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净土宗概论》

  1. 第十章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报
  3. 第八章 本愿称名
  4. 第七章 作业行仪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净土宗相承论释
  8.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9. 第二章 净土宗教相判释
  10. 第一章 净土宗义概说
  11. 前言.目录

贰、《佛说阿弥陀经》要义

  1. 《阿弥陀经》要义(十六)
  2. 《阿弥陀经》要义(十五)
  3. 《阿弥陀经》要义(十四)
  4. 《阿弥陀经》要义(十三)
  5. 《阿弥陀经》要义(十二)
  6. 《阿弥陀经》要义(十一)
  7. 《阿弥陀经》要义(十)
  8. 《阿弥陀经》要义(九)
  9. 《阿弥陀经》要义(八)
  10. 《阿弥陀经》要义(七)
  11. 《阿弥陀经》要义(六)
  12. 《阿弥陀经》要义(五)
  13. 《阿弥陀经》要义(四)
  14. 《阿弥陀经》要义(三)
  15. 《阿弥陀经》要义(二)
  16. 《阿弥陀经》要义(一)

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三)
  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二)
  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一)
  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十)
  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九)
  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八)
  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七)
  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六)
  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五)
  1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四)
  1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三)
  1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1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一)
  1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
  1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九)
  1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八)
  1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七)
  1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六)
  1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五)
  2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四)
  2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三)
  2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二)
  2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一)
  2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十)
  2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九)
  2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八)
  2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七)
  2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六)
  2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五)
  3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四)
  31.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三)
  3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二)
  3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一)
  34.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十)
  35.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九)
  36.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八)
  37.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8.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39.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五)
  40.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四)
  41.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42.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43.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一)

肆、《往生论》讲义

  1. 《往生论》研究
  2. 《往生论》要义
  3. 天亲菩萨之教判思想
  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伍、《往生论注》讲义  

  1.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2.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 现生不退论
  4. 平生业成论
  5. 佛身佛土论
  6. 凡夫论
  7. 称名论
  8. 易行论
  9. 愿力论
  10. 真实功德之垂救
  11. 一线四点
  12. 净土宗第一奇书
  13. 昙鸾大师之教判思想

陆、其他

  1. 阿弥陀佛的救度(中英对照)
  2. 《观经疏》四重判
  3. 《阿弥陀经》「三段要文」之经证、祖释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讲义
top

讲义

第五章 安心

第一节    安心之意义

       安心,为净业行人持心之相状。「安」是安放、安住,「心」即心念,「安心」即是将心念安住一处。众生行为之善恶邪正,结果之苦乐升沉,无不受心之导引,由持心所决定。心安住於善,则引生善行乐果;心安住於恶,则引生恶行苦果。故知安心为万行之本源、行者之至要。

 

       安心有重重:

       一切法中有善,有恶,而安心於善;

       善法中有世善[1],有出世善[2],而安心於出世善;

       出世善中有大乘,有小乘,而安心於大乘;

       大乘中有秽土[3]不退,有净土不退,而安心於往生净土不退;

       往生净土中有十方,有西方,而安心於西方;

       往生西方行法中,有诸行[4],有念佛,而安心於念佛;

       念佛中,有仗佛本愿力,有仗自修持力,而安心於仗佛本愿力。

 

       要之,心住弥陀本愿救度,一向称名愿往生,亦即「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此为净土宗行人之安心。

 

  

 

第二节    总安心

       净土宗有「总」「别」两种安心。

       总安心即是总体上归心弥陀、欣慕极乐,还没有引生具体的修行。

       在此之上,具伴行业,也就是具备所求、所归、去行三方面,即为别安心。

       安心、起行相对时,安心即指别安心,亦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

       总安心有二:一、菩提心;二、厌欣心。

 

 

一、菩提心

 

       菩提心,即是愿成佛之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作无上道心。此中别分「菩提心愿」与「菩提心行」。「菩提心愿」即度、断、学、证之四弘誓愿[5]。「菩提心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万行。

 

       净土法门,本为凡夫,历劫六度万行是难行道,凡夫不堪,故求生净土,以期往生之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故净土门之菩提心即指「菩提心愿」,即是愿共一切众生同离秽土,同生净土,同学法门,同成佛道。此为净土门之四弘誓愿。

 

       单就菩提心,可以是安心,也可以是起行。如《观经》上品下生以菩提心为行者所受之法,即是起行。今所说菩提心,近愿往生,远期佛果,属於安心,称总安心。

 

  

 

二、厌欣心

 

       厌欣心即是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由厌离此现实世界之多有缺陷、虚伪不实,而欣慕极乐世界之真实清净,而起菩提心及三心,故厌欣心为三心及菩提心之基础。三心必定具足厌欣心,而厌欣心未必具足三心。三心包含面狭,厌欣心包含面广。虽欣慕净土也可能有不真实心、疑心、不回向心,故厌欣心没有超出总安心之范围。

 

