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讲演

  1. 2024龙年新春讲话
  2. 皈依开示(2023年11月11日新营)
  3. 庆祝弥陀圣诞暨净嵩法师往生二十周年纪念讲话
  4. 2023中元开示
  5. 剃度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开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三)
  8.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下)
  9.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10. 2022中元开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为净土宗志工干部讲话
  14. 清明节慎终追远与念佛(2022年清明节开示)
  15. 念佛超度之胜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二)
  18.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一)
  19.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必得超绝去
  20.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24.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弥陀诞开示
  27. 2020中元法会开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无常三根本
  31. 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32. 剃度开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节开示(2019)
  34. 剃度开示(2019年5月12日)
  35. 猪年话猪
  36. 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37. 净土宗──往生净土成佛宗
  38. 受戒与持戒
  39. 趋向净土的关键密码
  40. 剃度开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种成佛法
  42. 横超的净土法门
  43. 往生与预知时至
  44. 剃度及皈依开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
  46. 剃度开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极乐的条件(中)
  48. 往生极乐的条件(上)
  49.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愿分类归结
  51. 弥陀愿心的根源
  52. 净土宗的结论──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点
  54. 慈心法门
  55. 念佛不妄语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脱离轮回之上
  57. 净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托父母於阿弥陀佛
  59. 为何吃素?
  60. 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61.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62. 爱与佛命
  63. 不请之友
  64. 岁末聚餐对僧众的谈话
  65. 学佛的目的
  66. 说爱(二)
  67. 说爱(一)
  68. 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69.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涂众生
  71. 澳门净土宗学会 赞颂辞
  72. 「以诚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届净土宗志工研习会勉言
  74. 慧净法师除夕团拜电话致辞
  75. 在心、在缘、在决定
  76. 佛教点灯的意义
  77. 念佛的方法与要领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处?
  80.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81. 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莲
  84. 三涂众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弥陀救度
  86. 为新戒比丘开示
  87. 归依劝嘱
  88. 念佛的音调与心态
  89.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90.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略讲
  91.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
  92. 初机念佛群疑问答
  93. 简介净土宗专纯念佛的道风及心态
  94.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95. 初学净土法门应有的认识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98. 念佛即圆满悲智功德
  99. 〈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一文的启发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
  102. 万行不凭凭念佛(二)
  103. 万行不凭凭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终直入涅盘城
  105. 弥陀名号 不可思议
  106. 守愚念佛 弥陀住顶
  107. 阿弥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业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为念 以净为归
  113.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114. 乘本愿船 登涅盘岸
  115.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116. 世间虚假 唯佛独真
  117. 一心念佛 无疑无杂

法义开示

  1.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三)
  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二)
  3.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一)
  4.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
  5.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九)
  6.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八)
  7.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8.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六)
  9.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五)
  10.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11.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三)
  12.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二)
  13.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14.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15. 弥陀净土的特色-超
  16. 《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17. 《观无量寿经》概说(八)
  18. 《观无量寿经》概说(七)
  19. 《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20. 《观无量寿经》概说(五)
  21. 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
  22. 净土宗带三法数
  23. 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24.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25.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五)
  26.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四)
  27.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三)
  28.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二)
  2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一)
  30. 《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31. 《观无量寿经》概说(三)
  3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33. 《观无量寿经》概说(一)
  3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七)
  3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3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五)
  3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四)
  3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3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二)
  4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4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
  42.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九)
  43.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八)
  4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七)
  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六)
  4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五)
  4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四)
  4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三)
  4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5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礼开示
  54. 「弥陀三约定」
  55. 为新戒弟子开示
  56. 净土宗「四不」
  57. 《无量寿经》大意(九)
  58. 《无量寿经》大意(八)
  59. 《无量寿经》大意(七)
  60. 《无量寿经》大意(六)
  61. 《无量寿经》大意(五)
  62. 《无量寿经》大意(四)
  63. 《无量寿经》大意(三)
  64. 《无量寿经》大意(二)
  65. 《无量寿经》大意(一)
  66. 《无量寿经》概说(续)
  67. 《无量寿经》概说
  68. 净土宗特色略说
  69. 净土宗宗旨略说
  70. 略说净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礼开示
  72.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
  73. 成佛何时、极乐何处、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75. 略说弥陀名号之义
  76. 为什麽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77.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78. 娑婆众生 无不是业
  79. 龙树菩萨往生安乐国
  80. 华光出佛
  81.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场的灵魂
  83.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84. 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85. 弥陀诞辰念弥陀(一)
  86. 「名号的功德」与「念佛的利益」
  87. 「《大经》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极乐安身实是精
  89.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90. 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略讲
  92. 口称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94. 净土法门的大根大本
  95. 何谓「一心不乱」?
  96. 略谈念佛方式与庄严道场
  97. 极乐无为涅盘界
  98. 如何真正纪念「弥陀圣诞」
  99.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
  100. 为回龙寺常住僧众开示
  101. 净宗宗旨与敦伦尽分
  102.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略讲
  103.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问答)
  104.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开示)
  105. 净土宗的几个名词略释
  106. 成佛如林的法门
  107. 善导大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
  108. 善导大师-略说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109.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110.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四)
  111.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三)
  112.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113.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一)
  114.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四)
  115.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116.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二)
  117.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118.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119.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三)
  120.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121.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说
  123.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124.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125.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三)
  126.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127.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一)

