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第一节    相承论释之意义

       「相承」又称法脉相承,指一宗一派教法的递相承接,如生命体之血脉运行,同源,同质,始终一贯。

 

       「论」为菩萨所造,「释」为祖师所解。论与释共同解释正依经典。

 

       虽有净土三经,但各自解释不同,或说为凡,或说为圣;或判报土,或判化土[1];或重观佛,或重念佛。若无相承,则学者终无所依。故依相承,建立正宗。

 

       相承一般表述为两方面:一、人相承,也称相承祖师系谱;二、法相承,即相承祖师有关论着。

 

       人以传法,法由人显,二者不离。

 

       净土宗的创立,以印度龙树、天亲菩萨,中国昙鸾、道绰、善导大师共五位祖师相关论释为相承,而一般习知的中国净土宗十三祖[2]系谱,以「功高德盛」为立祖原则,在法义上并无相承关系。

 

第二节    相承论藏

一、《易行品》一卷

       《易行品》为龙树菩萨所撰述之《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品,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译。

 

       《易行品》的主旨,在引导通途[3]大乘行者舍难取易,归入弥陀本愿称名。其目标是菩萨道之「现生不退」,方法是「执持称名号」。

 

       全品由两重问答组成,第一重问答从佛法无量门中决出易行道,第二重问答从诸佛菩萨易行中突出弥陀之易行。

 

       作为净土门尊崇的第一部祖典,其对於净土门的贡献是根本性、方向性的,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难易二道判——此为历代净家教判之根底;

 

       (二)本愿称名释——即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简略解释。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此释揭示净土门教理的根本核心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即称此愿为「本愿」,此本愿所誓在「称名」。由此,「本愿称名」成为净土门教理展开的根本基础。离开弥陀本愿称名,即无净土法门,也无净土宗。

 

       龙树菩萨另有《十二礼》一卷,为专门礼赞阿弥陀佛之七言偈,甚受净业行人的喜爱。

 

二、《往生论》一卷

       《往生论》,天亲菩萨所造,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或《无量寿经论》,後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菩提留支三藏法师译。

 

       本论的主旨,在以身示范五念门行,劝导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弥陀佛国。

 

       五念门即: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观察门;四、作愿门;五、回向门。

 

       全论由「偈颂」及解释偈颂的「长行」两部分组成,以《无量寿经》为主,总摄净土三经要义,为三经通申之论。

 

       本论对净土门建设最重要的贡献有两点:

       (一)确立行道者的目标——愿生弥陀净土,速疾成佛;

       (二)确立往生净土的方法——五念门。

 

       观察门为观察国土、佛、菩萨二十九种庄严而起「信」,作愿门为「愿」,赞叹门为称名之「行」,故五念门涵盖「信愿行」。

 

       解门之要,在观察门之「观佛本愿力」;行门之要,在赞叹门之「称彼如来名」,故五念门浓缩即是「本愿称名」。

 

       可知《往生论》为继承《易行品》弥陀本愿称名之骨髓,而在目标上,将一般大乘佛法之此土不退,推进为彼土往生、速疾成佛;在方法上,将单一称名加以系统理论化,丰富扩展为五念门。「愿生」为对外的目标宣示,「五念」为对内的行业规范。由此净土教门从普通大乘法门之发菩提心(目标)、六度万行(方法)之中迥然独立而超出。



第三节    相承释文

一、《往生论注》二卷

       《往生论注》,简称《论注》或《注论》,北魏昙鸾大师着,为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之书。

 

       《往生论注》的主旨,在揭示弥陀本愿力之增上缘[4],劝导一切众生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全注二卷,上卷解释偈颂,明其五念;下卷解释长行,分为十章。自开章之「自他二力判」,至结论之「核求其本释」,始终以「佛本愿力」为主线,贯穿全注。

 

       《往生论注》对净土宗建设的重大贡献,在於全面、系统地显明「弥陀本愿力」,稳固奠定净土教之理论基础。其最後结论: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接下来分别列举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证明: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证);住正定聚,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二证);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三证)。因此横超三界,速得成佛,广度众生。此成为有名的「三愿的证」,显明净土门之此土往生(第十八愿)、彼土成佛(第十一愿)、还度众生(第二十二愿),若凡若圣,若因若果,若往若还,自利、利他,皆完全依靠阿弥陀如来本愿力。

 

 

       从净土宗教理发展阶段来说,《往生论注》综合了龙树菩萨「称名易行」,与天亲菩萨「五念门往生」的思想,将二者融为一体,而探求其背後的根本原理,在阿弥陀佛本愿力。也就是:依佛本愿力,称名易得生。

 

