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谈开示

  1. 「二河白道喻」给念佛人的启发
  2. 《示病友》讲记(二)
  3. 《示病友》讲记(一)
  4. 爱的建设
  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6. 学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随」「三不」
  8. 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9. 认识「观世音菩萨」
  10. 净土法义的修学次第与弘法原则
  11. 净土思想的善导者
  12. 《观经》教眼
  13. 纯粹的净土宗(三)
  14. 纯粹的净土宗(二)
  15. 纯粹的净土宗(一)
  16. 学僧工作 爱心为本
  17. 好好照顾自己
  18. 惜福与环保
  19. 念佛与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与念佛
  22. 不问罪福 称名必生
  23. 关於道场的软硬体建设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风学习(三)
  26. 宗风学习(二)
  27. 宗风学习(一)
  28. 弥陀之家 爱心为本
  29. 於「弘愿寺」为莲友开示
  30. 为「福圣寺」常住僧众开示
  31. 书读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让法义入心──多闻熏习
  33. 流通法宝即是做弥陀的手足
  34. 南宁问答
  3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四)
  36.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三)
  37.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二)
  38.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一)
  39. 净土宗特色
  40. 净土宗宗旨(二)
  41. 净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网上莲友问(三)
  44.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
  45.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46.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篇)
  47. 净土宗行人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4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三)
  50.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二)
  51.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一)
  52.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答莲友问
  53.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开示
  54. 於「弘愿寺」为僧众开示
  55.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皈依开示
  56.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二)
  57.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一)
  5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

  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二)
  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一)
  3.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
  4.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九)
  5.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八)
  6.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七)
  7.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六)
  8.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五)
  9.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四)
  10.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三)
  1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二)
  1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一)

《净土宗概论讲记》

  1.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八)
  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七)
  3.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六)
  4.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五)
  5.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四)
  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三)
  7.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二)
  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一)
  9.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
  10.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九)
  11.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八)
  12.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七)
  13.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六)
  1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五)
  15.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四)
  16.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1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二)
  18.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一)
  19.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
  20.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九)
  21.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八)
  22.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七)
  23.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六)
  24.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五)
  25.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四)
  26.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三)
  27.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二)
  28.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一)
  29.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
  30. 《净土宗概论讲记》(九)
  31. 《净土宗概论讲记》(八)
  3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七)
  33. 《净土宗概论讲记》(六)
  3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五)
  35. 《净土宗概论讲记》(四)
  3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
  3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
  3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1. 第43课:释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课:释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课: 一、三经要点(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课: 一、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 二、三经要点(一)
  5. 第39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五)
  6. 第38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四)
  7. 第37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三)
  8. 第36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二)
  9. 第35课: 一、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二) 二、称名一声,顿超生死——《观经》「称名往生」之文 三、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一)
  10. 第34课: 一、弥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导大师「溺水偏救」之文 二、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课: 一、不顾贪瞋,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论凡夫,只论弥陀──善导大师「凡夫入报」之文
  12. 第32课: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课: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时节」之文
  18. 第26课:不择众机,称名必生 ──法照大师「瓦变成金」之偈
  19. 第25课:诸佛作证,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课: 一、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三) 二、诸佛作证,称名必生──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二)
  22. 第22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一)
  23. 第21课:本愿不虚,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之文
  24. 第20课:定业与助业 ──善导大师判「正助二业」明傍助业专正定
  25. 第19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三)
  26. 第18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二)
  27. 第17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一)
  28. 第16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三)
  29. 第15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二)
  30. 第14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一)
  31. 第13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三)
  32. 第12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二)
  33. 第11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一)
  34. 第10课:信机与信法 ──善导大师释「机法深信」而弃自身归弥陀
  35. 第9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课: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二)
  40. 第4课: 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
  41. 第3课:善导大师思想概述
  42. 第2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二)
  43. 第1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