宗风

  1. 宗风学习(七)
  2. 宗风学习(六)
  3. 宗风学习一~五

临终开示

  1. 临终的殷切劝导叮嘱
  2. 娑婆旅程尽,辞别归莲乡
  3. 信顺弥陀救度

访问篇

  1. 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慧净法师记
  2. 传承的路_与越南团法师谈话

问答

  1. 为善导寺干部莲友开示(问答)
  2. 他力与因果,有矛盾吗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随缘的念佛?
  4. 如何从自觉愚恶契入弥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莲友问
  6. 於弘愿寺答僧众问

第十八愿善导释

  1.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十)
  2.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3.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
  4.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
  5.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六)
  6.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7.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四)
  8.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三)
  9.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10.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一)
  11.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
  12. 第十八愿善导释(九)
  13. 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14. 第十八愿善导释(七)
  15. 第十八愿善导释(六)
  16. 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17. 第十八愿善导释(四)
  18. 第十八愿善导释(三)
  19.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20. 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净土法门的核心

  1.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十)
  2.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九)
  3.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八)
  4.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七)
  5.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六)
  6.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五)
  7.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四)
  8.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三)
  9.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二)
  10.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一)
  11.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12. 净土法门的核心(九)
  13. 净土法门的核心(八)
  14. 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15. 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16. 净土法门的核心(五)
  17. 净土法门的核心(四)
  18. 净土法门的核心(三)
  19.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
  20. 净土法门的核心(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四、忆与念
  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着不能忘
  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二、闭关念佛的苦恼者
  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一、念佛先要认识佛
  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现往东方的佛
  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令众成佛的佛
  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使凡入报的佛
  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报身报土的佛
  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诸佛证诚的佛
  1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亲近增上的佛
  1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身心无碍的佛
  1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息三涂的佛
  1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无碍的佛
  1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唯摄念佛的佛
  1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名号的佛
  1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
  1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下)
  2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中)
  2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上)
  2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为作大安的佛
  2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召唤众生的佛
  2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不摈众生的佛
  2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代众受苦的佛
  2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以身为质的佛
  3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主动救度的佛
  3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狱的佛
  3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
  3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3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八)
  3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七)
  4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六)
  4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五)
  4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四)
  4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三)
  4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二)
  4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4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
  4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九)
  4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八)
  4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七)
  5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六)
  5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五)
  5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
  5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5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
  5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一)
  5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2016年7月23日慧净法师讲於圆光佛学院假日佛学班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请放掌!