       简言之,《易行品》首先明「称名」,回答「是什麽」,此为易行之相,属方法论;《往生论》进一步明「往生速成佛」,回答「要如何」,此为易行之用,属目标论;《往生论注》更明「佛本愿力」,回答「为什麽」,此为易行之体,属本体论。三者相融相摄,一体不分。

 

       由此《往生论注》,中印两土之净教思想豁然贯通,浑然一体;净土一宗之教相判释、正依经典、相承论释涵盖无余,净土宗呈现雏形。

 

相承祖师 相承论释 主要贡献  教相判释
印度龙树菩萨 易行品 执持称名号—方法 易行道之相
印度天亲菩萨  往生论 愿生速成佛—目标 易行道之用
中国昙鸾大师  往生论注 弥陀本愿力—原理 易行道之体

 

二、《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大师着,依《无量寿经》,以七言偈的形式歌叹阿弥陀佛依正二报之德,并述称名得生之义。

 

       全偈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冠头,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赞文及五十一礼拜组成,是仿照龙树菩萨《十二礼》、天亲菩萨《愿生偈》特别所作的赞歌。

 

       《往生论注》为广释论义、劝他往生为主,文理精绝,睿智无方;此赞偈为总摄经义,表白一心归命愿生之自督,品高词美,至情感人。

 

三、《安乐集》二卷

       《安乐集》,唐道绰大师着,全二卷,共十二大门,内容为综述《观经》要义,广集诸经论释,劝生安乐。

 

       本集主旨在「约时被机,劝归净土」,就末法之时、造罪之机,而劝导必须信受弥陀救度,求生弥陀净土。

 

       本集对净土门建设的重大贡献,在於圣净二门之教判。

 

       此教判顺时契机地指出,末法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显明净土教善契时机的优越性、当机兴起的必然性、未来常盛的永续性,而成为净土门开宗立教之先声。

 

       至於净土门的内容,正是承续龙树菩萨以来「本愿称名,往生成佛」之根本义。

 

四、《观经疏》四卷

       善导大师留世的着作共有五部九卷,其中《观经疏》一部四卷,为建立净土门根本教理之作,称为「本疏」,也称「解义分」,属於教门。其余四部五卷,即《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皆附属於「本疏」,确立净土门的行业规范,称为「具疏」或「行仪分」,属於行门。亦即「本疏」述教相之安心,「具疏」述实践之行仪,二者一体,相辅相成。由兹,教门、行门毕备,安心、起行无缺,净土一宗确然建立。

 

 

       对比五种正行,《观经疏》主要在说称名正定业,《法事赞》属於读诵正行,《观念法门》属於观察正行,《往生礼赞》属於礼拜正行,《般舟赞》属於赞叹供养正行。

 

五部九卷 五种正行
《观经疏》 称名正定业
《法事赞》 读诵正行
《观念法门》 观察正行
《往生礼赞》 礼拜正行
 《般舟赞》

赞叹供养正行

 

 

       《观经疏》,唐善导大师着,为净土宗开宗立教之根本教典。本疏为详细解释《观经》之书,总四卷,一般称为《观经四帖疏》,具名《观无量寿佛经疏》,也称为《楷定疏》《证定疏》,又有称为《观经义》《观经要义》《观经义疏》等。由其名称之多,可窥知此疏被引用之广与尊崇之高。

 

       《观经疏》为总称,其四卷各名为《观经玄义分卷第一》《观经序分义卷第二》《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简称《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

 

       其《玄义分》一卷,乃是在随文解释《观经》之前,预先从总体上揭示《观经》一部的根本义理;余三卷皆为随文解释,《序分义》一卷解释序分经文之义,《定善义》一卷解释正宗分定善十三观之文义,《散善义》一卷解释正宗分九品及流通分之文义。

 

       《观经疏》的主旨,在楷定古今对《观经》的错解,广开净土门,使五乘齐入报土。其表述方式为「初明其二,终合为一」,以最初「要弘分判」为始,以最後「要弘废立」为终,由此通贯全疏。即释迦、弥陀二尊二教,终归弥陀一尊一教;要弘二门,归於弘愿;念观二宗,归於念佛;正杂二行,归於正行;正助二业,归於正定业。

 

       《观经疏》对於净土门建设的重要贡献略有四点:

 

       (一)要弘二门判

       将净土门分为定散二善回向求生的「要门」,与专称佛名直接往生的「弘愿」,以要门为方便,导归弘愿。此种分判,为圣道门及世善行者开辟了转入弥陀本愿称名的渠道,完善了净土门的教理结构,强化了净土门的摄化功能。

 

       (二)正杂二行判

       以与弥陀净土直接相关的行业为正行,分为五种,即专读诵净土三经之「读诵正行」,专观察极乐庄严之「观察正行」,专礼阿弥陀佛之「礼拜正行」,专称弥陀佛名之「称名正行」,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之「赞供正行」。

 

