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學
理
論
文/釋慧淨
《觀經》上上品之文說發三種心」,既是深信,凡夫亦能發起,亦
心,必生彌陀淨土,三心即是「至誠能具備。
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說「此三第一是機深信,第二是法深信,以此
心亦通攝定善之意」,亦即此三心不「二種深信」為根本。
只通於散善九品,亦通於定善,顯明
十六觀皆收於三心之內,欲生彌陀淨
土,無論修行何種法門,都必需有此
三心,否則不能往生。可知三心之重
要,因此大師對此三心特別重視,也
特別費心加以註解,而成為獨步古今
之妙釋。今略述大要。
一、「至誠心」:大師解釋為
內外相應之「真實心」,並說若不依
此真實心修行,就不可能往生依真實
心所成就之彌陀淨土。亦即淨土之行
者,不可有雜毒之善與虛假之行。
二、「深心」:此深心隋唐諸
師解釋甚為高深,是聖者方能發起
之心。對此,大師解釋為「深信之
38
「三心」微意
此深信大師分為七種,而其中
二種深信大師於《觀經疏.散善
義》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
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
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
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
力定得往生。
此二種深信說明信心之相,亦
即相信「貫通三世亦不能自力解脫
的凡夫,依彌陀願力必得往生彌陀淨
土」。
三、「迴向發願心」:說明迴向
過去及今生三業所修之一切善根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