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第六章 起行

第一节    起行之意义

       由安心而起於三业修行,称为起行。

 

       安心为信仰之意识,起行为实践之行为。「安心、起行」意同「发心、修行」。

 

       前章所举三心为安心,以下所说正行、杂行,正定业、助业属起行。单有安心或单有起行,皆不能达成目的,必须安心、起行具备,方得往生之大益。安心、起行,为行者目、足。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安心能守护起行,起行也能守护安心;心行相资,不一不异,如珠与光,离珠无光,离光无珠。然随根机不同,安心、起行有时间之差别。横具三心者,心行同时具足;竖具三心者,先具安心,然後起於修行。

 

第二节    正杂二行

       起行,大别为正行、杂行二种。

 

       「正」「杂」是就往生极乐这一目标而言。「正」即纯、直。纯粹弥陀、极乐之行,与弥陀、极乐直接相关之行,即为正行。正行有五种,称五种正行,详见下节。

 

       「杂」即不纯、非正,有「通杂」「间杂」二义。从感果来说,其所修行通於人天三乘[1]及十方净土,称为通杂。又就行因来说,除西方净土一行之外,间修余行,称为间杂。总之,五种正行之外,诸善万行悉名杂行。

 

       以净土三经来说,《大经》三辈文「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之念佛为正行,其余出家、发心、造像、起塔等诸善皆为杂行。《观经》十三定观及下三品之念佛为正行,序分三福及中上六品诸行皆是杂行。《阿弥陀经》一日七日念佛外,不说余行,故《阿弥陀经》所说总是正行,无有杂行。

 

       又,「正杂二行」「专杂二修」大同小异,二行就所修行体,二修就能修心相,而有相互交错。正行必然要求专修,故五种正行一一说「一心专」;专修所修必是正行,若所修为杂行,只称为杂修。

 

       又「专修」与「一向专修」也稍有差别。「专修」之词总通於五种正行,以简杂行;「一向」之词唯可用於称名正定业,以简助业。

 

       杂行杂修能否往生,有种种异说:

 

       一谓杂行不能往生。贪瞋凡夫所行诸善,与涅盘界不相应故。

 

       一谓杂行非一概不得往生,若不具三心,不得往生,若具三心,亦得往生。然杂行行体与弥陀无关,安心起行相违,难具三心;正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一致,自然容易具足三心。依此可说,杂行难生,正行易生。

 

       一谓杂行具三心得生者,三心即是念佛心,故杂行得生非杂行之功,功由三心摄归念佛。譬如有人依自力办事不成,转托王力,其事乃成。若就事相,可说事由其人而成;克论实质,完全由王力成办。依此可说,就表相,杂行、念佛皆得往生;论实质,唯念佛得生。

 

       第一义简明,第二义从容,唯第三义极成念佛,巧摄余行。

 

 

第三节    五种正行

       一、读诵正行

       读诵净土三经。若听闻他人读诵、讲解净土三经及净土宗祖师相承论释,皆可摄於读诵正行。

 

       二、观察正行

       观察极乐依正二报庄严。依正二报,即依报与正报。正报指佛菩萨之五阴[2]身,又名正果。依报即极乐世界国土,如宝地、宝池、宝树、宝楼、宫殿等,总为佛菩萨正报身心所依,故称依报,又称依果。

 

       心缘其事为「观」,观心分明为「察」。观察通於定、散。如定心修持十三定观,及散心思维、想像、欣慕、忆念极乐庄严,皆为观察正行。凡夫根劣,多为散心观。

 

 

       三、礼拜正行

       礼拜阿弥陀佛。

 

       四、称名正行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五、赞叹供养正行

       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赞」为赞其功德,赞之不足复加称扬为「叹」,以下荐上为「供」,以卑奉尊为「养」。

 

       赞叹局於口业,供养通於身口意三业。如供香花、灯明等为身业供养,口诵「手执香花常供养」之文为口业供养,意念供香花等为意业供养。若赞叹、供养开为二者,即是六种正行。然通常皆合赞叹供养为一,称五种正行。

 

第四节    助正二业

       就前五种正行,开为五种,合为正助二业。其中第四称名正行为正业,前三後一四种正行为助业。

 

       正业,全称「正定业」,出自宗祖《观经疏‧散善义》: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正」者,相对於助。

 