       厌与欣必须同时具备,譬如舟行,须先解缆绳,後加橹桨。欣而无厌,如徒摇橹桨而未解缆绳;厌而无欣,如虽解缆绳而拱手旁观,不摇橹桨。互缺其一,其事不成。

 

       厌欣心实为三心之基础。如同建楼,欲三心坚固,必须打好厌欣心之基础。

 

第三节    别安心

       别安心即是三心。三心即: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

 

       此三心为念佛行者之至要。能否往生,全看是否具足三心。具三心者,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不像菩提心,下机行者虽不发菩提心,仍然可以往生;三心不然,不论机之上下、根之利钝,皆必须具足三心。若不具足三心,无论如何万行精进,都是徒然无功。故三心为愿生极乐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条件。

 

 

一、至诚心

 

       至诚心即真实心。此有二重:(一)心相;(二)心性。

 

(一)心相

 

       凡夫之习,多虚少实。心口各异,言念无实,即为虚假;心行一致,内外相符,即为真实。纵於余事心多虚假,然於往生必须真实。内住愿生之念,外勤三业修习,即是至诚心。亦即意住弥陀净土,口称弥陀佛名,身业合掌礼敬,三业所勤,专为往生,内外相应,是心真实,能得往生;内怀名利之思,外现贤善之相,是心虚假,必不能生。

 

(二)心性

 

       凡夫一向无有真实,贪瞋邪伪、恶性难侵,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之业。

 

       然阿弥陀佛绝对清净,绝对真实,乃至因中行菩萨行时,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无不真实。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故若凭凡夫心行,纵然苦励身心,急走急作,如炙头燃,以性不离贪瞋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必不得生。

 

       若舍己归佛,舍假取真,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得往生。

 

       平生之时,此人具不具真实心,仅观外表难知,及至临终,金砾立判,具真实心者决定往生,虚假杂毒之人不得往生。

 

       故为对治虚假心,而说真实心。然则愿生行人,必须舍己归佛,内外相应,即名真实心。

 

       此真实心有两种,自利真实及利他真实。行者自身具至诚心为自利真实,教他具真实心即是利他真实。自利真实心为愿生行人所必须;利他真实心并非人人所必须,而是就行者之机,有人具有,有人不具有。

 

 

二、深心

 

       深心即是深信之心。

       所信内容有二:(一)信机;(二)信法。合称「机法两种深信」。

 

(一)信机

       即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也就是信自身之无力,以自力不可能出离生死。

 

       此为净土教特有的信仰,因信我身之无力,方能通身放下、彻底靠倒而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

 

(二)信法

       即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专为我等罪恶凡夫、无出离缘者作出离强缘,因而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因依佛力,达成往生,故即是信佛愿力不可思议。

 

       众生根机千差万别,如其面貌各异,信心也有浅深。究竟是依什麽标准说为深心呢?善导大师《观经疏》列举四种妨难、破坏净土教之人,若逢此「四重难破」之人,而往生净土之信心不受破坏,即是具足深心之人;反之为不具足深心,由此可知信心之深浅。

 

       第一重为别解别行、异学异见之人,亦即圣道门行人,而加妨难破坏。现世所见不信念佛往生,而加种种非议之人皆是。

 

       第二重为大乘地前三贤[6]及小乘罗汉、辟支[7]圣人等,而加难破。

 

       第三重为大乘高位菩萨,初地[8]乃至十地[9]等,而加批难。

 

       第四重为圆满无上觉者,报佛化佛等论难。       

 

       亦即初从凡夫,至二乘[10]圣人,至高位菩萨,直到诸佛,皆异口同声说「具足烦恼凡夫,罪障满身,但只念佛,不可能往生真实清净报土」,虽闻此语,凡夫决定往生之信心不受动乱,而更增长坚固往生信心。由此可知,此人具足深心。反之,遇到妨难破坏,心即动乱,疑不得生,即不具足深心。

 

       但第二、三、四重难破,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为坚固信心、对治狐疑所假设。

 

       疑有疑法与疑自。疑法者,即疑念佛之法,以为不能达成往生。如:「念佛仅有六字,三尺童子皆能。然凡夫往生高妙极乐之一大事,怎麽可能靠如此容易之念佛即能达成?」疑自者,虽信念佛法门及佛本愿,但认为自身是罪业凡夫,毫不足取,故虽念佛,恐怕难以往生。

 

       为对治疑自与疑法二种疑心,而说机法两种深信。

 

       如何建立深信?有二:(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

       「罪障凡夫称名定生」,非是等闲人所说,而是释迦无上觉者、满足大悲人所说;又非释迦一佛所说,一一诸佛悉皆同证同说。

 

       既是佛说,不为一切因人[11]言辞之所破坏,故能建立自心,不为他动。

 

(二)就行立信

       往生行有多种,杂行、正行、念佛,一一回向皆得往生。其中念佛一行为正定业,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择之行。专称佛名,为顺彼佛本愿,乘佛愿力,定得往生,实是最极真实之法,无可怀疑。

 

