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2024龍年新春講話
  2.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3.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4. 2023中元開示
  5.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8.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9.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0. 2022中元開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4.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5. 念佛超度之勝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18.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1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0.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彌陀誕開示
  27. 2020中元法會開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無常三根本
  31.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2.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節開示(2019)
  34.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5. 豬年話豬
  36.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37.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38. 受戒與持戒
  39.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0.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種成佛法
  42. 橫超的淨土法門
  43. 往生與預知時至
  44.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6.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49.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1. 彌陀願心的根源
  52.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點
  54. 慈心法門
  55. 念佛不妄語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57. 淨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59. 為何吃素?
  60.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1.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2. 愛與佛命
  63. 不請之友
  64.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5. 學佛的目的
  66. 說愛(二)
  67. 說愛(一)
  68.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69.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1.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2. 「以誠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4.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5. 在心、在緣、在決定
  76. 佛教點燈的意義
  77.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處?
  80.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1.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蓮
  84.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彌陀救度
  86. 為新戒比丘開示
  87. 歸依勸囑
  88.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89.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0.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1.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2.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3.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4.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5.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98.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99.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2.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3.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5.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6.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07. 阿彌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3.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4.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5.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6.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17.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下)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中)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上)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這次研習課程要講解的是《往生論註》中「不虛作住持功德」的意涵。參考資料有兩份,一份是摘自《往生論註要義》的「講義」(99~102頁);另一份是「補充講義」。

 

       《往生論註》是我們淨土宗的一位祖師──曇鸞大師的著作,內容是解釋天親菩薩所寫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生於中國南北朝時代,是當時有名的高僧,他繼承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及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思想而撰《往生論註》。南朝梁國天子尊其為曇鸞菩薩,魏朝皇帝稱其為神鸞。

 

       曇鸞大師所寫的這部《往生論註》,文筆非常地精練,而且文風很樸實,一言一句,清晰簡明,要言不繁;所說的教理精深博大,所引用的譬喻典故精彩動人,內容又深入淺出,真所謂文約而義豐,詞簡而理明。尤其難得可貴的是將彌陀本願,他力思想,徹底圓彰,和盤托出;上承龍樹、天親易行道的精髓,下啟道綽善導淨土宗的宏規。使彌陀救度之法,永傳不滅;眾生念佛之聲,到處可聞。因此,古來的祖師大德都極推崇《往生論註》,將之視同是一部菩薩的「論」。

 

       曇鸞大師所註釋的這部《往生論》是怎樣的一部書呢?《往生論》的架構是偈頌與長行,偈頌共二十四行九十六句,是以詩偈的體材及散文的方式所構成的一部書。內容主要在描述極樂世界的三種莊嚴,以及作者天親菩薩流露嚮往極樂世界的莊嚴,願與所有的眾生往生到這麼莊嚴的極樂世界的誠摯心情。這三種莊嚴是:依報莊嚴──極樂世界的整個莊嚴;正報莊嚴──極樂世界的佛莊嚴與聖眾(菩薩)莊嚴。

 

       依報莊嚴有十七種,佛的莊嚴有八種,菩薩的莊嚴有四種,這就是所謂的三嚴二十九種。三嚴二十九種構成整個極樂世界的莊嚴功德。今天晚上我們要討論的就是阿彌陀佛八種功德的最後一種──不虛作住持功德。不虛作住持功德是天親菩薩在偈頌當中最重要的一首,共四句二十個字:「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首偈頌很簡短,但意義卻非常的深重,是我們這個法門大根大本的地方。

 

       講義所摘選的曇鸞大師這一篇文章,主要就是在解釋《往生論》的兩段文:「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以及「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講義全文)

 

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

 

「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者,蓋是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今當略示虛作之相不能住持,用顯彼不虛作住持之義。人有輟餐養士,或釁起舟中;積金盈庫,而不免餓死。如斯之事,觸目皆是。得非作得,在非守在。皆由虛妄業作,不能住持也。
所言「不虛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薩也。
「寂滅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薩所證寂滅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滅平等法故,名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薩所得故,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此菩薩得報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處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供養一切諸佛,及諸佛大會眾海。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是故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未證淨心菩薩」者,初地以上七地以還諸菩薩也。此菩薩亦能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為未得淨心。