  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辨食鱼之法语)
  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妓女之法语)
  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四郎之法语)
  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重衡之法语)
  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忠纲之法语)
  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赖纲之法语)
  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无品之法语)
  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尼众之法语)
  1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信寂之法语)
  1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随莲之法语)
  1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道遍之法语)
  1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乘愿之法语)
  1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圣光之法语)
  1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隆宽之法语)
  1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1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从配流上洛之後开示之法语)
  1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21~25)
  1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6~20)
  2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1~15)
  2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6~10)
  2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5)
  2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三心料简(一))
  2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21~总结)
  2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6~小结)
  3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5)

石家庄念佛开示

  1. 石家庄念佛开示(四)
  2. 石家庄念佛开示(三)
  3. 石家庄念佛开示(二)
  4. 石家庄念佛开示(一)

念佛往生开示

  1. 念佛往生(问答部分)
  2. 念佛往生开示(正文)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6~30)

 

二十六、应思决定往生

       法然上人法语第二十六条开始,与前面讲的意思其实是可以互相贯通的。

不顾烦恼厚薄,
不论罪障轻重,
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应思决定往生。

 

       对於法语,也不是我们光是讲解了、听懂了,然後丢在一边。其实这些都要做为我们的一面镜子,做为我们行持的准则,听而入心。

 

       往往听了很多遍,但是一遇到别人来讲,即使有时候没人讲,还是在那里起烦恼。

 

       「不顾烦恼厚薄」:念佛的人,不要顾忌、不要考虑「我烦恼是厚啦,是薄啦」。

 

       「不论罪障轻重」:罪业是轻是重,这个通通不考虑、不讨论,不问这些事情。只有一件事情──

 

       「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只要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烦恼再厚,罪障再重,都决定往生。之所以不顾、不论,是因为阿弥陀佛因中发愿的时候,本来就是要救度烦恼厚重的众生,本来就不跟我们计较,你是不是有罪障,你罪障是轻还是重。佛都不计较,佛都不论,那我们为什麽要论呢?佛都不论,我们要论的话,这样就离开阿弥陀佛的誓愿了。

 

       话讲回来,如果真要论的话,我们也是没有资格论的,我们没有资格论轻论重。根据佛法来讲,我们这些众生的罪业,那是「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太重了,你怎麽论呢?整个宇宙这麽大的空间,都不能容受我们的罪业,我们的心,尽虚空遍法界的黑暗;我们的罪业,都这样的厚重。这样的众生,还有什麽资格来论轻重?因为没有轻和重的比较了,完全是黑的东西,全黑的,没有白的,怎麽比较呢?完全是罪障众生,只是我们没有觉悟而已。

 

       比如说,如果有的事情我们没做过的话,我们会认为自己罪业轻一点,「我不开馆子店,没杀那麽多生,杀生的罪业可能我轻一点」,这是站在表面来看。如果从本质来看,所有的六道众生都是彻头彻尾的罪业凡夫。

 

       打个比喻:就像冰山的一角,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点点大,下面非常大的部分你看不到,你说:「噢!冰山只有那麽大。」其实下面很大。

 

       我们表现在外表的罪障,只是冰山露出的一角;埋在我们心中深重的贪瞋痴烦恼、罪障的根,那是无量无边的宽广,这些我们都忘记了。比如你说:「哎呀!如果这个不做就好一点,如果那个不做就好一点……」这是不了解自己的根机。「不论」,也是因为我们不可论。

 

       所以,善导和尚就讲:「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阿弥陀佛如果要跟我们众生计较说「你有罪垢,你有业障……」如果要讨论这一点,我们确实不可能往生。之所以能往生,就是不考虑这些罪障,「不论罪障」,要论罪障,没有一个能往生。

 

       只论哪件事?只论阿弥陀佛的强缘,阿弥陀佛的佛愿以为强缘,只论你念不念佛,只论你乘不乘佛愿,不论你有没有罪障,这个,佛也没法跟我们论。

 

