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於《定善義》「華座觀」言:
學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
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又於《般舟讚》言:
韋提即是女人相,
貪瞋具足凡夫位。
總之,整部《觀經》始終都是為了救度五濁凡夫、常沒惡人所說的經典;是
顯示淨土門正所被機以凡夫為本,為如斯凡夫所說的經典;是說明一切凡夫,信
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的經典;是釋尊觀見機教成熟而說的
一部末法濁世機教相應的經典;是彌陀救度之法、凡夫得救之道的經典。
彌陀報身 極樂報土 凡夫入報 全託佛願
有關彌陀淨土是報是化的問題,諸師或謂之應化土,認為既是凡夫也能往生
的淨土,應是劣等的應化土;或謂之凡聖同居土,認為既是凡夫聖人都能往生的
淨土,應是凡聖雜處而居的下等淨土。
對此,道綽禪師已於《安樂集》第一大門之《三身三土章》糾正之,而說明
彌陀淨土是報土非化土。今大師亦於《玄義分》之「會通二乘種不生」一節,斷
定彌陀淨土既非應化土,也非凡聖同居土,而是極為高妙的報土,所謂「是報非
化」,同時舉出《大乘同性經》《大經》《觀經》等三經證明是報非化之義。
然而如此高妙的報土,凡夫如何往生呢?為了顯明此義,大師特別設立問答
的方式而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報論」:彌陀淨土是高妙的報土,而一切善惡凡夫都
淨土宗雙月刊 │ 19
【
宗
理
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