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第一节    教相判释之意义

       判别、解释佛陀一生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称为教相判释,略称教相、判教、教判、教摄。即依教说之形式、方法、顺序、内容、意义等,而分类教说之体系,以明佛陀之真意。

 

       因世尊一代所说之教为数甚多,时、地、因缘各异,针对不同根机[1],义理亦互有出入,欲知其意旨、因缘、次第,必须借助整理诸经典及判定其价值,否则无法明了佛陀之真实意旨,於是产生教相判释。

 

       就经典自身而言,例如《法华经》示以大乘[2]小乘[3]之别,《楞伽经》示以「顿渐」[4]之别,《华严经》说「三照」[5],《涅盘经》说「五味」[6],《解深密经》说「三时」[7],凡此皆是开教相判释之端绪。

 

       在我国所翻译的诸经论,并非依其产生之先後次第,而是同时传译不同时代甚至教理内容相互矛盾之经论,以致初学者不易理解其中奥义而无法入门。具有创见之诸大德,为明示其所信奉教义之立场,以指导初学者,故常将此诸经论之繁杂教说加以分类比较,判定其价值,解释其教相,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因此,我国佛教在教相判释方面特别兴盛,并由此推动佛教诸宗之成立。

 

       可说宗派的成立,乃是依其教判为宣示。

 

第二节    三师教判

       净土宗之教判有三种,所谓「三师教判」:一、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三、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

 

一、难易二道之教判

       总判一代佛教无量法门,大别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两种,称为难易二道判。此难易二道之教判,本出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
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一开篇即引用而解释之,成为净土教判之根底。

 

(一)难行道

       在五浊恶世[8]、无佛之时,有种种退堕因缘,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难。比如陆地步行,遥远之方,千辛万苦,重重险阻,很难到达目的地。

 

(二)易行道

       以众生念佛为内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为外缘,因缘和合,即得往生净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比如水上乘船,依靠船力,安稳快乐,直达目的地。

 

       易行道即是净土教、他力救度之教。难行道即净土教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证悟之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9]、六度[10]万行[11]等,皆统属之。

 

       难行道之难,连菩萨都觉得困难,龙树菩萨比喻为「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12]」,其特点是「诸、久、堕」,即普修六度万行之「修诸难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久乃可得」,於其间可能堕於小乘,「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则断绝成佛之希望。对於我们这些博地凡夫[13]来说,难行道是绝对不可企及之事。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则人人可行,人人可证,其特点是「一、速、必」,即专称弥陀一佛名号,现生疾至不退转,必定成佛,因而成为吾等罪业凡夫[14]之大希望、大光明。

 

       难易二道判的目的,在於指引浊世末法[15]之凡夫舍难取易,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二、圣净二门之教判

       承续昙鸾大师思想的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判一代佛教为二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此称圣净二门判。「圣」即圣道门,「净」即净土门。

 

       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16]、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统称圣道门。其次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17],离三途[18]因,灭三途果;再断八十一品修惑[19],离人天[20]因,灭人天果,最终出於三界[21],不再六道轮回[22]。此在声闻[23]人,则修四谛法[24],经三生六十劫[25],得阿罗汉果[26];缘觉[27]人,则修十二因缘法[28],经四生百劫[29],得缘觉果;若菩萨,则修习六度万行,经三只百大劫[30],圆满无上佛果。这些都是圣道门——自力证悟之教。

 

       虽无明[31]烦恼一毫未断,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32]往生极乐净土,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盘[33],即是净土门——他力救度之教。

 

       当今末法,圣道一种难修难证,净土一门易修易往,故劝舍圣道、归净土是圣净二门教判之归趣。

 

       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言异意同。圣道即是难行、自力,净土即是易行、他力。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判教之大小:

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二藏」:声闻藏与菩萨藏,亦即小乘与大乘。

 

       「二教」:渐教与顿教。

 

       以二藏二教判摄一代佛教,为诸宗通用之教判。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即是言通而意别。

 

       圣道诸宗,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34]、行菩萨道[35]得名,未有不发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万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故圣道大乘为择机[36]大乘、自力大乘、难行大乘,亦是行者因地[37]、相对之大乘。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只是称名、愿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故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真正一实境界[38]之一佛乘。天亲菩萨《往生论》称为「大义门[39]」,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为「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40]」,善导大师说为「一乘海[41]」「五乘齐入[42]」。

 

       又,渐教为渐进成佛之教,须经长时多劫,次第升进而成。顿教为顿速成佛之教,不须渐历时劫、阶位等,故称为顿。净土为顿教,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43]」,天亲菩萨《往生论》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4]」「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禅、密、天台、华严皆名顿教,但都要求断惑证理,故仍是渐教,所谓「於法虽顿,望机成渐」。唯有净土一门,显明未断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顿中之顿。