此菩薩願生安樂淨土,即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畢竟身等法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
問曰:「案十地經:菩薩進趣階級,漸有無量功勳;經多劫數,然後乃得。此云何見阿彌陀佛時,畢竟與上地諸菩薩,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畢竟者,未言即等也。畢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問曰:「若不即等,復何待言。菩薩但登初地,以漸增進,自然當與佛等,何假言與上地菩薩等?」
答曰:「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是故須言畢竟平等。
復次《無量壽經》中,阿彌陀如來本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案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
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
譬如有樹,名曰好堅。是樹地生,百歲乃具。一日長高百丈,日日如此。計百歲之長,豈類修松耶!見松生長,日不過寸。聞彼好堅,何能不疑。即同有人聞釋迦如來,證羅漢於一聽,制無生於終朝;謂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聞此論事,亦當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謂之不然,亦其宜也。」

 

       大家先看「補充講義」第一點:

       (補充講義文)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這首偈是完全根據《無量壽經》所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而來的。這一首偈語是描述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功能,所以也可以說是「本願成就偈」。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因此第十八願的功能就完全展現了。「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就是說明阿彌陀佛本願不可思議的威神力量,使得眾生「聞名欲往生」。因為是偈文的形式,所以只簡略的以「聞名欲往生」五個字來表達。「聞名欲往生」的意思是,聽聞了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的來龍去脈,了解阿彌陀佛是以這一句名號來給眾生稱念、讓眾生往生,令眾生只要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十個十個都能往生,百個百個都能往生,千個千個都能往生,任何人只要願意稱名都能往生,而且當生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所以《無量壽經》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天親菩薩的偈語「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意思也是一樣,只是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明。

 

       (補充講義文)

彌陀成佛,眾生往生,蘊在此一偈中。

 

       阿彌陀佛之所以能夠成佛,眾生之所以能夠往生,無量功能完全蘊含在這一首偈之中。阿彌陀佛不是為了自己成佛而成佛,也不是為了其他的目的而成佛,他完完全全是為了讓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成佛的。如果不是為了十方眾生的往生,他就不成佛,如果十方眾生不能夠往生,他也不能成佛;即使成佛也不能成為像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一尊佛。同樣的,眾生之所以能夠往生,以及往生之後具足功德大寶海,也是包括在這一首偈的含義與功能之中。所以,彌陀成佛──眾生往生,因因果果都蘊含在這一首偈裡面。

 

       曇鸞大師註釋《往生論》,重要的地方都用「本願力」來解釋,譬如開宗明義的地方就引用龍樹菩薩《易行品》之文:「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來說明自力與他力。什麼是易行道呢?「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這就是他力,就是易行道。「但」就是揀除其他,獨一無二;「信佛因緣」不是信其他之佛,而唯有信阿彌陀佛。所謂「因緣」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所以《論註》一開始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作為開場白,同時也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作為結論。

 

       是什麼原因使十方眾生能夠快速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快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呢?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之最後簡短扼要的作一個結論說:「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確實推求其根本,阿彌陀佛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量是眾生成佛的增上緣。所以曇鸞大師進一步說,「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曇鸞大師並舉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三個願來證明。

 

       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這三個願是四十八願中很扼要的願,因為第十八願是往生的根本願;第十一願是第十八願往生之後的果,也就是證入滅度的果;第二十二願是第十一願的用。這三個願構成眾生往生──成佛──度眾生的因果,所以曇鸞大師這一部《往生論註》,關鍵的地方都以「本願力」來闡釋、展現。今天晚上討論的「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也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來解釋。

 

(補充講義文)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這個「遇」分兩個角度來解釋:「此土遇本願,得往生益;彼土見彌陀,得成佛益」。所以「遇」有分在娑婆世界的遇,以及到極樂世界的遇,娑婆世界的「遇」就是「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這叫作「此土遇到本願」。只要有在這裡(娑婆世界)的遇,自然也就會有極樂世界的遇。

