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弥陀诞开示(下)
接下来,我们看第五大点:
五、阿弥陀佛者,众生之本尊也、机法一体之佛也。(机法一体)
本尊者,本者根本,尊者独尊。犹如人之生命,生命是人之根本,最尊、超胜、绝对、唯一、无可替代。故本尊乃信仰者根本之独尊,解脱成佛之依凭,与之相即相入成为一体,非有不可,且唯一不二,若无则丧失慧命,若二则歧路无归。
阿弥陀佛不只是我们修行人的本尊,也是所有众生的本尊,而且阿弥陀佛跟念佛的众生是机法一体。
「本尊」是什麽意思呢?有信仰的人、修行的人,才有所谓的本尊,如果没有信仰、没有修行的人,是没有本尊的。同时也只有佛教讲本尊,其他的宗教不谈。譬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他们讲上帝,因为基督、天主、伊斯兰,这些宗教的根源就是上帝,没有上帝就没有这一些了,因为他们认为是上帝所创造的,信上帝回到天堂,不信上帝就会判他下地狱,所以他们无所谓本尊。
只有佛教的修行人,才有信仰本尊或供养本尊。尤其是密宗,密宗一定要供奉本尊,同时也要修本尊相应法。
到底本尊与修行者有什麽关系?重不重要呢?关系非常大,而且非常重要,否则就不叫本尊。我们把信仰的对象称为本尊,高高的供奉在上,以世间种种宝物来庄严、供养,可见对方在我们的心目中,乃至生命中是多麽的重要,这个就是本尊。
在这里为本尊做了一些解释与定义──「本尊者,本者根本,尊者独尊」。
「本」就是根本;「尊」,独一无二、尊贵无比、尊崇至上。
「本者根本」,是我们在修行、解脱上,最根本,也是最初与最终所依靠的对象,这个就是「本尊」。因为他是我们依靠的对象,所以独一无二的尊贵,无可替代。
「犹如人之生命」,本尊就好像一个人的生命。生命对我们是根本性的重要,所以这里就说「生命是人之根本,最尊、超胜、绝对、唯一、无可替代。」
有一句话说「财不如身,身不如命」,假设用全宇宙所有的宝物来换我们的生命,可以吗?不可以,因为生命最根本、最宝贵,没有生命,即使有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物,也没有任何作用,与我们无关,因为用不到。所以,生命就是根本,乃至是身体的根本,因为这个肉体不是我们的,神识才是主人,身体算衣服而已。但真正来说,神识也不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才是真正的自己。
所以生命是人的根本,因此生命是最尊贵的也是最超胜的,超越、胜过一切的。没有生命的话,一切都没有意义,因此生命是绝对性的;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相对的可以比较,绝对的就无可比较,所以是唯一、无可替代的。如果让你当国王七天,之後就要被砍头,愿意吗?不愿意。所有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依附在这个生命,没有这个生命,就没有这一些荣华富贵,所以生命是最根本的。
本尊也一样,「故本尊乃信仰者根本之独尊」,本尊对我们来讲是根本上,独一无二的,其他的佛、菩萨,都不能跟我们的本尊来相提并论或者替代。为什麽?其他的佛不能救度我们,其他的菩萨更不用讲。如果我们以其他的佛来做为本尊,岂不是失去了解脱的可能性了?这个是从结论上来讲本尊。
「本尊是解脱成佛的依凭」,我们的本尊必须是能够让我们解脱,也能够让我们成佛,是我们解脱成佛所依靠的,才能作为我们的本尊,同时「与之相即相入成为一体」。「相即」就是一体不离的意思,「相入」就是彼此融合在一起,所以这样的本尊是我们修行者非有不可,而且唯一不二的。
「若无则丧失慧命」,如果没有本尊,我们就丧失慧命,继续六道轮回,所以本尊「非有不可」,「且唯一不二」。如果二的话,有两个本尊,那到底要依靠哪一位?两条路要选择哪一条?