 

       与而论之,圣道门中亦有顿教;夺而论之,圣道门总为渐教,唯净土一门为顿教。

 

       《般舟赞》言: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盘因。
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钝根无智难开悟。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初明五乘教法,於大乘中有渐有顿;众生不堪,顿还成渐。次明净土法门之顿教菩萨藏,人人堪行,速疾超证,故为绝对顿教。

 

又说: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
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

 

       即是总以一代八万四千法门皆名渐教,独以称念弥陀名号为顿教。一声称名罪皆除,故以利剑形容之;其余则非圆顿,万劫苦行,犹如钝刀,而非利剑。

 

 

       如上三师教判,昙鸾大师为就行者因地之行法,以六度万行为难行,称名一行为易行,劝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难易二道之教判为「约行教相」;道绰大师就行者所求之果证,以此土入圣证果为圣道门,往生净土成佛为净土门,故圣净二门之教判为「约证教相」;善导大师直接从净土教本身之大小顿渐来判属,故二藏二教之教判即是「约教教相」。

 

       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教行是能证之因,证是所证之果。由此教、行、证三方面之判释,一宗之大方针明确,净土宗成为独立宗派。

 

       三师教相中,净土宗正用教判为圣道、净土二门之判。这是因为从立名意义来说,「圣」即无漏圣智,「道」即通,行无漏圣智,能通涅盘果,故称圣道;「净土」即期待往生净土。「圣道、净土」明白无误,共同认可。而难易、渐顿之说,由行者业习、好乐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

 

 

四、要弘二门之分判

       以上三师「难易二道、圣净二门、二藏二教」之教判,皆是立於净土宗之立场对整个一代佛教之大判。除此之外,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又有针对净土门内之细判: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此称「要弘分判」,「要」即「要门」,「弘」即「弘愿」。

 

       又《观经疏‧散善义》最後结论: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为「要弘废立」[45]。「废立」意同取舍。

 

       善导大师将净土一门又别分为要门与弘愿两种,以《观经》所说「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为要门,以《大经》所说「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为弘愿。先虽开定散之要门,後还舍之,而独取弘愿之念佛一行。故知要门为方便,弘愿为真实。以要门引导诸机归入一向专念,是释迦开说定散二善之意。

 

       定散二善摄尽六度万行,本来是圣道门自力难行之法,以之回向求生极乐,即转入净土之要门,再转即入弘愿,专修念佛。

 

       此定散二门之分判,有双重作用及目的:一为方便圣道行人转入净土,二为方便要门行人归入弘愿一向专念。

 

 

    

行    法

目    标

 圣道门

六度万行

此土成佛

要    门

六度万行

愿生净土

弘    愿

一向专念

愿生净土

       圣道门行人本期此土成佛,但此是难行道,若能回向往生净土,即自然成佛,即是易行道。成佛目标与行法虽相同,却有难易之别,故能舍难取易,一转而入净土之门(要门)。既愿生净土,彼土是无为涅盘界,凡夫有漏福善不能往生,必须称佛名号,乘佛愿力方能往生,故再转而入弘愿专修,以佛果地一句万德洪名,总摄一切因中六度万行,即是舍劣取胜。

 

名词注解:

 [1] 根机 众生的心性及接受教法的天赋。众生心性,有造作之力,犹如树木的根;众生被教法所激发而心动,犹如弓弩之机发动。

 

[2] 大乘 「乘」即运载。大乘即普运一切众生从烦恼此岸抵达觉悟彼岸的教法。大乘佛法以救世利他为宗旨,以成就佛果为目标。大乘行者不满足於自身解脱,更致力於救度一切众生。

 

[3] 小乘 以修身自利为宗旨,以成就声闻(阿罗汉果)、缘觉(辟支佛果)为目标。小乘行者着眼於自身解脱,致力於悟入空寂涅盘。

 

[4] 顿渐 顿教与渐教。顿教即不依次第,快速达成觉悟;渐教即循序渐进,经过长时修行而觉悟。详见第二章第二节「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5] 三照 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後最初说《华严经》,教化大乘菩萨;幽谷喻佛说小乘经教,教化声闻、缘觉;平地喻佛最後说方等、涅盘,教化一般大乘渐入的根机。

 

[6] 五味 一、乳味。乳自牛出。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为淡泊,犹如生乳。二、酪味。酪从乳生。佛说《华严经》之後说阿含经,接引小乘之机。三、生酥味。生酥从酪出,佛说阿含经之後说方等经,引导小乘之机回小向大,而为大乘通教之机。四、熟酥味。熟酥从生酥而出。佛说方等经之後,说般若经,引导大乘通教之机而为大乘别教之机。五、醍醐味。醍醐从熟酥而出。佛说般若经之後,说《法华》《涅盘》,引导大乘别教之机熟而为大乘圆教之机。