 

       ,一般都是指定方面的「觀察、觀想、觀照」,屬意業上的思惟,但在這裡是指「明瞭、信受」──對於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不可思議本願力量信受不疑、依教奉行,也就是「信受奉行」的意思。

 

       「本願力」就是第十八願的力量。第十八願言:「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也就是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既然第十八願的內容是這樣,那我們只要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豈不是就遇到了本願力了!既然遇上本願力了,就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必定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這也就是天親菩薩所講的「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一段等一下我們會解釋,不過簡單講就是獲得成佛的利益。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遇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能夠快速的滿足功德大寶海。滿足就是具足、擁有、獲得,與功德大寶海成為一體。「功德大寶」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功德」就是無上涅槃,無上涅槃才是所有功德的大寶,大寶其深無底,其廣無邊,所以用海來形容。

 

       淨土法門非常易行,易行的本身又是殊勝的,殊勝在哪裡?在於能讓我們獲得成佛的利益,而且不須經過品位階級,不必經過一劫二劫,也不必經過一地、二地、三地,而是超劫超地,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是「速」。所以天親菩薩在這首偈說「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如果易行而不殊勝,就不是「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補充講義文)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句法語也同樣在說明「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的內涵。望佛本願的內涵、目的也在於令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是遇到了本願力,必定不會徒然空過,能夠快速獲得功德大寶海、具足功德大寶海,與功德大寶海一體不離,這是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總結論。善導大師在《法事讚》也說:

 

       (補充講義文)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無為涅槃界」,無為涅槃是沒有上下、高低、品位、階級,也沒有你我、彼此、冤親、好壞的對待;煩惱、見思二惑、塵沙無明統統斷盡,離諸戲論,永無障礙,所以叫作無為涅槃。這裡的涅槃是指無上涅槃的意思,同時也是阿彌陀佛的報佛、報土的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要往生到這樣一個境界,必須是符應涅槃的「因」才能進入,隨緣雜善與涅槃的果是不相符應的。所謂「隨緣雜善」就是指眾生隨著每個人自己所接觸到的,或是所喜好的,而去修的種種萬行。如果以這些來作為迴向,是沒有辦法進入阿彌陀佛無為涅槃的報土的。

 

       「故使如來選要法」,因此阿彌陀佛、釋迦如來為我們篩選進入無為涅槃的唯一因──念彌陀名號。而且唯有念彌陀名號是往生的正因,此外沒有第二個正因,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說「專復專」。

 

       彌陀的正報和依報是一體的,天親菩薩是以三嚴二十九種功德的架構來形容極樂世界,但是依報也好,佛也好,菩薩也好,這三種都是涅槃的境界,因此,要進入涅槃,也必須具足涅槃的因,所以我們必須是專念彌陀名號,以彌陀名號為因才能進入涅槃的果報之地。

 

       (補充講義文)

下之菩薩四種莊嚴功德,皆此別相,功德大寶海中之波瀾、作用。

 

       「」,是指《往生論註》中的報生三昧之文段:「此菩薩得報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處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供養一切諸佛,及諸佛大會眾海。能於無量世界無佛法僧處,種種示現,種種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作佛事。初無往來想、供養想、度脫想。是故此身名為平等法身,此法名為寂滅平等法也。」這就是菩薩四種莊嚴功德。

 

       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獲得功德大寶海,證悟無上涅槃,這四種莊嚴功德就是功德大寶海波瀾的作用。我們到極樂世界,是成就什麼?在那裡做什麼?天親菩薩都有說明,曇鸞大師也都有解釋,在《往生論註》.下卷104~105頁,以及上卷59~62頁都有敘述。那四種功德莊嚴就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所獲得的功能、作用,是我們所獲得的功德大寶海的波瀾,無上涅槃的一種作用。天親菩薩的說明,曇鸞大師的解釋真的太精彩了!令人讀後不知不覺身心就會湧出法喜!