二十七、唯念佛者,即得往生

不论罪之轻重,
唯念佛者,即得往生。
无别样。
无智罪人之念佛往生,
是本愿之正意。

 

       没有其他的样子,就这样子。什麽样?不论罪业轻重,唯念佛往生。

 

       「无智罪人之念佛往生,是本愿之正意」:我们都觉得,念佛往生,是有智善人往生才是正意。这里,法然上人说:「无智罪人之念佛往生,是本愿之正意。」阿弥陀佛发第十八愿,首先就以无智罪人做为他救度的对象,这叫「本愿正意」。能把这样的众生救起来,有智的善人通通可以往生。

 

       就像一个医生,他要治病的话,他的本心就是要把那个极重的疑难病症、临终要死的人能够把他救活,这是他的本心。这样的重病能够救得了,伤风感冒就不用说了。他不是只学到治伤风感冒。这个,在《第十八愿讲记》当中,讲到「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时候,有详细地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是以这个可能造作五逆谤法重罪的众生,做为阿弥陀佛心中所悬念的第一个目标、第一个物件,要把这样的众生救起来。然後,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得救。

 

       就如同在悬崖上,这个悬崖是一百丈的深度,在一百丈的地方,有人在求救,在八十丈的地方还有人,在五十丈还有人,十丈的地方还有人,悬崖上面的人,他要救下边的人,把一个吊篮放下去,他这个绳子的长度,首先考虑的是那个一百丈的人,只要把一百丈的人能救得起来,所有的人都救上来了。他如果只放十丈,那麽十一丈的人就没救了。

 

       阿弥陀佛救度的众生,一百丈的人就代表五逆谤法的众生,他在罪恶深渊的谷底;能够把这样的众生救起来,六字名号就像一个吊篮;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像绳子,把它垂下去,以最底下的众生做为第一个救度的对象。剩下的,能够修五戒十善的,好比在八十丈;其他,能够修行的,能够持戒的等等,这样通通都可以得救。所以,是以造恶众生做为本愿救度的正意,做为第一个对象,他才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也如同水从高处往下流,第一个淹到的对象,是谷底的那块石头,慢慢地积累,才往上淹。

 

       阿弥陀佛的慈悲法水,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设我得佛」,就是以他成佛的功德法水(这样是站在最高的位置了,比阿罗汉、比菩萨都高了,在高高的佛的阶位上),流注下来,首先淹没什麽样的众生呢?就是後面说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首先把这个五逆谤法的众生,把他浸泡起来,把他淹起来。所以,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首先是进入我们这样的造罪众生;阿弥陀佛修行的第一件功德,就是为我们成就的。

 

       《无量寿经》讲:「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如来智慧海」:海洋一般的智慧。善导大师解释得更简单:「弥陀智愿海」。什麽叫智慧?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佛智。「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这里「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二乘没有办法测度,二乘他不是在海的底端,他在半山腰。五逆谤法的众生,五逆谤法造过了,而且现在是临终就快死了,而且意业失去功能了,只有口称了,这样的众生,就在海洋的最底层。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本心,这就是阿弥陀佛誓愿的力量的体现。所以,只有佛才知道以这样的众生做为救度的目标,二乘没办法理解,菩萨也没办法理解。

 

二十八、念佛决定来迎

罪恶重障凡夫之出离,
若不以弥陀难思愿力,
何得契乎!
虽斯恶业强身,
若念佛者,
不违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因愿之誓约,
决定来迎也。

 

       以我们这样一个罪业深重──可以讲罪大恶极、障碍重重,这样一个罪业凡夫,要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要去成就佛道,这可是件大事。这麽大的事情,很轻率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不依靠阿弥陀佛难思之愿力,怎麽可以达得到呢?那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就像一个人,没有神通道力,如果不坐飞机,不靠飞机的力量,怎麽能够飞越广阔的太平洋呢?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往生净土、超越三界,比跨越太平洋还要难百千万亿倍。所以,不靠阿弥陀佛难思愿力是不可能达到的。

