深信舖排。

二是深心。善導大師說:「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首先要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同時要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深心強

調凡夫自身無力自救,要深信佛願不虛,依靠佛力救濟。

三是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

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聖凡,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

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

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迴向發願心之釋,主要在於顯明阿彌陀

佛真實之大悲迴向,於我等「罪惡生死」凡夫而言,則「作得生想」便可。

在《觀經疏》中將《觀經》所示的三心詮釋為淨土往生之安心法,即至誠心

是彰顯彌陀救度之真實心;深心是深信自身無脫離生死之緣,同時深信彌陀有大

悲救度之願;迴向發願心是信受彌陀真實之大悲迴向,願生其國,並作得生想。

善導大師說:「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三

心強調了主觀信仰的重要性,是凡夫入報的內在要求。

淨土宗雙月刊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