 

       (補充講義文)

《大經》「明信佛智」之文(大經一○六頁):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若有眾生」,意即不管是聖人、凡夫、出家眾、在家眾、善人、惡人,不管有智慧、沒智慧、有學問、沒學問,也不管有修行、沒修行,只要他明信佛智,乃至佛的勝智,也就是明信彌陀的五種智慧(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什麼叫「明信佛智」?對阿彌陀佛能夠救度眾生信受不疑,就是「明信佛智」;也就是對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對彌陀的本願力明信。如果要深觀或修行到某一境界才能明信佛智,我們凡夫永遠不可能做到。因為即使聲聞緣覺菩薩都不能夠望佛的項背,所謂「唯佛獨明了,二乘非所測」,何況是我們薄地凡夫呢?這樣我們怎麼有辦法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呢?所以這裡的明信佛智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就是明信佛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作諸功德就是「專稱彌陀佛名」,信心迴向就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這樣的眾生就能夠往生彌陀淨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是往生報土,自然化生,跏趺而坐,剎那之間,須臾之頃就能夠當下化生,不僅身相光明,內心的智慧功德也跟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一樣,具足成就,無二無別。這就是「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一種功能。

 

       (補充講義文)

《大經》「聖眾果報」之文(大經五二頁):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一段文在說明依報功德與正報功德。

 

       「依報」功德:依報是「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無為泥洹之道就是無為涅槃的意思。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就是從這一段經文而來的。

 

       「正報」功德:極樂世界也有聲聞、菩薩、天人這些稱謂、名相,可是雖有高下不同的名稱,但是他們不論內相或外相卻都是平等的,內相──「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外相──「咸同一類,形無異狀」。內相是無上的,外相也是無上的。既然如此,何以還要分為聲聞、菩薩、天人呢?這裡解釋說「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為了隨順其他世界,所以才有所謂的聲聞、菩薩、天人這些名稱,不然極樂世界哪有所謂的聲聞、菩薩、天人呢。極樂世界既然是涅槃的境界,就沒有差別相、沒有對待感、沒有彼此、人我,不然就不能稱為涅槃了。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顏貌端正表示有容貌,有容貌應該就有形體,既然有形體,不是人的形體就是天的形體,但是他又不像人或天的形體。有容貌,有形體,可是他是非天非人,他微細不粗,妙而不可測,所以沒辦法去想像他是什麼樣的容貌,是超越天跟人,可說是「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這個就是「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現象。

 

       (補充講義文)

龍樹、天親願生,為此故。

 

       龍樹菩薩、天親菩薩之所以願生極樂世界,就是因為有這麼殊勝的利益。

 

       (補充講義文)

此是眾生往生因果。

 

       (講義文)

「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者

 

       所謂「住持」是什麼意思呢?

 

       (補充講義文)

住──不異不滅。
持──不散不失。

 

       我們常看到「住持」兩個字,「住持」是什麼意思呢?

 

       「住」是不異不滅,異就是變質、改變了,不一樣了,叫作異;滅就是滅亡了、消失了、不存在了。

 

       「持」就是不散開,如果散開了就不是持,甚至到最後消失了,就完全不是持了。

 

       「住持」就是永遠不改變他本來樣子,也永遠不消滅、不失去。不管現在、未來、永恒的未來,都不會有有一絲一毫的改變,這個叫「住」;不管現在、未來、永恒的未來,他永遠都不會散開、不會消失,這個叫「持」。

 

       我們想想看,這個世間上有什麼東西是能夠住持的呢?人也好、物也好,有形的、無形的、精神界、物質界、草木、山河、大地、宇宙、星辰,統統都不能夠住持。

 

       (講義文)

「蓋是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

 

       (補充講義文)

蓋--大概。總而言之。

 

       也就是說,他還有其他的,不只這一些,不過大概、總而言之來講。就是說阿彌陀佛不虛作住持功德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來講的,由於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使得凡遇到本願力的都不會空過,點點滴滴都擁有、點點滴滴都功不唐捐。為了顯明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能夠絕對的住持,所以曇鸞大師先用虛作不能夠住持來顯示阿彌陀佛的不虛作絕對能夠住持。

