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谈开示

  1. 「二河白道喻」给念佛人的启发
  2. 《示病友》讲记(二)
  3. 《示病友》讲记(一)
  4. 爱的建设
  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6. 学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随」「三不」
  8. 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9. 认识「观世音菩萨」
  10. 净土法义的修学次第与弘法原则
  11. 净土思想的善导者
  12. 《观经》教眼
  13. 纯粹的净土宗(三)
  14. 纯粹的净土宗(二)
  15. 纯粹的净土宗(一)
  16. 学僧工作 爱心为本
  17. 好好照顾自己
  18. 惜福与环保
  19. 念佛与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与念佛
  22. 不问罪福 称名必生
  23. 关於道场的软硬体建设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风学习(三)
  26. 宗风学习(二)
  27. 宗风学习(一)
  28. 弥陀之家 爱心为本
  29. 於「弘愿寺」为莲友开示
  30. 为「福圣寺」常住僧众开示
  31. 书读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让法义入心──多闻熏习
  33. 流通法宝即是做弥陀的手足
  34. 南宁问答
  3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四)
  36.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三)
  37.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二)
  38.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一)
  39. 净土宗特色
  40. 净土宗宗旨(二)
  41. 净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网上莲友问(三)
  44.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
  45.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46.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篇)
  47. 净土宗行人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4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三)
  50.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二)
  51.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一)
  52.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答莲友问
  53.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开示
  54. 於「弘愿寺」为僧众开示
  55.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皈依开示
  56.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二)
  57.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一)
  5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

  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二)
  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一)
  3.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
  4.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九)
  5.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八)
  6.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七)
  7.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六)
  8.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五)
  9.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四)
  10.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三)
  1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二)
  1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一)

《净土宗概论讲记》

  1.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八)
  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七)
  3.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六)
  4.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五)
  5.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四)
  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三)
  7.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二)
  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一)
  9.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
  10.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九)
  11.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八)
  12.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七)
  13.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六)
  1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五)
  15.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四)
  16.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1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二)
  18.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一)
  19.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
  20.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九)
  21.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八)
  22.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七)
  23.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六)
  24.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五)
  25.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四)
  26.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三)
  27.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二)
  28.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一)
  29.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
  30. 《净土宗概论讲记》(九)
  31. 《净土宗概论讲记》(八)
  3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七)
  33. 《净土宗概论讲记》(六)
  3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五)
  35. 《净土宗概论讲记》(四)
  3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
  3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
  3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1. 第43课:释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课:释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课: 一、三经要点(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课: 一、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 二、三经要点(一)
  5. 第39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五)
  6. 第38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四)
  7. 第37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三)
  8. 第36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二)
  9. 第35课: 一、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二) 二、称名一声,顿超生死——《观经》「称名往生」之文 三、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一)
  10. 第34课: 一、弥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导大师「溺水偏救」之文 二、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课: 一、不顾贪瞋,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论凡夫,只论弥陀──善导大师「凡夫入报」之文
  12. 第32课: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课: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时节」之文
  18. 第26课:不择众机,称名必生 ──法照大师「瓦变成金」之偈
  19. 第25课:诸佛作证,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课: 一、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三) 二、诸佛作证,称名必生──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二)
  22. 第22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一)
  23. 第21课:本愿不虚,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之文
  24. 第20课:定业与助业 ──善导大师判「正助二业」明傍助业专正定
  25. 第19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三)
  26. 第18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二)
  27. 第17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一)
  28. 第16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三)
  29. 第15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二)
  30. 第14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一)
  31. 第13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三)
  32. 第12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二)
  33. 第11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一)
  34. 第10课:信机与信法 ──善导大师释「机法深信」而弃自身归弥陀
  35. 第9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课: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二)
  40. 第4课: 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
  41. 第3课:善导大师思想概述
  42. 第2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二)
  43. 第1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

  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辨食鱼之法语)
  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妓女之法语)
  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四郎之法语)
  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重衡之法语)
  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忠纲之法语)
  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赖纲之法语)
  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无品之法语)
  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尼众之法语)
  1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信寂之法语)
  1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随莲之法语)
  1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道遍之法语)
  1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乘愿之法语)
  1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圣光之法语)
  1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隆宽之法语)
  1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1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从配流上洛之後开示之法语)
  1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21~25)
  1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6~20)
  2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1~15)
  2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6~10)
  2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5)
  2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三心料简(一))
  2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21~总结)
  2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6~小结)
  3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5)