       「定」有「选定」及「决定」二义。「选定」者,昔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时,从二百一十亿诸佛誓愿海中,独选称名一行以为凡夫往生之正因,而发念佛往生愿——第十八愿,故以称名为弥陀选定之往生行。「决定」者,称名既是弥陀本愿所选定之行故,决定往生。约佛即是选定,约众生即是决定。本愿选定之行故,决定往生;决定往生之业故,本愿选定。二义还成一义。

 

       助业者,能助行者之心,行於本愿称名,故称助业。若广论之,助业不止四种正行,而有同类助业、异类助业。

 

       同类助业,即前三後一四种正行。此四种正行,约其行体,与所助之念佛同属归命阿弥陀佛之行,故称同类助业。

 

       若行者心念、口称,精进勇猛,唯修念佛,长时不怠,则不需要助业;若其性懒惰,於单纯重复之念佛,心生懈倦,则须修助业,以励正定业。

 

       如读诵净土三经,见其或明「光明摄取」之德,或说「灭罪往生」之益,处处广赞念佛功能,依之,念佛之心自然勇进,是由读诵助入念佛。

 

              又观察极乐依正二报之时,心缘极乐胜境,尤其如来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正当其时,自然除懈怠之心,而勇进念佛。

 

       又修礼拜正行之时,瞻仰如来尊颜,思佛身万德庄严,专为救度我等,愿生之志更加恳切,然得生之行无过念佛,故随愿生心增而念佛益精。

 

       又赞叹佛德,自然生起愿见佛之心,见佛心起,念佛心增。

 

       异类助业,如《大经》三辈所说出家、发心、造像、起塔等,以及《观经》三福等诸行皆是。这些虽然实际上是杂行,从其助成念佛这一方面,称为助业。由於其行体与弥陀之行不是一类,故称异类助业。

 

       或有在家,公私事务繁忙,多有障碍,难以做到静心念佛;而由出家,得以息心山林,掩影云霞,自在念佛,故以出家为念佛之助业。

 

       又有俗尘喧嚣,境缘愦闹,念佛常怠;若诣道场,见像敬礼,念佛易专,即是以塔像为念佛之助。

 

       又若不发心,不观自他受苦,念佛易倦;若发心自他兼济,悲念自他受苦,自然炽盛念佛,即是以菩提心助成念佛。

 

       其余诸行助成念佛,一一准知。

 

第五节    二行二修得失

       正杂二行、专杂二修之得失,是约正行杂行、专修杂修行体而论,不关行者之根机利钝、行业勤怠。

       正杂二行有五番得失,专杂二修有十三得失。

 

       一、五番得失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之释,正行有五种得,杂行有五种失,称作「五种得失」,或称「五番相对」。

 

       (一)亲疏对

       修正行者,於阿弥陀佛甚为亲昵,故名亲行。

       反之,若修杂行,与阿弥陀佛常相疏离,故名疏行。

 

       (二)近远对     

       修正行者,於阿弥陀佛甚为邻近,故名近行。

       若修杂行,与阿弥陀佛甚为遥远,故名远行。

 

       亲近对与疏远对,乍见虽似无别,但善导大师《观经疏‧定善义》立「亲」「近」二缘以示差别。「亲」,亲昵,是约心而言。此世界与极乐净土虽遥隔十万亿佛土,然弥陀与行者常相忆念,不相舍离,故说为亲。「近」,邻近,是约处所而言。阿弥陀佛常来守护行者,如影随形,现在一处,须臾不离:是即二者之差别。

 

       (三)有间无间对

       「间」,间隔、间断。修正行者,於阿弥陀佛忆念常不间断,故名无间。

       反之,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名有间。

 

       (四)不回向回向对

       正行之行体,本自趋向西方故,即使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故名不回向——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回向。

 

       修杂行者,安心与起行不相应,若不特别回向,不成往生因,必须特别回向,方成往生因,故名回向。

 

       (五)纯杂对

       「纯」即正行,「杂」即杂行。正行为纯往生极乐之行,故名为纯。

       杂行为非纯往生极乐之行,通於人天及三乘,亦通十方净土,故名为杂。

 

 