 

       (補充講義文)

本願--有廣略要

 

       本願力這三個字有特別的意義,「本願」與「力」是分別作解釋的。這一點後面會另加說明。簡單來講,本願有「廣」、「略」、「要」;「廣」就是總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個願;「略」就是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結論之處所舉出的三個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要」就是四十八願當中的根本願,也就是第十八願。四十八願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第十八願,只要有第十八願,「廣」也好,「略」也好,統統都涵蓋在當中了。

 

       接著曇鸞大師說:

       (講義文)

人有輟餐養士,或釁起舟中;積金盈庫,而不免餓死。如斯之事,觸目皆是。得非作得,在非守在。皆由虛妄業作,不能住持也。

 

       這一段是有典故的。戰國時代孟嘗君有三千養士,養士就是自己的幕僚、謀士。這裡是根據《吳越春秋》以及《呂氏春秋》摘其重點來講的:

       (補充講義文)

輟餐養士,或釁起舟中--《吳越春秋》卷二、《呂氏春秋》卷十一言(取意):

吳國國王欲殺衛國慶忌,懼其勢大。有忠臣要離獻苦肉計,自願吳王切其右臂,並殺其妻,使其假投慶忌。終得慶忌信任,成為養士,聽要離言,乘船攻吳,要離於船中乘隙謀殺慶忌。

 

       吳國的國王想要殺衛國的慶忌,可是又懼怕慶忌的勢力很龐大,沒辦法攻打他。吳國有一位忠臣要離,要離對吳國的國王非常的忠心,幾乎可以說是盡形壽、獻身命一樣,要離獻了一個苦肉計,自願吳王把他的右手切掉,並且殺掉他的妻子,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為了要取信於慶忌,使他去投靠慶忌,讓慶忌覺得吳王是一個無道昏君,不但陷害我,斬了我的手臂要置我於死地,可是沒有置我於死,卻又殺了我的妻子,可說吳王與我仇恨很大,現在我不得不離開吳國來投靠慶忌你。結果慶忌就信任他了,同時把他收留作為養士,這就是「輟餐養士」。把自己要吃的、要用的減少下來讓他吃、讓他使用。最後慶忌聽了要離的話,乘船去攻打吳國,其實要離真的是來投靠他的嗎?不是,他是另有目的的,要離就利用在船中的機會謀殺了慶忌。這叫「輟餐養士,或釁起舟中」,所謂「或」就是不是每個養士都會來謀殺自己,但或有可能會這個樣子來表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的無常。自己輟餐來養他,他不感自己的恩,不以自己為恩,反而以自己為仇,可說是世事無常。

 

       (補充講義文)

積金盈庫,而不免餓死--《前漢書》九十三卷言(取意):

 

       鄧通佞臣,蒙文帝寵,官至大夫。或時文帝命相者相通之運,言當餓死。帝憐之言,能富通者在朕。遂賜通蜀國銅山,得自鑄錢,號曰鄧氏錢,滿天下。然文帝崩,景帝立,恨通阿先帝,盡收銅山及鄧錢,鄧終餓死。

 

       這是漢朝的典故。漢文帝非常的寵信鄧通,有一天漢文帝請來相命的人幫鄧通相命,相命的人幫鄧通相命之後就說鄧通將來會餓死,漢文帝很憐憫的跟鄧通說,能夠讓你富貴的就掌握在我皇帝的身上,所以漢文帝就把蜀國的銅山賞賜給鄧通,並允許他可以自己鑄銅錢流佈在人間,所以有所謂的「鄧氏錢」。可是人世無常,當文帝崩世之後,景帝登位,景帝看不慣鄧通一直巴結他的父親,所以就把銅山以及鄧通所製的錢全部收回,且罷掉鄧通的官位,結果鄧通就成為貧賤之人,最後就餓死了。這個就是雖然積金盈庫,可是最後不免餓死,也表示一切都是無常的。這就顯示人世所做的最後都是白做、虛做的,是不能夠擁有、住持的。