「若二则歧路无归」,往生的正因只有一个,没有两个,所以本尊只能一不能二;二的话就「歧路无归」,有好几条路,结果没有一条是能够归回家乡的路。可见独一无二的本尊对我们的重要。
在这里所讲的本尊,是指阿弥陀佛,所以说「阿弥陀佛者众生之本尊也,机法一体之佛也」。因此修学净土法门的念佛人,佛堂有供奉本尊的话,所供奉的本尊,是一不是二,也不是三,这一个本尊就是阿弥陀佛。供养雕刻的相,或铜铸的相,或泥塑的相都可以,或是画像也可以,六字名号也可以。总之,念佛人的本尊就是阿弥陀佛一佛,没有二、没有三、没有其他。这能够让我们一心,不杂不乱、专注不变。
《悲华经》说:「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烦恼特别炽盛,业障特别深重,使得一千四佛摒弃我们而离开」。意思就是说,由於我们烦恼重、业障深,十方诸佛想要救我们而不可能,因此就离开我们;蕅益大师也说,十方诸佛离开我们,幸有阿弥陀佛一佛能够救度我们。因此,我们就以唯一能够救度我们的阿弥陀佛,作为我们的本尊。其他的佛菩萨对我们也是有恩惠,我们也是要南无、恭敬的;因为生生世世以来,也因为有其他的佛菩萨推动我们,才能够让我们遇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尤其是像《无量寿经》「发起序」所讲:「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之後讲授这个法门;所以,所有的如来都对我们有恩惠,所以我们念其他的佛、菩萨,也会加上「南无」两个字。但是,本尊却只有一位,我们「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南无」跟南无其他的佛菩萨的南无,内涵、感情、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有信受弥陀的救度,有愿生弥陀净土的涵意。善导大师说,这一种「南无」就是「归命」,把我们身心性命归入弥陀的救度;其他的「南无」,南无佛或南无其他的菩萨,是一种感恩的、恭敬的,并没有归命的内涵在里面。
那佛堂往往也有供奉西方三圣,我们要怎麽看待呢?当然,本尊就是中间的阿弥陀佛,两边的观音、势至是阿弥陀佛的脇侍,不是我们救度的主人,要这样理解。所以,念佛人的佛堂,最好供奉一尊就好,让我们一心专注,才不会在信仰上认为这也要皈依供养,那也要皈依供养,这要称念,那也要称念,这也要依靠,那也要依靠。如果这样,就杂了。
因为我们是凡夫,总有分别、有执着,所以我们这一个法门,就是越单纯越好,否则的话,我们执着的不得了。万一抓错了对象,怎麽办?不过,我们这一个法门,不是我们念佛去抓阿弥陀佛;是念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念佛,得蒙入於阿弥陀佛的怀抱。
接下来:
可谓:恒沙世界,极乐最第一;十方诸佛,弥陀独称尊。
故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唯一,最尊无可比,诸佛皆不及;
度生无障碍,威神不思议,信者得往生,昇道无穷极。
阿弥陀佛在十方诸佛当中最尊的、无比的、十方诸佛所不及的。这在《无量寿经》、《平等觉经》以及《大阿弥陀经》的经文都有谈到。阿弥陀佛也叫无碍光佛,他的光明名号摄取众生,不受众生烦恼、业障、冤亲债主,乃至天魔外道的障碍。
「信者得往生」,只要信就能够往生。这个信跟愿、行是在一起的,信中有愿,如果不愿生极乐,那信什麽呢?而信了,自然就会浮出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信行一体、信愿不二。净土法门信愿行是一体的,信中有愿行,愿中有信行,行中有信愿。
「昇道无穷极」,这五个字是《无量寿经》所讲的,意思是说,我们只要信佛念佛,今生就必定能够脱离六道生死的轮回,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昇道无穷极,也就是成佛的意思。
由於时间的关系,这篇讲义只摘录略解。希望大家将这篇讲义带回家,反覆研读,必能增智慧生信心。
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