  净宗法师他们晓得这个杀猪佬有这麽一件灵异事件,就去采访了。问杀猪佬说:「这个佛牌都放光了,你如果当下念佛的话,光明岂不是更大吗?」杀猪佬回答说:「哎呀!我一方面紧张,他们来我要对付他、要招架他,一方面要吐血,所以也忘记念佛了。」虽然没有念佛,不过她胸前的佛牌、手上的念珠,也能够保护她。

  一个真正皈依三宝的人,当生就能够免除下堕三恶道的命运。一个真心皈依的人,每天都要念:「我某某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至少念三遍,以表达他的真诚皈依。若是一个念佛人,不念三皈依文也可以,每天就专一念佛。因为「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就是皈命,就是将我们的身心性命全交出去、全部归入弥陀的救度、托付弥陀的救度。

  一贯道的信徒常说,他们只要被点传师一点之後,就天堂挂号、地狱除名。一贯道都已经能够这样了,何况我们是一个皈命「南无阿弥陀佛」的人,我们只要在这里,虔诚专一念佛,极乐世界就会开出一朵莲花,当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带着这一朵莲花来迎接我们。有了那一朵莲花,表示我们的生命未来就在那里,莲花化生,不会又去六道轮回了。简言之,专一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的念佛人,可以说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我再来讲一件有关佛牌放光的真实故事。在两年前,高雄有一个莲友,他叫米文台,那个时候他才刚亲近我们的净土教团,每天也虔诚的念佛、做早晚课。他的太太叫做张玉银,他也劝导太太,早一天皈依、早一天学佛念佛。可是他的太太说她个人业障较深,一时佛法信不来,所以也不想那麽早皈依。两年前,米文台到我们台南净土宗念佛会,请了一些佛书、念珠、佛牌回家,发给他的亲戚朋友、同事,劝大家要学佛念佛。也拿一个佛牌给他太太,要他太太把佛牌挂在脖子上,说这「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佛牌会放光,挂在身上是可以保平安的。他太太当时没有接受,而且说:「这佛牌只不过是铁片做的,怎麽会放光?我才不相信。你说会放光,那只不过是佛书上所说的事情罢了!」所以她并没有把佛牌挂在身上,而是随手把佛牌挂在她房间门的喇叭锁上,挂了之後,再也不去注意它了,因为她根本不相信,所以也不重视。

  可是有一天晚上,大概七点左右,她要到房间去找东西,开门时,她的手无意间碰到喇叭锁上所挂的佛牌,瞬间佛牌放出光明,照遍整个房间,整个房间就像白天一样,她当时也很惊讶!不过几秒钟之後,房间的整个光明就逐渐缩小,缩到那个佛牌里,然後就消失了。那个时候,她才晓得原来佛牌真的会放光,因为刚刚整个房间中的光明并不是日光灯,因为她没有按日光灯的开关,也没有开窗户。这时,她才相信,她先生所讲的佛牌会放光,是真实的,不能不相信,为什麽呢?因为这是她亲眼所看到的,是亲身的体验、是铁的事实,不容不信。

  她深深感受到弥陀佛光的护持,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法喜,就赶快打电话让上班的丈夫知道这件事情。她也晓得这是阿弥陀佛特别藉佛牌放光来启发她的信心,所以不敢违逆,就真的相信有阿弥陀佛了。

  连佛牌都会放光,何况我们念佛怎麽不会放光呢?阿弥陀佛是一尊无量寿的佛,也是一尊无量光的佛。因此,她就在阿弥陀佛面前发愿说,从今以後,要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会再怀疑,也不会三心二意,也不会杂学杂修,要学一个村姑愚妇来尽一辈子念佛。

  他们把这一件事情记载下来,後面也附了他们写的一首偈子,说:

弥陀放光来劝信,要信弥陀大愿力;
大愿就在六字里,谁信六字得大利。
深信就莫再怀疑,一声一声念下去;
时到我必来接你,与佛菩萨在一起。

  他们所写的这首偈子,也非常好,意思就是说:

  「弥陀放光来劝信」:真的是弥陀放光使她起信,消除她的疑惑。

  「要信弥陀大愿力」:阿弥陀佛要她信的不是信别的,是要信阿弥陀佛本身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能够救度世间的任何苦难,乃至六道轮回的大灾难。

  「大愿就在六字里」: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大愿力、大功德力,在哪里呢?就在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里面,不在其他的地方。