 

       (講義文)

如斯之事,觸目皆是。

 

       到處所看的無非如此。所以說

       (講義文)

得非作得,在非守在。

 

       (補充講義文)

得非作得──雖有所得,而不受用,指慶忌事。
在非守在──雖有所在,終不能守,指鄧通事。

 

       雖然自己擁有了,但是最後還是不能讓自己守用。

       (補充講義文)

虛妄業不能住持──人天因果,虛偽顛倒有漏業

 

       人世間不管任何善因、善果都是有漏的,因為它們都是虛偽的、顛倒的。幼時讀私塾的時候,《人生必讀》、《昔時賢文》都有許多古人的名言嘉句以及勸世格言,像「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也有勸人善惡的,如「壞事勸人休莫作,舉頭三尺有神明」。讀這些句子,就讓人有無常觀、善惡觀的感覺。這也在說明人世事都是虛偽的、無常的、有漏的,最後都是成空的。

 

       「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歷朝以來維持最久的就是周朝,建國八百年。每一個朝代都是為了皇位而骨肉互相殘殺,反而不如一般老百姓能夠父慈兄悌、家庭和樂。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人生到最後無不是如此。再怎樣恩愛百年,不是丈夫先離世,就是太太先離世,夫妻能夠同年同日生、同年同日結婚,又能同年同日往生的幾乎很少很少;能夠生生世世同連理的,又少之又少。

 

       「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這其實也是在說明人生的實相,家也好、社會也好、國也好,無不是如此。世間都是虛妄業,無論精神界、物質界,內與外都不能住持,這是指一般世俗社會上的實際現象。以佛法上來講,佛陀就曾開示四不久保──「常必無常,富貴不久,會合必離,生者必死。」

 

       另外,像「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些句子如果偶爾思惟一下,就能滌蕩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對世間、恩怨比較不會那麼計較、不平、不滿,情緒比較能夠平撫。想到人生最後也是空手一雙,隨業去見閻羅王,就不應該計較,反而要留下一些功德,好帶一些功德去。當然這是就一般人來講的。就我們修學淨土法門來講,凡事應該以彌陀之心為心,以彌陀之行為行,就像「宗風-俗諦」所說的:「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補充講義文)

《涅槃經》言:「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這一段經文就講得更加的徹底。

 

       梵天就是色界天的初禪,一個人修行,下輩子能夠再生而為人就非常的不容易了,何況是生天,更何況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能夠入定到初禪乃至四禪的,到現在,出家界當中修行能夠入定的,我還沒有看到。當然二十幾年前就是廣欽老和尚,可是除了廣欽老和尚以外,很少聽過。近二十年來,幾乎不曾聽過。非想非非想天是無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天,壽命是八萬四千大劫。只要能夠入定的話,就有神通,最起碼是出入牆壁無所障礙,而且能夠知道過去、未來。但即使是修行達到這個地步,還是「虛妄業作」,還是「不能住持」。釋迦牟尼佛說,命終還是隨業流轉,還是會墮落在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牲道。可以說,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三惡道就在眼前等他,即使能夠上天,生在天界,還是不離開三惡道。所以凡夫所作都是「不能住持」,都是「虛妄業」。

 

       (講義文)

所言「不虛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補充講義文)

四十八願,自在神力──因地本願力,果上威神力。《大經》:「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所謂「不虛作住持」就是依據法藏菩薩在因地時候所發的四十八願,以及阿彌陀佛成佛以來的果上自在神力。四十八願是因地的本願力,自在神力是果上的威神力,也就是《大經》所講的「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補充講義文)

本願力三字,釋為「本願」與「力」,「本願」者因地本願,「力」者果上威神力,願與力二者相依而成,不虛作住持之功用。

 

成就──願以成力,力以就願:因地雖起本願,果上若不成佛,因地本願亦成徒然;又果上雖成佛,若無因地本願,亦無果上自在神力。因此,因地本願與果上神力互相成就。故以因地本願成就果上神力,以果上神力成就因地本願。