 

[7] 三时 即瑜伽唯识宗的三时教,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分作三个时期:一、佛说阿含小乘教,明法有我无,说诸法缘生实有;二、佛说诸部《般若》,明诸法缘生即是性空;三、佛说《解深密经》等,空有具陈,为中道教。此三时判教,即是深浅次第:初时说诸法是有,故浅,且偏於有;第二时说诸法性空,谈理较深,又偏於空(与初时各执一边,皆是不了义教);只有第三时,双彰空有,不落二边,才是中道究竟了义之教。

 

[8] 五浊恶世 劫浊(灾难频发)、见浊(邪见流行)、烦恼浊(贪瞋炽盛)、众生浊(罪多福少)、命浊(寿命短促)。

 

[9] 八万四千法门 佛教法门众多的一种表述。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

 

[10]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分别度悭贪、毁犯、瞋恚、懈怠、散乱、愚痴。

 

[11] 万行 布施、持戒、忍辱等一切行法。

 

[12] 三千大千世界 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13] 博地凡夫 「博」,广多。下劣凡夫之地广多。又写作「薄地凡夫」,凡夫身处被诸苦所逼迫的地位。

 

[14] 罪业凡夫 凡夫深着五欲,迷惑流转,造作罪业,故名罪业凡夫。

 

[15] 末法 距离释迦牟尼佛久远而教法微末。佛法流传於世,有「三时」之说,从佛入灭算起,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时期有教,无行,无证。

 

[16] 无漏圣智 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智慧。

 

[17] 见惑 见解上的迷惑,包括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等。

 

[18] 三途 地狱、饿鬼、畜生,或称火途、刀途、血途。

 

[19] 修惑 又称思惑,即贪、瞋、痴、慢、疑等迷惑。

 

[20] 人天 人道与天道。

 

[21]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至六欲天,下至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於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22] 六道轮回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众生作善恶之业,得苦乐之报,在六道里死此生彼,像车轮一样流转不息。

 

[23] 声闻 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於涅盘之人,最高果位即阿罗汉。

 

[24] 四谛法 一、苦谛(人生是苦);二、集谛(人生之苦是由贪瞋等烦恼恶业所集);三、灭谛(一切烦恼恶业皆可息灭);四、道谛(若想息灭烦恼恶业,必须修道)。

 

[25] 三生六十劫 声闻乘的修行时节。最速者三生得极果,最迟者六十劫得极果。劫是一种时间计算单位,由於过於久远,无法用年月衡量,用劫。经论中有「磐石劫」之喻: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

 

[26] 阿罗汉果 声闻乘极果,或称四果(初果须陀洹,意为入流,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意为一来,须再来欲界一番受生;三果阿那含,意为无还,不必再来欲界受生;四果阿罗汉,意为无生,解脱生死),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已出三界,已证涅盘。

 

[27]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於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於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28] 十二因缘法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即:一、无明(过去世一切烦恼);二、行(从无明生善恶行业);三、识(从行业生心识而投胎);四、名色(在胎中身心开始发育);五、六入(从名色——胚胎长成眼耳鼻等六根的人形);六、触(出胎与外境接触);七、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感受);八、爱(由感受外境而生爱慾);九、取(由贪着爱慾而追求);十、有(由追求爱慾而种善恶业因,未来必有果报);十一、生(由今世业力,来世再於六道受生);十二、老死(来世受生之身又渐老死)。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29] 四生百劫 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加行获得道果,慢则一百劫加行才能获得道果。

 

[30] 三只百大劫 菩萨於三大阿僧只劫(无央数劫,经言:八百里石,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只劫)修六度万行,又於百劫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最後才能成佛。

 

[31] 无明 愚痴,不明事理。

 

[32] 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阿弥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四十八愿为大愿,积累兆载永劫之六度万行为大业,大愿、大业皆具不可思议的力量。

 

[33] 涅盘 灭度一切生死烦恼,智慧和德行达到究竟圆满。

 

[34] 菩提心 志求正觉之心,即愿成佛之心。

 

[35] 菩萨道 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

 

[36] 择机 选择根机。

 

[37] 因地 发心修道,尚未成佛。

 

[38] 一实境界 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的如来法身境界。

 

[39] 大义门 大乘之门。

 

[40] 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大乘佛法的登峰造极,不退之道的顺风航船。

 

[41] 一乘海 一佛乘之教海。

 

[42] 五乘齐入 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皆可乘阿弥陀佛愿力,一齐进入极乐真实报土。

 

[43]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超越从一地至一地的常途行法,当下证入普贤性海,普门示现因地行相。

 

[4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即佛果。

 

[45] 要弘废立 要门为废而说,弘愿为立而说。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