石家庄念佛开示

  1. 石家庄念佛开示(四)
  2. 石家庄念佛开示(三)
  3. 石家庄念佛开示(二)
  4. 石家庄念佛开示(一)

念佛往生开示

  1. 念佛往生(问答部分)
  2. 念佛往生开示(正文)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宗风学习(二)

宗风俗谛的处事之道——「和」

 

       南无阿弥陀佛!请随我一道将《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背诵一遍。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於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於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今天,学习心得交流的题目是:和。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同大家来共同学习。

 

一、 和的重要

二、 和的好处

三、 为什麽不和

四、 怎样才能和

五、 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六、 破疑

 

一、和的重要

       「和」是和气的和,和平的和,在《触光柔软》这本书的第32页,慧净上人有一篇简要的开示。

 

       「和」这个字很平常,很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对於个人、家庭、团体,甚至对於社会、国家、世界,「和」都非常重要。在《宗风.俗谛》的十条当中,「和」出现了四次,就是「谦卑柔和」「和颜爱语」「敬爱和睦」「诚恳和蔼」。可见频率是相当高的,「和」在宗风当中也很受重视。

 

       《宗风》的落实,体现在个人身上,最明显的,让别人一遇到你就能感觉到你这个人很慈悲,很谦虚,就是「慈」和「谦」两个字。体现在团体当中,人家一来到这个团体,立即感受到这个团体很和,没有人我是非。

 

       和,对於个人、家庭,乃至万事万物,都非常重要。可以说,和是生命的基础,和也是一切人、事、物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万物和则生,不和则死。任何事物,人也好,企业团体也好,即使再小再弱,如果能够和,也会欣欣向荣,也会茁壮成长。那麽,即使你看上去很强大、很强盛,如果没有和的话,也会慢慢衰败,到最後就会灭亡。所以,这个「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庸》当中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和」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意思是说,如果能达到「中」和「和」的话,那麽,天地——宇宙乾坤的位置就正了,宇宙乾坤就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不会颠覆变乱。人生的根本伦理就能得到维护,人类社会就会正常运转。

 

       「天地位焉」是指天地的位置不会颠倒,在合适的、正当的位置上。如果天地位置都颠倒了,那宇宙万物怎麽生存?那就动乱了。

 

       「万物育焉」,「万物」就是一切生灵,万事万物都能够得到生长和发育。所以,「中」和「和」是这样重要。

 

       什麽叫做「中」,什麽叫做「和」?有两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就是说一个人的心还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没有对外界的反应、认识、应对,还没有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心本来的状态,灵灵明明的),没有受外界的干扰,就好像水井的水,很平静,这个时候就称之为「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从「中」的状态出发,应对外界事物,都能中节。「中节」就是合乎节度,合乎本来状况,既不多,也不少,认识和表达都恰如其分,没有偏颇,不带情绪,都很理性,这叫「发而皆中节」,这就称之为「和」。

 

       怎样才能「发而皆中节」呢?关键就要从「中」出发,如果「中」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和」了。

 

       打个比喻,就像照相机,快门打开,还在静止的状态,没有按下,这个时候叫做「中」。快门一按,哢嚓!它就「发」了。一按快门,「发而皆中节」。它怎样「中节」?就是按快门的时候照相机要保持不动,如果一抖动的话——「发而不中节」,那就模糊了。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若想「发而皆中节」,就要心中保持「中」,从「中」出发就「和」。

 

       其实,这个「和」,与我们心性的历练、修养的提高,甚至与我们心性的反观觉照都很相关。这一段话主要讲心理上的作用。

 

       「和」在各个方面都很重要。比如说身体不和,怎麽样呢?身不和就要生病,所以我们讲身不和叫「四大违和」。身体一旦不和,头疼脑热了,关节炎发作了,颈椎病、腰椎病,甚至偏瘫了,大脑指挥不动;肠胃不好的人最能体会肠胃不和。身体不和,就难过,就生病。

 

       心里如果不和呢?心里不和就会生烦恼。我想「和」字或许不容易体会,但是「不和」是很容易体会的。「见到他我就皱眉头,关系处得不好」,这就是不和。心里不和是很难过的,心里和就感到一片春风。