 

       「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阿彌陀佛在因地時如果沒有發下四十八願的話,怎麼能夠完成果上的這一句不可思議的彌陀威神力量呢?他如果沒有發下四十八願,即使成佛了,也沒有阿彌陀佛這一種力量,必須要有四十八願,才能夠成為四十八願的這一種果上之力,所以說「願以成力」。他的這一種力,是他的這一種願所成的。

 

       「力以就願」,他的力也是完成這個願、成就這個願的。也就是說,既然有了果上的威神力,他的力量就能夠達成他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的願望,如果他的力量,沒辦法達成每一個願的願望,就表示這個力量不是真正的威神力,所以願跟力是互相成就的。所以曇鸞大師接下來又說:「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因為願不空、不白廢,所成就的力當然也不虛假,果上不可思議的威神力,跟因地所發的四十八願都是互相吻合的,始終都沒有差失,所以叫作「成就」。以上是解釋「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接下來《往生論》論文說:

       (講義文)

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這段法語很短,一般看了並不容易了解,但是經過曇鸞大師的精彩解釋後,就非常易讀易懂,而且看了令人法喜無量。

 

       (補充講義文)

即見彼佛──此段《論》文在解釋「佛八種功德」中第八「不虛作住持功德」之「觀佛本願力」等四句偈文。
偈文第一句,據《論註》上卷(五七頁)之釋,約有二義:
一、當來生極樂,見彌陀佛,則無墮二乘及入惡道等之患。此約文相。
二、現在如實信行之人,永出生死,必得佛果。此約文意。
此二義皆是「觀佛」之利益,此「觀」即「觀知」之意,與聞法信受奉行同義。

 

       這一段說明,大家如果同時去看《論註》.上卷第57頁的解釋就能夠更清楚,讓我們對法門的勝易進一步了解,而且有法喜。

 

       (補充講義文)

即見彼佛──往生當處,見彌陀佛,故曰即見。見彌陀佛,則由彌陀佛有前面所明八種功德,因地願力,果上威神力故,獲得下文「報生三昧」所說「菩薩四種功德」及所引《大經》二十二願超證諸地直至補處,隨時還相迴向、倒駕慈航,行普賢行,此皆「不虛作住持功德」之力用。

 

       「即見彼佛」,眾生遇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而往生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叫做往生當處見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八種功德,因地的願力和果上的威神力,能夠獲得接下來曇鸞大師在「報生三昧」所解釋的「菩薩四種功德」的作用。這四種功德的作用也就是下面大師所引用作為解答的第二十二願的功能,亦即「還相迴向、倒駕慈航,行普賢行」,這個就是不虛作住持功德的力用。

 

       「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未證淨心菩薩」這一種菩薩是怎樣的身份呢?

 

       (講義文)

「未證淨心菩薩」者,初地以上七地以還諸菩薩也。

 

       只要見到阿彌陀佛,還沒有證到淨心的菩薩(初地到第七地之間的菩薩),就能夠畢竟得證平等法身。

 

       「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平等法身又是什麼身份呢?

 

       (講義文)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薩也。

 

       所謂「平等法身」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就立刻能夠提升境界,未證淨心的菩薩能立刻證到平等法身,跟淨心菩薩無異;淨心菩薩能夠獲得上地諸菩薩同樣的寂滅平等。這就是「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補充講義文)

淨心菩薩──八地菩薩。雖第九地第十地亦名淨心菩薩,今明未證淨心菩薩,見佛即至八地,故淨心名約八地也。
上地諸菩薩--八地至等覺。下地──七地以下菩薩。

 

