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萬無一失了。但最後,還是捨掉禪,專歸淨土。這就好像在山上要
法
義
闡
釋
而且,老實說,開悟的人有幾個?再者,即使大徹大悟了,煩
惱全都斷了嗎?煩惱只要還沒有完全斷盡,就不可能離開輪迴。所以
歷代以來,就有不少大徹大悟,修得很好,卻又投胎轉世,而且一世
不如一世的例子很多。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就說: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不過,我當時的念佛還不是遵循善導大師的思想,而是一般所
認為的,要有主修跟助緣,念佛是主修,但還是要兼帶累積其他功德
為助緣為輔助來迴向。等於說念佛是正因,其他的功德是助業,而且
這個正因還必須要有相當的禪定功夫,當初的理解都是這樣,主持佛
七為別人講的時候也是強調這樣。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解釋。
往生的正因只有一個,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有往生的功
德都在六字名號裡面。因為如果念佛不能往生,彌陀他就不成正覺;
彌陀十劫前已成正覺了,所以念佛就必定能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及
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保證的。
二、問:有人說不可帶業往生,必須消業方可往生。請問您
怎麼看?
答:消業往生或帶業往生這個問題,大概是在民國70年間(1980)的時候
所引起的論諍。當時陳健民居士組織了一批學生查經,查出一個結論
說往生淨土不是帶業往生,必須消業往生,而且也出書。這個論點一
提出來就引起佛教界的反彈,認為如果要消業才能往生的話,那有誰
能往生?所以必須是帶業往生。這個問題,當時異說紛紜,不過現在
已沒有人再談這個問題了。
好,我們先就結論來回答,其實不是帶業往生,是消業往生。
62
抓兔子,心裡想兩隻都抓,也跑東、也跑西,這樣到最後恐怕連一隻
都抓不到。何況專修淨土的話,禪就在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