 

       若靠五戒十善,五戒十善的力量只能把我们送到哪里呢?只能把我们送到人道和天道。就好像发射卫星一样,火箭的推动力量只能把卫星射到轨道,不能再远了;也像拉弓射箭一样,弓的力量只能射五十米,或者再远一点,到一百米就要落下来了。五戒十善这把弓的力量,只能把我们罪障凡夫送到哪个地方?送到人道,人道里面,五十年、八十年一过,啪!就掉下来了,到三恶道了;你再强一点,十善生到欲界天;再禅定,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还是要掉下来;阿罗汉是以四谛法的强弓的力量,可以出离三界,到阿罗汉的境界,但是他还不能到达菩萨的轨道;菩萨六度万行这把强弓的力量,就可以达到菩萨的无生法忍的轨道,可是还不能达到净土成佛;唯有六字名号这把强弓(我们就是弓上的一只箭,六字名号就是这把弓,阿弥陀佛就是射箭手),搭上箭,一拉开,嗖!放出去,出离三界,直超净土。那个时候,如果一落地的话,当下就落到极乐净土的七宝池里边,莲花化生。所以,如果不依靠六字名号的强弓的话,我们不可能往生,「不依弥陀难思愿力,何得契乎?」

 

       「虽斯恶业强身,若念佛者,不违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因愿之誓约,决定来迎也」:我们虽然是烦恼强盛的恶业众生,如果念佛的话,和阿弥陀佛的大愿──「因愿之誓约」不相违背。「大慈大悲」,以五逆谤法的众生为首要救度的物件,而来救度一切众生,不嫌弃一个众生,如此的慈悲称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能救得了我们,才在我们身上落实下来。不然,你会在那里说:「哎呀!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我们上殿都会念「南无大慈大悲大愿大力阿弥陀佛」,口中这样念,心中要如实思维。口中在那里念,心中却说:「我怎麽能往生?像我这样子的,佛可能不要我……」那麽,佛的慈悲,把你遗漏在外了,这就不够慈悲了,还有限量啊!或者说「佛是虽然愿意救我,但是他没有能力救得了我,因为我罪障太重了……」那就不叫「大愿大力」了,那就是愿力不够了。

 

       「大慈大悲因愿之誓约」:因中的本愿。「誓约」,「誓」就是发誓,阿弥陀佛为我们发誓:「救不了你,我不成佛!」;「约」是约定,约好了,「你只要这样子,就能救得了你。你要听话,你要是不听话,就不能得救!」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凡夫不听弥陀言,六道永轮回呀!那就不是「吃亏在眼前」了,吃亏在永远,那就苦恼了。

 

       「不违因愿之誓约」,约好了,阿弥陀佛那一方面是不会违约的。「你称名,必来迎,必往生!」不可能说到时候忘记了。所以,「决定来迎」。

 

二十九、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若人造五逆,得闻六字名,
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
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
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这是三首偈子。

 

       「若人造五逆」:即使是造了五逆的重罪。

 

       「得闻六字名」:得闻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

 

       「火车自然去」:这个都是出现在哪里呢?就在《观经》下品当中,他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地狱的火都烧起来了,结果人家教他念佛。念佛之後怎麽样呢?火就消失了,「化为清凉风」,火不仅消失,还变成清凉风,清凉风吹过来,天花飘落,花中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一念之顷往生极乐。这叫「火车自然去」。

 

       临终的人会见到种种景象。在经文中,在善导大师《法事赞》里面就有详细的描写。临终的人会看到什麽景象呢?看到有人推着一个很漂亮的宝车来了,上面有美女,有宝树,非常的庄严,并喊他说:「哎!某某人哪!你坐我的车!」(临终的人那时候很热,热得不得了),「这个车很凉啊!拉你到好地方去玩!」临终的人那个时候没有选择,一下子就上车了。一上车之後,刹那之间,车上熊熊的烈火就燃烧起来了,美女就消失了,成为地狱鬼卒,然後以极快的速度,拉他下地狱(大家去看《 法事赞》就有),这叫「火车」。

