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converter
pdfconverter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

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

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

得生也。

善導大師認為三輩九品的生因,是由凡夫所遇條件不同而有九品之分。他

以上品三生為「大乘之凡夫」,中品三生為「小乘之凡夫」,下品三生為「遇惡

之凡夫」,將九品皆定為凡夫。他認為,凡夫之所以能夠往生淨土,皆是承佛願

力。那為什麼彌陀淨土是為凡夫而不是為聖人所設呢?是因為: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因為諸佛慈悲凡夫之苦,聖人已離苦海,不用救濟,所以斷定往生者必為凡

夫。

但是對於往生凡夫的簡擇,在《無量壽經》和《觀經》中存在差異。《無

量壽經》不許犯五逆罪者、誹謗正法者往生淨土;《觀經》允許五逆十惡罪者往

生,不許謗法者往生。善導大師則對二者均敞開了淨土的大門,在《觀經疏‧散

善義》中說:「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

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

生』,亦不是不攝也。」他認為謗法及五逆都是極重的罪,若造這樣的罪應入阿

鼻地獄,歷劫周轉,為了避免眾生造此極重二業,佛方便說法不能往生,並非真

的不接引他們往生淨土。善導大師的這種解釋使淨土教攝機更廣。

(二)韋提希夫人為凡夫

《觀無量壽經》中佛說法的主要對象是韋提希夫人。對韋提希夫人到底代表

怎樣的位格,淨影慧遠、天臺智者等認為是聖非凡。淨影慧遠在《觀經義疏》中

說:「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於此一會即得無生法忍。」天臺智者在《觀經疏》

淨土宗雙月刊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