 

       家庭如果不和呢?家必败。家业再大,家族再发达,如果不和了,为财产争斗,必定败落。

 

       国家如果不和,也会衰落,意见不一致,斗争很多,打内战,那能够强盛吗?所以,和非常重要。

 

       有两句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讲和的重要,一件事情的成就,往往是这三方面的作用——天、地、人。这三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比较起来哪个最重要?「人和」最重要,所以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指时节气候的因缘,「地利」是指地理环境的因素,「人和」就是人心的向背。这三者对於一件事物的生存发展都非常重要,但主要还决定在「人和」。得天时,得地利,不得人和,那就不能成就;如果得到人和,暂时没有得天时,没有得地利,它也会转,天时也会转来,地利也会转来,这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渐渐地,天时也有了,地利也有了。

 

       所以,历史上,像商汤、周文王,一开始都是小小的国家,七十里、一百里,因为很仁和,很得民心,就可以做天子;夏桀、商纣,一开始很强盛,但是不和,最後都衰败了,这都能证明的。

 

       还有句话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大家都知道的。「家」不仅是家庭,也指团体、公司、企业,这都是家。家如果和的话,各种事业都能兴旺起来;家如果不和,各种事业都会衰败。

 

       尤其,家庭如果不和的话,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甚至影响他一辈子的幸福。对於孩子来说,父母就好像房子的屋顶一样。房子上面是两片屋顶,我们一个小小的人,在房子里面住着,突然,两片屋顶在上面打起架来,你打我,我打你,你想,住在下面的人会不会心惊肉跳啊?父母就像孩子头上的两片天,父母在那里吵嘴,在那里摔东西,在那里不和,孩子是非常惊恐的,一定会影响他的心灵,影响他未来的幸福,甚至会把这个风气传给他的下一代。所以,家和非常重要。

 

二、和的好处

       团体当然更要讲究和。和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讲,和无不善,和无不利,和无不祥。和没有不善的,没有不得利益的,也没有不吉祥的。

 

       我们中国的词语,你想一想,只要跟「和」字沾上边的,都是好词,——只有一个不好的词,就是「不和」,前面加一个「不」字,它就不好了。

 

       我搜了一下,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样读一遍就感受到了,我读慢一点,大家听一听:和气(和气好啊),和蔼,和颜(很温和的颜貌),和睦(和睦好啊!家庭和睦,邻居和睦,不和睦怎麽过日子啊),和善,和缓,和好,和解(在一起有不同意见,有纠结的地方,和解了,这样好),和谐,和美,和乐,和顺(和就顺,不和就不顺),和风,和煦(讲天气,和煦的春风),和畅(惠风和畅),和平,温和(这个人很温和,一听,都愿意跟他接近),柔和,谦和,安和,平和,亲和,缓和,调和,祥和……这都好不好?这都是好词,没有不好的。再有四个字的词也搜了一些: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如果有和气的话,就能够招来吉祥),一团和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和蔼可亲,风和日丽,和风细雨……这些词听起来都特别好。

 

       在这些词当中,我个人特别喜欢「一团和气」和「心平气和」。

 

       做任何事,首先看看你的心平不平,你的气和不和。如果气还在那儿鼓着呢,千万别开口,千万别出手,这肯定会出差子;你的心还不平静呢,那你也免开尊口。你要说什麽事,先问问心,先摸一摸自心平不平。你很有情绪,你很不满,很忿恨——有的人这个时候尤其还愿意讲、想讲——让它静下来,等到心平气和你再来看,事情就不一样了。心不平、气不和的时候,你的判断是失误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表面不平,它照的东西怎麽样?美人也照成丑人——哈哈镜。听人说话,不一定要听他说的具体什麽事,我们听他的心,「哎呀,很不平,气很不和,哦,一定是失真的。」所以,心平气和非常重要。

 

       「一团和气」,我们的体内,我们的心中,包含着一团和气,这一听就很吉祥,也很有福报。形容一个人,「满面春风,一团和气」,显示他的面相到内心,都很有亲和力。还有「两袖清风,一团和气」,都很好,自守清廉正直,乾乾净净,但一点也不孤傲清高,对人仍是一团和气。

 

       和的好处,略说有五点:

 