 

       如果我们念了六字名号,「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阿弥陀佛的莲花台就来迎接我们。

 

       最近,在我们周边发生了一件现实的事情(其实如果有时间去采访、去摄像也很好)。昨天,我妹妹打电话跟我讲,就是她的小舅母,杀猪的,她现在快不行了,她的女儿都去给她买棺材去了。我妹妹就给她念佛,念着念着,她就说:「哎,来了,来了!」哪一个,哪一个,什麽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来的人就在障碍她。所以,这个就是很危险的景象了。我妹妹说:「你不要理她,你就念佛。」念佛,那些冤亲债主还在那里议论,但是想进来,进不来。这个时候,就要提起正念来念佛。

 

       我说:「你就辛苦一下,这几天就帮她助念,同时你要详细记载下来,她的故事很长、很多,都很现实。」

 

       这个是业障现前了。

 

       她昨天开始念,下午的时候,我妹妹才去,看望她,讲讲话,也没怎麽念佛。她是什麽病呢?上身很乾瘦;肚子非常大,有很多水,肿得都发亮了。医生以前给她抽水,一个星期抽一次,现在没法抽水了,针都打不进去了,所以只有等死。我妹妹下午去带她一道念佛,也是像我们这样念。我妹妹的儿子、丈夫,还有她的婆婆,她们一家人是个念佛小组,四个人去念,一句一句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得很整齐,她的小舅母在床上也跟着一道念。

 

       昨天下午念完之後,晚上我妹妹打电话来,说大约七点多钟她又去了,发现她小舅母精神非常好,好得能自己起来洗澡了。所以,她信心倍增,说:「哎呀!念佛很好啊!你看看,上午一点劲儿都没有,苦恼得要命啊!鬼也来了,眉头都皱了。下午念佛就很舒畅,精神很好,晚上还能自己起来洗澡。」她们晚上一起念了佛。昨天晚上十点多钟,我又给她通了一个电话(这两天我要跟她保持热线联系),我说:「你把她的名字告诉我们,我们来念佛回向,给她的冤亲债主立个牌位。」

 

       她说:「我不知道她叫什麽名字,就知道叫杀猪姥。」

 

       今天上午,她要上街办事,中午给我打电话,我把她的名字记下来,给她立个牌位念念佛。

 

       这样的事情,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念佛,到最後也会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这个是千万人都漏不掉的,临终会见到种种景象的。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我们都是「有重业障」,罪重,业障深重。业障深重的人,从自己身上找不到往生净土之因,你找不到的,你请医生给你X光透视都找不到。「在我身上照一照,哪里是往生因?」找不到!在哪里找呢?「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你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因找到了。

 

       所以,在《无量寿经》里面,就叫我们「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个「一向专念」很有味道,「一向专念」,你眼睛就看着阿弥陀佛,不要看自己。你就念佛,不要念自己。念自己什麽呢?比如说,「我烦恼了,我罪障了……」所以叫「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你要顾这些,你要论这些,这就是念自己啊!叫你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嘛!阿弥陀佛那里没有烦恼,也没有罪障啊!所以,眼睛就看着佛那一边,不要看这一边。你看这一边,你只有堕落。我们的心是一团黑暗,在黑暗的房子里边,要光明,你就往外面看,外边有光明。往回看,还是黑的。

 