  「谁信六字得大利」:不管是谁,他只要信这六字的万德洪名,念这六字的万德洪名,他就能够得到大利。所谓大利,就是《无量寿经》後面流通分释迦牟尼佛咐嘱弥勒菩萨所讲的那一段法语。那一段话法语是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有人听到这一句名号的内涵,听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欢喜踊跃的去念佛,乃至临终一念,也能够得到往生成佛的利益。所以说「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大利就是往生成佛,就是无上功德,所以说「谁信六字得大利」。

  「深信就莫再怀疑」:既然深信了,就不要再有所顾虑,或踌躇、怀疑。

  「一声一声念下去」:就只要念佛,一句一句的念下去。

  「时到我必来接你」:临终的时候一到,阿弥陀佛就会亲自、主动地来迎接。

  「与佛菩萨在一起」:到极乐世界就与佛、菩萨、诸上善人在一起,进入佛的境界。

  不过话讲回来,我们学佛念佛、皈命阿弥陀佛的人,是身心都投入弥陀的怀抱,接纳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机法一体」。「机」是指我们念佛的人,「法」是指救度的阿弥陀佛,念佛人的心中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心中有念佛人,所以是「机法一体」,是再也不会分开的。因此,我们要完全皈命阿弥陀佛。这样的话,即使没挂佛牌、未带佛卡,也时刻不离佛,时刻与佛同在,自然可以消业障、增福德、免除灾难、往生极乐世界。

  不过以人情上来讲,一个发自内心虔诚信阿弥陀佛、皈命阿弥陀佛、一辈子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如果他有佛卡,也会把它带在身上;如果有佛牌,也想把它挂在身上,自自然然会有那一种心理。

  这个佛牌、佛卡带在身上,到卫生间、洗手间或者房间,都是没有障碍、没有忌讳的。因为阿弥陀佛是一尊无碍光的佛,不会受到任何障碍、不会有任何忌讳的。反而不吉祥的地方,有佛牌就会带来吉祥;不乾净的地方,有佛牌就会带来清净。只是说,根本上来讲,我们就是全身性命投入弥陀的救度,与佛同在,这才是比较紮实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净土的教理。

  有关净土的教理,首先要来强调一个概念,什麽概念呢?就是净土三经的核心,无非就是在讲两个道理:一个是弥陀的救度,另一个是众生的被救。这两个其实就是一个,哪一个呢?就是信佛念佛。被救的众生信受弥陀的救度,之後专念弥陀的名号,跟弥陀一体不离。净土三经都在讲这个,这是净土法门的核心,其实也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的目的,这个叫做佛出世的本怀。

  佛的心是平等的,没有我执、没有法执,所谓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冤亲平等,是自他一体、自他不二的。佛是把所有众生看成他自己,所以所有众生的六道轮回之苦,等同就是他的苦,他必须要去解决这个苦。

  就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平等来讲,他对於一切众生是没有差别观念的,可是就先後缓急来说的话就有差别。也就是说,对於迫切性、当下必须要加以救度,否则就会来不及、措手不及,因此就分主要的对象与次要的对象了。

  阿弥陀佛救度的主要对象是谁呢?是哪一种根机呢?这个说明在哪里呢?释迦牟尼佛的说明记载於《观经》这部经里。但《观经》有十三观跟九品,是在哪个位置说呢?在九品的地方。而九品有九个品位阶级、九种根机,主要对象又是在哪一品、哪一种根机呢?主要是在下品下生的地方,是以下品下生的根机做为他迫切救度的对象,也就是说是以这个下品下生的众生为当下要救度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的理解下品下生的真义。我们给大家一张讲稿叫做「下品下生的启示」,还有一本《无条件的救度》。所以现在开始,就像读书会一样,由我来导读《无条件的救度》这本书里的部份内容。

  首先请翻开《无条件的救度》第二页,标题是「下品下生经文的重要」。先从倒数第一行看起,由我来念,大家静静地听就好。

  「不论是看经典也好,听闻佛法也好,都要「依义不依语」。什麽是「依义不依语」?就是不可执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要融会贯通,理解文字背後释迦牟尼佛真正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个叫做「依义不依语」。