       第一就是消业障。和怎麽能消业障呢?不是念佛消业障吗?对了。其实,和就能消业障。念佛为什麽消业障?念佛就和了。你如果杀生害命,众生得找你追讨;你念佛了,他就和了,他就不找你追讨了,你业障就消了。不和的时候就增长业障。心不和,头上的大筋都蹦起来了,血压升高,明显业障来了嘛;家庭关系不好,或者得了什麽心理疾病,其实都是心中有隔挡,有不和;甚至心跳加速,脑血管崩裂。那一和呢?以前那些事情一一化解,百病都消除了。所以,有时候家庭不和,上代跟下代,或者夫妻、父子不和,就生出很多怪病;一旦人际关系调和了,病就没有了。所以,很显然,和能消业障。你跟别人不和,有忿恨,那对方总是想要报复你,你结了很多仇家,不就是业障在旁边吗?说不定走路要挨黑石头。好,你一和了,没有仇家了,业障立即消除。所以,和能消业障。

 

       第二,不仅能消业障,还能增福报。业障一消,福报自然增长。

 

       业障和福报的关系,其实就像冰和水。你看冰,冰就是业障,很冷,很坚,很硬;和,就是阳光,照着它,慢慢温和了。温和了,和了,怎麽样?业障消了,冰就化了。冰一化成水,水就多了,水就是福报。所以,我们有和气,就能消业障,就能增福报。

 

       第三,和也能开智慧。为什麽能开智慧呢?因为和,心就是安的,心就是定的。长期如此,如实,理性,不偏颇,这样,他就有智慧。而且,有这样的长期熏修,他很安定,有定的话,就会发慧。所以,和也能够开智慧。如果心总是不和,那这个人当然就没有多大智慧。

 

       同时,这个和,它的当下就是智慧。所以,不和的人没有智慧,和的人就有智慧。为什麽?因为所谓智慧(当然,有空性的智慧,有其他层次的智慧),随顺因缘就是一种智慧。因缘就是空性的,你能随顺因缘,这就是智慧;你不随顺因缘,你就叫做我执、情见。随顺因缘就是和,和就是随顺因缘。不管什麽情况,心中一片春风,一片坦然,很和,无形当中就顺了因缘。那为什麽不和呢?就是不顺因缘,看不到因缘,所以就不和,就在那里起很多情绪,负面的东西,不能完全接受它。如果能随顺因缘,坦然接受,你心中就会和。所以,和的当下就是智慧。

 

       第四,和能结善缘。一个和气的人,走到哪里,他的周围都有很多人围着他,他走到什麽地方都跟别人结了善的缘分。人们围绕在他的周围,就好像春天百草向着太阳一样,因为他有一团和气。如果很高慢,内心很暴戾,就会让人感到很危险,觉得这个人很不稳当,很不可靠,那样,善缘就离开了。

 

       第五,和能度众生。内心有安和,威仪上就会自在安详,就能感染周围的人,让人家乐意和你亲近;你所说的话,人家自然觉得很中肯,很实在,也乐意听。如果一个团体很和,人家一来到这个团体当中,自然就受到感染,受到感化。所以,「和」无形当中可以感化对方,它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和」,它是从「中」出发的,「致中和」。因为,人和人打交道,说话的时候,虽然在眼睛看着眼睛、身体对着身体,其实是心对着心,禅宗讲「直指人心」,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心很散,不聚焦,很动荡,那就言不由衷了。如果两个人都这样,那就是各自在讲废话。如果一个人很静定,他跟别人说话,就能够直接心对着心来说话,效果就好。

 

       我们都盼望和,我们的目标也是和。其实,这一点在娑婆世界是很难达到的。

 

       当然,有不同的标准。说这个家庭很和气,团体很和合,真正说起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才能和。

 

       佛陀对寺院道场提出了「六和敬」的准则,我们祝愿道场,就说「祝愿海众安和」。

 

       「和敬」,「和」就是跟大众相处没有矛盾纷争,「敬」就是内心谦卑,能够尊重对方。两者是一体的,没有「敬」就没有「和」。

 

       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就是「六和敬」。

 