       「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乘弥陀愿力的方法,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心思弥陀之救度,口称弥陀之名号,此即为乘托弥陀之愿力。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对於我们这样的人来讲,愚痴造罪,极重恶人。这个「极重恶人」,一般的人对这四个字还不大容易接受,「到师父这儿来听法,师父不说我功德不可思议,还给我戴了一个帽子回来。戴了一个什麽帽子?跑到佛林寺,师父给我戴了一个四个字的帽子:『极重恶人』!我可不愿戴这个帽子。」这个帽子不是我愿意给你戴,我希望你是阿罗汉。但是我想,如果给你戴阿罗汉的帽子,肯定就要下地狱了。你自己把阿罗汉的帽子往头上一戴,那叫做「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叫大妄语。其实我们就是「极重恶人」,这是机深信,自己要有这点的深信,不是人家给你强戴这个帽子。那麽,对於这样的恶人来讲,没有其他的方便。对於不是极重恶人的人,或许还有其他方便。这个「其他方便」是指什麽呢?就是指定善、散善。或者有定善之方便,回向求生,或者有散善之方便回向求生。这都是「异方便」、「他方便」。对於我们这样的极重恶人来讲,定善、散善不可行,定善、散善不成就,没有以要门方便求生净土的可能性。那怎麽办?

 

       「唯称弥陀,得生极乐」:只有仰仗阿弥陀佛的弘愿──我们还是有生路的!前面「极重恶人」四个字虽然不好听,後面「得生极乐」四个字,确实很欢喜。所以,如果能够往生极乐的话,极重恶人又何妨呢?到极乐能成佛,成为「光中极尊」的佛啊!所以,不要在这个世间求一个好名声,我看还是到净土去成为一位光明无量的佛才好。

 

       在这个世间,我们是这个样子,就以这个样子来念佛。能知道自己是极重恶人,才能够老实放下,完全信靠阿弥陀佛。如果没有在佛法熏习,没有熏习的过程,没有佛法的镜子照我们自己的话,我们是不容易相信自己是一个造罪的凡夫的。所以,初学佛的人,都怀着很高慢的心,认为说「我是善人哪!怎麽说我是恶人呢?」这个是标准低了,标准一高,你就是恶人了。

 

       比如说,一个小学生说:「哎呀!我成绩很好啊!」这是在他那个小学校(是农村最差的学校),成绩是第一名,不错;但是一到城里去,他就最後一名了,对不对?与中学一比,那就等於是文盲了;要与大学教授一比,等於不识字了。所以,要看跟什麽比。

 

       我们往生净土,是跟阿弥陀佛相比──我们是要去成佛的了。这麽一比,你看我们还不是极重恶人嘛!你老是跟那个杀人放火的比,你算善人,那麽你将来也只有去跟他们成为一类──你老是跟他比嘛,你就没有大志向。所以,我们净土的人,我们说自己是极重恶人,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很高远,我们心中有崇高的目标,有伟大的理想和志愿。这个理想,才叫真正的理想,要成佛的理想。

 

       我们在座的有年轻的学生。「学生有什麽理想啊?」「我将来要成为科学家,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麽专家,成为什麽样的一个人。」那个固然是理想──小小的理想,不算大理想。要成佛!要度众生!要把我们累世的父母、累世的冤亲债主,一切众生,他们的罪障,我们要承担,要救度他们!这个才是伟大的理想。

 

       所谓理想,是合理的想法,合什麽理呢?其他的都没什麽道理了,世间的轮回,这个是轮回之理,我们要解脱成佛。想到我们父母的恩德如此的深重,而他们没有听闻到佛法,只是在这个世间给我衣食,然後,父子离别,母子分散,我们的母亲,可能在黄泉之下,在三恶道当中去轮回,我们於心何忍?我们做为一个科学家能救她吗?我们虽然光宗耀祖,对她毫无利益。所以,我们可能成为科学家,我们可能成为某某方面的专家。但是,那是外表的一个形象,我们内心里边要有佛法的慈悲,要有佛法的智慧和力量,才可以救度我们的亲人。首先把自己救起来,才可以救度我们的亲人,所以,闻法是第一重要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关系,要会念佛。学习成绩再好,也免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不念佛,依然轮回。当然,做为父母的,希望你双丰收,「我的儿子最好又能念佛往生成佛,又能学习成绩好」,这叫双丰收。万一不能双丰收,那舍掉一个,取念佛。