  如果只在文字表面作解释,佛陀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就体会不到。因为没有体会到内涵,只解释字面,这样展现出来的意思一定跟整篇经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岂不是就错解了佛意,也就是所谓的「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就整部《观经》来讲,下品下生的经文是非常重要的;就整个净土宗来讲,《观经》下品下生也是净土宗的精华,也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终极意义。下品下生的经文非常短,但是意义非常深远、非常殊胜、非常令人法喜充满、欢喜无量。

  可是一般学佛念佛或是研究教理的人,大多不晓得下品下生的经文教理对净土法门的重要性,甚至全然不知此段经文是整部《观经》最切要的地方。导致他们在讲述九品往生时,由於认为下品下生在品位上是最低的、在根机上是最劣的──不但没有学佛修行,反而是造业深重──因此就忽略了下品下生这段经文背後其实是另有甚深涵义,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这段经文的重要性,关系到阿弥陀佛的成佛、众生的往生,乃至整个净土宗的建立基柱。

  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因为下品下生的人是造恶造罪最重,是最没有善根的众生,这样的众生也能被救而永远超出六道轮回而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後也能够成佛,这样更能显示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之所在,显示出阿弥陀佛超发无上殊胜之四十八大愿,其中根本愿──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自然功能。反之,如果没有下品下生这种根机也能被救的话,就很难显示出阿弥陀佛在十方诸佛当中爱心是最绝对的,力量是最超绝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下品下生这段经文,就没办法显示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就好像如果没有最严重、最难治的病人,就没办法显示出这位医生崇高的医德、超世的医术一样。

  总之,唯有下品下生的往生极乐才能显示出阿弥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十方众生没有一个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外。也就是说,因为有了下品下生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的事实,就等同带给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後、最大的希望。

  可是,「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微妙的佛法如果没有人为我们明白开显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原来下品下生对一个想脱离轮回的修行人,想往生净土的念佛人来说是这麽亲切、这麽重要,而且在净土三部经当中占有这麽大的分量。

  以上是就下品下生的重要性先做一个概略的说明。

贰、消释经文

  接下来,我们先从字面上来解释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就是所谓的「消释经文」。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将下品下生的经文恭诵一遍: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
     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
     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佛;
     彼人苦逼,不遑佛。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
     称南无阿弥陀佛。
     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请放掌。由於有下品下生的经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弥陀彻底的慈悲、无限的大爱、绝对的佛力、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下下品的人都能往生,何况是在座各位,何况是我呢!所以我们念诵的时候,心中欢喜踊跃,那是自然而然的。

  现在我们就经文字面的意思来解释。

  「或有众生」:简要来讲,「众生」分为圣人和凡夫这两种。圣人包括佛、菩萨、声闻、缘觉,就是四圣;凡夫即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以及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就人道来讲,人包含善人和恶人,善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恶人也有重恶和轻恶之别。那这里的「或有众生」是指什麽样的众生呢?是指恶人。

  「作不善业」:他到底做了哪些不善业呢?

  「五逆十恶」:所有恶业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五逆」。「五逆」是什麽样的罪业呢?就是五种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极其严重、必堕无间地狱的重罪。

  一切罪业当中,杀生最重;杀生当中,杀人最重;杀人当中,杀害恩养自己的亲生父母更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故称逆罪。父母养儿爱儿,不但心甘情愿付出一生心血,甚至视若自己,以身相代。身为子女,不知感恩报恩、孝养孝顺,反而视为仇人,瞋心加害,可见其人之无明烦恼特别厚重。此外,连修行成就、德高日月、超凡入圣的出世间圣人阿罗汉与佛也加以谋害。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团,障碍修行人,这些罪业,罪大恶极、大逆不道,通称五逆重罪。「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愚痴。一切罪业当中,最重的罪他都造了、犯了。