三、回向发愿心

       以过去今生,自作、随喜等一切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称作回向发愿心。

 

       「回」者,回转;「向」者,趋向。本来修诸善根功德一一皆有感果功能,现在全部回转而趋向求生极乐,称作回向。

 

       一般来说,挟带善根求愿往生之「挟善趋求」,称为回向心;直愿往生之「直尔趋求」,称为发愿心。五念门即开此为作愿、回向二门,今则合为一心,称回向发愿心。

 

       但专修念佛行者,并非於念佛之外别修杂行以回向,乃是回向专修念佛之前所作善根。因既专修念佛,点滴之善皆纳入念佛一体,念佛之外不见余善之相故。又不仅自作善根回向,也随喜他善以回向。所谓随喜他善,并非自己能作之善故意怠慢而不作、能施之财故意爱吝而不施,只是限於条件不能自作善根时,见他人修种种善,从内心深生欢喜认同,视如己作。若见他善随喜,与自作善根无异。

 

       回向又有「往相」与「还相」(详见下章《五念门》下所述),为自身往生所修善根回向,称为往相回向;回愿往生净土之後,还来秽土教化有缘,称为还相回向。

 

       总之,回向发愿心为切愿往生、相续不退之心。

 

       以上三心,经文虽有「一者、二者、三者」之言,并非各各独立、有三种不同之心,而是归佛愿生之一心从不同侧面的表述。为明此愿生心之真实无伪,而说至诚心,为明此愿生心之决定不动,而说深心。

 

       欲达成任何事,首先心必须真实,不能虚假,故先说至诚心;初心虽真实,若为他人破坏动乱,也不能达成目的,故次说决定深心;此真实决定心,是何趋向?故次说回向发愿心。亦即:最初一念,舍己归佛,内外相应,说为至诚心;即此真心,决定不动,转名深心;即此真实决定之心,相续趋向净土,转名回向发愿心。《观经疏》释言「决定(深心)真实心(至诚心)中回向愿(回向发愿心)」,故三心只是归佛愿生之一心,前则趋後,後必摄前。

 

       此归佛愿生之一心,约其体性,真实无伪,说为真实心;约其相状,决定不动,说为深心;约其力用,相续愿生,毕命为期,说为回向发愿心。

 

       为对治虚假心,而说真实心;为对治疑心,而说深心;为对治不回愿心,而说回向发愿心。

 

       又此三心,一一可从佛及众生两方面来说明。先由佛心真实、决定、发愿回向功德给罪障凡夫,欲救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凡夫归佛,即凡心而佛心,故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从众生来说,有横具三心、竖具三心。横即不经次第,同时顿具三心;竖即有次第,先具真心,次具深心,次具回向发愿心。

 

       又有智具三心、行具三心。由智慧理解三心文句意义,而发三心,称为智具三心;不知三心之文,不明三心之意,一向念佛之中,自然具足三心,为行具三心。

 

       一旦具足三心,自然不退,佛慈回向故,佛力住持故,佛光摄取故,生佛一体故,诸佛护念故。善导大师说「蒙光触者心不退」「心若金刚」。若中途退转,可知当初即未具三心。

 

     善导大师释「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言: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归命」即是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即是回向发愿心。能归能愿,即是「南无」,所归所愿,即是「阿弥陀佛」,能所一体,三心全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三心即是名号故,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向称名之人,自然具足三心。所言「就行立信」,非就余行立信,而是就阿弥陀佛之行,立必得往生之信。

 

       三心为自利利他之大乘心,通摄念佛、诸行。然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故,六字之行体,本来真实清净,不为凡夫贪瞋所染,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诸行非本愿行,为凡夫贪瞋所染,为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本不可得生真实清净报土,然若具足三心修之,亦得往生。此因三心以名号为体,三心即是念佛心,由此三心摄诸行归於念佛,原本微少杂毒之善,转为清净广大功德,故得往生。犹如附水灵河,久旱不竭;滴水入海,同一深广。故知诸行往生,非诸行之功,而是由三心摄归念佛,成六字体内功德之故,如善导大师释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知:三心乃是往生之秘钥,名号实为除毒之神丹。

 

       要之,心思阿弥陀佛之救度,口称阿弥陀佛之名号,是为三心具足,往生大事成办。

 

 

       名词注解:

       [1] 世善 或称世福,即世间的善福业,虽能导致乐果,但仍为生死之法。

       [2] 出世善 出离世间生死之法。

       [3] 秽土 秽恶的国土,有三途五浊等秽恶。

       [4] 诸行 此处指念佛以外的各种善行。

       [5] 四弘誓愿 三世诸佛的总愿、通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6] 三贤 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诸位菩萨,虽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前菩萨」。

       [7] 辟支 辟支佛,即缘觉。

       [8] 初地 十地菩萨中的第一地——欢喜地。初地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

       [9] 十地 菩萨第十地——法云地。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10] 二乘 声闻乘与缘觉乘。

       [11] 因人 因位之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总称。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