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段到第七段,這是「體」。「體」有依報之體和正報之體,依報、正
報合在一起就是名號,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和正報莊嚴。第二段「略讚依正」,闡
七重行樹,寶池蓮華,天樂雨華,鳥樹說法,到「彌陀名義」,這都是講極樂世】
界的依報莊嚴和正報莊嚴的當體,它是什麼樣。這是體,很明確。
第八段「生皆不退」,這是「用」,就是說極樂名義和彌陀名義。極樂世界
這種種莊嚴,它的名字,還有阿彌陀佛的名號,無量光壽,有什麼作用呢?能讓
我們聽聞彌陀名號這種體。只要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
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極樂世界這種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它以實相為體,
它的作用是讓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通通得不退轉,這就是它的「用」。
第九段是「宗」,是整部《阿彌陀經》的宗旨,宗旨就是方法。
再接下來的六段是「相」,「相」是《阿彌陀經》的說相。這六段是諸佛證
誠,說明這部經的說相特別高,「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是佛和佛所說的法門。
說相,從能說的人高規格、高位次,而且用這種出廣長舌相來證誠,來說明這部
經「說相」的高超。它不是菩薩法,也不是一般的佛所講的法門,所以說相是非
常高的。我們講「頓教一乘海」,從這個「說相」,就能說明十方諸佛的證誠。
第十六段說「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部經的名稱,這部經叫
什麼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來解釋這部經的名稱,說明它
的利益,所以這一段是解釋經名的。這樣十六段文,倒是非常清晰的。
「前明體具之用」這個「前」,是指第八段。第八段說明了體具之用,就
是說極樂依正二報莊嚴這個體,它本身就具足這樣的功用,不往生則已,一旦往
生,都是不退轉,都證得一生補處,這是「體」裡面所具足的功用,這叫「體具
之用」。
「體」和「用」的關係,比如有一把刀,這把刀是金剛做的,它的用就是切
割東西很鋒利。如果是一把塑膠刀,它的體很軟弱,他的用就弱了。如果是一把
紙疊的,用就更弱了,如果是畫的一個形象,那只能給你看一下,所以「體」和
「用」是相關的。
極樂莊嚴的「體」所具的「用」是這樣,我們現在學習這一段,是要說明
淨土宗雙月刊 │ 43
【
法
義
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