       首先说「身和共住」。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就是大家住在一起,不要有身体上的摩擦冲撞;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彼此要互相关照。老年师父下楼不方便,我帮他托一下,这就显得很和。游客进来一看,「哎呀!你看,小师父在照顾老师父」,很祥和的气氛。如果说「身和,我只要不碰他就好了;那是他的事」,那是消极的,积极来讲要互相帮助。他生病了,我去送汤送药,照顾他,这也是身和。

 

       「口和无诤」,从消极的角度来讲,就是互相不争斗,不吵骂;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可以互相规劝,安慰,鼓励,那就是和。「哦,你很不错」,「哦,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劝善悔恶,对方很愿意接受,这样就是和。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吵起来,那就谈不上和了。

 

       「意和同事」,意和,从消极的角度讲就是不互相拆台,没有说内心跟你过不去,没有的;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互相成全,互相理解,彼此默契,对方没有开口,心里就知道,这就是意和。意和再去做事情——「同事」,那你做事情就很顺了。意要是不和,做事就不顺,你这麽想,他那麽想,就像马车一样,这匹马往这边走,那匹马往那边奔,不能同心同德,而是离心离德,那就不顺了。所以,「六和敬」对我们团体和合非常重要。

 

三、为什麽不和

       可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多少总是有不和的。为什麽会不和呢?因为我们还是凡夫,是凡夫,还有烦恼,还有我执,於是就不和了。这是根本性的,因为有我执的存在——主要是我执。不和,就是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不能接受对方的。我执越坚固的人,越是不容易达到和。

 

       不和的因素很多,如果从道场来讲,我想这几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计较。住众比较容易计较。如果计较的话,就不容易和了。如果不计较,那就什麽事都好说;你计较,就不和了。

 

       第二,猜疑。猜疑是团体的大忌。疑心是凡夫的一个根本烦恼。你说他就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是你烦恼重,认为是这样。

 

       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就是「邻人盗斧」,充分说明疑的负面作用。

 

       一个人,他的斧头丢了,他一想,「我这个斧头为什麽会丢呢?对,一定是邻居某某人偷去了,因为那天我的斧头在的时候,他也在旁边。现在丢掉了,肯定是他偷的,不然是谁?怎麽会丢掉呢?」但是又没有证据,所以他在怀疑。怀疑,他就要观察,他怎麽看他都像偷斧头的人,「你看,他见了我,以前对我是笑脸,这次见到我他不好意思,躲躲闪闪的,走路鬼鬼祟祟的,越看越像偷我斧头的人……哎呀,他怎麽见了我突然把门关起来了?」但还是没有抓到把柄。这样怀疑了好几天,心中实在不是味道。有一天,他把门一关,结果愕然发现,他的斧头在门边的角落里。这时候,他再看他的邻居,怎麽看都不像偷斧头的贼了。人心很奇特,人心很奇妙,你把他看成贼,他就是一个贼。

 

       所以,猜疑对团体的和合是个大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活在别人猜疑的眼光当中,或者在别人猜疑的心理之下。比如说,一个人在团体当中受到别人的猜疑,如果这个人宽宏大量,有非常高的智慧,那当然无所谓。像广钦老和尚,他闭关回来之後,师父为了考验他,特意安排说功德箱里的钱是他偷的,全寺上下的人都讲「哎呀,这个去闭关修行的人原来是个骗子,是个贼,他欺骗我们」,人家都对他另眼相看。但是,他不计较,他根本就没这回事,他该怎样怎样——他就能做到。一般人就不行,如果被怀疑了,心里就有很大的隔挡。有些事情也说不明白,甚至也不便於去讲,你的德行、你的品格、你的人格被人家怀疑,你有口难辩,无法申诉,觉得非常难过。这种气氛如果在团体当中蔓延,就会有感染性,就会让团体不和。

 

       第三,说是非。那就不用说了,说是非往往会引起一串不和——从说的人,到听的人,到传的人,被说是非的人自然心中更不平衡,就要去理论,就要去找,「谁说的?」这一大串都不和了。

 

       是非在团体当中传播,有的时候就像龙卷风一样,只要它扫到的地方都会遭殃。所以,说是非非常不好。当然,不说是非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要有一定的雅量和智慧,要有修养。

 

       不和的因素,从个人来说,是因为我们心中有负面的情绪。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什麽难念啊?因为不和;如果家里很和,那不就好念了吗?

 

       就像我们吃饭一样,热乎乎、软绵绵的大米饭嚼到嘴里非常好;但是如果里边有许多沙子,这个饭好吃吗?一吃,哢嚓!