       二、十三得失

       专修正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以此决定往生之利益,故说为「得」。杂修行体与弥陀不相应,发得三心之人甚为稀少,如此则千中无一往生,故说为「失」。然并非杂行杂修之人一律不具足三心,故对杂修行者,若以宽容态度与而言之,即说「百时稀得一二往生」;若以严峻态度夺而言之,则「千中无一往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虽举专修四得、杂修十三失,但专杂番对,准之专修亦有十三得。杂行十三失列举如下,反之即正行十三得。

 

       (一)杂缘乱动失正念故

       修杂行者,行杂行之行,受杂行之教,近杂行之人,至杂行处所,由此「行、教、人、处」四种杂缘交错动乱,退失念佛正念。

 

       (二)与佛本愿不相应故

       杂行非弥陀本愿所誓之行,故与本愿不相应,百中仅得一二往生。正行则百即百生。二者大异。

 

       (三)与教相违故

       《观经》虽先说定散诸行,最後唯劝念佛,可知:念佛为世尊本意。杂行非世尊本意,与世尊教劝相违。

 

       (四)不随顺佛语故

       《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唯证诚念佛往生不虚。杂行缺诸佛证诚。既不随顺诸佛证诚之语,往生者稀少。

 

       (五)系念不相续故

       正行是与阿弥陀佛一体之行,修之者自然念念相续,心系极乐。杂行与弥陀、极乐无直接关系,行者心不系念极乐,或百人仅得一二往生,乃至千中无一往生者。

 

       (六)忆想间断故

       专修之人,心住於净土境界,忆想无有间断。杂行行体牵向余方,而非忆想极乐,所以为失。

       第五失与第六失,似同而别。「系念」即欣求,属安心;「忆想」属意业起行。

 

       (七)回愿不殷重真实故

       「回愿」即回向发愿,「殷重」即殷勤郑重。杂行虽可回向得生,然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愿,此由回愿不殷重真实,缺於深心、至诚心,不得往生,所以为失。

 

       这有两方面:

       一就能回之心。专修正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亲,安心、起行全体相应,故回向发愿亦殷重真实。然杂修行体与极乐无关,与阿弥陀佛疏隔,安心、起行互相违背,故回愿亦非殷重真实。

 

       二就所回之行。专修正行,行体与阿弥陀佛一致,由阿弥陀佛发愿救度众生殷重真实故,行者亦得真实功德。杂行行体与弥陀无关,以凡夫有为心[3]修之,总为虚假,无真实功德,故其回愿亦不殷重真实。

 

       (八)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

       此有二:

       一谓念佛不为烦恼所染,喻如莲花出於污泥,不为污泥所染,杂行为诸烦恼所染。虽然专修、杂修俱起烦恼,而有染、有不染故,得失大异。

 

       二谓「贪瞋」属五浊中烦恼浊,即五钝使[4],「诸见」即见浊之五利使[5]。诸见损四谛、十六行相[6]等理观,贪瞋损於供养、起立塔像等事善。若修杂行,修观法时,诸见叠起;行事善时,贪瞋竞生。然念佛,不涉观法,故诸见不起;非行事善,故贪瞋不生。由此,念佛不俱起贪瞋诸见,唯杂修俱起贪瞋诸见,故以念佛为得,杂行为失。

 

       (九)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惭」为自耻,「愧」为耻他,「忏」为梵语「忏摩」之略,汉译即是悔过,「忏悔」为梵汉并称,即痛改前非之义。

 

       杂修之时,俱生烦恼,於中起惑,微细难知,既不知过失所在,故无惭愧忏悔心。此从第八失相关而来。又恶取空[7]者,无忏悔心,此过起於缘理心,故且属於行失。若修正行,由机深信,则「念念称名常忏悔[8]」。

 

       (十)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

       「佛恩」即阿弥陀佛本愿救度之重恩,又释迦如来劝化专修之重恩。若正行念佛相续之时,顺弥陀本愿,称释迦本怀,即为忆念报谢二尊重恩。杂修之人,不明佛意,昧於佛恩,故无念报佛恩。

 

       (十一)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

       若修正行,信知自身为罪恶凡夫,无一所长,偏凭弥陀求出离故,不生轻慢,不起名利。杂行之人,由行体之失,或以「我身堪能修学戒定慧三学」,或以「生佛平等」,贵己等佛,如是心生慢举,染於名利,故以为失。

 

       (十二)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

       「人我自覆」即以我胜他,骄於他人,生於我慢,覆障自心。「同行」即彼此志同道合,共修出离之行。「善知识」有三种:外护,同行,教授。此指教授善知识,上之「同行」即同行善知识。