  「具诸不善」:「具」是具备,「诸」是很多。除了五逆十恶之外,还做了其他很多不善。譬如「谤法」,什麽叫谤法?毁谤佛法正知见,认为没有善恶报应、没有三世因果,没有六道轮回。也就是说,一切的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恶,他通通造遍了。他一生作恶多端,可以说「无恶不作、无作不恶」,是世间最大的恶人、最卑劣的众生了。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这样的众生,在人群中是被众人所抛弃、嫌厌、避之唯恐不及的。他虽有人形,但却不是一个人,是披着人皮的野兽。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要受最严厉的法律制裁的,在因果当中是要直接堕落阿鼻地狱永难出离的。可以说,所有的恶没有比下品下生这种根机所造的业更恶了。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一个人相信因果而行善积德、修行解脱,佛陀就称赞他是「智者」,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信因果,没有行善积德,不仅如此,反而以他的聪明才智去为非作歹,佛陀就说这个人是「愚人」。如果他不是愚人,怎麽会去做这样的恶业呢?他如果是真聪明、真有智慧的人,相信因果报应,懂得人伦道德、人情义理,就不会犯这些恶业了。就是因为愚痴,没有佛法的智慧与正知正见,所以才会去造恶业。

学佛大悲心

  这个五逆十恶的人,佛陀说他是「愚人」,而不说他是「恶人」,这有很深的涵义。

  人都会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对於恶人恶事,一般人多会以理相争,用刚正的态度指责,看不起造罪造业的人,甚至判他下十九层地狱。这样的态度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他性格刚正不阿,一定会行善积德,凡事堂堂正正;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显示他的包容心、体谅心、接纳心、慈悲心是不足的。

  罪大恶极的人,释迦牟尼佛说他是愚人,而不说他是恶人,就显示出佛的慈悲心、包容心与体谅心。也就是说,就是因为他不了解佛法的道理,被无明烦恼所蒙蔽,是个愚痴的人,所以才会造作这些恶业,他不是故意的,他是被愚痴的业障困住了。否则他就不会造恶,说不定会行善积德、发心修行,甚至进一步会想成佛。

  比如说,若被他人无理地打骂、毁谤,一般人会很生气,觉得对方无理取闹,非常恶劣。但是,如果知道对方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你会很生气吗?就不会生气了,反而会怜悯他,因为他患了精神疾病,对不对?

  佛看众生也是这样,众生被烦恼所诳惑,被业障所束缚,不能自由,才造下了种种恶业。所以,在佛眼里,只有愚痴的众生,没有恶劣的众生,因为佛没有凡夫那种善恶的分别心──「善的我喜欢,恶的我憎恨」。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平等普救。如《观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知道凡事都是因缘业力所推动,学佛的人就应该接纳对方、包容对方、体谅对方;晓得就是因为愚痴,他、包括我们自己,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如果不是因为愚痴,我们早都解脱了,怎麽还会在这里呢?

  有句话说:

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
智者悲愍有情,凡夫互相谴责。

  「智者悲愍有情」:学佛而有智慧、有悲心的人,遇到秉性邪恶的有情众生,知道对方是被业力所推动,他自己也深受烦恼之苦,不得自由,因此深生悲愍、体谅、包容、接纳,甚至分怨共过,承担其苦,令其安乐。

  可是凡夫会怎麽样呢?凡夫会互相谴责。因为没有学佛,缺乏智慧与爱心,不仅不能体谅包容对方,反而互相指责、批判,甚至怨恨、愤怒、攻击,结果不但以怨不能止怨,反而使怨恨越积越深,彼此受伤、彼此痛苦。

  我们学佛,就是「学佛大悲心」,以大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相互接纳、包容、体谅、理解,所谓「善解对方」。如果能够彼此善解,而且凡事都往正面去思维,不往负面去思维;或者难免有负面思维,可是不要把它流之於口,向别人诉说,这样至少也不会有纷争。

  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社会大众,都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即使一棵树,也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做事风格也不一致,但都在同一个团体,同样是为团体做事,所谓分工合作,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那样的悲心,互相包容,互相同情。