 

       家里不和,心不和,这个经就特别难念!负面的情绪就像饭里的沙子一样,我执坚固,烦恼很重,而且非常有传染性。

 

       负面的情绪几乎比比皆是。比如说刚才讲的计较,嫉妒,怀疑,猜测,不平衡,不信任,还有很多,比如抱怨,委屈,说风凉话,骄慢……负面的东西特别多。只要有了负面的情绪,我们的心中一定是不和的;如果心中都在正面的阳光之下,一定是一团和气。

 

       不和的根源是我执,由於我执,自然产生负面情绪。若能「发而皆中节」,那就没有负面情绪,都是理性的,合乎事实的本来面貌。负面情绪当然就「不中节」了,打不准。

 

       团体的建设,讲六和敬,讲团体和合,怎麽才能和呢?根本原则就是要淡化我执。我执淡一些,柔软一些,这样才能和。不是说跟别人辩道理,「啊!这个理讲清楚」。喜欢辩道理的人,往往是我执很坚固的人,不会很和。

 

       淡化我执,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的修行,最後都会有这方面的展现。如果展现不出来,那说明修行没有上路,是初学,展现不出来。圣道门主要是体悟空性,体悟空性当然就能破我执,淡化我执。净土门的修行是「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仰投阿弥陀佛的救度,感觉自己是愚恶的人。如果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愚恶的人,我执自然就淡化了,「我只有靠阿弥陀佛,我一切不如人,我很卑劣,我很愚恶」,我执不就淡化了吗?我们之所以高声现威,高声呵斥人家,或者指责对方,其实就是忘记了机法深信,把自己都忘记了,不知道自己是什麽人了,这样就会不和。

 

       另外,在团体当中,对「和」要有正确的认识。所谓「以和为贵,以忍为高」,这个和是最尊贵、最宝贵的。在团体当中相处,和就是宝。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是通过做事来做人。事情做得很好,做成功了,但是人做失败了,这事做着有什麽意思呢?宁愿不要做事。事情做了,但是坑了人,自己受伤害,人家也受伤害,那麽,这种事情宁可不做。

 

       团体和,大家都能得利益。如果不和,那就不是少数人受损失,整个团体都受损失。不和,个个都受影响,家庭也一样,公司也一样。不和,每个人都会觉得无味,没有意思,感到不舒服;如果和的话,大家都觉得很好。所以,和很尊贵。

 

四、怎样才能和

       知道和这麽尊贵,我们就要牺牲自己,成全对方。成全对方也是成全自己。所以要以和为贵,而不是以我们的知见为贵。

 

       具体的落实,就是从《宗风》的学习开始。

 

       第一条的三句话是和的来源。

 

       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深刻体会这句话,我们就会有一定的「和」展现出来。

 

       家里边兄弟不和,最苦恼的是谁呀?最苦恼的是父母。兄弟闹不和,父母的心是很难过的。我们念佛人,我们同道场的人,我们同参道友,我们闹不和,阿弥陀佛会高兴吗?阿弥陀佛非常不乐意。如果我们真正认为说「我是弥陀的儿子,对方也是弥陀的儿子,我们是兄弟,做一个孝顺的人」,那就和了。

 

       有时候看古代孝子的公案,确实感动人,人家真是纯孝。 只要让父母的心安顺,自己再怎样受委屈都无怨言;兄弟同气连枝,绝对保持「和」。我们如果体会到「对弥陀恭敬信顺」,做弥陀的孝子,我们就不会跟对方过不去(不然的话,就会让阿弥陀佛心中纠结),更不可以拿刀去杀众生,伤生害命,因为众生也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如果这个地方体会得很深,对佛的孝顺之情就会体现出来,就会心中一团和气地对待他人,也会慈悲、慈爱,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

 

       第二句「对他人恩慈体贴」,果然对他人恩慈体贴了,怎麽会不和呢?好处都要给他,利益功德都要给他,方方面面都要成全他,哪里会跟他闹不和?不会的。

 

       第三句「对自己谦卑柔和」,如果你能放下身段,你能很谦卑,对方无论说什麽,「哎,都是我不对」,分怨共过,让美归功,「哎,你说得有理,我的不对」,你很谦卑了,那团体怎麽会不和呢?你遇到谁都会很和了。