 

       修杂行时,由行体之失,自然傲慢不逊,以我为能,轻视他人,不乐亲近专修念佛之人。

 

       (十三)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乐」即喜好。杂行之人,由心召感,自然好修杂行,好闻杂行教,好亲杂行人,好至杂行处;由此好乐,趋附种种杂缘,既障自身往生正行,亦障他人往生正行。

 

       十三种得失,为总通专杂之诸行而说,未必一一行上各各皆具有十三种。若细分别,专修当中,第四称名正定业,必具十三得;前三後一四种正行,具阙不定。又杂修之失,亦具阙不定,或悉具十三失,或不悉具。

 

       业行人,切须明辨专杂得失,舍杂行杂修,归专修专念,成办往生大事。

 

果失 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往生者)。
缘失 乃由杂缘乱动
因失 总失  1失正念。
别失 教(理)失 2与佛本愿不相应。
3与教相违。
4不顺佛语。
行(事)失 5系念不相续。
6忆想间断。
7回愿不殷重真实。
8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
9无有惭愧忏悔心。
10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
11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
12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
13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

 

第六节    五念门

       五念门为往生之起行,源於天亲菩萨《往生论》,而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予以解说。《往生论》与《往生礼赞》所明五念门,大体是同,至其细末,不无少异,今则主依善导大师之释而说明之。

 

       五念门即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之五种行。「念」有安心之义,「门」即能入之义。此五种行,一一具安心故,能入往生净土之门,故说五念门。如《往生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其五念门如下:

 

       一、身业礼拜门

       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花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

 

       二、口业赞叹门

       一心专意,赞叹彼阿弥陀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国土一切庄严光明等。

 

       三、意业观察门

       一心专意,忆念、观察彼佛及一切圣众光明,及国土庄严等。

 

       四、作愿门

       行者专心,一切时处,三业四威仪[9]所作功德,悉皆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极乐净土。

 

       五、回向门

       回向有往相及还相二种。

 

       行者专心,若自作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往生彼国:此为往相回向。

 

       又若不具足六神通[10],证得无生忍,则不能自在教化众生。故发愿自身生净土已,乘佛本愿力,速得六神通,证得无生忍,还来秽国,尽未来际,教化众生:此为还相回向。

 

       《往生论》尚有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之五门,称五功德门,与五念门为因果关系。礼拜等五门为此土修因,依此往生彼佛净土所得之利益,说为五项功德,故即是果。

 

       五念门与五种正行,并非完全不同,而是互有开合,不过是半开半合。其中,礼拜、赞叹、观察三行,五念门与五正行彼此全同。五念门缺读诵、称名二门,五正行无作愿、回向二行。若彼此相合,须约三业门配属。谓五正行之读诵、称名二行俱是口业,可合於五念门中赞叹门;五念门之作愿、回向二门同属意业,可合於五正行之观察正行。

 

        

 

       名词注解:

       [1] 三乘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 五阴   色、受、想、行、识,或称五蕴。

       [3] 有为心   有造作之心。

       [4] 五钝使   贪、瞋、痴、慢、疑五种妄惑,由身见、边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5] 五利使   五种动念即生的妄惑:身见(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执取常断二见)、邪见(邪心取理,拨无因果,断灭善根)、见取见(执取邪法以为胜法)、戒取见(执取错谬的戒律)。

       [6] 十六行相   四谛各有四行,则为十六行:苦(苦、非常、空、非我),集(因、集、生、缘),灭(灭、静、妙、离),道(道、如、行、出)。

       [7] 恶取空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说彼此皆空。

       [8] 念念称名常忏悔   称名具足忏悔功能。

       [9] 四威仪   行、住、坐、卧,各有仪则,不损威德。

       [10] 六神通   一、天眼通(能见一切众生、事物,能见自他来生境界);二、天耳通(能闻一切音声,能懂一切语言);三、他心通(能知众生心中所想、品行善恶);四、神足通(随意变现,无远不至,不受时空障碍);五、宿命通(能知自他过去多生多世所行之事);六、漏尽通(断尽见惑思惑,不受三界生死)。

       [11] 大小乘论藏   《摄大乘论释‧第八》《俱舍论‧第二十七》《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五》等皆谈「四修」。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