       所謂上地諸菩薩是八地以上一直到等覺,下地菩薩是七地以下的菩薩。接下來的文句比較長,我們就留到下次再講。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個「觀」如果單單從《往生論》來看,會覺得這是菩薩境界的觀察、觀想,必須要入定才有辦法。可是如果從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來講,就不是菩薩境界入定的「觀」,而是凡夫信受第十八願彌陀救度的聞信、觀知、信知的「觀」;也就是曇鸞大師所解釋的「但以信佛因緣,乘佛願力」觀知聞信的「觀」。所以《往生論》經過曇鸞大師的解釋之後,《往生論》的真義、真精神才能夠徹底展現發揮出來,否則,千古以來,《往生論》恐怕將永被埋沒。如果沒有《往生論註》的話,我們很難理解《往生論》,會認為《往生論》是菩薩的境界,跟我們毫不相干,不能為我們凡夫所受用。所以,《往生論註》一開頭就把難行道和易行道點出來,指出一切凡夫都能夠依靠易行道;而所謂的易行道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如乘船,只要上了船,就能毫不費力、輕鬆、安樂,時間一到就到達目的地,真正的「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回去之後請大家務必利用時間將講義和補充講義對照去看,即使未經講解,我想也能了解它的內容,一旦內容能了解,就能夠產生興趣、充滿法喜。就我本身來講,我是愈看愈有法喜的,因為這不是身外之物,不是別人的,這是將來自己的身份、將來自己所要展現的,談的不是別人的東西,點點滴滴都是自己的屬性、職責,自己將來所要展現的。

 

       今天晚上談的,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上人談到「即見彼佛」,是指往生見佛,見佛後就到八地菩薩以上;如果大修行人入定見佛,是否也和往生見佛一樣?另外,因為念佛有感應而見到阿彌陀佛,這些有什麼不同。

 

       答:這二者是不同的。感應的境界,每個法門各不同。我們法門的特色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所以不管有沒有現生見到佛,他都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如果不是修習我們這個法門、不了解這個道理,沒有這種信受,即使夢中夢到佛,或者念佛當中看到佛,他也未能獲得我們這個特色所得的利益。

 

       還有,所謂「見佛」,一開始我們就講「此土遇本願,彼土見彌陀」,所以見佛是指彼土見彌陀,而不是此土的感應。在此土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就是了。在這裡(此土)重點不在打坐感應或看到,因為那些都是「遇緣則現」,沒辦法永遠都這樣,還是屬於虛妄業作,都是凡夫的現象;但是「彼土見彌陀」就是一見永見,所以是不一樣的。

 

       問:《往生論註》也有提到要發無上菩提心才能往生,這似乎和我們所說的乘本願力不一樣?

 

       答:這是因為自利的目的是為了利他,利他的本身才能夠自利。阿彌陀佛之所以成佛(自利),他自利是為了要廣度眾生,唯有廣度眾生才是他的目的,為了廣度眾生,他必須要成為阿彌陀佛這樣一尊佛。所以成為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尊佛這就是自利,這個自利的本身是為了要廣度眾生,所以自利就是利他。曇鸞大師的用意是要我們體會阿彌陀佛的佛心,體會極樂世界是大乘的境界,從這一點來講,要我們發無上的菩提心,廣度眾生。這是對機方便,對某一種根機來講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極樂世界是一個大乘的境界,只要任何的根機到極樂世界,都能生起大乘之心,就像不管任何破銅爛鐵一入大冶洪爐都能成鋼,這在補充講義中也有引用(第三十六點):「五不思議──《論註》中提到五不思議有三處:一、上卷之「大義門功德」文(四九頁)言: 『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也就是說,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國土廣大、無量,就能夠使狹窄的凡夫心量無量,成為發廣大菩提心,廣度無量眾生的佛。

 

       莊嚴「量」功德成就的偈文就說:「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此云何不思議?彼國人天,若意欲宮殿樓閣,若廣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間萬間,隨心所成,人各如此。又十方世界眾生願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一時一日之頃,算數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虛空,無迫迮相。彼中眾生,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彼國土量,能成眾生心行量,何可思議!

 

       所謂「彼中眾生,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並舉其因說:「彼國土量,能成眾生心行量,何可思議!」這種解釋、這種文句,實在很優美。短短幾句,可說言簡意賅,要言不繁。

 

       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佛陀

 

(講於2007年4月1日)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