 

       所以我们看团体当中,人缘最好的,关系最和顺的,都是那些话不多、很谦虚、很低调、不高傲的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和。一个人,即使有很多优点,很聪明,很能干,但是只要有一个缺点,人们就不愿意跟他在一起。什麽缺点?骄慢。他到哪里去都看不起人,谁愿意跟他在一起?跟他在一起,他得压你一头,对不对?所以,能够谦卑柔和,在团体当中就非常好,对大家、对自己都非常好。

 

       《宗风》讲到「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些都是和的要件,你为对方设想了,那自然就和了。怎样为对方设想?你要千方百计为他想出理由,所谓「观功不观过,观德莫观失」。

 

       其实,我们的心容易观别人的过。观别人的过,别人未必有这样的过,但是你一观,就成了你的过了,你的心就坏了。对方是不是这样,我们暂且不管,或许是这样,但是你一观,就把这个不好的东西吸到你的心里边来,你这是没有智慧,你干嘛去吸收这些呢?要吸收别人的好处,要观别人的德。你观对方的德,即使对方没有这个德,你的德也会增长——你观来的。

 

       「为对方设想」,比如说这件事情怎麽判断,「不应该这样,他做的不好」,我们很可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不行!」好了,这下这个人在你心中就死掉了。其实他没有死,你自己心里有一个他死掉了。要想到「他这样做,一定出於无奈。他这样做,或许事情本来不是这样的,或许有误解,或许还有更深的原因」,总要想办法为对方开脱。

 

       其实这不是为对方开脱,而是为自己的心解套。任何事情,你一定要给它解套。如果你没有开脱对方的理由,你的心就已经被一个枷锁套住了。这样,你的心就不会住於正念,就不会自在,就不会有和气。所以,「和」是首先和在自己的心中,自己首先得好处,得利益。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也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个法宝。你愿意吃亏,其实是占了便宜。上人讲「人亏天补」,我一看这句话,豁然开朗。人亏了,天会补给你,确实是这样。天补给你的,那就是夺不走的了,你亏一分,老天会补你十分。所以,在人前感觉到受人欺负,心甘情愿地承受,天会补你。所以,「肯吃亏不计较」,心甘情愿这样去做,吃亏其实是占便宜。只要你肯吃亏,决定会得到利益。「亏」就是亏空。你吃的亏越大,就是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空间越大,就像大海一样,最後众水都归到海里边来。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在很低的地方,它就吃亏,在亏的地方。像山谷,像大海,虚心才可以有容。所以,人能吃亏,这个人有雅量。一点不愿意吃亏的人,针尖那麽大的亏都不愿意吃,这样的人能走到哪里去呢?他能有多大的福报?所以,吃亏其实是吃福报啊!

 

       「肯吃亏、不计较」,团体就容易和。往往我们都因为自己的知见,因为自己的心性过不去,所以就不愿意吃这个亏。其实,如果想到「这个对我有好处」,你就会关起门来,怕这个亏给别人吃去了——就好像在饥饿的年代,自己有一个面包,怕给别人吃了,自己偷偷关上房门把它吃掉。吃亏就要这样子的,不能让别人知道,偷偷把它吃掉,你就有福报。还没有吃点亏,就出去告诉人家「哎呀!你看看,我多倒楣,他对我这样子」,吃进去又吐出来了,「太倒楣了!」这个才倒楣,吃亏是好事。       

 

       说这些,是要我们在与人处事的时候,在团体当中,心中能够常保一团和气。心中一团和气,首先对我们的身体就非常有益。平和是养生的第一步。

 

       就像一棵树,栽在一个地方,气候不适宜,土壤水分也不适宜,太阳光又不照它,气温又非常低,所有的因素都不和;不和,它就要生病,它就萎缩,它慢慢就死掉了。如果土壤水分也适宜,空气温度也适宜,阳光也适宜,什麽都适宜,它就很和;一和,它就慢慢茁壮起来了。

 

五、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其实就像这棵树。如果心中有和的话,它就很温暖,慢慢就会生长起来。所以,「中」「和」很重要。常保一团和气,你所行之处都是满目春风。

 

       怎样保持一团和气?第一点就是杜绝负面的情绪。

 