       其余一切行,本来与弥陀净土无关,必须回向求生才相关,故为「杂行」。

 

       正行往生一定,杂行往生不定。

 

       此正杂二行的分判,成为净土行业的根本规范,如同金科玉律。

 

       (三)正助二业判

       五种正行中,第四「专称弥陀佛名」为决定往生极乐之业——「正定业」,以顺彼佛愿故。其余四种为「助业」。

       由此正杂二行、正助二业的分判,弥陀本愿称名成为佛法一切行业之最高顶峰,「一向专称」成为净业行人的最高准则。

 

       (四)凡入报土论

       判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凡夫称名,乘佛愿力,直入报土。

 

       此为诸宗法门绝无,净土一宗独有。

 

       「要弘二门判」楷定净土之教在弘愿,亦即本愿;正杂二行判、正助二业判楷定净土之行在称名;「凡入报土论」楷定净土之机为凡夫,净土之益为直入报土。显明一宗之机、教、行、益,确立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根本义。

 

五、《观念法门》一卷

       《观念法门》,全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意为阿弥陀佛相好功德广大如海,无有限量,或观或念,皆有无限功德,简称《观念法门》。

 

       本书目的在引导好乐定心观佛、念佛的行者,契入本愿称名;内容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观察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本书大分为三:先於《三昧行相分》说明定心观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之实修仪则;次於《五缘功德分》说明念佛具有灭罪、护念、见佛、摄生、证生五种增上缘功德利益;最後总结劝导专称佛名。

 

       其中,《五缘功德分》内题《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尤其「摄生增上缘」的部分,在教理上最重要。

 

       另外,本书说到临终助念方法,以及说明念佛现世利益之灭罪、得护念、延年转寿、不遭横难等,对净业行人有很大的影响。

 

六、《法事赞》二卷

       《法事赞》题号有三种:上卷首题《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尾题《西方净土法事赞》,下卷首尾皆题《安乐行道转经愿往生净土法事赞》。简称《法事赞》或《净土法事赞》,内容为教导转读《阿弥陀经》并绕行念佛之仪则,以此法事愿求往生;为临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读诵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全书三分:前行法分,正转经分,後行法分。以正转经分为主,将《阿弥陀经》分为十七段,每段附加赞文,以解释经文之义,历来备受重视。如解释「生因段」经文说: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此即是广为传诵的「称名入报之偈」。以极乐是无为涅盘的境界,也就是报土;以念佛之外「随缘杂善」(即《观经》定散二善),解释「少善根福德因缘」;以「念弥陀专复专」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又最後咒愿,显明因施主别请,大众共行转经念佛,为之回愿祝福,为接引信众所共修之法事。

 

七、《往生礼赞》一卷

       《往生礼赞》全称《往生礼赞偈》,简称《往生礼赞》《礼赞》,又称《六时礼赞》。本书目的在於劝一切众生愿生极乐,内容是将一日分为「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後夜」六个时段,教导於六时之中各唱赞文而行礼忏之法;为寻常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礼拜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本书由「前序」「正赞」「後序」三段组成。「前序」「後序」显明愿生要义,「正赞」示正修仪则。

 

       其中,前序所明净土宗之「安心、起行、作业」,本愿称名易生、专杂二修得失,正赞中大师自撰之《礼赞偈》,及後序「本愿四十八字释」,最为切要。

 

       又,为利净业行人之念佛相续,本书提到十声称阿弥陀佛之临睡入观法,称大有现验。

 

八、《般舟赞》一卷

       《般舟赞》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般舟三昧又称「常行三昧」「佛立三昧」,为《般舟三昧经》中的一种定行,七日至九十日之间,常行不坐、不住、不卧,三业[5]无间,心至所感,佛境现前,身心内悦,亦名「立定见诸佛」。

 

       本书并非教导如何修持般舟三昧,而是依据《观经》《大经》《小经》《般舟三昧经》等,说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义在称名往生,以引导圣道门的行人归於称名念佛法门。

 

       全书由简短的前、後序,及长达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赞偈组成,并未规定特别的行法仪则,只是尽情歌赞净土依正庄严,以发起行人归命愿生之心,得无量法乐;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赞供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本书以赞偈的形式解释净土三经、特别是《观经》一部的教理,大体依循《观经》玄义、十三定观、九品往生、得益分、流通分之次序,可与《观经疏》对照,是研习《观经》教义的重要着作。

 

 

名词注解:

[1] 化土   佛变化身所住的国土。

[2] 净土宗十三祖   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以上十三位净土门祖师并无前後传承法统,均为後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

[3] 通途   自力证悟的通常之法,即圣道门。与之相对的是特别法门,即净土法门。

[4] 增上缘   一法的生起,是由另一法的强力助缘所成就。

[5] 三业   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