 

       像我妹妹,她就是这样子的,马方圆成绩确实不行。我妹妹对他说:「马方圆哪!你都是祖师爷啦!」

 

       他问:「我怎麽是祖师爷呢?」

 

       「你是一年级的祖师爷啦,你读了三个一年级,你不是祖师爷是什麽?」

 

       马方圆也有意思,他就跟妈妈讲:「妈妈!你帮我做作业,我帮你念佛。」他不想做作业。

 

       我妹妹说:「哎呀!我的儿子可能也就不行了,你只要念佛就很好。」

 

       不过,近来她报告的消息不太乐观,说马方圆最近也不怎麽念佛了,大概孩子长大了,就有点自己的主观想法了,就调皮了。早晚拜拜佛,烧烧香,念佛不像那麽勤了。

 

       小孩子就靠鼓励。去年夏天,马方圆和我们一起从上海回来,那一路上念佛,让我感到自愧不如啊!他就拿了个念珠在数(因为我是比较有数的了),我就问他:「哎!你念了多少圈了?」他说念了四十几圈。过一段时间又问他。他说:「我念了一百五十几圈了。」又过一段问他,「我念了二百多圈了。」从上海回来几个小时,大概他讲的速度和我问他的时间,是决定没有虚假的。可见得他一路上都在念佛。每天跟我妹妹住在上海,他也都是念佛,他母子俩个没别的事,就是念佛了。

 

       要有好的环境带,同时,这个善根要增长。

 

       不过,我们凡夫的习性,也是业力,到了一定的年龄,那个业力翻出来了,他要玩,随着小朋友到外面去逛。念佛就念少了,这个时候,你把他捆住也不行,对他要采取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我对我妹妹讲:「你看住他!或许他将来要出家。」

 

三十、念佛人,心所存者

念佛人,心所存者:
恐惧後世,愿生极乐,
称念弥陀,临终佛必来迎。
如是存心而念佛外,无他事也。

 

       念佛人心中就存着这个想法。什麽叫「恐惧後世」呢?就是害怕六道轮回,知道我们罪业深重。像我们这样的人,不念佛都会不得好死了──真的是这样的。想好死,不大可能。好死叫善终,善终是五福当中的一福了,能够善终,一定是要有大福德、要有大善根。

 

       以我们这样的起心动念──我们想一想,我们每天八万四千念,有几个念头是愿意利益他人的?我们的念头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为了我。做生意的人,简直是,如果没有国家的法律,只怕没到人家包里去抢钱了,想方设法要把人家的钱捞来,「你倾家荡产与我有什麽关系?只要我成为百万富翁就好了」。不管在世间做什麽事,都会造很多罪,没有办法。以我们起心动念,不该赚的钱也赚,不该讲的话也讲,不该做的事也做,杀生伤命,残害众生,就以我们这样的面貌,居然还洋洋自得地说:「我是一个善人!」这个善人是自己选举的还是众生选举的?是自己给自己贴的。

 

       如果我们在十方众生里边来选举的话,那肯定有很多众生在给我们投反对票。「某某人,你这样也能叫善人?在某某朝代,你就把我杀了,那个时候,我向你苦苦地哀叫,你都不放过我!那个时候,我是一只鸡,我很可怜啊!你都不顾我……在某年某月,我们一个家族,被你一口气吃尽了。我们是一个虾的家族,一个老虾带一百多只小虾,都成了你盘中的美味佳肴!你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赞叹:『这个虾的味道不错!蘸点醋吃吃。』我们听得心里直在抖啊!」

 

       人是最残忍的,用很多的方法来残害众生。动物,像老虎,它饿了才吃一只羚羊,不饿它不吃;人是不饿也残杀许多。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