       佛经说「众生颠倒」,确实是这样。负面情绪明明不好,但是几乎都把它当做宝。「他对我不好,所以我就要对他不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把仇恨放在心中,这样好吗?「不然我是软蛋,哪像人呢?」他以为这样就是做人。这都是世间错误、颠倒的想法。负面情绪,嫉妒,仇恨,贪欲,愤懑,凶暴,不平,抱怨,指责……这些心理,他找出很多理由。你去安慰他,开导他,「某某人哪,对方对你其实并不坏,他对你是很好的」,「不对!他对我就是不好!」他很坚持,要把不好的形象放在心里。你想想,负面的东西放在心里有什麽好处!人往往就是这麽颠倒,说别人不好反而愿意听,比如张三认为李四不好,你当张三的面说李四不好,张三就非常高兴,「你真是我好朋友,你真了解我啊!李四非常不好啊!」如果跟他说「李四其实也有优点的,其实他并不是这样不好」,他马上认为「非我同道」,转身离开。这就是没有智慧,坏的当作好的,害的当作益的,恶的当作善的,凶的当作吉的。

 

       我们要想和的话,首先要知道好歹,不知好歹的人能够和吗?把坏东西抱着紧紧不放,只能产生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有很多,比如说急躁,人一急躁,内心能不能和?那就不和了。不急躁,很平静,心里就和。遇事不要急,事情有它本来的发展趋势。急躁说明你没有智慧,说明你不会观因缘,说明你不会随顺因缘,说明你很自我,很自负,觉得自己很高。不要这样,要随顺因缘,很温和、很平静地去对待、处理。

 

       不计较,不猜疑,不戒防,不求人过,这些都是杜绝负面情绪的方法,要保持正面的思维。

 

       正面的思维很多,比如说耐烦、信任、质直等。

 

       耐烦,别人说一件事情,平心静气地倾听。耐烦,其实并没有要人耐,耐是耐不住的。平心静气地听他说,这就能够有和。耐烦,宽容,对方有缺点,有不足,也是事实。如果不宽容他,去指责他,就不和;体谅他的处境,也观察到自己有比不上他的地方,这样来宽容,内心就有和。

 

       信任就有和。往往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评价别人的时候,似乎没有几个值得信任。这不好,这会产生不和。要想到:别人跟我一样,我并不比别人好多少。

 

       尤其在我们这个念佛团体,能够进到我们这个团体的人,是阿弥陀佛招感来的,阿弥陀佛都筛选过好几遍了,还不值得你信任啊?值得信任!值得信任并不是说没有缺点、不会犯过失,也不是。如果你信任对方,他即使有过失,你和他谈,他也能够接受。你信任他,就会宽容他。不信任,当然就谈不上宽容。

 

       质直,就是说心很朴实,没有猜忌,没有预先定性,预先想到会怎麽样,事情来了才去反应,该怎样就怎样,不做过多的延伸,不做过多的想像,这叫「质直」。

 

       质直无伪,这叫做「诚」。一般人所理解的诚是很浅的。诚,就是质直无伪的心,不挑别人的毛病,不看别人的过失,也不做过多的想像和猜测;甚至,当听到对方哪里不足的时候,千方百计要去为他回旋。这样的心就是质直的心,无伪的心。

 

六、破疑

       还有两点可能会误解的,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什麽都和,那是不是没有原则(就是「和事佬」「和稀泥」)?

 

       其实不是这样的。和,还是知道原则,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宽容。

 

       比如「一向专称」,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对方没有「一向专称」,我们能不能跟他和?还是可以和的。知道他目前的状态,接受他,甚至赞叹他,培养他的善根,慢慢引导,这样不就和了吗?所以,和不是说没有原则、稀里糊涂。而是对方有过失、有不足的时候,你内心能够宽容,自己也明了哪里是准则,哪里正确,不是说胡乱「和稀泥」。

 

       第二,「要和,就要大家都和呀,靠我一个人能和吗?他不和,所以我也不和。」错了!人家不和,我们要和。他不和,他愤恨你,认为你不好,那是他的损失,你和是你的利益。和这件事情不需要两个人,你一个人就可以和,自己对人家和就好。

 

       最後,奉献大家一副对联:

口中常称六字名号,
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能够如此,阿弥陀佛。

 

 

 

(2012年4月21日讲於弘愿寺)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