  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遇到恶缘逆境,甚至遭人伤害,不但不瞋恨,反而生大悲,并将功德回向给他;即使不生悲心,至少也不要生怨恨心,否则便非真正学佛者了。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因为造了恶因,自然就会堕落恶道。是怎样的「恶道」呢?是「经历多劫,受苦无穷」的恶道。经典上说,犯五逆当中的一逆,就要堕落地狱受一劫的苦;犯二逆就要受二劫的苦;犯五逆就要在地狱之中受五劫的苦。何况他是五逆、十恶,乃至谤法,种种的恶业都造了,所以必定要经历很多的时劫,受尽无穷的痛苦。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
因业既非是乐,果报焉能不苦?
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又说: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临命终时」就是将死但还没有死,奄奄一息的状态,或者是深度昏迷,快要断气但还没有断气的情境。这样的愚人,在临命终、即将堕入阿鼻地狱的千钧一发之际,可谓百千万劫难遭遇,他遇到了善知识。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的话,当下就要堕入地狱。刚好,临终时他遇到了善知识,不但不会堕落,而且能够超脱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极乐世界。但能有这种特殊际遇因缘的人,必须是他过去世累积过相应的善根福德,跟阿弥陀佛有缘分,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说,千百万人当中难得一人有这种福报。

  这个愚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善知识种种安慰,为他说法。不但是说法,而且所说的是「妙法」。这个善知识有可能是出家人,也有可能是学佛见闻很广的在家人。所以,各位莲友!一个人将临终了,我们去帮他助念,为他开示弥陀慈悲、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那我们就是善知识了。

  我们可以想像,这个临命终的人,一生造恶多端,这个时候肯定是非常痛苦的。是怎样的痛苦呢?一个人将要断气的时候,身体上的地水火风即将分崩离析,那种痛苦是所有痛苦当中最为痛苦的,古人就形容说,如同「生龟脱壳、风刀解体,其苦难忍」。同时又有精神上的痛苦。精神上的什麽痛苦呢?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了他脚底下,阎罗王所派的鬼卒拿着手铐、脚镣来到他面前,要锁拿他了。那种慌张、恐惧,是语言文字没办法形容的。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就以一首偈来形容下品下生这种众生临终的痛苦心境,善导大师说:

罪人临终得重病,神识昏狂心倒乱;
地狱芬芬眼前现,白汗流出手把空。

  这一首偈将一个罪人的临终心境描述得很贴切。

    「罪人临终得重病」:罪人在临终的时候得了重病。

  各位莲友,病由哪里来?由我们的心而来;心从哪里来?从思想观念而来;思想观念从哪里来?从我们生生世世累积而来。有句话说「病由於情」,我们身体上有什麽病,往往是由我们的心情产生的。过去世固然有那个业,可是如果我们现在都是心平气和、谦卑柔软,凡事理性不情绪、慈悲不瞋恚,心中没有不平、不满、抱怨、积怨,能这样的话,就会比较没有病。在座大多是女众,女众往往容易得乳癌或者子宫癌,如果大家能心平气和,凡事不计较,内心没有不平、不满,不忧虑,不积怨,不常生气,这样就比较不会有这一类的病。一个人如果有郁气积在心中,就会导致「气逆」,而容易产生疾病。

  另外,如果平常习惯熬夜,都是三更半夜才睡觉,也容易罹患疑难杂症。所以,要维持身体健康、避免病痛,饮食、生活习惯上也要调整。

  再者,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非常孝顺,不忤逆父母,体贴父母的心意,常使父母欢喜,能这样的话,这个人福报会很大;如果对父母忤逆不孝,常常跟父母冲突对立,这个人的命运就会不太好,身上难免就会有疑难杂症。

  「神识昏狂心倒乱」:他的神识已经昏散狂乱了,心已经颠倒了,没有办法稳定、专注,心识茫茫,六神无主。

  「地狱芬芬眼前现」:这时候,地狱的景象,如刀山剑树、火汤油锅……种种地狱的刑罚苦具,以及种种受苦的惨境都显现在他的面前了。

  「白汗流出手把空」:这个人由於内心极度恐惧,因此全身流着白汗,而且双手向空中抓。抓什麽呢?希望有一个依靠,但最後都落空了,什麽也抓不到。

  一个人平生行善积德,甚至有重大的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天堂的境界就会显现出来;一个做恶多端的人,临终虽然还没有断气,往往也会先看到地狱的景象;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往往也会在他临终将断气还没有断气的时候,极乐世界庄严的景象,譬如莲花、金地、楼阁,就会先看到,这是一种自自然然的果报显现。

  像这样临命终时心识昏乱、恐惧的人,善知识当然要先安慰他,驱除他的恐惧。等他身心安稳之後,再为他说妙法。 

  我们这一节就先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